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心肺复苏用什么手套
扩展阅读
旗袍怎么搭配流苏 2025-05-14 17:16:53
旗袍上纽扣是什么扣子 2025-05-14 17:16:18

心肺复苏用什么手套

发布时间: 2022-06-15 06:03:07

㈠ 你知道PPE 、CPR 、SRT 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

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即个人防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面罩、安全眼镜/护目镜、安全帽、安全手套、安全鞋、听觉保护器、呼吸器和安全带;以及大量的呼吸防护设备、防护服等。属工业范畴在户外即为个人防护装备

㈡ AED是什么

AED一般指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AED是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

有效急救

AED便携、易于操作,稍加培训既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讲,AED又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它别于传统除颤器可以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

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认为,学用AED比学心肺复苏(CPR)更为简单。

虽然AED的使用十分便捷,但是目前国内配置的AED尚不允许未受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使用。

中国首例马拉松“猝死”AED施救成功:

2015年3月15日,无锡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半马20.3公里的地方,一位选手突然倒地不起,急救队员到达现场后,确认人员无反应无呼吸,随即立即展开施救,在经历了CPR,AED除颤等紧急施救手段后,选手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化险为夷。

本次马拉松赛事是首次和国内专业的现场急救系统“第一反应”战略合作,按照接近东京马拉松的水准,为马拉松赛事提供现场急救保障系统,配备AED共计46台,平均每250-500米,就有一个急救队员,每500-1000米就有一台AED,最大程度确保参赛人员的人身安全。

(2)心肺复苏用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AED远景

我国现在心脏骤停的病人基本上都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并不是技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意识不到位。基本上除颤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有所了解。而发生心脏骤停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等到医生赶到基本上都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AED就为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提供了可能,AED是全自动的,只要稍加宣传一般人都能使用,如果AED能像灭火器一样得到广泛的使用,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㈢ CPR用物准备有哪些

其实对于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前并没有什么特别好准备的用物。都知道是“徒手”心肺复苏,所以是“徒手”的,因此完全可以只两手空空就完成全部操作。但是若是有其它要求,比如需要清除口腔内异物,甚至测量血压,检查瞳孔反应的话,那就还需要纱布、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这些工具了。

㈣ 一个专业的急救包里都有些啥

镇定急救(基础款)包含大创伤止血、小创伤包扎、辅助材料三个模块
镇定急救(加强款)包含大创伤止血、小创伤包扎、心肺复苏、骨折固定、烫伤处理、扭伤消肿、辅助材料七个模块。
一、烫伤后怎么处理
1戴上检查手套
2清水冲洗烫伤部位
3用碘伏消毒液消毒伤口
4使用医用棉片覆盖伤口,严重烫伤请及时去往医院就医

二、小创伤后怎么处理
1戴上检查手套
2清水冲洗伤口周围
3用碘伏消毒液进行消毒
4小伤口用创可贴/伤口较大用含敷料芯的弹性绷带进一步完成包扎

三、大创伤后怎么处理
1戴上检查手套
2医用棉片按压伤口止血
3弹性绷带包扎伤口
4医用棉片垫于伤口上方,拿出止血带(卡扣式)
5将止血带(卡扣式)扎于医用棉片上方扣紧止血(止血带位于近心端&上臂中上1/3处)
6拉紧止血带(卡扣式),直到伤口不再出血
7急救绷带(三角形)悬吊固定受伤肢体

四、扭伤后怎么处理
1戴上检查手套
2将冰袋中的液体袋挤破
3将冰袋敷于肿痛处
4使用弹性绷带(自粘型)包扎患处

五、骨折后怎么处理
1软式夹板塑性,固定前臂骨折部位
2弹性绷带包扎固定
3急救绷带(三角形)悬吊受伤部位
4使受伤肢体悬吊于胸前

六、心肺复苏怎么操作
1戴上检查手套
2将患者平躺,大声呼叫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3判断患者无意识,呼叫救援:“帮我拨打120”
4胸外心脏按压:双手十指交错,掌根按于胸骨处,上臂挺直,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5压,压下后迅速抬起
6开放气道:左手按住额头往下压,右手托住下巴向上抬,打开气道
7清理口腔异物:检查口腔内部异物,用手指清理并用清洁湿巾擦拭
8将医用隔离面罩置于患者口面部。阀门横向嵌入口中
9人工呼吸:左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呼吸,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将气体快速吹入体内,并观察患者胸廓有伏起,直至患者恢复生命体征,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㈤ 详细写出心肺复苏的八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1、判断意识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询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8、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 30:2 的比例重复进行步骤6-8。

