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矿工入井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入井前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注意休息好
下井前一定要注意吃饱、睡足、休息好,不赌博、不打架,做到心情愉快,保持精力旺盛。
2、入井前严禁喝酒
喝了酒的人,往往神志昏沉、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生产中极易出现差错,甚至酿成事故。
3、严禁携带烟、火入井
在井下吸烟和点火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或火灾,严重时还会造成矿毁人亡的恶果。所以,入井人员应主动接受检身,以免把香烟、火柴、打火机误带到井下。
4、包好锋利工具人井前要把锋利工具套上防护套,如钢锯、斧子、手镐等,以免在途中碰伤他人或自身。
(1)穿皮衣服入井属于什么隐患扩展阅读:
自救设施:
1、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等灾害时,井下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而死亡。
2、自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过滤式自救器实际是一种小型的防毒面具,它能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隔离式自救器则是一种小型的氧气呼吸器,它能利用自救器内部配备的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供佩戴人呼吸。
3、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时,左手握住外壳下底,右手掀起红色开启搬手,扯开封口带,去掉外壳上盖,将药缸从外壳中取出。然后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片塞进嘴内,咬住牙垫,但嘴唇必须紧贴口具,用鼻夹夹住鼻子。取下矿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再戴上矿帽用嘴呼吸。
B. 为什么井下严禁穿化纤衣服
井下瓦斯含量较高,化纤衣服容易产生静电,一旦在浓度高的地方产生火花易导致瓦斯爆炸。
C. 井下作业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禁止下列人员入坑:(1)未经安全教育,不懂坑内一般安全知识者;(2)视力、听觉不正常,或者其它禁忌性疾病者;(3)未穿戴作业服、水靴、安全帽、口罩或不携带充电灯者;(4)睡眠不足、休息不好、情绪不正常,或班前饮酒者。2、凡井下作业人员均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掌握本工种的岗位安全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熟悉坑内主要通路及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工作。3、禁止单人在一个中段、天井、采场或其它偏远地点作业。4、上下天井、采场,不准两个同时登上一节梯子,并须事先和上部作业人员取得联系。5、不准在通风不良、浮石未撬、支护不牢、残盲炮未处理、通路不安全等地点作业。6、不准在井筒里和采场上垂直平行作业。7、不准擅自进入封闭区和采空区里作业。8、不准单人执行爆破或通风检查工作。9、不准进入挂有爆破牌、通风警戒区。10、不准在井下弄火取暖、随地大便、乱敲铁管、吸烟和坐安全帽。11、不准从竖井、天井上部或其它高处向下投掷任何物体。12、不准在电缆线和胶皮风筒上乱写乱画。13、不准乱摸乱动机电设备和事故喇叭;拾到爆炸材料要交给有爆破权的人员,不许私自处理。14、不准乘坐矿车和运料车。井下通行要注意来往车辆及溜咀、滑线、钉子、地井等。防止碰撞、坠落和扎脚。过风门时要照原样关好。15、在有坠落危险地点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发现顶板掉碴或听到有岩石错动声时,应立即撤出现场,并向有关人员报告。16、发生事故时要立即抢救,并注意保护现场,及时向领导报告。17、要搞好文明生产、保持作业地点的清洁卫生。
D. 穿化纤衣服入井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因为化纤面料很容易磨檫引起静电,静电遇到可燃气体就会立刻燃烧。所以,穿化纤面料的衣服下井确实是很危险的。
E. 煤矿入井须知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你要参加专门的入井资格培训,将教给你包括矿山压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等等许多方面的东西。最基本的:入井不能带火,不能穿化纤衣服,不能进入你不熟悉的巷道等等---
有专门的培训书籍,你也可以通过书籍先掌握一些知识.
