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为什么清理古尸不戴手套
扩展阅读
在线恐怖电影 2024-05-06 05:45:29
美国剧情片网站 2024-05-06 05:43:15

为什么清理古尸不戴手套

发布时间: 2022-11-28 01:50:47

Ⅰ 考古发掘后, 被发掘的古尸是怎么安置的呢

考古学是我们发现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考古学的发掘,可以通过出土文物直观地观察和触摸历史的面貌。可以和史料记载的事情比较。考古学除了发现文物外,还发掘了很多古人的尸体。出土的文物在博物馆展出,考古学家发掘的古人的遗骸如何处理?主要有以下方法。

4、展示。如果有一个古人的尸体能受到这样的待遇,说明他(她)身份特殊,并且尸体保存异常完好,是绝品中的绝品,是国宝中的国宝。例如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一样,2000多年前的旧尸体出土时皮肤有弹性。那个坟的壮大之外又加上出土文物精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我为她建造了地下寝宫,供民众参观。还有古埃及法老图坦卡门的木乃伊,陈列在埃及博物馆,被视为国宝。当然,展示之前进行了清洗消毒和解剖研究。

Ⅱ 像辛追夫人这类古尸,照片很恐怖却为何很多报道都说“栩栩如生”

像辛追夫人这类古尸,照片很恐怖,之所以很多报道都说“栩栩如生”,是因为我们看到的照片并非是古尸原来的样子,古尸出后,就立马有了腐烂,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考古史上并非是个例,当年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时候,也是五颜六色,光艳照人,但是一接触空气,迅速氧化,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灰不溜秋的样子,真是令人痛心。正是由于我们目前还不具备保护文物的条件,因此我们才不主动发掘古墓,只是进行抢救性挖掘。

Ⅲ 在四川南充地区的清朝古尸,为什么肉身僵而不腐,浑身缠绕“裹僵布”

说到成都的灵异事件,大伙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1995年成都僵尸事件,后续当时经历过95成都僵尸事件的朋友们还留有阴影,但事情却并没有这样的结束,就在10年之后,2005年四川南充又发生了僵尸事件,肉身僵而不腐,浑身重布缠绕,可见此尸是经赶尸过后才下葬的。据说当地文物局出动并烧毁了尸体,随后还发生了一些更灵异的事件。那么具体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呢?僵尸有没有出来咬人,有没有复活,最后又发生了什么?下面探秘志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回顾这2005年四川南充僵尸事件的整个过程。


四川南充僵尸事件中所发现的这具百年僵而不腐的古尸是一具男尸,初步预测埋于清末民初。根据一些目击者描述的线索:尸体正面贴着一张黄色的符印,被奇怪的方式捆绑。面部很生动,部分有角质光泽。总之此发掘非常神秘诡异。网路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四川南充僵尸事件视频,简直比俄罗斯赤塔僵尸事件还要诡异,据说还有现场的人作证称四川僵尸事件军事机密被隐瞒,当场还出动了武警,实在是令人震惊不已。

Ⅳ 古尸怎么会不腐烂呢

3月28日,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员王志高和他的同事们从该市雨花台区西善桥的一处明代墓葬中发掘出一具明代正德年间的古尸,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经考证,死者是位姓徐的“处士”,这位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读书人之尸不仅保存得相当完好,而且肌肉还有弹性、部分关节还能活动自如。

在南京这样潮湿的地方,怎么会有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尸?古尸真的还有弹性,关节还能活动?这具古尸最终会被如何处理?带着一堆问题,记者走进南京医科大学。穿过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人体标本的铁架,在解剖陈列室尽头,记者见到存放在一具有机玻璃棺内的那具距今约500年的明代古尸。

■500年前的古尸肌肉仍有弹性

透过有机玻璃棺盖,记者看到:眼前的这具古尸是具男尸,身长约1.7米,体重约50公斤,全身呈棕黑色,头顶没有头发,仅在脑后留有一圈儿头发,约40厘米长的胡须垂在胸前,根部已经花白了,手指纤细修长,指甲保存完好,其面部和胸部有一些白点,眼球保存完好,黑白分明,古尸微微张开的口内还能看到几颗白白细细的牙齿。

