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为什么冷藏以后还是没出手套膜
扩展阅读
汉语拼音手套怎么写 2025-09-12 11:25:03
皮衣上的污渍怎么洗 2025-09-12 11:24:55
皮衣上有胶水怎么处理 2025-09-12 11:21:52

为什么冷藏以后还是没出手套膜

发布时间: 2022-09-03 19:53:12

⑴ 做吐司时,明明出手套膜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做吐司时,明明出手套膜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做吐司其实不难,揉出手套膜也不难,只要记住关键的几点就行

不知为什么,特别喜欢烤吐司,虽然我以前烤吐司经常失败,但仍挡不住我要继续烤的热情,直到成功!所以对于做吐司,新手也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导致不容易成功。

比如说,最常见的是怎么也揉不出手套膜。其实很简单,面团的水量要适中,可以让面团底部始终粘在搅拌棒上,这样可以使面团的上半身不停的捶打在缸壁,使面团间形成抻扯,这样可以加速出膜。如果一直没出膜,说明搅拌面团时间或力度不够,这个时间可能会有10-20分钟左右。

另外,可以辅助出膜的重要问题,也就是所用到的高粉了,可以多尝试几种不同的高粉来感受,自己觉得哪种高粉容易出膜。蛋白质含量越高,面粉吸水性越强。这款金山日式吐司粉比较吃水,揉出来的面团软而不粘,很好操作,这个配方因为加了淡奶油可以使面包的风味更棒,葡萄干的点缀,让口感更好,我个人觉得制作出来的吐司很好吃。

做吐司其实不难,揉出手套膜也不难,只要记住关键的几点就行。

喜欢我做的菜,就请点个赞!别忘记收藏,想做美食的时候方便查看!想学习各种家常菜、烘焙,就请关注我!有更新的美食可以及时看到,麻烦大家多多点赞、收藏、转发,您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欢迎亲在下方留言讨论。

