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流行於什麼時期
擴展閱讀
洗豬肉戴什麼手套 2025-07-14 21:40:44
gu睡衣是什麼材質 2025-07-14 21:34:15
小車怎麼樣換皮帶 2025-07-14 21:11:54

旗袍流行於什麼時期

發布時間: 2025-07-14 15:48:12

① 旗袍是哪個朝代的服飾旗袍什麼年代出現

1、旗袍是民國時期的代表性服飾,特別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變得極為流行。
2、旗袍是中國女性傳統袍服中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專家們普遍認為,旗袍的普及始於20世紀20年代,並在30年代達到了頂峰。這種服裝起源於上海,並迅速在中國各地傳播開來。旗袍不僅是袍服家族的重要成員,而且其設計元素融合了東西方的風格。
3、旗袍的早期形式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在春秋戰國到漢代期間非常流行,後世的袍服可能受到了深衣的影響。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旗袍經歷了其最輝煌的時期,尤其是30年代,它在中國女裝界確立了其不可動搖的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並在這個時期完成了其從時尚到經典的轉變。到了40年代,旗袍繼續享受其黃金時代的余暉。

② 旗袍能體現女性的獨特韻味,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旗袍,這種源於民國的國服,在三四十年代達到了流行的高峰。它起源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上海,不久之後便風靡全國,成為東方服飾的經典代表。旗袍之所以能夠凸顯女性的獨特韻味,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氣質契合:旗袍所展現的是東方女性含蓄而婉約的美。與西方文化中強調的自由奔放不同,西方女性的教育培養出的是性感且獨立的人格特質。她們對自我性感的展示較為開放,因此不太適合旗袍。而中國女性的教育傾向於內斂,性格上也不像西方女性那般奔放,這使得中國女性與旗袍的氣質更為契合。
2. 設計適宜: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之一,是為東方女性量身定做的。它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中國女性的身形特點,因此非常適合。相比之下,西方女性的骨架較大,五官更為立體,穿上旗袍往往會顯得擁擠和不協調。
3. 文化傳承:中國傳統的服飾種類繁多,漢服和旗袍最具代表性。雖然漢服復雜不易普及,但它的魅力和知名度不容小覷。旗袍,作為女性民族服飾的典範,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故事。經過長期的演變,旗袍從最初的滿族服飾發展成為現在的經典樣式,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
總的來說,旗袍之所以能夠體現女性的獨特韻味,不僅是因為它與東方女性的氣質相符,還因為它的設計巧妙地貼合了東方女性的身形,更是因為旗袍背後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

③ 中國女人穿旗袍是從什麼年代開始的

清代的男子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這一風尚在康熙和雍正時期尤為盛行。婦女的服飾則呈現出滿漢並存的景象,滿族婦女以長袍為常服,而漢族婦女則依舊流行上衣下裙的裝束。到了清代中期,滿族和漢族的婦女開始互相效仿對方的服飾,到了後期,滿族婦女更是一度效仿起漢族的裝束,甚至有史書記載稱「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與此同時,漢族婦女也開始仿效滿族的服飾,這一風尚在當時的達官貴婦中頗為流行。

隨著時代的變遷,清代婦女的服飾樣式和種類也日益多樣化,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等,層出不窮。1840年,隨著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國的本土文化也開始受到影響,許多大城市尤其是上海,由於華洋雜居,西方文化的風潮率先影響了當地的服飾。

旗袍,作為風行於20世紀20年代的一種服飾,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滿族婦女的傳統服裝。它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過程中吸收了西方服飾的樣式不斷改進而形成的。當時並沒有專業的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多是在千家萬戶中,受到時代風尚的影響而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末,旗袍在中國風靡了20多年,其款式經歷了多次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開衩的高低等,徹底擺脫了舊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裹臂的傳統。旗袍的流行,使得女性的體態和曲線得以充分展示,正符合當時的風尚,也為女性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

