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德军陆军步兵师装备(一定呀全面)
德军1942年制的步兵师
武器装备:
手枪-3681支 步枪-12609支 冲锋枪-321支 反坦克枪-90支 轻机枪-425挺 重机枪-110挺 50毫米迫击炮-84门 81毫米迫击炮-54门 75毫米炮-20门 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火焰喷射器-9具
然后下面找到的是分散到团的装备编制:
1939年第一线的主力师: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一个步兵团的火器包括26挺重机枪、85挺轻机枪、18门81mm迫击炮、27门50mm迫击炮、12门37mm反坦克炮、6门76mm 步兵炮和2门150mm步兵榴弹炮。炮兵团由3个105mm野炮大队组成,大队各3个4门制的炮连。一个150mm中型炮大队原来是配属的,后来归入第1 波步兵师编制。
1944年步兵师:步兵团支援武器为:24挺重机枪、107挺轻机枪、4门120mm迫击炮、6门81mm迫击炮、2门150mm步兵炮、6门75mm步兵炮、3门75mm反坦克炮、36件轻型反坦克武器。实力已经大大的下降了。
㈡ 什么叫军需物资,军需物资都包括什么东西
单兵的:
头部:凯夫拉头盔;作战军帽(比如奔尼帽)和阅兵用礼帽(大檐帽);墨镜;防尘布;防毒面具;夜视仪;无线电耳麦;有些刁钻的军队还装备有防弹面罩(可以防手枪弹)
颈部:望远镜;冬天用的围巾;二战德国的宪兵脖子上还有狗牌;西方人打仗的时候还可以带护身符吊坠求神保佑。
手和手臂:不同需求的作战手套,分露指和不露指的,作用上分防滑的、防割的、防静电的、防水的、防火的;带指南针的荧光手表;护肘;有些特种部队的特制军装的袖子上可以插弹匣或枪榴弹
上半身:军装分各种作战迷彩服(沙漠、丛林、城市、山地、滩头、空军、海军)、训练服和礼服,里面还有衬衣,分别是正式作战、训练、阅兵用,分冬装和夏装;凯夫拉防弹背心+防弹插板;防弹背心上有作战匕首、荧光棒、弹匣插槽;爆破部队穿防爆服;蛙人部队穿企鹅潜水服+氧气瓶+护目镜
背部:作战背包;作战背包里的手枪步枪弹药、各种止血止痛医疗品(医护兵是各种包扎用品以及担架转移,军医则负责取子弹或弹片等大手术)、反步兵地雷、应急口粮、帐篷布、被子、短铲、作战手册
腰部:皮带;刺刀;各种手雷(烟雾、破片、高爆、燃烧、闪光);手枪皮套;战术手电筒
腿部:护膝;军裤,包括作战迷彩裤、训练裤、礼裤,全部分成冬夏装,和军服配套;皮带;以前我们还打绑腿方便长距离行军,朝战之后就不用了。
脚部:军靴,军袜,和军服军裤同理配套。
非单兵的,基本上都是能源类和维持作战能力的一切东西。能源上面:人要吃饭,马要吃草,合称粮草,现在是机械化、电气化时代,所以还需要各种电池、不同标号的汽油柴油、天然气,还有中国特色的种菜大法和畜牧大法,打到哪种菜+开矿到哪,打到哪兵营爆到哪。维持作战上面:人和畜牲生病找医生和兽医,作战兵器损坏找维修工。以中国制造业的范围种类和量产规模,低端产品上基本上要啥有啥,高端产品上因为全球化的缘故,谁都不可能啥都能搞,只能搞一部分。
㈢ 守门员手套人草专用是什么意思
好的手套不仅能提供更好的抓力,保护和缓冲你的手指和手掌,还能帮助你高接抵挡稳妥处理每一个来球。守门员手套通常由天然和合成乳胶泡沫混合制成。
守门员可以戴手套被订入到足球游戏规则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5年,但不愿带手套的守门员一直大有人在,二十年代的法国队门将夏依里古埃就宁愿光着手而不戴柔软的毛手套。总体来说,在“二战”以前,欧洲足坛门将流行的是徒手或用皮手套。那时,手套对于门将的主要作用是御寒!1949年法国《队报》的记者丹尼斯还写了一篇名为《门将的盔甲》文章,建议各队的守门员应该像中世纪的骑士一样披挂上阵——头顶鸭舌帽,手上戴着手套。
比赛和训练后就要立即清洗手套。水的温度不要超过30摄示度。用海绵清除表面污物,但不要磨损掌心胶质。得用洗涤剂。如果场地特别湿滑,赛前练习应使用旧手套,比赛时再换上新手套。值得注意的是,训练时可以使用旧手套,比赛之前要根据场地的情况和天气条件,或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换旧或新。
㈣ 二战时的军官为什么手都要戴手套
这是一种礼仪。。。源于英国带刀的军人必须带有白手套 日本军官都携带武士刀所以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