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新车手套箱锁了怎么开
扩展阅读
百人旗袍秀培训中怎么写 2025-05-02 18:45:00
睡衣臭怎么回事 2025-05-02 18:44:26
特战手套什么牌子的好 2025-05-02 18:44:20

新车手套箱锁了怎么开

发布时间: 2025-05-02 08:48:41

Ⅰ 手套箱的工艺要求

机动车辆手套箱的制作方法


该手套箱包括在该车辆的仪表板中形成的容器以及被安装成可在基本上水平的打开位置与基本上竖直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门,该容器的开口在该基本上水平的打开位置被打开,该容器的开口在该基本上竖直的关闭位置被关闭。



背景技术:

仪表板手套箱通常包括关闭门,该关闭门可以具有在对面就座的乘客的膝盖的方向上突出的形状。因此,在碰撞的情况下,乘客的膝盖存在撞击手套箱门的这个突出区域的危险,这样会导致对所述乘客的严重伤害。

已知公开文件FR-A-2893890,其描述了一种仪表板杂物箱,该仪表板杂物箱包括可移动的关闭盖,并且包括布置在该盖的与所述盖的旋转轴线相对的上部转角中的可变形支架。通过在由乘客的膝盖引起的碰撞的作用下变形,该支架允许该盖在前向方向上变形、超过其关闭位置。

这样的设备使得可以符合Euro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型安全标准,该标准规定,例如在50毫米级的穿透程度之后,对于约170毫米至200毫米的行程而言,膝盖以下的元件的阻力必须在250daN与350daN之间。

然而,根据仪表板和手套箱门的结构,有时可能需要提供附加的碰撞吸收装置,该碰撞吸收装置允许手套箱吸收更高能量的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发明的主题是具有高效且设计简单的碰撞吸收装置的机动车辆仪表板手套箱。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该手套箱门在与乘客的膝盖相对布置的上部区域中包括水平线,该水平线在碰撞过程中在由乘客的膝盖接触的情况下是易碎的,从而通过该门朝向该容器的内部的变形来吸收该碰撞的能量。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该易碎线是基本上水平的;

-该易碎线由该门的壁的厚度的减小来构成;

-该易碎线在该门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该门的壁包括凹入的水平凹槽,该壁的厚度在该凹槽的底部减小从而构成该易碎线;

-该凹槽由该门的壁的变形构成,该变形在该门的壁的内面上形成凸起;

-该凹槽具有U形轮廓;

-该凹槽具有V形轮廓;

-该手套箱包括附加的碰撞吸收装置;

-该附加的碰撞吸收装置由在该容器的壁中形成的易碎区域构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手套箱的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乘客侧的仪表板的横向截面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手套箱门的透视图;并且

-图3是图2的手套箱门的横向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以非限制性方式采用由图1至图3的三轴坐标系L、V、T所指示的相对于车辆的前后纵向方向的纵向、竖直和横向取向。

关于方向或取向使用的术语“基本上”是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相对于严格的标称方向或取向允许轻微的偏差。例如,“基本上水平的”是指相对于严格的水平取向允许大约10°的偏离,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标明。

除了驾驶员的座舱的特定元件之外,车辆具有相对于中间纵向平面的总体对称性。

如图1所表示,车辆10包括在车辆10的舱室14的前部横向延伸的仪表板12。

在乘客的位置,仪表板12在其围罩15下方包括由容器18构成的手套箱16,该容器具有朝向车辆的后部开放并由门22关闭的开口20。

该手套箱的门22被安装成可围绕由该容器的下缘180和门22的下缘220承载的水平旋转轴线X、在基本上竖直的关闭位置与基本上水平的位置之间移动,门22在该基本上竖直的关闭位置关闭该容器18的开口20,该容器18的开口20在该基本上水平的位置被打开。

手套箱16的门22在其上部具有弯曲区域24,该弯曲区域具有朝向该车辆的前部延伸的边沿26。区域24因而形成朝向舱室14内部的突起。

因此,当乘客28坐在手套箱16的对面时,他或她的膝盖30面向手套箱16的门22的区域24。

如图1中虚线所表示的,在碰撞的情况下,由于乘客28的腿部32前进,他或她的膝盖30撞击手套箱16的门的区域24。

为了吸收碰撞,如图2所表示的,手套箱16的门22包括在门22的整个宽度上延伸的水平的易碎线34。易碎线34布置在由边沿26形成的弯曲部下方且在用于锁定和拉动手套箱16的门的设备36上方。根据使用的锁的型号,易碎线34也可以位于该锁定设备的下方。

