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為什麼握手不能帶手套
擴展閱讀
本田女裝摩托活塞在哪裡 2025-05-14 07:08:14
怎麼製作女裝照 2025-05-14 07:08:12
皮衣短夾克搭配什麼褲子 2025-05-14 07:06:36

為什麼握手不能帶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8-10 10:49:05

Ⅰ 帶手套跟人握手是不是不好

當然不好啊! 答案補充 這樣似乎也有些不禮貌,應該在伸出手前就應該要注意一下自己有沒有帶手套。握手應要看著對方的眼睛,那也是一種尊重的表現,我想。

Ⅱ 為什麼在和別人握手的時候一定要摘下手套呢

握手最早發生在人類「刀耕火種」的年代。那時,在狩獵和戰爭時,人們手上經常拿著石塊或棍棒等武器。他們遇見陌生人時,如果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沒有藏武器。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握手」禮節。

所以朋友或互不相識的人初識、再見時,先脫去手套,才能施握手禮,以示對對方尊重。

(2)為什麼握手不能帶手套擴展閱讀

握手的實指與以虛指。

1、實指時,「握手」的對象就必須是一個具體的、身邊的事物或人物,如「父親」「同桌」「友人」等,來抒寫動人心魄的親情、友情乃至書寫美好純真的愛情等。

2、虛指時,「握手」的對象就應該是一個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時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虛處著墨,寫想與某位歷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學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節約」的手、「誠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握手

Ⅲ 握手禮儀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握手方式

商務活動握手都是比較正式的,握手的標准方式是這樣的,距離對方一米遠的地方停住,立正站好,上身向前傾,手指不能張開,拇指需要張開,握手的力度要適當,上下晃動幾次,自然把手鬆開,保持原來的狀態。在和別人握手的時候一定不能心不在焉,要向對方表示友好和熱情,雙方的眼睛要四目相對,相互問候。

2.握手力度

握手只是見面時表示問候的一種方式和交流,並不是什麼力氣活,所以握手時一定要把握還力度。是要輕輕的握一下就好,特別是男女之間握手更不能握太緊,而西方人之用手指部分握女士的手。當然老朋友就比較隨意了,握手、擁抱都可以。

3.握手時間

握手的時間可長可短,這就要看雙方之間的關系如何,初次見面沒必要太長,只要有3秒就可以了,一定不能握住別人的手不放。同性之間握手的時間長短要適宜,否則會被別人認為是沒有禮貌。

4.握手順序

如果是男女之間握手,那麼男士要先主動伸出手,如果女士沒有伸出手,那麼狠明顯就是沒有握手的意思。這個時候可以把手收回來,鞠躬點頭就可以了。如果是賓客和主人之間,那麼主人要先伸出手向客人示意表示歡迎。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手,表示尊重上級。

5.握手禁忌

握手的前提是手要洗干凈,握手不能戴手套,也不能一隻手放在外面,一隻手放在口袋中,握手不能太過隨意,更不能交叉握手,合肥策劃公司要提醒大家的是,握手的時候一定要是站立的。

Ⅳ 握手的時候有什麼禁忌

1、握手時,不能一隻手插在口袋或是拿著東西。比爾蓋茨就是「著名」的手插口袋握手,雖然是首富,但這一失禮行為經常被人拿來吐槽。

2、握手時,不能帶著手套,如果此時你也戴著墨鏡,那先把墨鏡摘下來再握。

3、握手時不要一不語,或者說個沒完,要有個度,適當的寒暄。點頭哈腰過分客氣飯倒不好。

4、握手時,要握住整個手掌,即使是異性也該如此,不能覺得是異性,就不好意思的點到為止的碰一下。



5、雙方握手時,手部位置盡量保持不動,不要推進推出,上下左右抖個沒完。

6、有些人握手時,右手拿著東西,竟然「麻溜」的伸出左手,回禮的人也很尷尬,握手不能左手,特別是在國外印度、阿拉伯等地區更不能出左手。

7、如果雙方各有2人,同對面的人握完手後,千萬不能交叉著握另外一個人的手,應該等一組握完,另一組人再握,避免交叉握手。

8、還有一類人,說實話是大家都很反感的,就是別人找他握手,他竟然不伸手。一種是看不起你,另一種是覺得自己手臟,不好意思握,後一種還情有可原,但要及時告知對方。第一種人就要跟他說:現在你看我不起,他日我讓你高攀不起。

Ⅳ 握手時有一些禁忌其中不包括什麼

  • 忌諱一:手不能太臟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和別人握手之前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手,是不是有點臟,如果有的話就千萬不能和別人握手了。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建議用別的方式進行打招呼,如果時間來的急的話建議擦一擦或者洗一洗。

  • 忌諱九:不能戴手套握手

    在寒冷的冬天大家都避免不了戴個手套什麼的。但是如果要打招呼握手,千萬要把手套摘掉再握手。否則就是徹底的沒禮貌、不懂事了。在別人看來也說明了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Ⅵ 行握手禮時,有哪些禁忌