据介绍,由于蛋白质易分解导致腐烂,一般尸体在埋葬10年后,除骨骼外均会腐烂消失。参加了3月28日发掘工作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验师于平边打开有机玻璃棺盖边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当时接受市博物馆考古员的邀请去发掘这具古尸的时候真没想到他能保存得这么好。”原来,在把古尸从棺木中抬出来的过程中,因为怕尸体有局部腐败,大伙儿不敢用力扯古尸的胳膊和腿,“生怕一个不小心拉掉一条胳膊或是一条腿”,后来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古尸一点儿没有腐坏。

棺盖一移开,记者便闻到一种奇怪的味道,于平说,这是古尸本身的味道,混含了某种类似于香樟、檀香之类的气味。现在,这具500年前的古尸被浸在约10厘米深的液体里。于平介绍说:“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福尔马林浸泡的方法来防腐。”

于平用戴着手套的手按了按古尸已经发硬的胸部和腹部,肯定地说:“这具古尸的皮下组织已经皂化,表皮也已经蜡化了,所以,即便是没有这些防腐措施,放一两年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于平一边活动着古尸的脚趾,一边说,“你看到他面部和胸部的白点并不是变质了,而是因为表面皮肤蜡化后析出来的某种物质。因为接触氧气,一般古尸出土后都会变色,但这具古尸从出土到现在,颜色基本上没什么改变,可能主要是因为他一直浸在液体里的缘故。”据了解,出土时,这具明代古尸的棺木里约2/3都是棕褐色的棺液,而这种棺液目前普遍被认为是某种防腐液。在征得于平同意的前提下,记者戴上手套触摸了这具500年前的明代古尸,古尸的右上臂、大腿等肌肉较多的地方仍柔软而有弹性,手指、脚趾和肘部的关节仍能活动自如,并没有想象中那种500年前的古尸应有的干硬感觉。

■明代古尸将被整体保存

“在南京这样潮湿的环境中,这具古尸能够在500年前没有任何化学制剂的情况下保存得如此完好的确不容易,说明咱们的老祖宗在防腐、固定方面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实验师方实帮的言谈间,透着对古人防腐技术的深深敬佩。

据方实帮介绍,一般情况下,能够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尸通常都是一些干尸,这些干尸是没有弹性的,而这具南京新出土的古尸的胳膊与大腿部的肌肉仍有弹性,说明这具古尸是具湿尸,而且,由于古尸的背部完全浸在棺液中,所以背部保存得最好,其完好程度比较接近于现在的新鲜尸体。

当记者问起南京医科大学将如何处理这具古尸时,解剖教研室的有关专家称,暂时不会对古尸进行解剖,对古尸进行整体保存比较有利于发挥古尸的价值。于平对此向记者作出了解释:“我们解剖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学生解剖教学的任务,而古尸在身体构造上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想要了解人体构造的话,对新鲜尸体进行解剖就可以达到目的;而要想研究古人的防腐技术,了解这些棺液中的防腐成分,我们这里又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力量,而且,现在的防腐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再说,我们也没有必要通过解剖来查验古尸死因方面的信息。我们教研室昨天下午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还是将古尸进行整体保存比较有意义。”方实帮补充道:“500年前的古尸能保存得这么完好,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到,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他的价值还得慢慢研究。”

据了解,解剖教研室考虑在适当的时候,从古尸的腹腔抽取一定的积液送到有关药检部门进行化验、分析,希望能够检验出具体成分,进一步分析古尸为什么500年后仍不腐烂,关节还能活动自如的确切原因。

■古尸成了南医大的一件文物

记者在南医大解剖陈列室采访的1个多小时里,陆陆续续地来了有十几位参观者,一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南医大的“自家人”,占了地利的便宜来个先睹为快。

方实帮一边给同事们详细地介绍发掘古尸时的一些情况,一边还不时地给大家展示一下古尸肌肉的柔软和关节的灵活,引得大家不时地发出一两声惊叹“肌肉还有弹性呢”,“你看,手腕、胳膊还能动”,“真的一点儿都没坏”。

