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外層手套怎麼脫
擴展閱讀
克萊因藍外套配什麼裙子 2025-05-05 11:58:50

外層手套怎麼脫

發布時間: 2025-05-05 07:56:23

⑴ 防護服一脫和二脫區別是什麼

進入一脫區,手衛生、摘除護目鏡/防護面屏、脫除醫用防護服/隔離衣、手套、鞋套、手衛生、進入二脫區。

進入二脫區,手衛生、摘脫帽子和醫用防護口罩、手衛生、戴醫用外科口罩、進入清潔區。

進入清潔區,注意手衛生,著貼身衣物,輕便鞋子,固定發髻。

戴一次性帽子,佩戴後整理帽子至頭發、耳朵全部被包裹。

戴醫用防護口罩。 一手托住口罩外側面,將口罩緊貼面部,另一手拉下方系帶至於頸後雙耳下,拉上方系帶至於頭頂部,注意避免系帶壓迫耳朵。塑形。行氣密性測試。使用中口罩如遇污染或潮濕,應及時更換。

穿防護服。 取防護服,注意避免接觸地面,檢查效期及完好情況。拉開拉鏈,先穿下半身,再穿上半身,後戴帽子,系好拉鏈、扣子、密封條,雙人互檢。若防護服未能完全貼合面部,可用膠帶輔助固定。使用中防護服如破損,應及時更換。

戴護目鏡。 一手托住護目鏡,另一手拉系帶至於頭頂部,調整位置,確保皮膚黏膜完全被防護用品遮蓋。

戴內層手套。 內層手套最好為深色。檢查有無破損,穿戴後確保防護服袖口完全被包裹。手套如破損,應及時更換。

穿靴套。穿隔離衣。 檢查,穿著後確保背部完全被包裹。使用中隔離衣如遇血液體液污染或破損,應及時更換。

戴外層手套。 檢查有無破損,穿戴後確保隔離衣袖口完全被包裹。戴手套不能代替手衛生;對多名患者進行診療操作時,不同患者間應更換手套;手套如破損,應及時更換。 穿鞋套。相互檢查。

⑵ 脫卸個人防護裝備的順序是什麼

外層手套-防護眼鏡-防護服-口罩帽子-內層手套。

防護用品脫卸方法:脫卸防護用品的基本原則是脫卸下的防護用品均應將外面可能接觸污染的一面折卷在裡面,避免運送處理過程中的污染源傳播;脫個人防護用品動作要慢,脫的場所要保障安全,每個步驟後都需手部衛生,所有防護裝備全部脫完後再次洗手、手消毒。

個人防護裝備穿戴注意事項:

1、使用前需檢查面具是否有裂痕、破口,確保面具與臉部貼合密封性;檢查呼氣閥片有無變形,破裂及裂縫;檢查頭帶是否有彈性、濾毒盒密封圈是否完好;檢查濾毒盒是否在使用期內。

2、使用時將面具蓋住口鼻,然後將頭帶框套拉至頭頂;用雙手將下面的頭帶拉向頸後,然後扣住;風乾的面具請仔細檢查連接部位及呼氣閥、吸氣閥的密合性,並將面具放於潔凈的地方以便下次使用。

⑶ 脫防護服慢動作卷邊技巧

脫防護服的慢動作卷邊技巧包括以下步驟:
1. 確定脫防護服的地點並做好准備工作。
2. 首先脫掉外層乳膠手套。
3. 脫下防護服。具體操作是,將雙手縮進袖口內,抓住內袖,然後將雙手背於身後,脫下手套和上衣。接著將雙手插入褲腰內,向外翻動,脫下褲子。
4. 摘下防護眼罩。
5. 摘下醫用防護口罩。
6. 摘除里層的一次性手套。
7. 洗凈雙手。
8. 換回個人衣物。
9. 廢棄使用過的防護服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按照醫療垃圾分類方式處理,確保不能繼續使用的防護服得到妥善處理。
醫用防護服使用時的五個注意事項:
1. 丟棄防護服時,應確保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按照醫療垃圾分類方式處理,避免污染擴散。
2. 脫防護服時,應確保內部污染面朝內,以便集中處理防護用品,防止污染擴大。
3. 在需要進入隔離或密閉環境的條件下工作,必須保證至少兩人同時在場,以防萬一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及時相互救助。
4. 使用前檢查防護服的完整性,包括表面是否有污染、縫線處是否有裂縫,以及身上是否有尖銳物品等,以防防護服在工作過程中損壞,從而影響其防護功能。
5. 在穿戴防護服之前,必須仔細進行檢查,不應僅憑個人經驗行事。