行握手禮時,有哪些禁忌!
答:握手是交際中最掌見的禮儀,因此握手一定要做到合乎規范,並且避免以下禁忌:
1不要用左手與他人握手。
2不要在握手時爭先恐後,應當依次而行。
3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被允許,而男士在握手時不要戴手套。
4除患有眼部有缺陷者外,不允許握手時戴著朱鏡。
5握手時不要將一隻手插在衣袋裡。
6握手時,另外一隻手不要依舊拿著工具不願放下。
7握手時不要面無臉色一言不發,無視對方的存在只是為了應付。
8握手時不要長篇大論,點頭哈腰,濫用熱情,顯示過分客套。過分客套不會令對方受寵若驚,而只會讓對方不自在不舒服。
9握手時不要只遞給對方一截冷冰冰的手指尖。
10握手時不要僅僅握住對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與對方保持距離。
11握手時不要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來,或者左右上下抖個沒完。
12不要用骯臟不潔或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手與他人相握。
13與人握手之後,不要立即揩自己的手掌。

Ⅶ 為什麼男的和男的握手不戴手套

戴手套握手,會被視為是很不禮貌很不尊重對方的行為!
所以男士在握手前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當然在嚴寒的室外有時可以不脫,比如雙方都戴著手套、帽子,這時一般也應先說聲:「對不起」。握手者雙目注視對方,微笑,問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顯得心不在焉。

Ⅷ 握手有哪些禁忌

1、不能用左手和別人相握,特別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時,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左手是不潔的只能用於洗澡等。

2、不要戴著手套或墨鏡時與別人握手,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才能戴著薄紗手套握手。

3、握手時另外一隻手不能插在衣袋裡或拿著東西。

4、握手時面不能面無表情、不置一詞或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份客套。

5、握手時不能僅僅只握住對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與對方保持距離。正確的做法,是要握住整個手掌。即使是對異性,也是如此。

6、握手時不能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沒完。

7、不能拒絕和別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濕、弄臟了,也要和對方說一下「對不起,我的手現在不方便」。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8)為什麼握手不能帶手套擴展閱讀:

握手順序

主人、長輩、上司、女士主動伸出手,客人、晚輩、下屬、男士再相迎握手。長輩與晚輩之間,長輩伸手後,晚輩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級之間,上級伸手後,下級才能接握;主人與客人之間,主人宜主動伸手;男女之間,女方伸出手後,男方才能伸手相握。

如果男性年長,是女性的父輩年齡,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輩年齡,或女性未成年在20歲以下,則男性先伸手是適宜的。但無論什麼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禮的先後次序而已經伸了手,對方都應不遲疑的回握。

時間和力度

男士之間或女士之間行握手禮時,只要遵從一般規范即可,握手時間及握手的力度都比較隨便。但是男士與女士之間握手,或者與長者、貴賓握手,則要遵從特定禮儀規范。

握手的力量、姿勢與時間的長短往往能夠表現握手人對對方的不同禮節與態度,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場合以及對方的年齡、性格、地位等因素正確使用。握手的時間要恰當,長短要因人而異。握手時間控制的一般原則可根據雙方的熟悉程度靈活掌握。

初次見面握手時間不宜過長,以三秒鍾為宜。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松開,與同性握手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對方欲罷不能。

握手時的力度要適當,可握得稍緊些,以示熱情,但不可太用力。男士握女士的手應輕一些,不宜握滿全手,只握其手指部位即可。

如果下級或晚輩與你的手緊緊相握,作為上級和長輩一般也應報以相同的力度,這容易使晚輩或下級對自己產生強烈的信任感,也可以使你的威望、感召力在晚輩或下級之中得到提高。與老人、貴賓、上級握手,不僅是為了表示問候,還有尊敬之意。

握手時除了注視對方和面帶微笑外,還應注意應由老人、貴賓、上級先伸手,如果你過於主動就顯得不禮貌。

握手時身體稍往前傾,不能挺胸昂頭。當老者伸手時,應急步趨前,用雙手握住對方的手,招呼「歡迎您」、「見到您很高興」等熱情洋溢的話語。

兩對男女相遇,應先是女士與女士先握手,再由女士分別與男士握手,最後再是男士與男士握手。

Ⅸ 握手,握手的規則。

無論是在商務場合還是一般性社交場合,我們都明白跟別人握手為禮的重要性,但是卻很少人要關注握手時的禮儀,這里我談談在握手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幾個細節問題:

握手錶示一種尊重,簡單握握手,有的時候會讓別人感到「如沐春風」。

從交際禮儀上來講,握手有一個重要的禮儀問題,就是伸手的先後順序。

禮儀是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規范。所以在比較正規的場合,人和人握手誰先伸手是有標准化做法的。兩個人同時伸手操作上概率不高,總有一個發起者。當然,作為我們自己有的時候也別和人家太較真,如果有人並不知道規范的禮儀而先伸手了,你要和人家合作,沒必要端架子,真正懂得社交禮儀的人還是強調平等和尊重的基本原則的。在禮儀之上,平等和尊重要比規范更加重要,只不過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理解禮儀的情況下,禮儀才發揮出來更加優雅的風度。

