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接触什么需戴手套
扩展阅读
自由搏击手套怎么戴 2025-07-12 16:53:27
穿白色旗袍配什么鞋子 2025-07-12 16:53:25
皮衣洗完还有味道怎么办 2025-07-12 16:48:28

接触什么需戴手套

发布时间: 2022-12-14 12:39:04

A. 接触隔离措施有哪些

接触隔离的措施包括:①接触病人时戴口罩、戴帽子、穿隔离衣、戴手套。②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后以及护理下一个病人前要洗手和消毒双手。③污染敷料应装袋、贴标签后送焚烧处理,布类及器械需灭菌后再行清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B. 医用手套使用要求有哪些

医用手套是医护人员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医用手套可以有效防护隔离细菌病毒的感染。那么医用手套使用要求有哪些呢?

医用手套使用要求有哪些

1、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医用手套;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医用手套;

4、一次性医用手套应一次性使用,使用后随即丢弃。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医用手套使用要求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

C. 无论是否戴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后,必须携手戴手套

这个是必须的
也是保护医护人员,毕竟不管啥体液病人身上来的都带病菌的

D. 什么传染病需戴手套口罩预防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等,需要戴口罩。
预防接触性传染病,需要戴手套。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导致传染的疾病种类较多,比如痢疾、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等,但这些情况下,除非与病人或疑似病人直接接触,一般是不必戴手套的。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为防止工作中的意外受伤导致血液传播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感染,也是需要戴手套的。

E. 是不是只要是手部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都要带手套

不是这样的,食品如果还有经过清洗的,可以不强求一定要戴手套的,如果是即食食品,那是一定要戴手套、戴口罩的。当然,手部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的职工,最好戴手套和口罩,这样更卫生、更安全。

F. 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是否正确

医务人员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疾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征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二、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在开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诊疗活动时要做好职业防护工作,应当按照标准防护和加强防护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

1、个人防护用品通用准则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当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护面屏),穿隔离衣。

(3)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

(4)当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所有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在使用后仔细弃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资源有限无法获得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则使用可再利用的装备(如布料的隔离衣或防护服),每次用完后正确消毒。在摘脱及抛弃任何个人防护用品后,总是立即执行手卫生措施。

2、个人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个人防护用品应该包括保护躯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装置。

(1)一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患者留观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区患者病房从事诊疗活动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鞋套。

(3)三级防护:适用于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区为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3、手卫生

(1)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前。

b.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d.接触患者后。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2)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或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应洗手。

(3)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4)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洗手方法: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的“六步洗手法”执行。

手消毒剂:首选速干手消毒剂,过敏人群可选用其他手消毒剂;针对某些对乙醇不敏感的肠道病毒感染时,应选择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剂,如碘伏消毒液等。

注意事项: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4、面部防护

进行有可能造成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飞溅或喷出的操作时,应佩戴面部防护装置,包括外科口罩和护眼装置(面罩,护目镜),以保护眼结膜、鼻腔黏膜和口腔黏膜。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可能会有分泌物喷出,应佩戴护眼装置。注意普通的眼镜不能用于防止液体溅到眼部黏膜上,因此不能被用作眼部防护。

5、安全注射与防针被刺

操作结束后处理针头、手术刀和其他锐器或设备时防止被刺伤或者划伤,锐器放置在硬质材料的锐器盒中,容器应放置在靠近操作这些物件的地方,避免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

G. 接触60度以上温度的物品或热源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对不对

是的,60度以上温度的物体,接触人的皮肤,就很容易将人烫伤。
所以必须佩戴防护手套。

H. 从业人员必须配套手套操作食品对还是错

对。
如果是即食食品,那是一定要戴手套、戴口罩的。当然,手部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的职工,最好戴手套和口罩,这样更卫生、更安全。
为了确保给顾客提供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麦当劳店内操作手册要求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手册中的相关要求,按照正确的规范操作。在汉堡制作过程中必须佩戴手套,即接触熟食材料戴白手套,接触生鲜材料戴蓝手套。

I. 电工在工作时为什么要戴橡胶手套是在预防什么

电气防护手套是劳动保护用品,可以保护对方或人体。它由橡胶、乳胶、塑料等材料制成,具有防电、防水、防酸碱、防化学、防油等特点。适用于电力行业、汽车和机械维修、化工行业、精密安装。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与手套接触的化学品的类型,有特定的用途。

绝缘手套能防止电击吗?答案是肯定的。一般的绝缘手套都有防护等级,一般是正常的低电压400V。它们都有抵御电击的能力。在向局部子设备和开关送电时必须戴上绝缘手套。并将绝缘手套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照射。定期测试绝缘等级,强度是否合格。不能有磕碰和破损。所以要求也很严格。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