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壘球手套怎麼疊
擴展閱讀
漢語拼音手套怎麼寫 2025-09-12 11:25:03
皮衣上的污漬怎麼洗 2025-09-12 11:24:55
皮衣上有膠水怎麼處理 2025-09-12 11:21:52

壘球手套怎麼疊

發布時間: 2022-09-03 14:08:38

Ⅰ 棒壘球手套快速變軟的方法

將新手套放入微波爐微波二分鈡,取出手套,就變軟了

所謂「軟式棒壘球」,英文名稱為「Tee-ball」,原來是為推廣棒壘球而設計,與棒壘球的性質相似,它的競爭性和趣味性都可以和正規棒壘球相媲美,它的特點是比賽規則簡化、場地條件要求低、可參與人數多,而且球是軟的,擊球棒也是軟的,極具安全性,非常適合在校園內開展,從中可以體會棒壘球項目的樂趣。

軟式壘球,在國外叫teeball,台灣稱它為樂樂棒球,在2006年6月登陸中國大陸,並稱它為軟式壘球。這種球的打法是把球放在一個倒置T形支架上,擊打固定球。軟式壘球項目集跑、跳、投、打於一體,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相互配合的團隊協作精神,是一項有益於青少年開展的體育項目。


Ⅱ 壘球手套

淘寶上很多賣的,而且介紹很詳細,你搜下看就知道了。

Ⅲ 棒球壘手的手套有哪些標准

一壘手手套

一壘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連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過30.5厘米,掌面上部寬不得超過20.3厘米;虎口上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8.9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2.7厘米。

分指手套

連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壘手使用。但任何隊員都可使用分指手套。

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

護具

接手必須戴護帽、護面、護胸和護腿。擊球員和跑壘員都要戴帶有護耳的護帽。

Ⅳ 新手壘球手套的尺寸怎麼選擇

一般而言棒球手套的尺寸主要為:10.25」 10.75」 11.00」 11.25」 11.50」 11.75」 12.00」 12.50」 12.75」 13.00」 (分指)。31」、32」、33」、33.5」、 34」、(合指,一壘捕手用)
其中 10.25—11.00主要針對少棒或者兒童用,另外還有成人訓練用(主要是為了增加難度(接球面積小),提高訓練強度(需要更靈活))。

11.25'~11.50'二游一般是用11.25居多,主要是更加輕便靈活,因為內場兩邊方向地滾球居多,這種設計便於左右跑動。與此同時二游對手套的要求一個是輕便,另一個是接球面積以及停球功能。所以,在刀模設計上,二游手套設計的接球面積也是更加寬闊,以增加接到球的機會,虎口方向設計的球窩比較深,以利停球。另一方面也特別注重接到球後能夠迅速進行下一個傳球動作。接球位置靠近食指(推薦球檔:片檔、工字、十字)

11.50」-11.75」這個尺寸主要是三壘用,三壘方向一般都是強襲球多,不過由於也是處於內場位置,所以還是要求輕便,所以不會用大尺寸。三壘手套應該說得上是內野通用。刀模設計上更加註重手套強度。接球面積大以及整體球窩深度深,能夠更好的把強力的球牢牢接住。(推薦球檔:T網、十字)

11.50」-12.25」主要用於投手手套,因為本身不需要太多負責防守任務,所以,正常情況下,只要負責正面來球。投手的正面來球,所以不可能按照正常設計把球窩放在食指下方,往往偏向於虎口方向。對接球面積要求不大,對強襲球的卸力能力要求高,所以虎口處球窩較深。也便於投手握球時候不被攻方球員看到。(推薦球檔:全片檔)

12.50'~13.00' 外場用尺寸,外場的球,以高飛球居多,手套尺越大,接殺機會就越高。所以設計的尺寸都比較大,接球面積大。另一個,外場的球窩比較深,防止接到球後,球又從手套中掉落。不然就遺憾了。還有個就是輕便!跑動多的時候,輕便的手套也成了重要的要求。(推薦球檔:牛舌、T網、十字)