在一般性的交往應酬之中,握手的標准伸手順序應該是:

(1)地位高的人先伸手;
(2)男人和女人握手時,應該是女人先伸手,女士有主動選擇是否有進一步交往的權利;
(3)晚輩和長輩握手,應該是長輩先伸手;
(4)上級和下級握手,應該是上級先伸手;
(5)老師和學生握手,應該是老師先伸手。

在正規的商務場合,則應該基於位高者先伸手的原則下,上述的5個順序都完全適合於正規場合,但是身份不同是不一樣的。例如,女士是公關經理,男士是董事長,女士職位顯然比男士低,兩個單位商務交往,就是董事長地位高,因此應該由董事長先伸手。但是在一般性的社交場合,無論職位高低,仍然是女士優先,大家在一塊玩,不講職務,不講頭銜,那麼在禮儀上就是女士的地位高於男士,因此應該由女士先伸手。

除了場合外,握手還有特殊性。最重要的表現在在家裡或單位接待客人時,賓主之間握手。一般的規則是:

(1)客人到達時,主人先伸手。主人先伸手錶示對客人的一種歡迎(比如:客人來拜訪,主人不伸手說明不拿客人當回事。);
(2)客人告辭時。客人先伸手。(比如:中午到別人單位去拜訪,客人辭行先伸手錶示主人請留步,主人先伸手錶示逐客,別混飯。)

個人和群體握手的順序。

1、由尊而卑:如果在場的人是一個單位的或一個家的人的話,地位高低是很容易分清的。握手由地位高的開始依次往下排。

2、由近而遠:周圍有四五個人,或者在宴會廳門口排隊,領導排隊迎候客人,就不能跳越,應該伸手和最近的人開始握手。群體和個體握手,個體沒有伸手,群體的同志就不能先伸手。(舉例:某個體到一個公司去做報告,主人派一個司機和一個女辦公室主任隨同專車來接,個體應該先和女士握手,但司機卻先伸手了,這讓個體很尷尬。)

3、順時針方向前進:圍在一個圓桌上,或者坐在一個客廳裡面,四面都有人,握手的標准化做法是主人先和自己右手的人握手(右手的人一般是主賓),然後按順時針方向前進。順時針方向前進從國際上來講是一種比較吉利的方向。一般在社交場合人們不喜歡倒時針走,除了運動會入場式或轎車在酒店大堂停車(交通規則要求)、追悼會或遺體告別等情況外。

握手禮儀之中,手位也是有講究的,就是手伸出來的伸法。

一般情況下,標准化的手位應該是手掌與地面垂直,無論是掌心向下還是向上的手位都是禁忌而不可取的:

1、掌心向下:掌心向下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自認為是大人物,「俯視芸芸眾生」。掌心向下只有交警指揮交通時才會見到。

2、掌心向上:一般情況下掌心向上是表示謙恭。但平時最好別伸,搞不好就成「乞討狀」。

一雙手同時握住對方的手的手位在專業講法叫「手套式握手」,又叫「外交家握手」。除非是熟人之間表示故友重逢、認真慰問或者熱情祝賀,外人不講這種方式,尤其是對異性。一般而論,我們是用一個手去握對方的一個手,手掌握著對方的手掌,而不是握人家的手腕,除非人家沒有手掌,但也不要僅僅握對方的手指部分。

握手時的力度和時間恰當也是禮儀。

跟任何人握手,時間是很重要的一個點。例如,不太懂禮儀的男士握著女士的手長時間不放,這反而是一種不尊重。

一般和人家握手時間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所謂「過猶不及」。一般和人握手最佳的做法是三到五秒鍾,當然也不要一碰就跑。

握手時最佳的做法是稍微用力,但是不能太狠。有的人為了表示自己的熱情而刻意用力握手,其實握手無力確實是一種缺乏熱情的體現,但是每個人本身握手的自然力度其實可以在其外表個性和自然表現中察覺,過於刻意的用力握手是完全可以輕易被人察覺,這樣的力度不但不會為「熱情」加分,反而有些失禮會減分(例如,有些相似興奮過度的表現)。

握手時的幾個基本禁忌:

1、最重要的禁忌,心不在焉:不看著對方,甚至是與旁邊的人聊天。心不在焉的握手不如不握。
2、除非沒有右手,否則必須伸出左手:一般握手,尤其跟外國人握手,如新馬泰一帶、穆斯林地區、印度人,左右兩只手往往有各自的分工,只用右手行使禮節;另外在英語文化中「右」是上位,是好的位置;而「左」是下位,是不好的位置。
3、握手時戴手套:國際慣例只有女人在社交場合戴著的薄紗手套可以不摘。此外一般用的禦寒的手套一定要摘。
4、在國際交往中,尤其是到西方國家去,握手要避免所謂雙手交叉握著對方的雙手,即所謂「交叉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