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农村集市上20元一根现割“牛皮带”是真的吗为何很多人都爱买
20元能买到一根真牛皮带?这个想都不要想了。虽然在农村集市上所销售的皮带是现割的,是从一张看似很像牛皮上切割下来的皮带,但是这张牛皮并非真牛皮,其中是有水分的。有些农民朋友应该对牛皮是有所了解的,牛有不同的品种,比如水牛、黄牛、奶牛等,而不同品种的牛的皮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市面上所卖的牛皮,则主要是以水牛皮为主,混合一些其他品种的牛皮中的边角料,然后经过现代的 科技 ,把它们粉碎之后,从新用浇水粘贴而成为了一张新的牛皮。如果大家常去农村的集市上走,就会听到这些商贩的吆喝声,有些还会说“比牛皮还牛的皮带”,从这也就明白了,其实它并非真实的牛皮,而是比牛皮还牛的“假牛皮带”。既然是假的牛皮带,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去买呢?
在农村集市上购买牛皮带的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的,他们也看不上这些牛皮带。而农村的中老年人在谷物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实用了,很显然这些20元一条的现割牛皮带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农夫曾也买个几条这样的牛皮带,确实非常的耐用,第一条用了三年多,而第二条是2014年买的了,现在依然还在使用。
虽然没有超市里所购买的皮带颜值高,但确实很耐用。少则用上三五年,多则用上十年也不是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些现割的牛皮带价格非常的实惠,普遍都是二十元左右,有些皮带头好看一点的价格贵一些,有些还会更便宜,同时和超市所售卖的皮带不同,这些商贩所卖的现割牛皮带,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很多人购买商品的时候,就很享受讨价还价这个过程。有些人还以这样的皮带自豪,自己几十元买的皮带,能用上好些年,而别人花上百元购买的皮带,一年不到就坏掉了。
在农民看来,只要是真正实用就行,何必纠结是不是真货呢?就算是假货,但是却比真货还实用,所以在他们看来还是很划算的。而且皮带基本是藏在衣服下面的,好不好看别人也未必看得到,只有自己清楚就行了。
有人戏称农村大集就是现实版的“拼夕夕”,其实除了调侃之外,农村大集也是便宜的代名词,农村大集不只是便宜,其中也是各种各样很实惠、很贴合实际商品的集散地,像现割现卖的牛皮带就是如此,且不论是不是真正的牛皮,先来说一下这种腰带的质量,说实话确实是杠杠滴,除了款式落后,品相看起来不怎么好看之外,这种皮带的质量和耐久性真的是超市几百块钱的名牌皮带不能相比的,记得在前些年在大集上现割过一条这样的皮带,使用了好多年就是不坏,最后因为时间太久,这皮带的扣都换过了好几次,虽然不是坏,但形状是越来越难看,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背景下,还是更换了一条比较好看的皮带,但使用的时间更原来那条现割的皮带,真心不能相比。
有人说牛皮带要进行燃烧,闻下味道,看下烟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牛皮带,这些大集上的牛皮带一样可以这样操作,不但可以进行燃烧测验,还可以使用嘴对着皮带吹,貌似这个举动是真的吹牛皮,这种现割的皮带用嘴吹,也是可以从皮带对面透出气来的,不论从外观还是测试,都很像是真真正正的牛皮带,那么这种物美价廉的皮带是不是牛皮呢?有些这种现割的皮带,还真的是牛皮的,只不过是二层皮,价格自然要便宜上许多,但质量还是相当有保障的,也有的则是使用一些牛皮或者其他皮类的下脚料,进行压制粘合之后,制作成整张整张的皮革。
这些在大集之上卖皮带的,大都是经常赶集的老手,对于养家糊口赖以生存的小生意,也是需要口碑才能维持的,很多还都是三里五村的老乡、邻居,弄虚作假、不能使用的皮带是不敢在这里销售的,还有的会写着半年甚至是一年断裂包退包换的牌子,虽然这也是商家的一个噱头,但侧面也能够表面,摊贩对于自家这种皮带的质量保障,还是有充分的信心的,其中也不乏都是一些老顾客介绍新顾客,在口碑相传之后,生意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农村大集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都是一些廉价货,其中很多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虽然价格确实比超市便宜上许多,款式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但作为实用、实惠,在我们的广大农村市场,还是很受青睐的,
农村集市上20元一根现割“牛皮带”是真的吗?为什么很多人都爱买?