于平说:“我们带回来的是个有500年历史的文物呢!”方实帮也凑了个热闹:“下次看文物可都得收门票啊!”于平摇摇头,笑着说:“没办法,这两天不光是我们教研室在谈论这具明代古尸,我看哪,现在古尸都快成整个南医大的中心话题了。”正说着,连大门口传达室的大爷也进了解剖陈列室,大爷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500年前的男尸现在还好好的,真是挺稀罕的。”

■“我们抬古尸用了1小时”

3月23日,南京市博物馆得到消息:在该市雨花台区西善桥某军事单位的施工工地发现古墓群;3月26日,博物馆考古部的考古员王志高、马涛带着一位文保员前往工地进行古墓发掘;3月28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会同南京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的两位技师一起发掘出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尸。据王志高介绍,当时一共发现东西方向的4座墓葬,两两相靠,估计是两对夫妻的并室合葬墓。其中有3座墓葬由于质量较差,密封不好,尸体都已腐烂,只有1座保存较好。考古人员首先对前3座古墓进行了及时清理,随后对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墓进行发掘。

据了解,保存较好的这座古墓墓长2米左右,浇浆最厚处达70厘米,最薄的地方也有30厘米,浇浆的下面有一层木椁板,椁板下还有十几厘米厚的浇浆,凿开之后,下面才是坐北朝南的木棺。王志高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对古墓的密封之好赞不绝口:“木棺内的红漆鲜艳得像是刚漆上去的。”1998年刚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马涛告诉记者,“因为古尸一直浸泡在液体中,加上古尸本身穿着七八层衣服,所以很沉;而且,古尸的腿部被20多个1尺来长塞满棉絮的圆枕填得严严实实的,为了更好地处理古尸,6个人花了差不多1个小时才把古尸从木棺中抬出来。”

在古墓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方随墓而设的正方形石质墓志,由于风化严重,凭着上面模糊的刻字,只能判断出该墓的主人姓徐,是明正德年间的处士,一生从未为官。

■这是南京出土的第4具古尸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的华国荣主任说起备受关注的出土古尸却很平静:“这已经是70年代以来,南京出土的第4具古尸了,而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南京地区出土的惟一一具保存最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古尸。”

据介绍,早在70年代,在南京的板仓地区出土的徐达后代徐亻甫墓葬和江宁东山镇的华氏家族墓就曾先后出土过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尸,1987年冬天,在雨花台区邓府山的王志远墓也曾出土过。

据华国荣分析,只要墓室的密封好,加上棺椁内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很多古尸都可能被保存下来,因此,“南京地底下有那么多古墓,肯定还有不少保存得相当完好的古尸”。华国荣又说:“这4次出土古尸的墓穴都有相同的特征:都是浇浆墓,木棺里都有棺液等,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古尸为何能历经数百年而保存完好的一些原因吧。”王志高也认为,作为考古工作来说,此次发掘的古墓和出土的古尸并不具备很高的考古价值,但王志高也坦言,不少从事考古工作的专业人员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保存得如此完好的明代古尸,老百姓的关注也就能够理解了。

■古尸为何500年不腐烂

那么,为什么在南京潮湿的自然地理环境下,这具明代古尸能历经500年而不腐烂呢?考古人员和医学专业人士对此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具古尸之所以能保存500年而不腐烂,主要原因在于明代中晚期流行的这种叫做浇浆墓的墓葬形式,当时发掘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不仅墓是浇浆墓,就连木椁和木棺之间也加了十几厘米厚的浇浆。”华国荣的这番话得到了曾参加过数具古尸保存工作的方实帮的赞同。“我们用开山用的铁砧子凿了整整一上午才凿开那座墓。”王志高的话更证实了浇浆的硬度和作用。