Ⅳ 一壘手套的最佳尺寸是多少

3到4厘米

Ⅵ 棒球手套如何快速變軟一壘的

可以抹少量手套軟化油
有時間就用球砸手套
晚上不玩的時候把球塞到手套裡面,用繩固定。

Ⅶ 投擲壘球的基本步驟

握持--助跑--預擺—投球

Ⅷ 誰知道壘球的比賽規則

2005年中國壘球規則[按章節歸納集中][06年增加5條]
參考:[05年中國壘球規則][97年中國壘球規騗[中國壘球裁判法][05年台北國際壘球規則—王富雄][棒壘球比賽記錄法的研究—王富雄][王富雄—國際壘球總會亞洲區壘球規則詮釋者]
一.定義:[P1]是壘球規則的基本概念,是規則中專用名詞的基本解釋,應學習理解,用於實踐。
二.場地:[P17][線寬均為7.6厘米,線為界內]
1.本壘打線:67.06米[220英尺]
2.壘間距離:18.29米[60英尺]
3.投球距離:13.11米[43英尺][女子]
12.19米[40英尺][女子15歲以下]
14.02米[46英尺][男子]
註:比賽中如發現壘間距離或投球距離有誤時,在下一整局開始時予以更正,並繼續比賽。[P19]
4.投手板:長61厘米.寬15.2厘米,固定地表。[以13.113米校正垂直本壘,平行一三壘]
5.投手區:以投手板前沿中心為圓心,2.44米為半徑畫圓圈。投手板固定圈內地表。
6.本壘板:為五邊形,尖角向外,平面向內,前沿寬為43.2厘米,兩邊線長為21.6厘米與擊球區平行,距擊球區內邊線15.2厘米,面對接手的兩條斜邊長為30.5厘米。[固定地表]
7.壘包:為38.1厘米見方厚度不超過12.7厘米。[應固定.可活壘][各壘擺法不同]
8.一壘壘包:呈38.1厘米[×]76.2厘米,厚度不超過12.7厘米,顏色明顯不同的雙壘包。壘包的一半固定在界內地區,顏色明顯不同的另一半固定在界外地區。[小0.1×0.2]
[規則]①.被擊出球擊中分別為界內界外。
②.防守隊員任何時候只能使用界內部分。
③.有傳殺時擊跑員踏觸界外另一半。
④.在一壘界外傳殺時,雙方可踏觸壘包任一部分。
⑤.四壞球.安打或無傳殺時擊跑員可踏觸任一部分。
⑥.成為跑壘員後任何時候必須踏觸界內部分。[P21]
9.二壘壘位應為二壘壘包中心。一二壘.二三壘間無連線。
10.擊球區:寬:0.91米[DE].長:前1.22米+後0.91米=2.13米[EF][前三角地區,對擊球員是界外地區,球停在里邊是界內球][P5.S23]界內球規則沒有擊球區內前三角的概念。
11.接手區:寬2.57米[BC+BC1].長3.05米[CG]
12.跑壘限制線:本壘至一壘連線的中點[9.145米]向外延0.91米,畫一平行線至一壘。
13.准備擊球區:在本壘兩側,靠近球員席以1.52米為直徑各畫一圓圈。應就近使用准備擊球區。
14.跑壘指導區:在一壘和三壘壘線外3.65米處各畫一條向本壘方向延伸,與壘線平行,長4.57米的線。指導區在此線以外。在不影響防守的情況下可出指導區指導跑壘。[P32]
15.內場分界線:以投手板前沿中心為圓心,18.29米為半徑畫弧與邊線相交。[05規則無說明,97規則P84.圖1說明劃法,名稱為無草皮內場邊緣線][名稱將消失,劃法將無依據]
16.場地劃法:[P19][鋼尺丈量,釘深,地面留軟標記,防滑壘受傷][線寬均為7.6厘米,線為界內]
①.定A點為本壘板頂角,直線向前13.11米為投手板前沿中心,延至25.86米為二壘點, 延至67.06米為本壘打點。分別以A點和25.86米二壘點為圓心,向左右各18.29米畫弧交叉,則內場為18.29米的正方形,A點成直角,左右交叉點為一.三壘。再分別直線向前,延至67.06米為邊線至本壘打點各豎一根寬為7.6厘米的本壘打標志桿,畫弧連接67.06米三點為本壘打弧線。地滾球滾出線外為死球。設本壘打圍網,網高約1.2米至1.5米,網端應有明顯標記。