青布旗袍尤其受到當時女學生的喜愛,一時之間,風靡全國,幾乎成為了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引領潮流的十里洋場中的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人,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旗袍的發展。比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了雲裳時裝公司,推動了旗袍的發展。

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為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無論是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還是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為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中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被其他國家的女子所效仿穿著。

④ 旗袍是什麼年代出現的 旗袍是什麼時候穿的

旗袍是一種我國女性的傳統服飾,很多女生都是非常喜歡穿旗袍的,但是對於旗袍的年代,很多人是不了解的,那麼我們便來了解一下旗袍是什麼年代出現的?旗袍的發展演變?
旗袍是什麼年代出現的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國旗袍最燦爛的時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經典的過程,四十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旗袍的發展演變
旗袍最初是滿族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貴賤都穿的一種長衣。因為當時清代滿族人實行八旗制度,凡編入旗籍者,都被稱為「旗人」,於是他們穿的衣服也就被人們習慣地叫做「旗袍」。辛亥革命以後,受到當時滿族女子裝束簡練自由風格的影響,旗袍也趨於簡化,20世界20年代中葉,在上海出現了一種新式的長至腳面的馬甲,時髦女子一般將它罩在大袖的短襖外,從而取代了長裙的地位。後來人們講短襖的兩只袖子移植到長馬甲上,於是就生產了民國新旗袍的最初款式。進入30年代,隨著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傳入,中國人開始注重強調人的體形,這時出現了一種「改良旗袍」。這種旗袍去掉了以往旗袍所有不合理的舊式結構,採用了西式服裝胸省和腰省得設計理念,突出了女子的豐胸細腰,使袍身更為合體,女子的曲線一覽無余。這種改良旗袍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旗袍的結構。從此,旗袍徹底脫離了旗女之袍的舊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華麗性感的造型。
旗袍是什麼時候穿的
一般是在春夏秋部太冷的季節穿,或者在室內有空調系統的環境穿。一般來說女性穿旗袍都是在夏季,夏季天氣炎熱,所以建議大家在夏季選擇透氣性好,又不易發生褶皺的布料做成的旗袍,像純棉印花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都是很好的旗袍面料。如果是選春秋季穿的旗袍的話,建議你選擇化纖或混紡織品,如各種閃光綢、滌絲綢、以及各種薄型花呢等織物做成的旗袍。這種旗袍外觀比棉織品挺括平滑、絢麗悅目,在不冷不熱的季節中穿用很適宜。不太建議大家選擇人造絲面料旗袍,這種面料容易產生靜電,影響衣服的貼合性。至於真絲面料呢,其實本來柔軟高貴的絲綢是最適合做旗袍的,但是很多內行人都說,絲綢是最華而不實的選擇,因為絲綢很難保養,一坐就皺,洗了又易壞,色澤也不飽滿。
旗袍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旗袍樣式繁多,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具有適應現代生活的機能性。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⑤ 旗袍是從什麼時候流行的呢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國時尚前沿上海開始流行,後迅速風靡全國。1929年4月,民國政府將旗袍定為國服。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歷史文化

民國文化女性的名字,總伴隨著她們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吳健雄、吳貽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張愛玲、林徽因、蕭紅和丁玲等。

珍貴文化遺產——蘇州評彈的女演員的服裝也依然是旗袍, 其它傳統說唱藝術如大鼓和評書等也多以旗袍為女演員傳統服裝。

歷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華裔小姐,亞洲小姐和廣州西關小姐選舉中,她們期間或最後必定會穿旗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旗袍

⑥ 為什麼旗袍比漢服認可度更高

旗袍起源於民國, 他是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即便在當下還有很多的女性會選擇穿著旗袍,因為旗袍非常的能夠修飾女性的身材並且將她們美好的曲線展露無遺,這就是為什麼旗袍比漢服更加受到認可的主要原因。