当然,也不是所有浇浆墓中的尸体都能保存完好,这还要看墓葬的地点,地下水位的高低,棺椁的材质、质量和密封程度的具体情况。“木棺里的棺液有一种奇怪的中草药气味,可能是某种防腐剂;打开木棺的时候还有种类似香樟或是檀香的气味,估计木棺是用樟木或是檀香木制成的,这两种材质都可以起到消毒、驱虫的作用;我当时还注意看了一下,墓葬旁边工地的土挖了有两三米深还很干燥,说明墓葬周围比较干燥,这可能也是这具古尸能完好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尽管将古尸不腐之谜解析得头头是道,但于平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些都只是推测,毕竟能保存500年而不腐烂的尸体还不多见,毕竟500年前还没有类似于福尔马林这样能对尸体进行有效防腐、固定的化学制剂。

Ⅳ 谁知道中外古尸的防腐方法越多越好

古埃及的法老制作木乃伊,要进行四项仪式: 一、寻尸仪式。法老死后,进行一次寻尸表演,“找到”尸体后,由王后、王子来辨认验明。二、洁身仪式。先用钩子从鼻孔中钩出一部分脑髓,然后灌进药水清洗。再用石刀在腹侧割一口,取出内脏,用椰酒和香料冲洗,填人香料缝好,然后把尸体浸人防腐液中,70天后取出冲洗,从头到脚裹上细麻布,外面涂上树胶,制成木乃伊。 三、复活仪式。请祭司诵经念咒,为木乃伊开眼、开鼻、开耳、开口、把食物塞进嘴里。 四、安葬仪式。将木乃伊装人石棺,送进陵墓。 埃及最古老的木乃伊 渴望永生的埃及人死去时遗体必须保存良好,才能制成木乃伊。这项逐渐形成的技术最后得以规范化,变成了古埃及独具特点的一个传统。埃及文化部长法鲁克·胡斯尼在埃及旅游部在最近发表的新闻简报中说,埃及一支考古队最近在开罗南郊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500年前制作的一具木乃伊,这是迄今在埃及发现的最古老木乃伊。胡斯尼在新闻简报中说,这具木乃伊制作于公元前3200年的埃及第一王朝时期。考古学家相信,这具木乃伊将揭示古代埃及人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的最原始方法。学者根据前述三具木乃伊的外观研究判定,它们出现的时期可能比法老王统治时期更早,当事人极可能是劳动阶级,以便死后还能够走动并养活自己。据悉,这三具木乃伊均是女性。当大英博物馆的蕾妮·傅莱德曼博士掀开裹在 第一具木乃伊身上的亚麻布料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她发现,这具木乃伊成形的时间比已知最早的木乃伊至少要早五百年,比较特别的是它覆盖的部位只有手和头部。三具在埃及沙漠地带出土,已有560年历史的木乃伊可能改写木乃伊出现的理论。 木乃伊的制作方法 木乃伊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法老和重要人士制作木乃伊的方法相对复杂一些。首先是防腐师把尸体的肺、肝和脑切除,留下心脏等内脏器官,经清洗、干燥,放在礼葬瓶中与木乃伊一起下葬,以备来世复活之用。然后就用像盐一样的氯化钠晶体涂在尸体上防腐,最后再用绷带把整个尸体包裹住。具体步骤是: 一是头戴阿努比斯神的面具,遮住脸部的一名祭司在死者死去二到三天后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他用一个铁钩从鼻孔穿人大脑,把脑组织取出来,然后注人一种合成液,把剩余的物质液化。另外他用尖利的石头把身体的侧翼切开,把所有内脏(有时把心脏留下)以及眼球取出。 二是用棕桐酒和香液清洗掏空了的器官空腔。用被树脂浸泡过,冷却后会变硬的织物充填。腹部的切口再缝上,然后把遗体放进一种叫做泡碱的天然碱水里浸泡70天。内脏也须要清洗,清洗后装在一个“白色的瓦罐”里,并随着石棺安放到坟墓中。 三是清洗遗体,耐心地用细密、涂有粘稠树脂的棉布带子把遗体包好。在棉布带子里夹进各种符录,在心脏的上部或心脏部位放一个金龟子。 四是用布把整个遗体包起来,一直包到颈部、手腕和脚腕。木乃伊装饰就绪后放人石棺中,葬礼就可以开始了。 埃及平民制作木乃伊的方法比较简单。有将杉树油注人体内,使内脏化成液体的,也有用药水清洗腹部后,将尸体浸人防腐液中的,然后便把木乃伊埋葬起来。 古埃及人除了把人尸制成木乃伊外,还有把牛、狗、猫和其他四角兽、鸟类、爬虫制成木乃伊的。 古埃及木乃伊防腐保存之迷