②.向後3.736米為接手區後沿中心定B點,再向後以7.62米—9.14米為半徑畫弧,分別畫至與本一壘線.本三壘線平行,設弧型或平面後擋網,網高約8米。分別與本一壘線.本三壘線平行延長至67.06米處與本壘打線封口,有效區內無障礙,線外死球.設邊網,網高約1.5米。
註:擊球區.接手區:是壘球場地最難畫的部分尤其左右區不易平行與投手板不易垂直。
[推薦畫法]:
三.設備:[P23]
1.球棒:[P23][共13款97規則比05規則詳細]
①.整木或木料粘合製成或用金屬.竹片.塑料.石墨.碳素.鎂.玻璃纖維.陶瓷等材料製成。
②.呈園形,表面須光滑。[P17][97規則:三角形球棒擊球面寬處不得超過5.7厘米]
3 回復:想了解2005年壘球規則嗎
③.金屬球棒,可以成曲角形。[疑問][中國][金屬球棒不得使用其他材料[鑲嵌]握柄]
球棒必須是圓面形或三面形,且表面應平滑。金屬球棒其握部可以成曲角形。[台灣]
④.長度不得超過86.4厘米。重量不得超過1077克。直徑不得超過5.7厘米。
[焊接的或栓緊的柄頭和粗端密封堵頭不得脫落]
2.球:[P24]
①.白色球白縫線。黃色球紅縫線。
②.園周:30.5厘米。重量:178克—198.4克。
③.球體表面應用雙針縫合,針數不少於88針。
④.賽前雙方試投球為各自開場球,球體表面如有破損應及時更換。
3.手套:[P26]
①.分指手套:防守隊員均可使用。[規格見規則][黑.黃.棕.紅色,不能白色]
②.連指手套:只允許接手和一壘手使用。[違者接住球按不合法接球處理]
4.護具:[P28]
①.護面:強調附有護喉。[注意試投時也必須戴護面][P28]
②.護腿:接手必須帶護腿,以保護膝蓋。[P28]
③.護胸:接手必須穿護胸。[P28]
④.頭盔:強調兩個護耳。[P7.S31]接手和攻方人員均須戴頭盔。守場員也可戴頭盔。[P28]
[P29] c.任何頭盔如有破損,裂縫或凹陷時,不得使用,且必須拿出場外。[裂紋貼切]
c.任何頭盔如有破損,龜裂或凹陷時,不得使用。[台灣] [龜裂更貼切]
⑴.比賽中,佩戴不當或故意摘下頭盔判出局。繼續比賽,不影響其他封殺局面,本壘打除外。
⑵.脫離其身上正常位置,被擊出.傳出的球或守場員觸及。判戴該頭盔的隊員出局。[死球]
5.服裝:同隊隊員應穿顏色一致的運動服。應有鮮明顏色的號碼,高度至少15.2厘米,號碼不得重復,個人姓名可呈現在背號上方。球員無背號不得參加比賽。[P29][雙方服裝應深淺區分]
6.球鞋:球鞋鞋面可用帆布.皮革等材料製成。鞋底應平滑或帶有軟或硬橡膠柱。金屬鞋釘不可超過1.9厘米。不允許圓金屬釘。青年隊均不允許使用帶金屬釘的鞋。[P27]
四.教練.隊員和替補隊員:[P32]
e.教練不得使用會給隊員,裁判或觀眾,帶來負面影響的語言。[P32][中國][罵本隊不文明]
e.教練不得向對隊人員,裁判或觀眾,使用惡劣的負面語言。 [P28][台灣][罵對隊判離場]
f.不得使用任何通訊器具:場內場外均不允許。[e.f判該教練離場][P32.S1.f.][打手機?]
1.上場隊員名單[應填寫]:隊名[TEAM].VA.對方隊名.日期[DATE].教練[COACH]按擊球順序填寫上場隊員姓名[NAME].衣號[NO].位置[POS]。九名擊球員。如採用[DP],將被代打的防守隊員填寫在第十位。再將替補[SUBSTITON]姓名[NAME]衣號[NO]填寫在名單上指定地方。
2.首飾:暴露在外的珠寶首飾.手錶.首鐲.耳環.項鏈或裁判員認為有危險的硬物,均不許在比賽中佩戴,如佩戴必須用軟物包裹.膠布固定。裁判要求摘掉,拒絕執行時,判罰出場。[P30.ɡ]
3.上場隊員:[P33]
投手[F1].接手[F2].一壘手[F3].二壘手[F4].三壘手[F5].游擊手[F6].左外場手[F7].中外場手[F8].右外場手[F9].指定隊員[DP]。[DP]登記在九名擊球次序的名單中,[DEFO]登記在第十名。所有在場替補隊員的姓名及比賽服號碼必須列於名單上指定地方。[P33. b.女隊必須女性]