F. 煤矿地面安全隐患有哪些
大体分为:水、火、瓦斯、矿压、事故。其中每个又包含很多种类,如突水包含老空水,砂岩水,奥灰水,地表水...然后老空区突水又分为同层,蹬空,顶板...具体可以翻下煤矿安全规程
G. 在沟道或井下进行工作时,必须采取那些安全措施
必须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佩戴自救器。
(1)工作服
因为井下气候潮湿,风流速度大、温度低,而且有大量粉尘,所以在下井作业时要穿紧固、保暖的工作服。在穿工作服时要注意整齐利索,纽扣扣齐,袖口扎好,腰间系好腰带,防止被转动的机械设备缠绞。
工作服应由棉布做成,不能穿化纤衣服入井。因为化纤衣服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瓦斯、煤尘或电雷管意外爆炸。
(2)胶鞋
因为井下作业现场泥水较多,有时还要站在泥水中操作,所以必须穿胶鞋。同时,穿胶鞋还可以防止人体触电。
(3)矿工安全帽
因为井下空间狭小,容易磕碰头部,破碎的顶板矸石经常掉下砸头,所以必须戴好矿工安全帽,以防头部遭到伤害。同时要求帽内衬垫带要合格,戴帽时要系好帽带。
(4)矿灯
凡人井人员都必须携带矿灯。矿灯在井下使用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①照明。
矿灯是矿工的眼睛,不带矿灯下井,井下人员与盲人一样,将寸步难行。照明是矿灯的主要功能。
②监测、报警。
新型矿灯兼有瓦斯监测、超限报警功能,还有的与自救器相结合,具有自救功能。
③信号。
矿灯可作为辅助信号,不同的晃动方式调度指挥列车前进或者后退、停止。
④应急救援。
当发生矿井灾害事故时,避灾人员可以使用矿灯进行应急救援的呼救。
⑤清点人数。
矿井灾害事故发生后,矿灯房矿灯数量可作为清点上下井人数和查找未上井人员情况的依据之一。
(5)毛巾
井下作业人员脖子上最好围一条毛巾。这样既可以防止煤(岩)碎块和粉尘通过脖子掉入衣服里面,又可以用来擦汗和污渍。此外,当发生爆炸事故和火灾时,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进行自救互救。
(6)防尘口罩
为了减少粉尘对人体呼吸器官的损伤,当井下作业地点粉尘量较大时,必须戴好防尘口罩。
4.携带工具、仪器
携带齐全各种仪器工具,包括资格证书(或复制件)、自救器及其他指定的检查仪器仪表。
5.参加班前会
班前会主要布置当班的生产工作任务、作业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和本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必须按时参加班前会,通过班前会了解上级对安全工作的部署,掌握井下安全状况,对本班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确定本班的工作重点、措施和注意事项。
H. 井下作业都有哪些安全隐患
1、机械设备方面的隐患
井下生产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项目,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采用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其操作程序更加繁琐复杂,因此,在工人们操作机械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作人员受到机械打击的伤害情况,而且,随着机械设备种类的增加,这种机械伤害情况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也是井下工作中十分容易出现的机械类安全问题。井下作业的实际工作中,井下坠落物、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零件松动脱落等情况,都会使得设备的操作人员受到身体伤害,情况严重的更是会威胁到工作者的生命。
2、火灾、爆炸等安全问题
火灾与爆炸等情况是井下工作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重要安全问题,这种安全隐患都是根据井下石油的可燃性度的高低而定的。井下开采工作中,如果出现井喷情况,会使得油气聚集到一起,而油气本身存在的可燃性质十分容易受到火灾险情,导致井下作业场地发生爆炸危险。考虑到石油性质的可燃危险性,井下开采工作中一定要不断的提高其安全系数,保证一旦在开采工作中出现火灾、爆炸,降低其造成的财产损失与人身安全威胁问题。虽然,井下作业的过程里,这些火灾与爆炸的问题难以避免,但是,这些安全问题与井下操作人员们的实际操作也有着部分关系,其中,包括工作人员对储油罐的保管不够、安全距离不规范等。
3、触电、中毒等安全隐患
石油井下的工作环境基本都是处于封闭状态的,这也使得操作人员们在井下开采工作的过程里,很容易将井下的有害物质吸入进身体中,长期如此会严重的威胁工作人员们的生命安全。另外,有很多的石油矿井工程为了减少其投资支出,在工程正式开发生产前,都没有对石油井下的实际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测与安全排查,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将石油蒸汽以及其他的有毒气体吸入进身体,产生严重的中毒安全事故。一旦井下出现中毒事故,工作人员得不到积极的救治就会受到生命威胁。井下生产工作中,出现中毒事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井下环境十分封闭,通风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井下通风不够;二是,石油工程中,工程人员们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规范进行工作,包括使用防护用具和进行防毒检测等。
现代工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都是电动器械,在井下开采工作中,所有工作程序都是带电进行的,因此,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和维修的过程里,很容易会出现触电类的电力事故,这些都是工作人员在井下面临人身危险的重要因素。井下作业中发生工作人员触电事故的主要因素一是井下开采设备的安装与操作流程不够规范,使得电源出现外漏情况;二是因为雷雨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导致工程操作员工们在进行作业时,出现电击伤害的安全问题。
I. 入井人员严禁携带什么
法律分析:煤矿工人入井前,必须佩带安全帽,随身携带矿灯和自救器,严禁携带烟火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物,入井前严禁喝酒。
法律依据:《煤矿安全规程》
第十二条 煤矿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入井(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穿带有反光标识的工作服。入井(场)前严禁饮酒。
煤矿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必须掌握井下人员数量、位置等实时信息。
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标识卡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