易碎线34由门22的壁的厚度的减小来构成。门22的壁的厚度的这种减小因而形成了易碎区域,该易碎区域能够在乘客28的膝盖30在碰撞的作用下与区域24相接触时断裂。

易碎线34的存在因而允许该壁更容易地朝向该容器的内部变形,并且因而更好地吸收碰撞的能量。

如图1所表示的,在易碎线34破裂之后,乘客28的膝盖30已经在容器18内部前进。

然而,壁的厚度减小的存在可导致在对门进行成型的过程中产生外观缺陷。确切地说,在塑料部件的注射成型期间,厚度的突然变化在表面上产生可见的下陷痕迹,这些下陷痕迹通常表现为比该部件的其余部分更轻、更易磨损的外观。

为了避免这种类型的不便,该壁的厚度的减小是布置在凹入区域(如凹槽36)的底部。

凹槽36的开口38指向车辆的舱室14。

在图3所描述的示例中,由门22的壁的变形构成凹槽36,从而在门22的内面22i上形成凸起。

该凹槽的轮廓的形状可以在V形与U形之间变化。优选将该轮廓定向以面向碰撞的方向以便利于变形。

可以在门22的成型过程中获得凹槽36和易碎线34。

凹槽36因而可以通过参与仪表板12的设计而具有美观的外观,同时隐藏了与易碎线34的存在相关联的外观缺陷。

易碎线34和凹槽36的长度可以适配于手套箱16的门22的结构。在这里所表示的示例中,凹槽36沿车辆的横向方向T在门22的宽度(被认为是沿此相同方向)的约至少80%(例如,至少90%)的长度上延伸。在本发明的变体实施例中,易碎线34和凹槽36的长度可更加受限。

在这里所表示的示例中,凹槽36是直线的,但是它在变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具有波浪形状。

在这里所表示的示例中,凹槽36是连续的,但是它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变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具有不连续的形状,例如虚线形式。

该手套箱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碰撞吸收装置(未示出)。例如,这些其他的吸收设备可以由布置在容器18的壁上的可断裂区域组成。

因此,在碰撞的作用下,容器18的第一部分嵌入第二部分,这样由于发动机防火壁的存在而不能退缩。

也可以在门22的下铰链处提供可断裂装置,所述装置能够在碰撞的作用下断裂。

因此,易碎线34和另外的吸收装置的组合使得可以改进该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动车辆手套箱(16),包括在该车辆的仪表板(12)中形成的容器(18)以及被安装成可在基本上水平的打开位置与基本上竖直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门(22),该容器(18)的开口在该基本上水平的打开位置被打开,该容器(18)的开口在该基本上竖直的关闭位置被关闭,其特征在于,该手套箱(16)的门(22)在与乘客(28)的膝盖(30)相对布置的上部区域(24)中包括线(34),该线在碰撞过程中在由该乘客(28)的膝盖(30)接触的情况下是易碎的,从而通过该门(22)朝向该容器(18)内部的变形来吸收该碰撞的能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16),其特征在于,该易碎线(34)是基本上水平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套箱(16),其特征在于,该易碎线(34)由该门(22)的壁的厚度的减小来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箱(16),其特征在于,该易碎线(34)在该门(22)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5.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该门(22)的壁包括凹入的水平凹槽(36),该壁的厚度在该凹槽的底部减小从而构成该易碎线(34)。

6.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套箱(16),其特征在于,该凹槽(36)由该门(22)的壁的变形构成,该变形在该门(22)的壁的内面(22i)上形成凸起。

7.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套箱(16),其特征在于,该凹槽(36)具有U形轮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套箱(16),其特征在于,该凹槽(36)具有V形轮廓。

9.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手套箱(16),其特征在于,该手套箱(16)包括附加的碰撞吸收装置。

10.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套箱(16),其特征在于,该附加的碰撞吸收装置由在该容器(18)的壁中形成的易碎区域构成。

技术总结
机动车辆手套箱,包括在该车辆的仪表板中形成的容器以及被安装成可在基本上水平的打开位置与基本上竖直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门(22),该容器的开口在该基本上水平的打开位置被打开,该容器的开口在该基本上竖直的关闭位置被关闭,其特征在于,该手套箱的门(22)在与乘客的膝盖相对布置的上部区域(24)中具有水平线(34),该水平线可在碰撞过程中在与乘客的膝盖接触时断裂,从而通过该门(22)朝向该容器内部的变形来吸收该碰撞的能量。