[P33.S2.a.3.][中國]合格的報名隊員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添加到在場替補隊員名單中。[疑問]
[P29.S2.a.3.][台]唯有列於名單上之合格隊員,在比賽中才能替補。[同是3.款意思截然不同]
[一式四份:本方.記錄.主裁判.對方各一份][主裁判應對照檢查,賽前詢問是否變動。同時交換]
4.除接手位於接手區內,投手必須站在合法的投球位置或投手圈內,其餘的守場員必須站在界內地區的任何位置,才能開始或繼續比賽。[P34.S3.6.注][為接界外騰空球不可站在界外地區]
5.指定擊球員[DP]:[P34.S5]:改[DH]為[DP]增加[DEFO][DP可守. DEFO可攻]
①.指定隊員[DP]可替代任何一守場員進攻,必須賽前告知,並登記在九名擊球次序的名單中。
②.開場[DP]被替補之後,可再進場一次,按原擊球次序進場。[例外]開場隊員只可再上場一次。
[P39]i.開場隊員可以多次被替補。[中國][疑問][P34]i.先發隊員可以重復替補。[台灣]
③.DEFO登記在九名擊球次序的名單後第十名。
④.開場[DP]在比賽中,必須按固定擊球次序擊球。
⑤.DP及其替補隊員或暫替隊員不得同時參與進攻。[P35第八行][或暫替隊員]印重
⑥.DP可在任何時間被一名擊球員.跑壘員或其帶打的DEFO替補。
註:DEFO替代DP,不視為替補。[新概念] [是否屬於場上更換位置?][疑問]
⑦.若開場DP進攻時被DEFO或替補隊員替補,則被視為退場。
⑴.若被DEFO替代,則比賽隊員由十人減為九人;若DP未再進場,則比賽可合法以九人繼續進行直到終場。[新概念]
⑵.若DP再進場,可參與進攻和防守,繼續以九人比賽;或回原先的棒次,而DEFO回到第10位仍只參加防守。[如DP代替DEFO以外的隊員防守,則該隊員只進攻不防守,不視為退場]
⑧.DP可替DEFO防守,而DEFO被視為退場,比賽隊員減為九人。[新概念]
⑨.DEFO可在任何時候被一名合法替補隊員或DP替補。DEFO可再進場一次,他或者回到第10位,或者到DP在擊球順序中的位置。[新概念]
⑴.DEFO如回到第10位,仍只能防守,但任何位置皆可。[新概念]
⑵.如回到DP的擊球位置則參與進攻及防守,比賽將繼續以九人進行。[新概念]
6.隊員替補或再進場必須通知裁判,方可進場比賽。[P37.S8.b]司球裁判應及時通知記錄員及對方隊,該隊員姓名.號碼.位置。否則該隊員經對方申訴後。判違規隊員離場。並宣布其為不合格隊員。
7.[P37.S7.a.注.]開場隊員與其替補隊員不得同時出現在擊球次序的名單中。
8.服從宣判:任一名隊的成員對裁判員的判斷性決定提出爭議。[判:給予該隊警告:若再犯,則判違者離場][P40.S9][非常重要]
9.隊員席管理:教練.隊員.替補隊員或其他人員等,不得停留在所指的隊員席以外。[不包括准備擊球員在准備區.局間攻守交換.投手熱身.跑壘指導員及裁判員同意等][先警告;再犯則判違者離場][規則沒有進攻時,跑壘指導區必須有跑壘指導員的規定][P40.S10][非常重要]
10.暫替隊員:比賽中任何隊員有出血的情況,在適當時間內不能止住,或其運動服上有血污,則必須下場處理。出血完全被止住,地面清理干凈並覆蓋好,如必要的話,運動服以後,方可上場比賽。使用暫替隊員,不是替補.代打.代跑。只能暫替本局及其後的一整局,至出血隊員返回上場即可。否則暫替隊員變成替補隊員。[P40.S11] [使用暫替隊員不受替補規則制約] [即出血隊員返回,暫替隊員下場,成為替補隊員,可再進場替補][新概念]
[文字探討]:中國規則[P40.S11.]是[必須出血完全被止住,地面清理干凈並覆蓋好][即止血.場地清理干凈並覆蓋好][疑問][車禍]
而台灣規則是[除非已止血,清洗干凈及覆蓋][即隊員止血.洗凈.包紮的意思][帶傷比賽]
附:不合法隊員.不合法再進場.不合法替補隊員.和不合格隊員的概念:
不合法隊員:未通知裁判即進場比賽的開場隊員或再次進場比賽的替補隊員。[判離場][P8.S36]
不合法再進場:A.開場隊員兩次替補再進場。
C.開場隊員被替補後沒按原擊球次序再次進場。
D.替補隊員被替補退場後,再進場。
E.[DP][DEFO]再進場沒按開場擊球次序擊球。[P8.S37]
[任何時候均可提出申訴判該隊員和上場隊員名單上的領隊或教練離場][P37]
不合法替補隊員:未通知裁判即進場比賽的隊員。[對方申訴前]違規隊補通知或投球前發現視為合法。投球後攻隊違規為申訴行為按擊球順序錯誤2處理。守隊違規攻隊可選擇完成擊球維持現狀或按發現時的擊.球數繼續擊球,再投出下一球只能選擇維持現狀。[判違規隊員離場。並宣布其為不合格隊員]
不合格隊員:曾被判罰而不能再合法參賽的隊員為不合格隊員。如再進場則判該隊棄權。[P9.S41]
五.比賽:[P42]
1.某隊因下列情況時,裁判員應判該隊棄權對方獲勝:[P43.f]
①.未能按規定時間到場或拒絕按規定時間比賽。[P43]
②.比賽開始後,一方拒絕進行比賽時。[罷賽][P43]
③.暫停後,當裁判員宣布繼續比賽之後兩分鍾,如一方未能繼續比賽時。[P43]
④.一方故意採用明顯的延誤或敷衍比賽策略時。[P43]
⑤.經裁判員警告後,還故意違犯比賽規則時。[P43]
⑥.判罰某隊員或某隊任何的人員出場或離場,而在一分鍾內拒不執行時。[P43]
⑦.因某種原因致使某隊不足比賽規定的人數時。[P43]
⑧.被宣布為不合格的隊員再進場,而且投手已投出一個球時。[P43]
⑨.如任何一隊的成員或其觀眾毆打裁判時。[P42.e.]
⑩.運動員資格有問題,經組委會.競賽組審定後裁決。可判該隊棄權。[P99.S6]
2.獲勝球隊:[P43]
①.正式[有效]比賽比分領先的隊。[P42.S3.a][遇特殊情況五局為有效局][P42.S3.c]
②.一方棄權判對方7比0獲勝。[P44.S4.c][如勝隊已超過7分,一方再棄權,則實際比分有效]
③.一攻一守為一局,五局或七局時後攻隊領先也可按整局結束比賽。[P42.S3.b][可限定時間]
④.符合領先規則:即三局20分;四局15分;五局10分;[P44.S5][凈勝][可規定X局]
3.平局決勝:七局後雙方平局,從第八局起,每局開始在二壘安放一名跑壘員,即第九位擊球員,繼續比賽,直到決出勝負。[P44.S6][疑問][87年十局][上一局最後一名完成擊球任務的隊員]
[突破僵局:自第八局開始,每半局攻隊之末棒球員,即為二壘跑壘員][台灣][87年長春沉痛教訓]
4.得分無效:[第三人出局前]擊跑員未能安全到達一壘被殺出局時。任何跑壘員被封殺出局[包括申訴]。跑壘員在投手投球前離壘過早時。跑壘員被申訴出局是封殺局面時。前位跑壘員被判出局時。[P44.S7.b]
5.暫停作指示:[P45][利用暫停控制時間。七局比賽允許十次暫停,五局比賽允許八次暫停]
A.攻隊:每一局一次,裁判員不得允許請求超過一次暫停,若教練或領隊堅持要求第二次暫停時,則判離場。[P45.S8.a][停前離場等於沒停。停後離場等於允許]
B.守隊:
1.在七局中,只允許有三次。在七局以後,每局可有一次暫停作指示。[P45.S8.b.]
2.七局未達三次,則喪失剩餘機會。[P45.S8.b.]
3.在七局中超過三次或在七局以後每局超過一次,判當時的投手為不合法投手,本場比賽不得再投球。[P45.S8.b.]
4.若利用攻隊暫停時,守隊的暫停不算,但是時間不得長於攻隊的暫停。[P46.c]
C.若裁判員中止比賽時,則任何交談均不算暫停。[P46.c][換人時,不允許教練進場指示投手]
[注]時間條款:二秒.十秒[投手靜止].十秒[擊球員進入擊球區].二十秒[接回傳後投出下一球].
一分鍾[拒不執行判罰時.暫停.投手試投].兩分鍾[拒絕繼續比賽時].48小時[書面抗議].
六.防守:
1.投手:[P47][認真學習合法投球與不合法投球條款及罰則][對裁判工作.訓練工作都有益]