注意事项

1、若施救者不愿对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给予病人不间断的持续胸外按压,直到患者恢复呼吸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研究表明,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

2、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对心脏骤停患者极为重要,其操作要点包括按压深度要5厘米以上、按压速度至少100次/分钟、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3、胸部外伤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当发生车祸或坠落时,由于存在肺挫伤、裂伤及开放性伤口等,都不适合胸外按压,这可能造成严重出血、张力性气胸或感染等的发生。

4、中枢性疾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若怀疑患者(伤员)为脑出血、急性颅脑损伤时,也不能采取心肺复苏。

判断方法是观察患者(伤员)瞳孔的反应,当瞳孔见光亮即收缩,表明血液中有足够氧气,且可以流入脑部;若瞳孔见光亮毫无反应,仍然散大,表明脑部有严重损伤,要立即终止心肺复苏。

5、心包填塞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常见病因如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破裂,主动脉夹层根部破裂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心包等。

这类人群通常存在既往病史,发病时迅速转为休克状态。而胸外按压会造成进一步出血,有致命风险。

㈥ 心肺复苏的方法主要是什么

首先评估现场,自我保护
一、 判断意识
先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了?”在轻轻拍伤病员的肩部,婴儿拍击足跟。如伤病员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啼哭,可判断无意识。
二、 立即呼唤
当判断伤病员意识消失,应该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 ”

三、 救护体位
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一)、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
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将伤病员的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
将伤病员远离救护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
救护员一只手拖住伤病员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远离救护员一侧伤病员的腋下
将伤病员整体地翻转向救护员侧
伤病员翻转为仰卧位,再将伤病员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双侧上臂伸直 两腿交叉 保护颈部翻身 心肺复苏体位

(二)、复原卧式(侧卧式)操作方法
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救护员将靠近自身的伤病员手臂肘关节屈曲置于头部侧方,伤病员另一只手臂弯曲置于胸前
把伤病员远离救护员一侧的膝关节弯曲
救护员用一只手扶住伤病员肩部,另一只手扶住伤病员的膝部,轻轻将伤病员侧卧
将伤病员上方的手置于面颊下方,防止面部朝下,打开气道
将伤病员弯曲的腿置于伸直腿的前方

手臂上举 手臂弯曲置于胸前 翻转伤病员 手置于面颊下方

(三)、救护员体位
救护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帖于(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
实施操作

四、 打开气道
伤病员呼吸心跳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也松弛后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以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通畅
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再将气道打开。
(一)、仰头举颏法
救护员用一手的小鱼际部位置于伤病员的前额,另一手示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
救护员手指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二)、托颌法
救护员将手放在伤病员头部两侧
握紧伤病员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如伤病员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如果需要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继续上托,用面颊紧贴伤病员的鼻孔
此法适用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

仰头举颏法 托颌法

五、 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员将伤病员气道打开,利用视、听、感觉在10秒钟内,判断伤病员有无呼吸。
一听:侧头用耳听伤病员口鼻的呼吸声
二看: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
三感觉: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
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伤病员即不存在呼吸

六、 人工呼吸
救护员经检查后,判断伤病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口鼻、口对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以口对口吹起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保持气道开放,救护员用放在伤病员前额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救护员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再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同时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
吹气完毕,救护员松开捏鼻翼的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听、感觉伤病员呼吸情况,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成人每5—6秒钟吹气一次,每分钟10—12次(儿童每分钟12—20次),每次吹气要保证有足够的气体量进入并使胸廓隆起。