⑵ 冷藏面团需要揉出手套膜吗

这是我从别人那看到,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揉面最最关键的问题是----干湿原料的配比!干性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少许奶粉,可可粉之类的;而湿性原料主要是水、牛奶(含88%的水),包括蛋液(含73%的水)。为叙述简单,下面分别以面粉和水代表干、湿原料。如果干湿原料配比合适,面团最初是很粘手的,但是经过数分钟的揉搓之后就会慢慢变的光滑。如果你采取正确的手法揉了半个多小时还是很粘手,那绝对是水多了,这时只能加面粉了,虽说各种原材料都是以面粉为标准配备的,最好不要轻易加面粉,但是这种水多的情况下,不加面粉揉到天黑也出不了膜。我曾有两次水加多了,揉了四十分钟面团一点变化也没有,后来只能一点点加面粉,一共揉了一个半小时才差不多。而另一种情况,面团虽然成团但是很干的话,也是揉不膜的。因为面筋的形成是靠面粉和水的结合,如果水分不足,也是不行的。如何判断水分是否充足?如果面团很干,摸起来会较硬,用手掌根部揉面时,感觉到面团内部是偏硬且没有弹性的,那就是面团偏干了。干湿配比得当且最后揉出膜的面团的特点是用手掌按下去时能感觉到面团内部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文中提到的出膜都是能拉出大片薄膜且破洞边缘光滑的膜,即完全阶段。)
我这里想说的是,面团宁干不湿!加水过多的面团就像一场噩梦,手都黏在里面出不来就甭提揉了。所以不要一次把水全加进去。[/b[b]](因为你很少那么幸运的和配方的作者的原料、作业环境完全相同,面粉吸湿性不尽相同等各种原因会造成即使配方一样,面团也不一样。)那水加到什么程度呢?加到能把面盆里的面粉攒成一个面团的程度就好了,不要有剩余的干面粉就成。然后就可以把面团拿出来放到大理石台面上开揉(记得把面盆用刮板刮干净噢)。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往里加水,但是每次只加一点点。我管这个过程叫“揣水”,可以这么操作:每次把面团中间按出一个小坑,用手沾一点点水进来。然后像包包子似的把中间的水包进去,边包边揉,这时台面上可能会粘连粘面,那是因为水还未全部被吸收。可以尽量用面团干的部分去把台面上的粘面粘起来,大概半分钟左右水就会慢慢地被面团吸收进去,这时就是三光(手光、面光、台面光)了。然后再重复前面的做法,按个坑,沾点水进去继续揉。直到面团越来越柔软,手掌按下去时感觉内部也越来越有弹性,甚至有点气体的感觉时,不用检验,膜肯定出来了。当然这时,你如果想让成品更湿润绵软的话,还可以这样再揣几次水。这样一点点揣水的好处是不会加多,你能随时感受到面团的状态。这时面团会非常柔软湿润,手接触和按压上去的感觉很是享受,就像在和它打太极一样。你可以继续享受一会这样的状态,然后差不多就可以收工了,虽然不至于把面筋揉断,但是我们可以把力气留给下一个面包哈。
整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每次只需一点点水,然后揉到三光以后再加下一次水。我上次做孟老师书里的鲜奶油面包,所有原料(包括全部水)都加进去之后,居然还有好多干面粉(所以即使是书上的配方也不能生搬硬套也要灵活使用),然后通过这种方法加了大概十多次共计40多克水。这个过程千万要有耐心,其实每次如果只加一点点水,半分钟就能三光。即使加20次也只需十分钟。而这时,基本上已经能出薄膜了。假设这40g水一次或者比如5次加入,那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出不了膜,你的手都会黏在面团里出不来。所以,欲速则不达。只要遵循这个原则,揉500g左右的面团半个小时之内完全能搞定,而且整个过程手和台面会很干净。网上的很多方法我都试过,比如泡面法,还有酵母提前溶解至有大泡泡时再加入面粉等等,个人认为效果不是很明显。泡面法可能是和温度有关,北京这里室温20度可能不适合。而酵母是要提前溶解的,我一般将酵母配方中的一部分水里静置一会,根据时间长短和酵母的不同,有时有大泡有时没有,我都一样加到面粉中用揣水的方法揉面,一样是20多分钟完成。其实,在揉面的过程中,面团经过摩擦,温度会上升,这个过程中酵母已经在工作了,所以,揉到最后能感觉到面团里有“气”,这实际就是酵母吸收糖和淀粉后释放的Co2了。就是揉到最后你能感觉到面已经有点“发”的感觉了。这时不用检验,膜肯定已经出来了。
黄油在揣水的过程中可以加进去。理论上,油脂会阻碍面筋的形成,但是又能让面团变得柔软湿润。我们一般揉面采用的是后油法,而这个“后”后到什么时候完全凭自己感觉吧,关系不是很大。如果你怕黄油影响出筋,那你就在快出薄膜的时候加入,然后也是按照揣黄油的方法(一次加入一部分,三光之后再加)的方法把黄油揣进去。万一你都揉完了才发现忘了加黄油了,这时再揣进去也是可以的,手揉不会那么轻易的断面筋。这个都比较随意,自己看情况。至于如果在干湿混合之初就加入黄油会不会真的影响面筋形成,影响到什么程度,我没有试过,以后有空我会试试再来汇报,毕竟这样能使黄油均匀分布在面团中。
再补充一下揉面用力的技巧:不要只是手掌用力,要是用全身的力气通过手掌而已,加到面团里面去,这样,揉面就是个全身运动,根本不用担心胳膊变粗,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让你的胳膊的赘肉收紧而变细~~~而且变得有力气哦。总结一下:
1. 混合:最初干湿原料混合时,不要一次把水全加进去,慢慢加入水直至面团成团后拿到台面上。
2. 揣水:在台面上揉面时,一点点加水像包包子一样把水慢慢揣进面团里去。每次一定要三光之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揣黄油同理)
3. Last but not the least,这一点我上面很少提及,上面一直在说行为上的具体操作方法。而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心理上的揉面法: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在整个揉面过程中,我们要仔细去感受面团的状态,去感受水份和黄油被面团中的每个细胞一点点吸收的过程,甚至去感受面团的“心情”,真的,面团是有生命的,只要你去感受你就能发现。这个过程,你甚至可以闭上眼睛。当人的眼睛闭上的时候,他的心才能“看到”。对,闭着眼睛揉面,用你的心去感受面团的“心”,当你能和它很好的沟通的时候,揉面这点事儿真的很easy!能做好以上三点,半小时之内出膜不是梦,锻炼了身体又省了搅拌机的银子,还能吃上和自己心心相印的面包,何乐而不为呢?大家去试试吧,如果还有问题再来交流交流,有好的揉面心得的jms也欢迎交流啊,让我们都能轻轻松松地做出好吃又可爱的面包。