Ⅵ 考古发掘后, 被发掘的古尸是怎么安置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对亡者的安葬方式也不同,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三个类型。火葬、水葬之墓穴,尸首安置没什么好说的。重点说一下土葬与尸骨的有关问题。

土葬亡故之人,主要存在于人口众多的汉民族中间。汉民族家中有人故去,首先是要给亡者穿戴整齐所置办的寿服,上下衣裤一般在五至七身,还有鞋袜以及男性所戴的帽子。然后仰面平置于铺好褥子的一头大一头小的棺木之中(头的朝向为棺木大的一方)。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木乃伊展览,我国马王堆辛追夫人尸体的展出也属这一类型。是世界上保留最为无缺的湿尸,堪称世界古迹,具有极高的考古及科研价值,堪称国之瑰宝,是以安顿于湖南省博物馆中展出。

Ⅶ 考古发掘后, 被发掘的古尸是怎么安置的呢

考古发掘古墓葬时,其实很多时候是找不到尸骨遗存的,因为古墓葬距今时间太久,加上地下的埋葬环境不佳,尸骨往往腐朽无存或者只剩下一点点骨头渣子。

根据《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规定,人类遗骸、动物骨骼一般应全部采集。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限于客观条件,往往又无法完全按照这个规定来操作。

那么当考古工作者发现尸骨的时候会怎么样具体处理呢?应该分情况讨论之。

1.干尸

在西北干旱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带,往往会发现古代的干尸。比如在新疆罗布泊发现的着名的“小河公主”,就是一具距今约4000年之久的女性干尸。由于位处大漠深处,环境干燥,她的尸体保存得很好,连眼睫毛都没有脱落,让人不难想象到她当年的美丽,而且能够明显看出,她不是典型的亚洲人种,而是具有欧罗巴人特征。

当然,遇到特别重要的墓葬,哪怕只有几块碎骨,也要作为标本。

比如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墓主人有可能是曹操,墓葬由于被多次盗扰,遗骨保存很差,其中可能是曹操本人的男性墓主人的头骨都已经不完整。但是这些碎骨也被考古工作者小心提取,妥善保管起来。

总的来说,古人遗骸的处理是一个涉及到考古学、文物保护学乃至伦理学的复杂问题。很多不了解考古工作的人,往往简单地将考古看作“挖墓”、“打扰古人”,有的还恶言相加,恨不得考古工作者各个“不得好报”。