二十元还想现割牛皮带,怎么可能是真的,要我说就是用什么合剂,仿真塑料皮做的,成本顶多值几元钱,如果是真牛皮,才二十元一根,那他怎么能赚钱。
记得小时候看过村里的阿爷们做“千斤”,这种千斤是用牛皮做的,把割成条的生牛皮用酒熟化,弄成绳状,然后吊房梁上,在千斤底部缀上一个大的石块,直到干透成型。
千斤在以前主要是用于挂在牛脖子上和耙连在一起,属于一种的媒介质,主要起捆绑拉的作用,非常牢固。
而农村的阿爷们也常用这种皮做成裤带系,一系就是几十年,有的则一辈子,到最后磨得光滑黑得锃亮。
市场上的那种,看上去倒是有点象牛皮的特征,而且还些不明显的小坑,拿着也是沉甸甸的,但我要告诉你那是假的。
这种皮带只需用火轻轻一烧,立马就溶化了,而且比较容易断。记得前几年我们这里比较流行象皮裤带。
在皮带内侧有一条拉链,可以把钱藏在里面,说是象皮做的,那完全是吹,这东西如果是真的,谁会让你大明大摆的卖。
话虽这么说,但买的人挺多,据说西双版纳下面的要一二百元一条,这些的是下脚料做的,所以便宜,五十元不讲价。
到了后来,三十也卖了,二十五也卖了。记得有一男子到餐厅做客吃饭,吃饭时松了一下裤带就断了,我们都笑话那人,老火啦!裤带都撑断了。
其实啊!这分明就是崴货,哪有吃个饭就会把裤带给撑断的说法。现在的仿真技术是越来越高啦!乡下的人对穿的不讲究,图便宜,觉得价廉物美,一根二十元的皮带能系好多年了,所以购买的人也就多了。
话说现在的二十元能买什么,也就一斤多点肉,两斤多苹果,二十元买一条皮带,即使是假的,损失也不大,所以也是抱有这种心理的。
现在在农村集市上很难买到真的“牛皮带”,真的也有,但是现在假货太多,一般人根本识别不出来,想买到真的牛皮带,不仅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还需要一些技巧。
小的时候,妈妈七八块钱给我割了一根牛皮带,用了好多年。以前人们都喜欢使用现割的牛皮带,价格不贵又结实耐用,真的是物美价廉。
现在的集市上卖这种现割牛皮带的也有不少,不过要想买到真货却不大容易,大家要买就找熟人或者是经常出现在集市上的老摊位,真的牛皮带通常款式比较老,颜色也不是太亮丽。大家还有什么识别真牛皮带的技巧,欢迎在评论里说一下。
农村集市上确实存在很多现割的“牛皮带”,不过没这么贵,我十年前买的,才10块钱一根,用了六七年都没坏,后面换掉还是因为嫌弃脏了,也舍不得丢,就挂在衣柜里,成了晾下衣服的了。这牛皮带到底真不真,个人分析是真的,原因有下面几点:
你去村里问下,用过这个牛皮带的人,十个九个说好,唯一坏还是坏那个头,每年都得换头是有些麻烦。和店里上百块一根的比起来,真的就差在这个皮带头了,皮带自身的质量一点都不差。
实话,以前那个年代的东西真的耐用,你看农人父母结婚的三大件之一:电风扇,铁疙瘩,重的很,用了二十几年了,今天居然还能用,而且风力强劲,一开动,整个房间都够吹了,和某宝上买的69块的塑料风扇比起来,后者只用了一年不到就嗝.屁了。
皮带也是一样,看似一块,工艺粗糙,但东西真,任你怎么使,都不带烂的,一朋友开玩笑说,用超市皮带揍老公,没几次都断了,用这个,十几年了没问题。
当时买这个牛皮带,小贩特牛,拿出皮带用打火机烧,来彰显自己皮带是真皮带,我看一点没错,记得那时候用打火机烧,很难烧着,烧了后有一股的毛发烧焦气味,如果是人造皮或者其他的,点火就着,且火焰较旺,收缩迅速,有一股难闻的塑料味,所以是真的。
我问了一做牛皮带生意的人,他说这叫粉碎皮,也就是牛皮的边角料粉碎后,加上纤维胶水,用液压机在挤压成型,有的人也叫压缩皮,非常结实,比真牛皮耐用,特别是在防止腐蚀和防水上,更具优势,据说一直是部队用的产品。因为用的是一些便宜的边角料,且没有经过皮带的二次成型加工,皮带切割好不好,全靠卖皮带人的手艺,成本低,所以价格高。
说到农村集市上卖牛皮带的,农人只有佩服二字,一刀切下去,麻溜的直,都不用划线也不用什么辅助工具,那时候皮带只打孔,整个过程超快,2分钟就可以给你整出一条皮带,生意好一天卖上百条。
总结:百姓过日子,其实不管你到底是什么做的,只要好用结实,讲究个物美价廉,就可以了,所以当年的“牛皮带”是真的。牛皮带也是几代人的回忆,现在农村集市上已经不多见了,怀恋的朋友可以下方留个言,看看你裤腰带上还有没有当年的牛皮带。
农村集市上经常看到一些摆摊叫卖现割牛皮裤带的小商贩,特别是在过年过节,大量人群赶集的时候。这种性格牛皮裤带的价格一般都非常便宜,15元到20元不等,并且对外宣称是真牛皮。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种现割牛皮裤带绝对不是真牛皮。其中绝大部分是用水牛皮的边角料和猪皮混合,再加上一些化工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还有一部分,纯粹是通过人造革的形式来制作的。所以才会这么便宜,如果是纯真牛皮的皮带,价格不可能这么低。