⑶ 面包机和面问题。每次和面都和不出手套膜,最多就这样了。已经磨了1个半小时了,还没有好。究竟是什么问

时间太长了吧,面包机一般15~20分钟一次和面完成后,加黄油,再揉15分钟,就能出膜了。

⑷ 想做蒸面包,低温发面没有出手套膜怎么办

不需要,面包发面需要保温箱,面包是靠酵母发酵的,温度太低酵母活性不够根本发不了面

⑸ 为什么冷藏容易出手套膜

因为面团本身的水合作用
由于面团本身的水合作用,面粉和水长时间结合本来就会自动形成面筋,故而冷藏发酵的面团在搅拌时最终的合理区间相对来说就比较的宽松,相对于追求“手套膜”,面团的最终搅拌温度其实更加重要。低温冷藏发酵一晚上的面团会自己形成手套膜,而普通发酵法需要反复揉面才能形成手套膜。手套膜会直接影响面包的口感,有手套膜的面团做出来的面包是一层一层的手撕面包,如果没有手套膜就和大馒头一样的口感。

⑹ 揉不出手套膜的原因是什么

1、用的低筋面粉

用高筋面粉才能揉出膜。面粉本身就是一个影响面团出膜的重要因素,制作面包当然最好选择高筋面粉(蛋白质含量>13%),而且不同的牌子,筋性也有差别,选购面粉时需注意,而且面粉最好买新鲜的,放置太久的面粉,进行会降低。

2、配料问题

和面没有添加任何配料。和面时根据配方加入鸡蛋或者食盐,既可以丰富口感,又可以增加面粉的筋性,让出膜更容易。

3、含水量和含油量不合适

配方的含水量对出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只做面包的面团湿度在60%~70%之间,比较容易出膜,这种状态下的面团有些粘手,但是面团能拿得起来,如果湿度略微增加,就更容易出膜,但缺点是难以操作,会特别粘手。(因为面粉吸水性不同,含水量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具体和面时,要预留10%的水,视情况增减。)

含油量指的是黄油、淡奶油等的加入,油脂会对面团出膜有影响,按照原来的方子,油量减少或者过多,都会影响出膜。

4、搅拌力度太小

一般,搅拌力度越大,面筋形成越快,这就是和面需要厨师机的原因,如果是手工揉面,当然也力度更大更容易出膜。

面粉揉出手套膜一般建议用高筋面粉。

国标中,面粉按湿面筋含量分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做面包等烘焙类产品一般用高筋粉,做可颂类产品一般用高筋偏中筋面粉,纯中筋粉或者低筋粉不适合做烘焙类产品。

面粉的筋度强弱取决于面粉中-S-H-转化成 -S-S-键的数量,数量越多,面粉筋力越强,面团弹性越大,延伸性也会相对好。

⑺ 手套膜手多久能揉出来

一、做法
1
将面粉、奶粉、糖、盐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搅均,直到没有干面粉。盖上保鲜膜或湿纱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内,醒15-20分钟。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温水后放入,前面的水减量即可)稍微揉成团就将面团移到案板上揉。一两分钟面团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来的容易成团,越揉也会越沾)这时可以摔打面团了(摔面团也是有方法的,不会的一定要去搜视频看。其实就是把面团摔长了,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较省力,又不会觉得很粘手,当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钟就可以出膜了,这时的膜还容易破,这时可以加黄油了(黄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内软化,最好是直接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黄油揉进面团,因为它很硬,容易跑出来,跑出来又塞进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钟,黄油基本全揉进去了,这时切一小块面团,旋转着扯开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断面也很光滑,做面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继续摔打吧!最多半小时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贴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会促使酵母发酵,会影响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着揉着就觉得面团膨胀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团越是发酵的厉害,所以彻底失败。
2、黄油最好先放到冷冻室冻成硬块,这样加黄油到面团的时候会让面团降温,不用担心天气太热揉着揉着发酵起来; 其次,这样黄油就是一点点的融入到面团,等黄油完全融入时,膜已经出来了,省事!
3、摔面是很好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知道怎样摔的,就去看看《保罗教你做面包》第一集。其实就是把面团摔两下,它就变长了,然后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4、希望爱面包的厨友们都能把面团套手上……加油,亲爱的们,只有自己总结了方法,才能得心应手!