判断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七、 检查循环体征
判断心跳(脉搏)应选大动脉测定脉搏有无搏动。成人及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在5—10秒钟内判断伤病员有无心跳。
颈动脉:用一手示指和中指置于颈前正中部(甲状软骨),手指从颈前正中滑向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稍加力度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
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中点内侧,稍加力度检查是否有搏动。
检查颈动脉不可用力压迫,避免刺激颈动脉窦使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并且不可以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
2005年新指南指出:非医务人员无需检查循环情况,2次人共通气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八、 人工循环
救护员判断伤病员已无脉搏搏动,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脉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在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人工循环及时救护。
(一)、按压部位、操作
1、成人
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
救护员一手的中指置于伤病员一侧肋弓下缘
中指沿着肋弓向内上滑行到双侧肋弓的汇合点,中指定位于此处,示指紧贴中指并拢
救护员另一手的掌根部贴于第一只手的示指并平放,使掌根部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
定位之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救护员的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按压深度4—5cm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按压与吹气之比30:2
2、儿童(年龄1—8岁)
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
救护员一手的中指置于伤病员一侧肋弓下缘
中指沿着肋弓向内上滑行到双侧肋弓的汇合点,中指定位于此处,示指紧贴中指并拢
救护员另一手的掌根部贴于第一只手的示指并平放,使掌根部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
手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
按压深度约胸廓前后径的1/3—1/2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按压与吹气之比30:2
儿童也可用双手掌根按压,但力量要减小
3、婴儿(年龄小于1岁)
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
救护员用一手示指置于婴儿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中指、无名指、与示指并拢置于胸骨上
将示指抬起,中指、无名指同时用力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深度约胸廓前后径的1/3—1/2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确保定位准确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按压与吹气之比30:2

(二)注意事项
确定伤病员无意识、无咳嗽、无运动、无脉搏,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按压和放松所需时间相等
每次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使胸壁回到正常位置
按压要有节律,频率不可忽快忽慢。保持准确的按压位置
按压时,观察伤病员反应及面色的改变

清河林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室

2010-11-24

㈦ 心肺复苏ABC和CBA的详细区别

首先简单的说下什么是ABC,CAB又是什么意思?A:(assessment、airway)判断起呼吸道是否顺畅,是开放气道 B:(breathing),C(circulation)即人工循环。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

最近医学博士在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CEP)年会上称,心肺复苏不在是简单的A--B--C,正确的应该是C--A--B。这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可以在第一时间抢救病人。

心肺复苏顺序

胸外按压:通过高质量、不间断胸外按压,患者得到良好的被动通气,优于正压通气。保持每次呼吸30次按压,在不间断CPR的情况下可考虑开放声门上气道。用力维持按压深度2英寸并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按压频率维持在每分钟100次。如果施救者>1人,应轮流按压以避免疲劳。应用潮气末CO2波形图对患者密切监测。适度胸外按压恢复大脑和冠脉灌注,保持冠脉灌注压是成功除颤的关键。

降温: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昏迷患者,降低体温至32~34℃且持续12~24h可提高良好预后几率。将冰袋置于腹股沟、腋下和颈部,可使体温每小时下降约0.2~1℃。最佳降温方法是利用循环冷水进行热交换的降温毯,每小时平均降温1~1.5℃。如果联合使用两种降温措施,当体温降至33℃时可撤去冰袋,只用降温毯维持该温度12~24h。降低正常盐水输液或导管温度也可用于心脏骤停后降温。每4~13例心脏骤停后降温患者中,将有1例出院时神经功能完好。

心脏电复律:心跳停止后最初4min是心脏电复律(除颤)的最佳时机。如果超过4min,应在实施电击之前通过数分钟胸外按压使心肌再灌注。除颤2min后检查脉搏,在此期间保持按压。电击之前传统的“离开!”警告似乎没有必要,因为有研究显示,如果按压者戴着手套并且应用两相除颤器,就不会有可感知的电流传至按压者。

CO2波形图:确认导管安置适当,CO2波形图有助于评估CPR质量和在没有检查脉搏时确认自主循环恢复情况。高质量胸外按压和冠脉灌注压力与CO2波形图显示潮气末二氧化碳(ETCO2)分压为20~25mmHg相关。ETCO2突然升高表明自主循环恢复,并且较脉搏检查更为灵敏。研究显示,按压20min后ETCO2<10mmHg,自主循环恢复几率为零。CO2波形图用于危重患者监测尚待充分利用。

插管:研究提示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可使心脏骤停患者受益,也包括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考虑将患者转运接受心脏导管插入术治疗时,最好降低体温后再行转送。随着心脏骤停治疗越来越区域化,该模式也愈加普遍。

总结:正确的心肺复苏顺序,可以从死神的手中抢回病人的生病。曾经有6人连续半小时以上对患者进行CPR心肺复苏最终把病人救活。大家一定要了解心肺复苏的操作顺序,流程等,关键时刻可以救得他人的生命安全!

