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皮手套起源于什么
扩展阅读
普通人眼里怎么看旗袍秀 2025-09-23 00:55:50
广州广大童装怎么样 2025-09-23 00:44:23
送男的睡衣什么牌子好 2025-09-23 00:43:51

皮手套起源于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04 18:46:07

❶ 手套清洗前先用什么浸泡

第一种手套清洗前,可以先用约40度的温肥皂水浸泡。第二种手套清洗前,可以先用温水加洗衣液浸泡。如果是胶手套,需要注意水温,避免烫坏。由于手套沾染了比较多的细菌,最好不要和其他衣物一同清洗。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后被用来做装饰。手套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手套用各种皮革、橡胶、针织物或机织物裁剪缝制而成。

按照材料分,手套有棉纱、毛绒、皮革、超纤、布料、橡胶等。按照制作方法分,手套为缝制、针织、浸胶等。

手套种类繁多,比如有一次性乳胶手套、棉纱手套、浸塑手套、牛皮手套、耐高温手套、焊工手套、电工绝缘手套、消防手套、防化手套等。

手套挑选技巧

1、半截手套。如果是在键盘上打字或者使用手指干活儿,感觉手冷的话,可以选择半截手套,这种手套将手背和手掌甚至连手腕都可以全部盖住,只留下手指头便于活动,还是特别轻巧方便的。

2、劳保手套。如果是进行体力劳动,那么就需要选择耐磨而纹路较大的劳保手套,一般以白色线手套为主,戴着它既可以保暖,又能够防止手被磨坏,还能够保持手的干净,它的价钱也比较便宜,经常用的人可以成捆批发。一般工地上经常戴这种手套。

3、装饰手套。如果是出门的时候,那么可以带的手套就有很多了,但是我们要尽量选择五个指头分开的,这样在用手的时候比较方便,如果是在冬天,可以选择皮手套或者针织的毛手套,这样的手套有保暖性和装饰性。

4、胶皮手套。如果是在洗衣服或者打扫卫生时戴的手套,可以选择胶皮手套,胶皮手套有薄的也有厚的,冬天天气寒冷,选择加绒的胶皮手套,天气暖和时,带普通的胶皮手套既可以了。

5、保暖手套。如果是冬天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出门,最好选择五指不分开的那种手套,免得冻手指,这种手套又叫手闷子,只将大拇指分开,其余四个手指是在一起的,能够更好的保暖,手指在里面比较灵活。

6、运动手套。如果喜欢运动或拳击的话,需要选择拳击手套或者运动手套,由于这些手套属于特殊的手套,所以价钱也比较贵,不过它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双手,增强运动效果,也是值得购买的。



❷ 古代的手套有什么用途呢

手套在汉代并不被叫做手套,而是被称为“手衣”或者“纟尉”。手衣,顾名思义,就是手上的衣服。这个词其实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里都有所记载。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居延汉简》里,不时会出现“手衣”一词,比如有一封名叫“初”的戍卒写给自己丈人的书信,其中有一句是“幸甚幸甚,丈人遗初手衣已到”,意思就是太好了,您寄给我的手套已经收到了。不难想象,对于远在苦寒之地戍守的士兵来说,无论站岗还是野外劳动,手套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副手套长28.5厘米,五指分开,皮质柔软,应当是当时的贵族才能使用的。

至于样式上的区别,除了受到等级、身份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也和具体的用途有关。

❸ 吉林长春的风俗习惯

吉林长春的风俗习惯:

1.东北大秧歌: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橛杆等多种表现形式。

(3)皮手套起源于什么扩展阅读:

方言:

长春话是长春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起源于大量河北、山东移民与原关外汉人和满族人语言的混合。

由于长春城区在建国后工业、文化等的快速发展,各地移民大批融入,所以又形成了口音较四邻农村县份更轻、更接近普通话的特点。

宗教

长春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且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全市经政府批准并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96处。

长春的寺观教堂有长春万寿寺、护国般若寺、百国兴隆寺、普门寺、大佛寺、长春观、长春天主教堂、长春西五马路基督教堂、长春市清真寺等。

萨满教曾流传于古代中国东北地区,为众多满族人所信仰,因此其宗教特质成为本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萨满文化研究所是东北地区仅有的萨满文化专门研究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春