⑴.未持球,不得站在投手板上或其附近,做投球動作或。[不合法投球][P47.a.]
⑵.當接手不在接手取內准備接球時,投手不得投球。 [不合法投球][P47.b.]
⑶.投手踏板不得超出61厘米[投手板兩端][不合法投球][P47.c.]
⑷.投手應踏板分手看暗號。 [P47.d.][投手不得戴護腕等][P49]
⑸.必須雙手合掌握球於體前,完全靜止二至十秒,然後開始投球。[否則不合法投球][P47.e.]
⑹.踏板分手再合手再分手。[不合法投球][S3.b]
⑺.向前伸踏超出61厘米投手板兩端延長線。[不合法投球][S3.h]
⑻.鴉式跳投: 投手軸心腳離板後二次瞪地或二次發力。[P4.S16][P48.j][不合法]
⑼.投球失落:判給擊球員一球。繼續比賽。跑壘員有被殺出局危險。[P52] [故意失落不合法]
⑽.投手接球後二十秒內,必須投出下一球。[否則判給擊球員一球][P48]
⑾.不合法投球動作:[踏板腳移動.側投.繞環中途停止.繼續繞環.手腕外翻.撤板等][P48]
⑿.投球無效:[P53]
a.投手在暫停時投球;
b.擊球員由於前次擊球後身體尚未恢復平衡而投手迅速投球;
c.投手投球出手前跑壘員離壘過早被判出局時投球無效。[合法]
d.投手在裁判員宣布界外球成死球局面後,跑壘員還未返回原占壘位前投球時;[裁判沒准備好投球和擊球員尚未做好准備投球];[為防止跑壘員連續進壘故意進圈投球無效]
⒀.投球中身。連續中身建議更換投手。[擊球員的雙手不作為球棒的一部分][P67.f.注]
⒁.二次暫停做指示。更換投手。[P52.S12][面對一名擊球員不得使用兩名以上投手]
⒂.試投五球或一分鍾,每超一球判一球。在同一局中,投手再度回到投手位置,沒有試投。[P51]
⒃.好球區: [快投]本壘板上方空間任何一部分,高度為擊球員擊球時自然站立時,低於其腋部,高於的[應是其]膝部上沿,為好球區。[中國][P15.S74] [疑問]
好球帶: [快式]是指擊球員於正常打擊姿勢下,取其腋部以下至膝部以上之高度,並在本壘板上空之七面立體部分。[台灣][P12]見[圖十七]
註:好球區高度應以球的上沿低於腋,球下沿高於膝部上沿。左右應比本壘板各多一球。
⒄.向壘上傳球問題:投手踏板不得向壘上傳球,若為了申訴則取消申訴。判給擊球員一球,跑壘員安全一個壘。投手持球踏板進行口頭申訴時,不判不合法投球。[P50.S8]
⒅.投手撤板問題:投手在雙手分開之前,可以向後撤板退出投球位置,若向前向左右兩側撤離,則為不合法投球。[P50.S8.註:]
⒆.有意保送問題:若投手有意保送擊球員時,所有的球均需投出。有意保送而投偏外球不為不合法投球[中國]。[P48.S4][97規則慢投可以][05規則快投慢投都不可以][截然不同][疑問]
若投手故意保送擊球員時,告知球審,既可送擊球員上一壘,投手告知球審,視同投球。
[台灣規則快式.修正式.慢式都可以][P42.48.54]
⒇.不合法投球擊中擊球員,成死球,判擊球員進一壘;所有跑壘員進一個壘,不予選擇。[P51]
2.接手:常見的規則:
①.必須穿戴護具。熱身或試投球時必須戴護面。[P28]
②.接手必須位於接手區內.至投手的球出手。[P49]
③.防礙擊球員擊球。[擊中手套等防礙行為][如擊中球攻方可選擇][P66.S1.d]
④.無球封壘。凡守場員手無球或不是正在接擊出的球阻擋跑壘。[P11.b]
⑤.兩擊以後是否合法接住擦棒球.擊而不中的球.好球未擊的球。[繼續比賽]
⑥.觸後擋網再接住為界外球。[P3.S11.註:][死球][裁判員注意躲閃,後退網邊觀看]
⑦.不是牽制球或傳殺跑壘員,向沒有跑壘員的壘上傳球。[P49][每傳一球判一球]
⑧.接住投球後,包括界外球,必須直接回傳投手。[P50.S8.b][否則判給擊球員一球]
3.接球:
①.合法接球:守場員必須用手或手套接住接牢擊出.傳出或投出的球。[P3][守場員接球時球
在手或手套中彈跳或手套扣在地上都不為接牢][掉球和第二動作失落][騰空球沒落地再接住合法]
