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睡衣种类 » 拖鞋睡衣毛巾袜子不同类的是什么
扩展阅读
老奥拓正时皮带多少钱 2025-05-18 04:13:24
睡衣睡觉抖动怎么办 2025-05-18 03:42:23

拖鞋睡衣毛巾袜子不同类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9-06 11:17:36

⑴ 衣服a类b类c类是什么意思,a类衣服和b类c类有什么区别

1.衣服吊牌上的A类、B类、C类,指的是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
2.A类为婴幼儿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毫克每公斤,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75毫克每公斤,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300毫克每公斤。
3.拓展:根据2011年8月1日起实施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
4.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对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5.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6.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
7.根据国家规定,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必须达到A类标准。
8.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注“婴幼儿用品”字样。
9.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
10.这类纺织产品指的是在穿着和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和人体皮肤接触,如内衣、衬衣、T恤、裙子、裤子、袜子、泳衣、帽子等。
11.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⑵ a类和b类面料的区别是什么

1、类别不同:A类属于婴幼儿用品;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产品。

2、安全等级不同:A类和B类的PH值、甲醛含量和异味等均有不同的规定,但A类的规定较高。

3、使用标准不同:A类要求更高;B类则适中,为正常人使用即可。

4、适用人群不同:A类是婴幼儿使用产品;B类是成人使用产品。

面料A一般指100cm以下的小孩穿的服装及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纺织产品,主要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比如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床上用品等。

面料B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比如裤子、T恤、内衣类产品、袜子、腹带、床单、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等。

面料C是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发生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比如外套、毛衣、外衣、裙子、窗帘等产品。

⑶ 毛巾a类和b类的区别

毛巾A类和B类主要从安全标准等级、有无甲醛方面来区别。

1、安全标准等级区别:

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提出了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并根据指标的严格程度将技术要求分为A、B、C三类。

A类标准就是可以直接接触婴幼儿肌肤的安全标准。

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2、有无甲醛区别:

A类标准的毛巾,无甲醛、无荧光剂、无致癌芳香胺等有害物质,并且质量方面有严格的把控。

按照国标规定,成人毛巾的标准是合格品,属于B类,市面上卖的大部分纯棉毛巾都是B类的,对甲醛、荧光剂等的要求不高。

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婴幼儿服装必须满足A类,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至少满足B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类产品至少满足C类。

(3)拖鞋睡衣毛巾袜子不同类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安全技术类别A、B、C类的商品分类如下:

A类产品一般包括:

1、婴幼儿内衣:如宝宝套装、婴幼儿套装、连体装、婴幼儿背心、肚兜、内衣、袜子;

2、婴幼儿外衣:如各类外衣、开裆裤、裤子、棉服、斗笠(斗篷);

3、婴幼儿床上用品:如床单、床罩、被、毛巾被、毛毯、绒毯、线毯、枕套、枕巾;

4、其他婴幼儿用品:尿布、尿裤、尿不湿、围嘴、毛巾、手帕、手套、帽子、布鞋。

B类一般包括:

1、贴身内衣。如文胸、胸衣、腹带、紧身衣、胸衣衬裙、内裤、背心、汗衫、连裤袜、睡衣、晨衣、浴衣、泳装等贴身内衣。

2、中衣。如:棉毛衫裤、衬衫、女罩衫、衬裤、羊绒衫、毛针织内衣、线衣、保暖内衣、短衬裙、晚礼服、家庭便服等。

3、可外用中衣。如:T恤衫、针织工艺衫、衬衫、女罩衫、连衣裙、旗袍、和服、沙滩装、休闲装、背心裙、连衣裤、背带裤、舞蹈服、体操服、田径运动服、球类运动服、比赛服等。