❹ 中国古代发明使用手套没

考古发现证实,古代中国在战国时代就有手套,湖北江陵藤店1号楚墓发掘出土有“越王朱勾自作用剑”的鸟书铭文越王剑,同时还发现有一双皮手套。皮手套长28.5厘米,五指分开,套口稍长,与现代手套的通常样式非常接近。这当然是那会儿贵族们所用的好东西,平民们也许还没有可能用它,至少是没有皮手套。
古代还有丝绢菱罗缝制的手套,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有出土。墓中随葬的一件九子漆奁里,就装着三副手套。其中一副“朱色菱纹罗手套”,长26.5厘米,直筒露指头形,大拇指套分缝,掌面为朱红色菱纹罗,掌部上下两侧饰“千金绦”,绦上有篆书白文“千金”字样。
在马王堆汉墓中,由于墓中所有的随葬品都登记在简册上,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知道汉代人称手套为“尉”。尉,按《通俗文》说,“火斗曰尉”。火斗就是熨斗,这个尉就是熨,看到这个字就已经有温暖的感觉了。手套取名为尉,与这个火斗关联很大。

手套的名称,显然是晚近出现的。现代南方人俗称手套为“手笼”或“手笼子”,手笼这个名字明代就有。今贵州安顺屯堡明代移民后裔仍用手笼,这是600年前的风尚。手笼又指称一种筒状护手,或称手筒、暖手筒,双手对合筒中,可保暖,但不如手套那样便于执事。

现代使用的手套,有合指和分指式样的不同,也有露指与不露指的区别,这些式样都有不短于2000年的历史传统。

❺ 皮手套可以水洗吗

不可以。

皮手套如果用上质地粗糙的清洁剂、粉状清洁剂或者是有机清洁溶液清洗,会对皮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一般来说,日常清洁保养用抹布沾湿再揩抹便成,千万不要将皮革泡浸在水中清洗。

尽量不要让皮革用品跟阳光接触或接近任何发热器,否则皮革会变得越来越干燥,而且皮革的弹性及柔软度亦会慢慢消失。

(5)皮手套起源于什么扩展阅读:

在使用手套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手套尺寸要适当,如果手套太紧,限制血液流通,容易造成疲劳,并且不舒适;如果太松,使用不灵活,而且容易脱落。

2、所选用的手套要具有足够的防护作用,该选用钢丝抗割手套的环境,就不能选用合成纱的抗割手套等。要保证其防护功能,就必须定期更换手套。如果超过使用期限,则有可能使手或皮肤受到伤害。

3、随时对手套进行检查,检查有无小孔或破损、磨蚀的地方,尤其是指缝。对于防化手套可以使用充气法进行检查。

4、最好不要与他人共用手套,因为手套内部是滋生细菌和微生物的温床,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5、戴手套前要洗净双手,手套要戴在干净(无菌)的手上,否则容易滋生细菌。摘掉手套后要洗净双手,并擦点护手霜以补充油脂。





❻ 怎样清洗皮手套

清洗: 1、用40度的温热肥皂水浸泡10分钟,再进行常规处理。对于纯白面料的产品可再用肥皂水浸泡后,将发霉处放在太阳下晾晒10分钟后,再进行常规处理。

2、圆珠笔迹有颜色面料的圆珠笔迹,可用95%酒精处理。在清洗前,涂一些蛋清直接刷在笔迹处,不可沾水,停放5分钟后常规处理。

3、面料褪色用浓盐水浸泡1分钟。将盐水换为清水,用肥皂水软刷均匀轻刷。

4、面料染色面料出现严重染牛仔蓝色时,可在清洗时先将肥皂擦于污染处,用软刷沾水顺布纹轻轻刷洗。
保养:
1、在收纳前先清洁其皮面,且手套内要放入干净的碎纸团或棉衫,以保持手套的形状。再将手套放进软棉袋中收进柜中,应避免不当的挤压而变形。

2、若皮包沾湿了,应先以干布吸去水分,然后放在阴凉之处,让皮包自然风干。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冷气旁边或用吹风筒吹干,否则会出现爆裂现象。

3、定期使用皮革去污剂涂在皮面上,应先涂于干布上。切忌用水洗或接触化学溶剂。

❼ 手套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杭州附近出土崧泽文化陶纹轮上的手形刻画

南方的冬季护手也很必要,手套也可能在55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

❽ 守门员手套的守门员手套起源

1934年足总杯赛,温布利球场,曼城队2比1胜朴茨茅斯队,曼城队的守门员弗兰克.斯威夫特在比赛中大放异彩扑出了不少险球,而这位于1946年成为英格兰队历史上第一位守门员的门将——当时手上拿着的是棕榈叶!他的手套呢?被丢在球网里,因为在这样的大赛里,他戴上手套就会找不到感觉,手就会打颤!尽管他赛后承认:没有挡住朴茨茅斯进的那个球与未戴手套也有关系。
上个世纪70年代,一种新的理念出现了,有网眼的手套似乎更管用,而以前有些守门员为了抓牢球,甚至还往手套上涂树脂。“以前我们没有订立特别的合同条款,手套也不是用什么特别工艺制造的,俱乐部只给我们钱,让我们自己去买。而一双手套几乎可用一个赛季。”一位那时的法甲球队门将回忆道。不过,从80年代末开始,手套开始与门将分不开了,守门员们开始承认,“没有手套我们漏球的可能性会更大,那样就有可能犯更多的错误。抓球时更需异常小心,尤其是在场地湿滑时。”
今年刚从法国队退役的门将拉玛是在里尔队开始其职业生涯的头3个月的,在此期间他甚至一直是光着手上场的。他说:“与以前相比,现在我们在拿球、扑球的整体技术上都有了很大进步,而在今天守门员不戴手套就像身体有缺陷一样,尤其是在足球制造工艺完全改变了以后,足球飞行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不听话’了。”