㈧ 紧急情况下的自我救护

楼主的问题太广了,真不好从哪方面来作答。我随便选一两个话题来说一说吧:

被狗、猫咬伤后的自我救护

近年来,随着养狗、养猫的越来越多,被狗、猫咬伤的事件也随之增多。但大多数人们却不知道怎样进行自我救护。
凡是狗、猫咬伤,不管是疯狗、病猫还是正常的狗、猫(据文献报告,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正常的狗、猫的唾液中带有狂犬病毒),切忌长途跋涉赶到大医院求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万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因为时间一长病毒就进入人体组织,沿着神经侵犯中枢神经,置人于死地。由于狗、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除了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药物,也不要涂红药水包上纱布,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病毒会大量生长。
伤口反复冲洗后,再送医院作进一步伤口冲洗处理,接着应在24小时内接种预防狂犬病疫苗。

再谈一些紧急救护常识

在我国,一旦发生火灾、中毒等灾害事故,救护工作通常依靠目前极其有限的政府的医疗力量。我们大多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设法赶紧把危重伤员,尤其是昏迷及停止呼吸者送医院,而没有想过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急救对挽救危重伤者的生命是多么重要。为此我们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以便在紧急时刻出手拯救垂危的生命。

一、伤者被救出火场后,我们首先要做三件事

火场中的被困者可能受到的伤害是:吸入浓烟造成中毒,呼吸道和肺部被炽热浓烟灼伤,一些被困者还可能直接被火烧伤。被抬出火场的伤者若已进入昏迷或半昏迷状态,我们道德要做三件事:

1、解开伤者上衣,暴露胸部,松开皮带以散热;

2、急救者把手插入伤者颈后将其向上托起,一手按压伤者前额让其头部后仰,使伤者的呼吸道尽量畅通(做人工呼吸时,务必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开放);

3、将耳贴近伤者口鼻倾听有无呼吸声,观察胸部是否起伏,瞳孔是否有放大,检查是否有心跳、脉搏,确认有没有出现心跳呼吸停止。

二、心跳和呼吸停止,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一秒钟也不能等

在常温下,心跳停止3秒钟病人感到头昏;10-20秒病人发和昏厥;30-40秒瞳孔散大;40秒左右出现抽搐;60秒后呼吸停止。脑组织对血缺氧十分敏感,在呼吸循环停止4分钟-6分钟后,脑组织即可发生不可改变性损害。

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资料证明:在心跳呼吸骤停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分钟-6分钟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4%被救活;10分钟以上开始心肺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心跳呼吸停止,是最紧迫的急症,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便是对这一急症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一旦确认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时间就是生命。

三、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首先要懂心肺复苏术的原理

人的心跳停止后,全身血液循环即停止,脑组织及许多主要器官因得不到新鲜氧气和血液供给而将发生细胞坏死。此时,必须在病人肺内有新鲜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因此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要做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的原理:正常人吸入的空气含氧量为21%,二氧化碳为0.04%;肺脏只吸收所吸入氧气的20%,其余80%的氧从肺脏呼出。因此,当正常人给病人吹气时,只要有较大的气量,则进入病人心跳肺内的氧气量是足够的。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肺处于半萎缩状态,给病人做人工呼吸能在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将新鲜空气吹入病人肺内以扩张肺组织,有利于气体交换。

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胸外心脏按压是利用人体胸腔及心血管系统的特点来起作用的。当做胸外心脏按压时,由于是用外界的压力将心脏压在胸骨与脊柱之间,心脏内的血液自然向动脉流去,放松时,心脏恢复原状,静脉血被吸回心脏。

另外请看救护特别注重的问题:自我救护十个“不要”http://www.nursing.net.cn/20051120/ca560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