Ⅱ 奥迪Q7副驾储物箱怎样打开

奥迪Q7副驾储物箱的开启,只需要拉动储物箱的开关,箱盖就会自动跟随打开,操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车辆的驾驶员车门。

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把车辆停在安全的地方。

2、拉起手制动再操作。

Ⅲ 3.7秒破百只是基操,5个点深聊阿尔法S5,全能战士是它

7月初,我赶赴青岛试驾了极狐阿尔法T5,这是极狐品牌推出的一款中型纯电SUV。

主打大空间和长续航,还有800V高压平台,价格也不贵,补贴完之后入门车型只需要13万多一点。

厂家号称要做同价位的六边形战士,那么极狐阿尔法T5具体有哪些卖点呢?

下面我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01、阿尔法S5的颜值有哪些新突破?

为什么2024年上市的那么多新车之中我独独钟情于极狐阿尔法S5的造型设计呢?

我们不妨从它的前脸聊起!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电动化的普及,解除了很多汽车造型设计上的条条框框。

不需要散热格栅,也没有传统比例的限制,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外观看上去更漂亮,让座舱坐进去更宽敞。

极狐阿尔法S5的颜值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呈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设计形态。

大灯内部有三个箭羽形设计,锐利又有辨识度。

我一直都在讲,细节是提升整车质感的关键因素,这个大灯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前脸另一个比较吸引注意力的地方是倒梯形进气口,既突出了层次感又丰富了造型,特别是浅色车漆时对比感更强烈。

这里提一个点,可以看到金属前舱机盖的分缝是比较靠后的,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发生行人碰撞的时候,金属前机盖的末端是不那么容易磕碰到行人的腿部的,对车外行人的保护而言就会更加友好。

阿尔法S5车身侧面车顶的溜背的线条特别吸睛,属于非常典型的轿跑流线型设计,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角度。

车门下部其实也有一根非常长的特征线,而且在特征线的后部也是一个向下压的姿态。

和车顶的溜背形成呼应,一定程度上也能彰显出这种蓄势待发的冲击感。

整车侧面的这个型面设计非常干净整洁,在彰显造型肌肉感的同时,对于整车风阻系数的优化其实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提到0.1925的风阻系数有几个点就非常值得一提了,低风阻的外后视镜,然后隐藏式的门把手这些是常规操作。

除此之外和前后侧窗玻璃纯平的B柱饰板,还有三角窗的饰板设计,包括轮胎和轮眉完全平行的一个设计,以及后轮胎前边的小小的一个扰流板,包括车辆尾部的这种前圆后方包括这边的特征线。

低风阻的设计理念其实是贯穿整个极狐阿尔法S5这款车的前前后后的。

这里提一个点,可能是为了追求极致的风阻系数,这个外后视镜的镜片尺寸设计的有点小。

高成本的解决方案就是直接给这辆车换一个电子外后视镜,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以考虑把镜片稍微往外走一点,减少和这个壳体之间的面差,从而让镜片的面积变大,提升外后视野。

相比较而言极狐阿尔法S5它的车尾设计会平淡一些。

不过有一个特别大尺寸的智能电动可升降尾翼作为一个性能的补充。

大面积的下扩散器也没有缺席,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整车的低风阻去服务的。

外观设计的好看,风阻又低,进一步让电耗更低,极狐阿尔法S5做到了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这一点我觉得是难能可贵的。

不知道这样的颜值能不能打动你?满分10分你会给它打几分?

02、阿尔法S5座舱可玩性和空间感咋样?

进入前排可以发现阿尔法S5车内的焦点在于15.6英寸的中控屏,驾驶座前方没有了传统的仪表,但是提供了68英寸AR-HUD。

这个AR-HUD除了能够显示车辆和路况信息等,传统组合仪表里面的信息之外。

还能投影看电影和视频,支持爱奇艺和本地视频2种投屏观影模式。

实际体验因人而异,但这个想法确实很有趣,说不定它刚好就是你喜欢的一个点。

车机使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流畅程度还是很主流的。

车机里面其实是内置有很多常用应用的,在K歌的时候车内的氛围灯还可以共同联动,年轻人想要的这种沉浸感就有了。

这提一下特别关注到的3个小细节。

第一个是中央扶手箱的解锁按键,因为它的按压行程特别大,所以你在操作中控屏的时候,胳膊肘顶上了也不会把它解锁。

第二个是它的手套箱里面是有个小玄机的,翻开之后有一个Max 2公斤的一个小挂钩。

年轻人早餐点美式咖啡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挂在这了呢?