实际上呢,考古工作者一边被误解被喷,一边还是得做该做的事儿,跟挖掘机、盗墓贼争分夺秒抢时间,抢在那些古墓葬古遗址被彻底毁灭之前,将这些文化遗产抢救出来。

Ⅷ 人中尸毒会怎样

尸毒
肉食中的尸毒与化学药物

食肉具有危险性的—个主因,就是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那么尸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大英网络全书》记载:在动物的血液与身体组织内含有各种毒素,包括尿酸及其他体内的有毒排泄物。美国爱尔姆·哈力斯住其着作《恶念致毒》(Bad Thoughts Creat Poisons)中说:“在华盛顿心理实验室所作的试验,显示人的恶念能于生理上引起化学变化,产生—种毒质注入血液,使身体生病。其中妒忌毒质之凝集物,可在几分钟之内毒死一只猪;而内心充满深刻怨恨达—小时者,其毒汁之凝集物可毒死八十个人。”
我们身体在恐惧、愤怒或紧张的时候会自体中毒而得病;动物无异于人类,在危险的情况下,其体内的化学平衡会有极大的变化,产生强烈的毒素。动物屠宰过程中,恐怖、怨恨、悲痛集于一心,又见到其他的动物或死或生地躺在四周,自己也为了生命与自由而徒然的挣扎奋斗,其血液中的荷尔蒙——尤其是肾上腺素之分泌会亢进,因此大量的荷尔蒙及毒质会留在肉内,随着血液循环的紧急加速,全身马上就会布满有毒的元素,令整个躯体充满了毒素。而动物被杀后,血液停止循环,在10分钟内,尸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中的小液胞自然展开、产生溶解酵素导致细胞组织的自然破坏或自身分解,酵素开始蚀化肉细胞内的细胞组织,冷藏或加防腐剂只能降低腐败的速度,不能完全停止腐败。肉中代谢毒素含有黄碱,这种物质与咖啡、香烟中的有机碱刺激物极为相似。人类吃肉,也把这些毒质吃进体内,毒化了自己的身体组织,使自己生病。关于尸毒的报告也证实了在我们身上常常会出现的一些生理心理体验,比如我们在极端愤怒或极端恐惧时,身体上立刻会发生近似于病态的变化,呈现出一些临床症状,如心跳紊乱、血压陡增、呼吸窘促,乃至昏厥等。动物在碰上危险恐惧时同样如此。据美国营养学会宣布:“动物尸体的肉里的确满载着有毒性的血以及其它副产废料。” 而在现在的人工环境之下、为了加快畜生的生长速度,提高饲养动物的产肉率(产蛋率,产奶率),越来越多的化学添加剂、抗生素等被混合进饲料之中,甚至有人在鸡饲料里添加化学色素,目的仅仅是使蛋黄的颇色更好看一些。人类作为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也同时让自己的身体成为了这些化学添加剂和各种化学药品总的汇集之地,因为动物体内终生聚集的饲料残余农药和化学污染物质,在动物死后都会悉数“过户”给那些食肉者。可想而知,肉食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自然会越来越恶化,这就是当今世界各种现代性疾病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

但是,也有人会提出目前各地的农业中都滥用了农药、化肥等,我们市面上大多数的蔬菜水果也可能残留大量有毒性化学物质,因此吃素跟吃肉不是同样的很不安全吗?这种担心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要告诉诸位的是,就今天市面出售的牛肉、猪肉、鸡肉、海产品等动物性食品而言,其所含的有毒性污染物比我们平常食用的瓜菜水果要高出数倍乃至十几倍!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需从“食物链”的特点慢慢道来。在自然界的众多物种之间,有—条使这些物种相互联系起来的长长的“食物链”——植物“吃”阳光、空气、土壤里的养分和水,动物吃植物,大动物吃小动物。想想看,能任意吃掉猪、牛这样大型动物的人类,自然就处在食物链上的最高环节了。食物链的特点就是:越是处在低级环节的物种,它的食物来源越单纯、清洁、直接,营养成份无需过多的转换便能直接吸收;越是处在食物链高级环节中的物种,食物来源就越复杂、间接、浑浊,其营养成份需要经过更多的转化程序才能被吸收。这样看来,实际上在食物链中地位越是高高在上,其处境反而越是不妙,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肉食性动物数量总是远远少于素食性动物的原因吧。据动物学家们说,熊猫实际上是完全具有肉食性生理结构的大型动物,如果不是数百万年前改变成吃竹子的“素食主义良好习惯”,恐怕早就灭绝了。

食物链中的营养传递特点还包括,凡上一级物种体内残留的毒素,绝大部分会传递并贮存到下一级食用者的体内。时至今日,全世界的农田里都喷满了有毒的农药、化肥,这些毒物通过饲养动物而存留在它们体内,尤其是脂肪内。这些有毒之物一旦被贮藏到动物脂肪里,就很难再分解排泻,数量超过—定限度时,就会癌变形成肿瘤。

因此,牛吃了草或其他饲料,里面含藏的化学农药绝大部分就会留在肉内,我们吃牛肉,就是全部接收那头牛一生之中所吃的毒物。这样作为食物链上最高级的生物,只会把浓度最高的毒药吃进肚子里。据美国爱荷华州大学做过的—项实验表明,肉类中含有的DDT (一种剧毒农药),是蔬菜、水果、牧草的13倍,并报告说今天的美国人民和其他“先进”社会里的人民,吃进肚子里的有毒农药残余,如DDT的含量,九成以上是来自所食用的肉、蛋、奶,只有不及一成是来自水果、蔬菜、谷物类。