❾ 皮手套源于哪国

皮手套源于古希腊。

历史记载,它最早见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荷马史诗》,古希腊人进食时,同印度或中东人一样,是吃抓饭的,不过他们用手抓饭之前,要戴上特制的手套,手套的实用功能和我们中国人使用的筷子功能相同。所以,手套曾是历史上的用餐抓饭工具。
从13世纪起,欧洲的女性开始流行戴手套为装饰。这些手套一般是亚麻布或丝绸质地,可以长达肘部。这期间,男性贵族也流行戴有装饰的手套。
欧洲宗教界接过手套后,改变了它的功能,神职人员戴白手套,表示权威、圣洁和虔诚,仍有某些教派的宗教仪式,必须戴白手套。十九世纪前,白手套的神圣作用扩大到国王发布政令、法官判案都要戴上,欧洲骑士戴上白手套,表示执行神圣公务;摘下手套拿在手中,表示潇洒闲暇;把手套扔在对方面前,表示挑战决斗;被挑战的骑士拾起手套,宣示应战。不仅西方如此,近百年的中国军阀混战、日军侵略中国等,军官们也戴白手套,成了军人标榜尚武圣战的装饰。而今各国军队仪仗仍戴白手套,就逄赤道上的军人也仍然保持传统。
2011年开始中国市场出现了一款新式的手套,这款手套是伴随着触屏手机等触摸屏电子设备的产生而产生的,由于电容式触摸屏屏幕是通过人体电流感应而起到操控效果的,然而普通的手套并不能传导人体电流,因此严冬的时候人们便遇到了一个难题,戴着手套无法操控手机,然而当有电话或者需要用手机的时候便必须摘下手套在严冬中裸露着双手,由于人们的需要,便有了一款新式的触屏手套,此种手套因为在手套织物里植入了导电纤维,从而使手套有导电的作用,人体电流能够顺利的传递到屏幕上从而起到操控电容式屏幕的效果。
女人戴手套多为高雅美丽,所以古欧洲有丝绸、丝绒等质地的装饰手套,黑白彩色长短俱全。十九世纪还出现手绘和黑色网织手套,给人以神秘的感观。

❿ 开车带手套吗

■不戴手套影响安全

无疑,只用一根手指或用围巾垫着方向盘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在需要变线、躲避的时候一根手指不能完成转向的动作,最终的结果是交通事故。

天气寒冷时,最好能戴上手套,用双手平行地握住方向盘。无论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转动方向盘,双手使用的推拉力都是一致的,可以顺利完成变线、避让甚至蛇行的动作。

■不戴手套影响健康

汽车行驶过程中始终在震动。道路凹凸不平、车轮的动平衡被破坏、传动轴磨损过度都会造成车身震动。震动对司机的健康损害较大,尤其是手部和脚部。戴一副手套开车能减轻震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科学研究表明,受震动的影响,长期开车的人的条件反射机能会受到抑制,神经末梢受损,痛觉功能明显减退,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会降低;震动还会使长期驾车者的手掌多汗、指甲松脆、手臂肌肉痉挛、握力萎缩下降,骨关节出现脱钙、局限性骨质增生或变形性关节炎。强烈的震动和噪音长期刺激人体,还会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失眠等症状。医学上通常将这类震动引起的疾病称之为“震动病”。

■选一副柔软的手套

一些车主担心,戴上手套成了“机器人”,开车的手感全无;尼龙手套、普通的皮手套容易打滑也使戴手套开车受到司机的抵制。

这些都是人们对开车戴手套的误解。真正的驾驶用手套会在手掌和手指处使用防滑的翻皮或植入细小的颗粒,防止打滑;在手腕等活动部位使用弹性更好的莱卡材料,手套与手掌紧密贴合,手掌活动自如不受阻碍;在容易出汗的关节部位使用COOLMAX材料,加速汗液导出,保持手掌的干爽。

专业驾驶手套价格昂贵,车主也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自行车手套。自行车手套的防滑、透气功能与汽车手套相似。只是自行车手套还更加注意对手的保护功能,在指关节、手背等需要保护的部位增加了吸振、耐磨材料。此外,自行车手套的颜色、外观更加前卫、运动化。手套是不是合适还要戴了才知道。在难以取舍的情况下,一副较柔软的手套更能得到手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