4、单外衣。如:短裤、西裤、便裤(除粗纺呢绒)、休闲裤、西服裙、长裙、短裙、套裙、裙裤、休闲服装、免烫服装、牛仔服装、单服装、单便服、中式罩衫、运动装等。

5、家用纺织品。如:纱巾、围巾、脖套、手帕、头巾、浴巾、地巾、浴帘、沙滩巾、餐巾、沙发(椅)套等、床单、床笠、纺织凉席、兼作床单的床罩(单)、被子、绗缝被、毛巾被、毛毯、线毯、绒毯、被套、枕套等。

6、其他制品:如擦脸巾、袜子、手套、帽子、鞋垫、护耳套等。

C类一般包括:

1、中衣:必须穿在其他内衣或中衣外面。

2、外衣 :不直接接触皮肤,穿在其他中衣或外衣外面。

3、家用及其他纺织制品:床罩(多层复合)、被芯、围裙、地毯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纺织品新国标8月1日实施 3岁内童装不达A类禁售

⑷ 袜子分A类B类是什么意思

A类———婴幼儿服装(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中衣、外衣、帽子、床上用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文胸、腹带、针织内衣、衬衫、裤子、裙子、睡衣、袜子、床单、被罩),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

C类———不接触皮肤的服装(毛衫、外衣、裙子、裤子)和室内装饰类(桌布、窗帘、沙发罩、床罩、墙布)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
古代袜子的形制大约可以分为为有筒袜、系带袜、裤袜、分趾袜、光头袜和无底袜等六种。其中有筒袜的袜筒长短不一,有的长至腹部,有的仅至踝间。系带袜为的是穿着时不易脱落。分趾袜是将拇趾与另外四趾分开,形如丫状。光头袜和无底袜多用于古代缠足的妇女,俗称半袜。
例如:洺和宣的袜子可以归纳为B类可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对于产品的安全性有着很谨慎的把控。

⑸ 服装A类和B类的区别,贴身衣服必须是A类吗

新国标中,服装可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明确只有A类产品可供婴幼儿穿着。

因为不同级别也意味着对一些有害物指标的限量完全不同,A级最严,如对甲醛的要求,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而B类则是≤75mg/公斤,C类为≤300mg/公斤,都是成倍的增加。

A类是能让3周岁以内婴幼儿穿的;

B类是能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如果你发现内衣上标着C类或者标着“合格品”,则不要购买。

贴身衣服不是必须是A类的,B类也可以,但是婴幼儿最好是选择A类。

不合格的服装会有以下隐患:

甲醛

当残留的甲醛未被处理干净,制成服装后,会在穿着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与人体汗液结合或水解产生游离甲醛,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头晕、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严重的会导致血液病甚至癌症。

PH

关于PH值不合格,容易对儿童皮肤产生刺激,进而引发皮肤疾病。PH值不合格主要是面料生产企业在染色整理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酸碱性物质,又没有采取合理的中和处理工艺。如果服装PH值偏高或偏低,将直接破坏人体皮肤的平衡机理,减弱皮肤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可能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反应,甚至引发刺激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5)拖鞋睡衣毛巾袜子不同类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他相关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对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不符合本技术要求的,应以本技术规范为准。

产品分类

4.1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技术要求

5.1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见表1

5.2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5.3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

注:一般适于身高80cm及以下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用品。

⑹ 内衣A、B类是什么意思

A类代表的意思婴幼儿纺织产品,一般是指100cm以下的小孩穿的服装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纺织产品,主要是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床上用品等;

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裤子、T恤、内衣类产品、袜子、腹带、床单、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等;


(6)拖鞋睡衣毛巾袜子不同类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不同类别产品还体现了甲醛含量和酸碱值(pH值)等指标。

A类产品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7.5的偏酸性范围。B类产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pH值与A类产品一样。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度量,一般情况下,人体皮肤的pH值在5.5~7.0之间不等,略呈酸性,皮肤的酸性环境可以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保护皮肤免遭感染。

