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转化炉的输送风机使用防静电皮带是否正确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建议与厂商充分沟通,一般可以按需定制。
上海罡宸实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的输送设备,皮带机,滚筒机,流水线工作台,提升机,杀菌机,链板机等,都挺不错的,也可以问问他们。
② 什么场合或环境下需要地面做防静电处理
需要做静电防护区的区域都应该要做的,比如SMT工厂、精密器件生产工厂、专业测试评测实验室、精密仪器生产工厂等
③ 洗衣机皮带防静电的和不防的有啥区别
防静电皮带最上面一层是防静电层,电阻指数为10的7次方至10的9次方,下面那层为导电层,电阻指数在10的6次方以下。使用防静电皮带就可以将洗衣机在洗衣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有效的消除掉,普通的洗衣机皮带就不具有这个功能。好 亚 通 防静电
④ 皮带的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应符合哪些有关标准的规定
阻燃标准:
GB8965-98 中国国家阻燃服标准
GA10-91中国消防员普通防护服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EN531:欧盟工业热防护服标准
对阻燃服的总体性能,构造设计,尺寸的稳定性,火焰蔓延,耐热及融化金属性能,尺码标记和唛头,用户信息,识别图案等内容作了规定。
EN470-1:欧盟焊工及相近工种热防护服标准
规定了阻燃服的设计要求,材料要求, 安全要求,尺码标记和唛头, 用户信息,识别图案等。
EN479欧盟消防防护服标准
NFPA 2112:美国消防协会闪火阻燃服标准
美国消防协会对工业闪火 (instrial flash fire)阻燃防护服在以下方面作出规定: 产品标记,用户信息,衣服设计,纤维,缝线,辅料配件,标牌。
NFPA 1971 2000版美国消防协会消防服标准
NFPA 1977 1998版美国消防协会消防服标准
AS4824-2001 澳大利亚(过渡版本)消防员防护服标准
AS4967-2002 澳大利亚(过渡版本)消防防护服标准
标准规定了用于结构性火灾救火消防员的着装的设计要求,打样和预处理,热性能要求,机械性能要求, 工效与舒适性要求,总体要求,制造商信息和标记唛头。
GB5169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GB/T5169.1—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4部分:着火试验术语
GB/T5169.2—20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总则
GB/T5169.3—200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3部分:电子元件着火危险评定技术要求和试验规范制定导则
GB/T5169.5—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篇:针焰试验
GB/T5169.6—198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用发热器的不良接触试验方法
GB/T5169.7—20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扩散型和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GB/T5169.9—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9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预选试验规程的使用
GB/T5169.10—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GB/T5169.11—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5169.12—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5169.13—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3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性试验方法
GB/T5169.14—20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1kw标称预混合型试验火焰和导则
GB/Z5169.15—20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500w标称试验火焰和导则
GB/T5169.16—20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GB/T5169.17—20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7部分:500w火焰试验方法
GB/T5169.18—200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8部分:将电工电子产品的火灾中毒危险减至最小的导则总则
GB/T5169.19—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9部分:非正常热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
GB/T5169.20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0部分:火焰表面蔓延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GB/T5169.21—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1部分:非正常热球压试验
防静电标准:
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手册 GJB/Z105-98
电子工业用合成纤维防静电绸性能及试验方法 SJ/T11090-1996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GB4385—1995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SJ/T 10694-96
电子元器件防静电要求 QJ 1693-89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QJ 1950-90
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 QJ 2177-91
静电测试方法 QJ 1875-90
防静电操作系统通用规范 QJ 2846-96
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SJ/T 10630-95
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SJ/T 10533-94
《静电敏感器件使用规则》宣贯材料 Q/W 293-92-2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 30003-93
通讯设备静电防护通则 YD/T 754-1995
静电敏感器件使用规则 Q/W 293-92
电子仪器和设备静电要求 QJ 2245-92
半导体器件使用规则 QJ 2225-92
集成电路防静电包装管 SJ/T 10147-91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YD/T 754-95
信息技术设备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SJ 20154-92
电火工品生产防静电安全规程 WJ 1912-90
防静电周转容器通用规范 SJ/T11277-2002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SJ/T 10796-2001
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 SJ/T 11236-2001
地板覆盖层和装配地板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 SJ/T 11159-98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提供
⑤ 请问防静电皮带是什么样的防静电原理
最上层,就是表面那层为防静电层,电阻指数为10的7至10的9次方,
下面那层为导电层,电阻指数为10的6次方以下,这是物理电阻指标,
至于怎么防静电的,还请你看我们的网站上的介绍,谢谢~~~
⑥ 正时皮带可以防静电吗
您好,做不到,有汽车上面安装防静电的设备,但是皮带做不到,那些事金属静电,正时皮带是橡胶制品,因为我每天下班很晚,不能及时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您能看到我的回答,同时希也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给予采纳。点赞 谢谢!