⑷ 穿脫防護服的正確操作流程

穿戴順序:

步驟1:戴一次性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

步驟2:戴防護眼罩。

步驟3:手衛生後戴里層一次性手套。

步驟4:穿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步驟5:穿防水膠靴。

步驟6:戴外層乳膠手套。

經過噴淋消毒

脫摘順序:

步驟1:脫外層乳膠手套。

步驟2:脫防水膠靴。

步驟3:解開醫用一次性防護服,小心地由內向外翻卷脫掉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步驟4:取防護眼罩。

步驟5:摘除醫用防護口罩。

步驟6:摘除里層一次性手套。

步驟7:手衛生後換回個人衣物。

注意事項:

正確穿著防護服是避免污染的重要手段,在穿防護服前應做好手消毒,以及佩戴好一次性帽子、防護口罩、手套。

脫防護衣及其他防護用品時更是高風險過程,要在指定地點按照正確的脫卸順序逐步脫卸,必要時需要有防護檢査員提供幫助。脫卸順序原則上是先脫污染較重和體積較大的物品,後脫呼吸道、眼部等最關鍵防護部位的防護裝備。脫卸過程中,避免接觸面部等裸露皮膚和黏膜。

⑸ 一脫二脫防護服流程

一脫二脫防護服流程:手衛生、摘防護鏡或防護面屏、脫防護服、脫外層靴套、脫外層手套。

1、手衛生。

穿防護用品流程

1、用物准備:准備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面屏、鞋套、靴套、手套及穿衣鏡,選擇合適型號,檢查有效期及是否符合質量標准。

2、手衛生:按照國家《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的要求進行手衛生。取適量皂液或手消毒劑均勻塗抹雙手按規范揉搓。

3、戴醫用防護口罩:檢查有效期及外包裝密閉性,打開口罩。檢查口罩有無破損,系帶是否牢固。口罩罩住口鼻及下巴,貼合面部佩戴好頭帶(先拉下方系帶再拉上方系帶),調校至舒適位置。

塑鼻夾,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並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樑的形狀塑造鼻夾。檢查口罩密合性,雙手捂住口罩快速呼氣或吸氣,應感覺口罩略微鼓起或塌陷。

4、戴帽子:將帽子由額前置於腦後,罩於頭部,避免頭發外露。

5、戴內層手套:檢查有效期及外包裝密閉性,打開手套包裝,檢查手套是否漏氣,佩戴手套。

6、穿防護服:選擇合適型號防護服,查看有效期及密閉性,打開防護服檢查有無破損。將拉鏈拉至底端,防護服不能觸及地面。先穿下衣,再穿上衣,戴帽子(防護服帽子要完全蓋住一次性帽子)。拉上拉鏈密封拉鏈口,注意防護服的頸部不能遮擋醫用防護口罩。

7、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佩戴前檢查有無破損,系帶是否牢固,將護目鏡或防護面屏,至於眼部和頭部合適部位,調節舒適度,並檢查有無戴牢。

8、戴外層手套:查外包裝及密閉性,打開包裝。檢查手套是否漏氣,佩戴手套。戴手套時把防護服袖口完全包裹。

9、穿內層鞋套,穿靴套。整理至防護服褲筒內,穿靴套。

10、手衛生。

11、檢查穿戴完整性:活動下蹲檢查防護服的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