旗袍其實是比較現代的,可能當下的人們的確有著復古的心,但是倘若一個女性把漢服穿到公共場合肯定會受到他人的關注,而旗袍呢卻是真正能夠穿到外面並且得到他人認可的。所以漢服相較於旗袍他少了一絲的切實性。

漢服也是中國的國粹,但是有一些人卻認為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覺得漢服是美好的象徵可能他和旗袍相比,他的價值遠遠高於旗袍,但是旗袍的認可度高就在於他的實用性和美觀度。他更貼近當下女性的審美,漢服通常比較寬松,不能夠將女性的美展現出來,但是旗袍卻能夠表現得淋漓盡致。

⑦ 現在的旗袍來源於哪個民族

現在的旗袍來源於滿族。滿族人又被稱為旗人,他們穿著的服飾就有了旗袍的稱呼,最早出現在盛京,不過因為時代的原因,當時婦女的身體曲線是不能外露的,到了20世紀的旗袍是民國時期民國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之後改進的。
現在的旗袍來源於什麼民族
旗袍最早流行於民國時期,是當時女性非常喜歡的一種衣著服飾,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和嗯,它能更好的顯示出女性的曲線和柔弱之美,更添氣質。旗袍最早起源於我國56個民族中的滿族,是滿族的傳統服飾。
滿族人又被稱為旗人所以他們穿著的服飾就有了旗袍之稱,旗袍最早在盛京,並且成為了一種服飾種類,他也是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之一。不過因為時代不同,以及當時所處的環境,最早滿族人穿著的旗袍和現在我們見到的旗袍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清朝的時候,婦女身體曲線是不能外露的,所以當時的旗袍一直採用直線的形式,胸、肩、腰、臀完全都是平直的,到了20世紀改良的旗袍是是民國婦女在吸收了西洋服裝式樣之後改進而定型的,它能將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的展現出來,符合當時的時尚,也象徵著女性解放。

⑧ 民國時期為什麼旗袍很流行

民國時期旗袍的流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旗袍的流行與民國時期的社會背景有關。民國時期,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轉型期,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開始大量湧入中國,與傳統的中國文化相互交融。這種文化的交融,使得中國的服裝也開始發生了變化。旗袍作為一種既能體現中國傳統女性美,又能融入西方時尚元素的服裝,自然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其次,旗袍的流行也與民國時期的女性地位提升有關。民國時期,隨著新文化運動的推進,女性的社會地位開始提升,她們開始追求自我,追求個性,追求美麗。旗袍作為一種既能展現女性曲線美,又能體現女性獨立自信氣質的服裝,自然也就受到了女性的追捧。
再次,旗袍的流行還與民國時期的經濟發展有關。民國時期,中國的經濟開始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於服裝的需求也開始增加。旗袍作為一種製作工藝復雜,需要一定經濟基礎才能消費的服裝,自然也就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得到了廣泛的流行。
最後,旗袍的流行還與民國時期的審美觀念有關。民國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開始發生變化,開始追求簡約、大方、優雅的美感。旗袍作為一種既能體現中國傳統女性的優雅,又能展現現代女性的大方的服裝,自然也就得到了人們的喜愛。
總的來說,民國時期旗袍的流行,是社會背景、女性地位、經濟發展和審美觀念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女性的美,也展現了現代女性的自信和獨立,成為了民國時期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

⑨ 旗袍是哪個朝代的服飾 旗袍什麼年代出現

1、旗袍是民國時期的國服,其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達到了盛行。
2、旗袍是中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屬於中國女性傳統袍服的一種。專家普遍認為,旗袍的流行始於20世紀20年代,並在30年代達到頂峰。它起源於上海,並迅速在中國各地流行開來。旗袍作為袍服家族的重要成員,其起源有觀點認為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3、深衣在春秋戰國至漢代期間曾備受重視,後世的袍服可能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中國旗袍經歷了其最為輝煌的時期。特別是30年代,旗袍在女裝舞台上確立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並在這個時期完成了其文化向經典的轉變。到了40年代,旗袍進入了其黃金時代的延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