⑦ 防爆皮带和防静电皮带的区别
1、功能不同。
2、坚韧度不同,明显防爆皮带更坚韧。
3、制作成本不同,防爆皮带成本较高。
4、使用范围不同,防静电的皮带比较普及了。
⑧ 什么是防静电胶皮,皮带跟胶皮是一样吗
可以在线搜防静电台垫,也称防静电胶皮,是橡胶制品,需要测试表面电阻和系统电阻,以便根据你公司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防静电用品,若需更细帮助可联系我们。
⑨ 化工车间防静电常识
1. 如何做好化工企业防雷防静电的安全工作
化工安全生产的静电预防措施 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 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 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化工企业预防静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
1、固定设备 (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离心机等)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若为覆盖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
(2)直径大于或等于2。5m及容器大于或等于50m3的设备,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起间距不应大于30m (3)有振动性的固定设备,其振动部件应采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接地,不准使用单股线。
有软连接的几个设备之间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 (4)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皮带的防静电接地刷、防护罩,均应接地。
(5)固定设备与接地线或连接线宜采用螺栓连接。 (6)与地绝缘的金属部件(如法兰、胶管接头等),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引出接地。
2、管道系统 (1)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含生产车间厂房)处、分岔处应进行接地。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
(2)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加跨接线;当管道交叉且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加跨接线。 (3)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
(4)金属配管中间的非导体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静电处理外,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 (5)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
3、人体静电接地 (1)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 (2)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二)工艺控制法 危险化学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静电量,与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降低流速便降低了摩擦程度,可减少静电的产生。
主要控制措施有:限制物料输送速度,管径越大,速度要放慢;灌装液体物料时,从底部进入或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反应釜内易燃液体的搅拌速度;在灌装过程中,禁止用检尺、取样、测温等现场操作,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操作;设备和管道应选用适当的材料,尽量使用金属材料,少用或不用塑料管;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等。 更多资讯,欢迎了解杰瑞久智。
2. 进入化工车间门外静电接地怎样接
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
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
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化工企业预防静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
1、固定设备
(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离心机等)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若为覆盖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
(2)直径大于或等于2.5m及容器大于或等于50m3的设备,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起间距不应大于30m
(3)有振动性的固定设备,其振动部件应采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接地,不准使用单股线。有软连接的几个设备之间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
(4)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皮带的防静电接地刷、防护罩,均应接地。
(5)固定设备与接地线或连接线宜采用螺栓连接。
(6)与地绝缘的金属部件(如法兰、胶管接头等),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引出接地。
2、管道系统
(1)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含生产车间厂房)处、分岔处应进行接地。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
(2)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加跨接线;当管道交叉且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加跨接线。
(3)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
(4)金属配管中间的非导体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静电处理外,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
(5)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
3、人体静电接地
(1)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
(2)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二)工艺控制法
危险化学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静电量,与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降低流速便降低了摩擦程度,可减少静电的产生。主要控制措施有:限制物料输送速度,管径越大,速度要放慢;灌装液体物料时,从底部进入或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反应釜内易燃液体的搅拌速度;在灌装过程中,禁止用检尺、取样、测温等现场操作,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操作;设备和管道应选用适当的材料,尽量使用金属材料,少用或不用塑料管;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等。
3. 如何做好化工企业防雷防静电的安全工作
化工安全生产的静电预防措施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化工企业预防静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
1、固定设备(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离心机等)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若为覆盖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
(2)直径大于或等于2.5m及容器大于或等于50m3的设备,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起间距不应大于30m(3)有振动性的固定设备,其振动部件应采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接地,不准使用单股线。有软连接的几个设备之间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
(4)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皮带的防静电接地刷、防护罩,均应接地。(5)固定设备与接地线或连接线宜采用螺栓连接。
(6)与地绝缘的金属部件(如法兰、胶管接头等),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引出接地。 2、管道系统(1)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含生产车间厂房)处、分岔处应进行接地。
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2)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加跨接线;当管道交叉且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加跨接线。
(3)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4)金属配管中间的非导体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静电处理外,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
(5)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 3、人体静电接地(1)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
(2)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二)工艺控制法 危险化学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静电量,与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降低流速便降低了摩擦程度,可减少静电的产生。主要控制措施有:限制物料输送速度,管径越大,速度要放慢;灌装液体物料时,从底部进入或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反应釜内易燃液体的搅拌速度;在灌装过程中,禁止用检尺、取样、测温等现场操作,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操作;设备和管道应选用适当的材料,尽量使用金属材料,少用或不用塑料管;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等。
更多资讯,欢迎了解杰瑞久智。
4. 生产车间的静电如何降到最低
首先,界定静电敏感区域范围;在此区域内必须遵循并执行公司的静电控制程序。这包含不可携带非必要的静电产生物质至此区域如一般塑料制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将静电产生量降低的最佳方法就是尽可能减少在工作区域中非必要的绝缘材质对象。(绝缘材料无法导电。其本身为高静电产生源及带静电者并易产生静电场。
2、为防止静电与静电场的产生,工作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导电地板、导电蜡等;人员须穿上具静电消散材质鞋底的静电鞋,穿防静电服装。特别是金属工具上的塑料材质部份在静电防护区内亦是不被允许。烙铁、吸锡器、测试器具等须经由特殊安全的防静电设计;且不可携带未经核可之设备进入防护区内。
3、其次避免宽松、垂悬的衣物饰品碰触到敏感组件–保持静电敏感组件与衣物距离 6 英吋(15公分)以上。
4、一般常见的误解认为高湿度能够解决静电问题,故不用考虑其它降低静电产生的方法,事实上是不正确的。高湿度虽能够将产生之静电降低到人体无法接触感应到,但是仍足以将敏感组件毁损。正确的观念是高湿度能抑制静电产生量,而低湿度则反之。
5、随时注意所处工作环境内的静电安全防护区域标示。如果你进入这些区域,应遵循公司所制定的静电防护程序,包括将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人或物隔绝于防护区外。并且检查、确认所有经过静电防护区域的敏感组件均附有适当且显而易见的静电防护标示;然而未贴有标示之组件请勿认定其便为静电安全对象。
6、虽然能够判断哪些器件是否为静电敏感,但是将所有的电子组件及组装动作视为静电敏感是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将你所经手的所有组件维持严谨的静电防护作业并视其为日常的习惯性工作,会较依个别组件性质的不同而作不同之处理来的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