许多人担心吃蔬菜水果会农药中毒,却不知道自己天天吃肉,使更多的有毒农药被吃进肚子里。道理非常简单,你吃蔬菜瓜果,最多只是吃下了一份的农药;而你吃肉,就是接收了该动物一生吃下的农药。更何况还吃下了更多的专门为饲养动物而添加的开胃刺激药、抗生素、镇静剂、化学催吧药物等有毒物质呢....

Ⅸ 长沙马王堆汉墓千年古尸之迷

概况简介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挖掘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震惊世界,吸引不少学者、游人观光。女尸经解剖后,躯体和内脏器官均陈列在一间特殊设计的地下室内。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色泽如新,棺面漆绘的流云漫卷,形态诡谲的动物和神怪,体态生动,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三号墓出土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帛书的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学技术许多方面。经整理,共有28种书籍,12万多字。另外还有几册图籍,大部分都是失传的佚书。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及其所标示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先后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评价极高,誉为“惊人的发现”。 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四公里。因传为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畎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三座墓中以一号墓规模最大,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大17.8米,深16米。现在一、二号墓坑已经填塞,三号墓坑经过整理加固,保存下来,并新建了大跨度的顶棚,供人们参观。 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发掘了1号墓。1973至1974年初,发掘了2号、3号墓。1973年出版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侯之印”和“利仓” 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侯利仓本人。 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名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3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子的墓葬。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则其年代应再晚些。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墓葬形制 马王堆汉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两个土,东西并列,底径各约40米,顶部圆平,高约16米。当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时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后填土夯实,筑起高大的坟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墓的墓坑最大、最深。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以下有4层台阶,再下则是斗形坑壁,直达墓底。墓底长7.6米,宽6.7米,深16米。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2号墓墓底长7.25米,宽5.95米;3号墓墓底长5.8米,宽5.05米。 3座墓的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1号墓填木炭厚0.4~0.5米,总重量约达1万多斤,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1.3米,粘性甚强,渗透性极低,对于密封起决定性作用。1号墓的白膏泥堆积既厚又匀,封固严密,使深埋地下10多米的椁室形成高标准的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环境,基本排除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各种物质的损毁作用,故墓内的多层棺椁、墓主尸体及随葬器物都完好地保存下来。另外两座墓,特别是 2号墓,则因白膏泥堆积较薄,分布不匀,密封程度不好,墓内的保存情况较差。 棺椁结构 1号墓和3号墓的棺椁都保存相当完整,结构大体一致,但规模有一定的差别。1号墓的庞大椁室和4 层套棺,采取扣接、套榫和栓钉接合等方法制作而成,约用木材52立方米。椁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构筑,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下置垫木和两层底板,再树4块壁板和4块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边箱,上部覆盖顶板和两层盖板。4层套棺用梓属木材制作,内壁均髹朱漆,外表则各不相同。外层的黑漆素棺体积最大,长2.95米,宽 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装饰。第2层为黑地彩绘棺,饰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及形态各异的神怪和禽兽。第3层为朱地彩绘棺,饰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图案。第 4层为直接殓尸的锦饰内棺,盖棺后先横加两道帛束,再满贴以铺绒绣锦为边饰的羽毛贴花锦。3号墓的椁室南边箱多一纵梁。套棺3层,外棺和中棺的外表均髹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装饰,内棺则在加帛束之后满贴以绒圈锦为边饰的绣品。 2号墓从残存的痕迹看来,结构和 1、3号墓有所不同,椁内置2层棺。 女尸及其衣衾 1号墓的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身体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仍相当完整,并且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也保存较好,这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是十分罕见的。临床医学检验表明,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多发性胆石症,以及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症、血吸虫病等多种病变,为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 女尸身着丝绵袍和麻布单衣,足登青丝履,面盖酱色锦帕,并且用丝带将两臂和两脚系缚起来。