②.不合法接球:[P74]
⑴守場員故意用脫離身體的帽子.護面.手套.或球衣接住[接觸]擊出.傳出或投出的球。[阻擊.傳.投球][判給進攻隊員:擊出的球三個壘.傳出的球兩個壘.投出的球一個壘][P74.f]
⑵除接手.一壘手外,其他任何守場員用連指手套接住擊出或傳出的球。[攻隊選擇][P85.O]
七.進攻:[P57]
1.擊球次序:賽前填寫上場隊員名單以確定擊球順序,全場不變。替補後再上場擊球順序不能變。
擊球次序錯誤處理方法:即擊球員未按應輪擊的次序擊球時。[P58][一聽二查三處理。快而准]
①.錯誤擊球員未完成擊球任務時。[守方申訴][判:應輪擊的擊球員可合法調入按錯誤擊球員已有的擊和球數繼續擊球][場上形成的局面有效][P58.1.]
②.錯誤擊球員已完成擊球任務,投手尚未向下一擊球員投球時。[守方申訴][判:應輪擊的
擊球員出局,其下一名擊球員上場擊球。完成擊球任務前的攻守行為有效.因錯誤擊球員
的擊球而進壘或得分,均屬無效][P58.2.]
[疑問]:擊球次序錯誤的第二種處理方法:[P59]
c.下一擊球員為被判出局的次一擊球員。若被判出局的次一擊球員正好是[有效]出局的錯誤的擊球員,則按擊球次序再下一位擊球。[中國][P59][兩個出局嗎?一錯再錯][97規則:下一擊球員為被判出局的次一擊球員]
c.被判出局的正位擊球員之次位擊球員,即為下一位擊球員,若被判出局的次位擊球員正好是錯位擊球員,則下一位擊球員仍然是錯位擊球員。[台灣][判罰截然不同]
③.錯誤擊球員已完成擊球任務,投手又已向下一擊球員投球。 [守方申訴][一切攻守行為有效.錯誤擊球員的下一名擊球員上場擊球.應輪擊的擊球員失掉此次進攻機會] [P59]
④.接第三種處理方法如錯誤擊球員的下一名擊球員在壘上,不需把他召回,再下一名擊球員上場擊球。[P59]
擊球錯誤處理①.例:應3打.錯5打.[申訴]換3.接續5的擊球數繼續打。攻守有效。
擊球錯誤處理②.例:應3打.錯4打老K出局.未投下一球[申訴]3出局.還是4擊球。[不能3 出局.4老K出局也有效.二人出局.5擊球][再申訴5錯誤.4又出局。][二人三個出局?]
擊球錯誤處理③.例:應3打.錯1打.完成擊球任務.投出下一球[申訴].一切攻守有效.2擊球。
擊球錯誤處理④.例:接[三]例,如2在壘上跑壘.不需把他召回,應3擊球。
2.准備擊球員:[中國][P57]S1准備擊球員c.在區內准備時,可以使用兩支正式球棒,或一支認。[遺漏]
[台北][P57]或一支認定合格之熱身球棒,若二者混用時,不得超過二支。[中國遺漏條款]
3.擊球員:[P62.S6]
①.擊球員必須戴頭盔持合格球棒進入擊球區擊球。[P59][十秒鍾內未進入擊球區,死球,不必投球判一擊][不戴頭盔則判其出局][准備擊球員不戴頭盔經一次警告再犯,判離場][P29.1]
②.雙腳完全佔在擊球區內,可踩線不能出線。[P60][無罰則]
③.不合法擊球時:[判:擊球員出局][死球][P62] [圖十]無球封壘
⑴.一腳或兩腳完全踏出擊球區擊中球時。[P62][判:擊球員出局][圖十八]
⑵.擊球員踏觸本壘板擊中球時。[P62][判:擊球員出局]見[圖十八]
⑶.攜異型球棒或不合格球棒進入擊中球時。[P62][判:擊球員出局]
⑷.攜異型球棒進入擊球區時。[判:擊球員出局,還判該擊球員離場][P62]
⑸.投手踏板准備投球,擊球員直接從接手的前方跨越至另一擊球區時。[P63][擊球員出局]
④.當擊球員先退出擊球區,然後助跑進入擊球區擊中球時。[P62][判:擊球員出局][未中一擊]
⑤.擊球員兩擊後三擊不中時。[K][第三擊是好球未擊.擊而不中.擦棒球時][判:擊球員出局]
⑥.擊球員兩擊後擊球不中球中身時。[P62][擊球員出局][擊球員的雙手不作為球棒的一部分]
⑦.擊球員兩擊後觸擊成界外球時。[判:擊球員出局][P62]
⑧.兩人出局前一壘有跑壘員,擊球員三擊不中接手接住或接不住時。[判:擊球員出局][P64]
