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旗袍开叉包边做法 这样做很好看
旗袍开叉包边做法如下:
裁剪包边条:
- 裁剪宽度为2.5~4cm的包边条,长度需根据所要包边部位的长度来确定。
- 梭织面料需按45°斜丝方向裁剪,以确保包边条在包裹弧线形边缘或圆角时不会扭曲变形;针织面料则无需考虑纱向,可平行于面料边裁剪。
包边条对接:
- 若包边条长度不够,需提前进行缝合对接,确保接缝部位不会太厚。
扣烫包边条:
- 将珠针扎入烫台,包边条从中穿过,扣烫0.5cm,为后续的缝合做准备。
缝合包边条与面料:
- 将包边条的正面与旗袍面料的反面相对,沿着烫迹线缝合0.5cm的缝份。
包边条翻折与车缝:
- 将包边条翻折至旗袍面料的正面,确保包边条完全盖住下面的线迹。
- 车0.1cm的线迹,使包边条固定于面料上。这一步需精确操作,以确保包边条的正反两面线迹均匀,且正好盖住下面的线迹。
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旗袍开叉的包边处理,不仅可以增强旗袍的耐用性,还能提升其整体美观度。
⑵ 传统手工旗袍的裁剪工艺手工旗袍裁剪注意事项
传统手工旗袍的裁剪工艺
一、预缩水处理
旗袍面料,特别是真液滚裤丝面料,因具有较高的缩水率,在裁剪前必须进行预缩处理以保证成衣尺寸的准确性。操作方法是在面料反面均匀喷洒清水,待面料吸水后均匀熨干,防止面料在裁剪过程中出现褶皱,同时也有利于保持面料的光泽和美观。
二、裁剪步骤
1. 根据臀围尺寸加上2厘米确定缝份尺寸,在面料中心区进行裁剪。
2. 拉直粉线,两头固定成绷直线,以此为基准裁剪旗袍长度。
3. 从底摆向上固定粉线,确保线条的流畅性。
4. 划出后腰节、臀围线和旗袍长度线,下摆处预留三厘米作为折边。
5. 处理后腰省,确保熨烫后平整无皱。
6. 将前后片对折,固定至胸高位置,然后顺后片别至下摆。
7. 确定前片位置,处理前片的省位和腰省。
8. 妥善处理省位,确保前后片熨烫后平整一致。
9. 确定胸位、腰位、臀围位和下摆位。
10. 确定袖长、袖深、胸围宽、腰宽及下摆宽。
11. 划出侧缝线,保证线条流畅。
12. 划出领位及前大襟位。
13. 裁剪旗袍,侧缝处预留2厘米作为缝份,大襟线裁剪后,各处打剪口。
三、刮浆工艺
对裁剪好的衣片进行传统的刮浆处理,以固定面料四周,使其在缝制过程中不易变形,这一工艺如今已经失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技艺。
四、缝制要点
1. 缝合底襟和大襟,拉紧缝线,内外片同样处理,倒缝后烫平。
2. 裁剪0.5厘米宽的缝份,拉紧缝线,内外缝倒缝后烫平。
3. 手工绷缝,用剪刀打出齿牙状剪口,打水线到侧缝,烫平里面,臀围处归烫。
手工旗袍裁剪的注意事项
裁剪是制作旗袍的关键步骤,必须确保裁片的准确性。注意事项包括:
1. 核对尺寸和式样,注意体型特征和其他特殊要求。
2. 检查面料是否有油污、水渍、跳纱或颜色深浅不均,尽量避开这些问题。
3. 分辨面料的正反面,画粉时应在反面进行,选择浅色粉以简化操作。
4. 注意面料的顺毛和倒毛特性,以及图案的倒顺,格子面料需保持对称。
5. 先裁剪主件,再裁剪副件,按照顺序裁剪前后片、大袖、小袖和领面,最后裁剪零件。
6. 画线时保持横平竖直,注意经纱和纬纱的方向,通常以经纱为长度基准,领面使用纬纱。
⑶ 半开襟旗袍的做法
1. 半开襟旗袍,近期广受欢迎的时装,它摆脱了传统旗袍的严格束缚,同时保留了服装的优雅特质。这种款式旗袍的穿着便捷,因此深受众多时尚女性的喜爱。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一件半开襟旗袍。
2. 制作半开襟旗配搜袍,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材料:一块精美的旗袍专用布料、彩色扣眼、金属拉链或者扣环、中号缝纫机、平头针等工具。接着,根据个人身材尺寸对布料进行测量和裁剪,确保裁出的旗袍贴合身体。随后,开始缝制旗袍,先缝制正面,再转至背面,在缝制时要确保均匀,防止出现扭曲变形。培正历
3. 旗袍制作的最后步骤是添加扣子。除了标准的扣子,为了追求更精致的效果,可以选择使用金属拉链或者扣环。在加扣时,特别注意扣子的位置和数量要均匀分布,以保证旗袍整体的美观。此外,旗袍成衣后的定型和处理同样重要,不同材质的布料需要采用不同的定型方法,可以通过熨烫或其他方清丛式确保旗袍维持最佳状态。通过这些步骤,一件展现女性优美身姿的半开襟旗袍便制作完成了,它不仅是对女性美的赞颂,也是女性自我展现美丽的独特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