纺织品的pH值是生产加工过程决定的,皮肤接触了残留在衣服上的酸碱,会导致过敏;纺织品pH值过高或过低,不仅刺激皮肤,还可能使皮肤感染。

⑺ 生活用品的种类

生活用品的分类:饮料类、酒类、烟类、粮油类、休闲食品类、冷冻冷藏类、洗化用品、纸品类、生活用品类、消杀用品、计生用品、电池。

  1. 饮料类:碳酸、果汁、奶饮品、茶饮料、矿泉水;

  2. 酒类:白酒、米酒、红酒、果酒、啤酒;

  3. 烟类:要取得香烟经营许可证;

  4. 粮油类:鸡蛋、米、面、油、厨房调味品;

  5. 休闲食品类:饼干、膨化食品、果冻、果壳、果仁类;

  6. 冷冻冷藏类:鲜奶、酸奶、肉品类、面包、散装食品、冰激
    凌;

  7. 洗化用品:头部护理类、脸部护理类、身部护理类、牙部护理类、厨卫
    清洁类;

  8. 生活用品类:毛巾、厨卫配件。

⑻ 衣服A类B类C类是什么意思

衣服A类B类C类意思如下:

A类为婴幼儿产品。

衣服:

衣服,汉语名词,读作(yī fu),是指人类或通过人类来完成遮掩身体、载体的用布料(如棉布、丝绸、天鹅绒、化学纤维等)等材质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遮挡物。

衣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着,样式非常的多,衣服在当今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东西,中国常说的“衣食住行”中排在首位。

A类:婴幼儿用品。主要是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床上用品等。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比如: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裤子、腹带、床单等。

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⑼ 服装的A类、B类、C类什么是什么意思

按国家标准分类A类是指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产品的安全标准;B类与C类是指儿童或成人的安全标准,其中:B类型是可以直接皮肤类的产品;C类是不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4.1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5.2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5.3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

注:一般适于身高80cm及以下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用品。

(9)拖鞋睡衣毛巾袜子不同类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为婴幼儿挑选服饰时,首先,要注意商品标识是否齐全,有无注明“婴幼儿用品”特别标识;其次,确认商品是否有刺鼻异味。此外,注意查看拉链、纽扣等配饰是否安全,衣服的颜色不宜过于艳丽,建议选择有纤维成分含量标识的产品,这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服装中甲醛含量超标,是因为一些产品偷工减料或弄虚作假,产品纤维成分含量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婴幼儿纺织产品质地与标注的成分名称不相符,这些均为不合格产品。

⑽ 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什么意思

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根据最新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对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10)拖鞋睡衣毛巾袜子不同类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标准纺织代号:

中国国家标准用统一的代号“GB”,即国标二字的汉语拼音略语,其中内部标准代号为“GBn”。纺织工业部标准的代号为“FJ”,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FJ/Z”,参考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FJ/C”。编号是采用顺序号加年代号,使用阿拉伯数字,中间加一横线分开。

如GB2-79,代表第2号国家标准,1979年批准发布。日本国家标准的代号为“JIS”,其中纺织标准另加“L”作为代号,后编以顺序号。联邦德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DIN”,法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NF”,英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BS”,苏联国家标准的代号为“ΓΟСΤ”,其中纺织标准不另加代号,直接编以顺序号。

美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ANST”,其中纺织标准另加“L”作为代号。美国纺织方面的国家标准中,大都采用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和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 (AATCC)的标准。

美国还有一个联邦标准,代号为“FS”,其中纤维产品另加代号“L”,丝绸、呢绒另加代号“V”,针织品另加代号“JJ”,服装与制服另加代号“BBB”,布匹另加代号“CCC”,纺织产品另加代号“DDD”,纺织试验方法另加数字编号“196”。

这些国家纺织方面的国家标准最多的达500多个,少的也有200多个。也有一些国家联合成立某一专业的国际标准组织,如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A)、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国际毛纺织工业组织(IWTO)等,都颁发了一些有关的纺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