而且它是一个隐藏式的设计,非常有小心思。

第三个点就是暴走模式的红色的按键,这一抹红让我想起了《教父》里面,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老教父唐・柯里昂黑色西装胸前口袋里面的那一抹红玫瑰。

它到底有没有这么强的实力呢?一会我们开起来试试看。

由于极狐阿尔法S5的轴距达到了2900mm,所以车内的空间比较充沛。

阿尔法S5后排有几个点值得注意。

首先它的这个坐垫长度还是很长的。

第二个是它的后排座椅的包裹性很好,坐在这感觉还是很舒适的。

包括它前排座椅虽然是一体式的运动座椅,但是舒适性很不错。

将前排调整为驾驶坐姿后,后排有接近3拳的膝部空间,头部空间还有1拳。

视线上移它的这个全景天幕,总覆盖面积呢是4.128m²,透光面积呢是3.031m²,坐在车内开扬感会很好。

另外整车里面提供了有24处的储物空间。

有一个点是极狐的潜在消费者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对于健康的重视。

座舱里面使用的是环保的材质,还搭载了四防空调滤芯和紫外线杀菌功能。

也就是说在这辆车的座舱之内,健康这一块是做的很到位的。

要说这个座舱有多高级多智能吧,其实也没有。

但它在科技感 智能化 空间感 健康性等等这几个维度呢做的还是很均衡的。

它没有特别亮的爆点,也没有明显的短板。

不知道极狐阿尔法S5的座舱,满足你对智能电动车智舱的期待吗?

03、性能和操控在哪个梯队?

从极狐阿尔法S5的造型上看,这是一款偏向于运动化的车型,那实际性能和操控到底怎么样呢?

先看数据。

中低配置的车型使用单电机,功率为185kW和200kW,百公里加速为6秒多到7秒的样子,日常代步其实很够用了。

顶配 650 ULTRA 采用双电机四驱,最大功率390kW , 最大扭矩达 690N·m ,仅需 3.7 秒破百。

这儿需要特别提一点,极狐阿尔法S5能够实现连续 46 次无衰减的动力输出。

我了解了一下,行业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次。

这就意味着它不仅加速强劲,而且后段的动力输出也很足,更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散热也做的很到位。

从悬架的配置上来讲,极狐阿尔法S5没有采用高端车型惯用的前双叉臂的悬挂,而是使用了普通的麦弗逊悬架。

但是它的用料确实很扎实,它的这个稳定杆采用的是空心的降低了整车重量,它的副车架等等也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的材料,在保证强度刚度的同时也能降低整车的质量。

再加上麦格纳的调校,这款车的动态体验整体而言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即便是在你在舒适模式下,这款车它的动力性能也很足。

如果说把它调到运动模式之下,它的动力会更进一步的明显的加强。

给人的感觉从舒适到运动到暴走模式,就是50分到80分到100分的感觉。

这个暴走模式其实就相当于是原来的这些车型运动模式的一个升级版,升级到什么程度呢?

你电门踏板稍微点一下,然后这个车就感觉像弹出去了,感兴趣的人真的可以来体验一下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

也正是在麦格纳的这种调校之下,极狐阿尔法S5的麋鹿测试成绩达到了82.8km/h,表现非常亮眼,达到了高性能车的水准。

你在转弯或者掉头或者是进出匝道的时候,能给你带来驾驶质感上的一个明显的提升。

它的悬架能压得下去也能及时的回弹,对整车的支撑性很好。

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体感非常好,不会有那种拉面条的感觉。

这儿又得引出我一直强调的另一个点:新能源让大马力不再遥不可及,但是大马力控制不当就会变得危险。

所以,这款车原厂就配备了米其林PS4高性能轮胎,以及自研的全铝四活塞高性能固定式的卡钳。

抓地力和操控都有了很好的保证,实现了较高的操控下限。

看到这,你有没有想要试驾一把的冲动呢?

04、阿尔法S5的续航怎样?充电又如何?

聊电动车三电和续航是指定避不开的部分。

目前极狐阿尔法S5的主力车型电池容量为79.2kWh,是宁德时代出品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

不仅能量密度高,电池系统能量保持率在零下7℃的环境中仍能达到92%。

所以在CLTC工况下,极狐阿尔法S5双电机版本续航里程为650km,单电机版本续航里程可达708km。

相比之下,银河E8全系续航最长的版本也只能跑665km,小鹏P7i续航最长的版本只能跑702km。

小米SU7倒是有车型能跑到830km,但是电池容量大了很多。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