⑨.兩人出局前,一二壘,一二三壘有跑壘員,擊球員擊出內場騰空球時。[判:擊球員出局][P10]
4.擊跑員:[P65]
⑴.擊出騰空球被接殺。[判:擊跑員出局][P58]
⑵.到達一壘前被封殺。[判:擊跑員出局][P58]
⑶.到達一壘前被觸殺。[判:擊跑員出局][P58]
⑷.到達一壘前為避免或拖延被觸殺,而往本壘後退時。[P70] [死球][擊跑員出局]
⑸.到達一壘前,未跑跑壘限制道在界內地區防礙傳接球時。[P69][死球][擊跑員出局]
[為避免防礙守場員接擊出的球,可以跑出跑壘限制道,依裁判判斷是否防礙。傳球傳中擊跑員不一定構成防礙][P69][繼續比賽]
⑹.在界內地區碰觸擊出的界內球時。[P69][死球][判:擊跑員出局][必須兩個界內]
⑺.故意用放下棒在界內地區碰觸擊出的界內球。[P69][死球][判擊跑員出局][必須兩個界內]
例外:擊球員在擊球區內碰觸擊出的球時或在擊球區內碰觸擊出的界內球時。[P6][判: 界外球]
⑻.准備擊球員.跑壘指導員防礙守場員接界外騰空球時。[P57][死球][判:擊跑員出局]
⑼.擊跑員跑壘甩棒防礙守場員正常防守或造成不良後果時。[砸人出局][死球][規則無規定]
⑽.擊跑員過一壘不是合法踏觸雙壘包的界外部分,被封殺.觸殺.被申訴。[P22][擊跑員出局]
⑾.擊跑員防礙本壘明顯的傳殺時。[P83.y][死球][擊跑員和跑壘員都出局]
5.跑壘員:
⑴.擊跑員過一壘後返壘時沒合法踏觸雙壘包的界內部分,被觸殺。[P22][跑壘員出局]
⑵.跑壘員在一壘踏觸雙壘包的界外部分准備跑壘時。[P22][跑壘員出局][視為沒踏壘]
⑶.跑壘員在投手合法投球出手前離壘過早時。[P52.c][跑壘員出局][死球,投球無效]
⑷.跑壘員在投手合法投球出手前沒踏觸壘包時[P82.u]。跑壘員未能立即向下一壘位跑進或不立即返回原壘時。跑壘員已經返壘不論任何理由,如再離壘時。[P83.2.][死球,跑壘員出局]
⑸.跑壘員防礙守場員接擊出的球。[P82.m][碰觸守場員或故意觸球][死球][跑壘員出局]
⑹.當守場員觸殺離壘的跑壘員時。[P84.g][跑壘員出局][注意握球不穩.手或手套中無球]
P11:S49.合法觸殺:[台灣]野手觸殺跑壘員之後球落地則觸殺無效。[中國較繞彎][疑問]
⑺.跑壘員為避免守場員持球觸殺繞出0.91米以外。封殺局面逆向跑壘。[P79][跑壘員出局]
⑻.當守場員持球等待觸殺,而跑壘員故意沖撞守場員時。[P82.注][出局][行為惡劣判離場]
⑼.兩名跑壘員不得同時踏一個壘。[P72.d][合法佔壘觸殺後位出局。被迫進壘觸殺前位出局]
⑽.擊跑員過一壘後,有向二壘行進企圖,返壘時被守場員持球觸及提出申訴時。[P1.S2][跑壘員出局][註:持球踏壘不能申訴,繼續比賽,跑壘員可向二壘行進]
⑾.跑壘員漏踏壘,被守場員用持球的手或手套觸及身體或踏壘提出申訴時。[P1]
參考資料:2005年中國壘球規則

Ⅸ 壘球競賽對所使用的手套有哪些要求

(1)分指和連指:任何球員皆可使用分指手套,但是「連指手套」僅限接手及一壘手使用。(2)規格和材料:任何手套的虎口上端長度,即拇指與食指間上端之間隔不得大於0.127米,使用皮繩或其他皮製品裝置均可。(3)顏色的要求:①投手:投手手套必須為單一顏色,除白色及灰色外,其餘均可;②其他:其他球員可戴拼色手套,但背面不得有白色或灰色圓圈。

Ⅹ 壘球手套變鬆了怎麼辦

朋友,我告訴你,你把手套的繩子一點一點從手指什麼的地方疏鬆出來,我知道綁線很復雜,你慢慢來總會找到規律的,抽出來把手指的部分抽緊就好了,如果不是很松,那是正常的,你可以正常戴著不會掉出來也可以的。

還有個辦法就是把手背那個帶,你可以看到它是怎麼串的,把它解開,然後在皮帶上自己打個眼,穿過去就好了。

自己的手套還是不要隨便給比人插……怪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