其次,这种人造皮的皮带从质量上来说,几乎可以和真牛皮带相媲美。现在的技术工艺已经非常发达,要想制作经久耐用的人造革,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成本比较低廉。而这种人造革也适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所以价格才会这么低。
第三,只要物美价廉,管他是不是真牛皮,都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农村老百姓本身收入不高,生活比较节俭,不会奢侈的去选择一条价值几百上千元的高档皮带。他们在选择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价格便宜,经久耐磨。因为农民整天在地里干活,对于腰带的磨损要更多一些,所以他们在选择腰带的时候经久耐用,价格低廉是首要的,至于美不美观是其次。
总体上来说,农村集市上小商贩售卖的现割牛皮皮带,其耐用程度还是不错的,我曾经花十五元购买了一条,用了几年,到现在仍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仍然还可以继续使用。很多农民喜欢购买这种皮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它的价格比较便宜,即使坏了也不可惜,第二就是这种人造革的皮带非常经久耐用,其韧度不低于真牛皮。
农村集市上的东西既便宜有好用,这是城里人难以体验到的。
相对于城里“天价”的皮带,在农村集市仅需掏20块钱就能买到一根号称是牛皮的皮带,是商贩的噱头还是货真价实?那么多的农民去购买是贪图皮带便宜吗?
刺楸认为,皮带的好坏在于质量,再漂亮的皮带若不经用,就还不如用一根绳子拴裤子来得实在些。
农村集市上的低价牛皮带让刺楸想起了以前坐火车的事情。
每次坐火车,几乎都会遇到销售各种玩意儿的列车售货员。以前在从宜宾到成都的火车上,刺楸就经常遇到售货员到每节车厢挨着售卖皮带。
10块钱一根的牛筋皮带质量好得很,为了让人相信其质量好,列车售货员会亲自示范用刀片去切割,皮带上几乎没有任何痕迹。有些心动的旅客仍不放心,指明要买那根示范的牛筋皮带。
农村集市上商贩所卖的皮带比列车售货员的贵一点,同样好用。刺楸九岁前穿的是松紧裤子而不用裤带,第一根裤带就是长辈淘汰了的这种低价“牛皮带”,整整用了5年都未坏,直到把衬衫扎腰里发现不美观才换掉。
在城里,随便拿起根皮带老板就说是真皮的,讲价后也要百十来块钱,而那些品牌皮鞋专卖店里的皮带贵了不说,还一分钱都不少。
买根这样的皮带就花一两百,好些还是空心的,里面甚至夹杂着纸片,用不了几年就会脱皮甚至断裂开。刺楸怀疑这是聪明的厂家对产品质控的结果,不然用个十来年,谁还会经常买皮带呢?
而农村集市上商贩所称的真牛皮皮带,刺楸认为这多半是噱头,顶多是牛身上某些部位的次牛皮甚至是边角料粘合而成。因为好些人买皮制品时都对牛皮的情有独钟,真正的好牛皮带不可能这么便宜。
刺楸听老人说牛脊背两侧有一块一尺左右宽的皮,用它做的手工皮带一条可卖好几百,即便刨去各种费用,这20块钱牛皮带与它的价差也不可相比,想想都能明白孰真孰假了吧。
现在好些人不怎么把衣服扎裤子里,所以皮带再丑也没关系,反正没人看到,只要裤子不会掉下来且拴着舒服就行,所以刺楸认为农村集市上的廉价皮带值得买。
没见过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般看是不是真皮,看横截面就知道了吧,分层的是合成的,一体的就是真皮的
❷ 旧皮带怎么废物利用手工制作
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薯仔。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薯仔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薯仔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自制 彩色蜡烛
材料: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粘合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诱剂的调制: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