然后包裹18层丝、麻衣衾,捆扎9道组带,又覆盖两件丝绵袍。女尸出土时,浸泡在约80公升的无色透明棺液之中(出土不久变成棕黄色)。这种棺液经多种科学分析判明不是防腐剂,而是土壤中的水分通过白膏泥和木炭层渗入墓室,经长时间的凝结而积聚棺内,具有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但不是尸体得以保存的根本原因。 随葬器物 保存较好的1号墓和3号墓,随葬品都置于棺房周围的4个边箱之中,主要有满盛衣物、食品和药材等物的竹笥、漆器、木俑、乐器、竹木器和陶器,以及“遣策”竹简,均达1000余件。两墓的锦饰内棺上都覆盖彩绘帛画。3号墓还随葬有帛书和兵器。 “遣策”竹简 详细记载了1号和3号两墓随葬品的情况,是目前发现的同类竹简中最完整的两批。1号墓出土312枚,3号墓出土410枚,内容均为逐件记录随葬物品的名称、 数量和各种物品的分类小计。1号墓“遣策”竹简所列器物清单的大概顺序是:用漆木制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种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包括禽、蛋和鱼类),用陶器盛放的酱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粮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妆用品、丝织衣物、乐器、扇、席和土质、木质的,但没有提到尸体的衣衾和相当数量的木俑。简文所载与墓内所出实物虽有一定的出入,但两相符合者仍然较多,因而根据简文便可确定某些器物的名称。3号墓所出“遣策”竹简,除大部分内容与1号墓相同外,还记载有车骑、乐舞、童仆等侍从,包括所持仪仗、兵器和乐器等物,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两壁的帛画大体对照起来。 彩绘帛画 1号墓和3号墓内棺上的彩绘帛画,保存完整,色彩鲜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两幅帛画的构图基本一致,全长2米许,均作“T”字形,下垂的四角有穗,顶端系带以供张举,应是当时葬仪中必备的旌幡。画面上段绘日、月、升龙和蛇身神人等图形,象征着天上境界;下段绘交龙穿璧图案,以及墓主出行、宴飨等场面。整个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有人认为,“遣策”简文中的“非衣一长丈二尺”,即指这种帛画。两墓帛画的主要差别在于墓主形象,1号墓为女性,3号墓为男性。3号墓棺房悬挂的帛画,西壁保存较好,长2.12米,宽0.94米,绘车马仪仗图像,画面尚存一百多人像、几百匹马和数十辆车;东壁的帛画残破严重,所绘似为墓主生活场面。 纺织品和衣物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1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香囊和巾、袱外, 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匹的缯帛。3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1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立体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制织,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入的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1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 帛书和医简 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均出自3号墓东边箱的长方形漆盒中。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将其卷起。出土时都已严重破损,经整理,知共有28件。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这是中国考古学上古代典籍资料的一次重大发现。 医书简两卷200支,一卷内容与《黄帝内经》相似,讲的是养生之道,另一卷则为房中术。 乐器 马王堆汉墓的乐器,1号墓出土有二十五弦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还出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号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七弦琴和六孔箫。这些都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实物。12支一套的竽律管,分别标明汉初的律名,为探讨中国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证。 漆器和木俑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共约500件,计1号墓184件,3号墓316件。这是各地发现汉代漆器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器类主要有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案、几和屏风等。漆耳杯占漆器总数的一半以上。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数奁和卮是夹胎。装饰花纹多为漆绘的红、黑和灰绿等色。纹样则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和草纹为辅。一些漆器书有“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样,还有注明器物容量的。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记,说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 此外,1号、3号两墓分别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个盛放肉食品、谷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采纳哦

Ⅹ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的红犼到底是僵尸还是野兽

草原猛兽。

红犼,一种凶猛的怪物,见于天下霸唱所着《鬼吹灯》系列小说第一部第一卷《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红犼在原文中被描述为一种极具攻击性的草原猛兽,但是,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生物。

介绍: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

天安门城楼的前后各有两根华表,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据说犼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它每天蹲在华表上密切关注皇帝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