⑻ 面团怎么揉出手套膜面团揉出手套膜要多久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做面食的时候都会揉面,揉面是有一定技巧的,尤其是揉面的程度。有些面点对揉面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让面团揉出膜。那么面团怎么揉出手套膜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为什么面团能拉膜
做面包的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手套膜,这一步难倒了很多人,像制作吐司、小餐包、甜甜圈、可颂等这些需要用到高筋面粉的西式糕点,面团都需要多多搅拌,直到面团拉开可以出现薄膜,只是所需的状态略有不同。
一般面粉能拉开膜,说明筋性很好,而面粉起筋的程度主要跟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小麦粉在加水之后,它的蛋白质在搅拌下能形细致、充满弹性的结构,所以面粉能拉出膜,跟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在高、中、低筋三种面粉中,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最容易拉出膜。
如果没有揉到位,面团拉不出膜,即使面团发酵成功,烤出来的面包吃起来就像馒头,口感不蓬松也不细腻,没有面包独特的口感,也不能拉丝,这就是面团需要搅拌的原因。
面团怎么揉出膜1、后油法
后油法指的是黄油不要一开始就加,等面团揉好,醒面一段时间,等面筋形成后,再把黄油加进去开始搅拌,这样更容易出膜,这是因为黄油会阻断面筋的形成。
2、后酵母法
后酵母法指的是和面时,酵母和黄油先不要添加,其他食材混合揉好面团,盖好放入冰箱冷藏醒发,最好是放置一晚,这样面筋形成,再把酵母用少量水融化后揉进面团中,黄油也加进去,一起揉搓,更容易出膜。
3、搅拌的手法
想要轻松揉出手套膜,当然最好有厨师机,如果没有厨师机,手工揉就比较费力,可以像搓衣服一样,一只手按压一端的面团,另一只手把面团反复往前搓,如果面团粘案板上,可以用刮刀整型,等面团不那么粘手了,可以时不时摔打面团,后继续揉搓出膜。
手工揉面是非常费力的,最好找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来揉,因为在揉面团的过程中,面团因为反复摩擦,温度会升高,面团可能在这过程中已经发酵起来了,也不容易出膜,最好的方法是大力、短时间出膜。
面团揉出膜要多久
一般至少需要半小时左右。
1、我们揉面的方法要正确,类似于我们平时在搓衣板去洗衣服的一个手法,按住面团的一端,想洗衣服一样在案板上搓面团,要用巧劲
2、面团一开始是硬的,揉一会你会发现越来越粘手,不仅粘手还黏案板,黏在上面掉不下来的那种,没关系我们准备一个刮板,黏在案板上我们给他刮下来,重新揉,手法不要变,坚持揉10分钟左右情况会稍微好点
3、这时候我们拿起面团捏住一端,在案板上摔打,摔打几下你会发现面不怎么黏了
4、就这样揉一会摔打几次,大概持续20分钟,你会发现面团不粘手了,变得很有弹性
5、再接着揉几分钟,手套膜就出来了
6、这就是一整套揉手套膜的一个过程,大概估算一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7、用手揉还是很累人的,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选择机器揉面
手工揉面技巧
1、面粉的选择很重要,做面包首先要用高筋面粉或做面包的专用面粉。
2、揉面的过程中,要把面团尽可能的抻长,如果面团水分过少,是不容易拉抻的,所以这里的技巧是要掌握好面团的水分。
3、和面前加入适量的盐,有助于面筋更早形成。
4、揉出了面筋后就可以加入黄油了,先慢慢揉,重复折叠面团,也可以适当摔打面团直到面团光滑不沾手。
正常情况这几个步骤做完10来分钟左右,可以尝试着用手掌撑膜,如果撑膜效果不佳,可以继续揉面,摔打,直至成膜。

⑼ 手套膜不用揉,放一个晚上就有了!超简单,方法给你,一看就明白

很多朋友都说烘焙太难,面包做法复杂,面团怎么揉都揉不出手套膜,好不容易烤出一个面包,却硬得像石头似的,教人难以下咽。但其实,面包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你跟着往下看,懒人也能做出香甜营养,柔软拉丝的面包,可比外面买来的面包好吃多了。

面包是否香甜柔软,取决于揉面时是否能揉成手套膜。可手套膜不是轻易就能揉出来的,所以很多焙友们都败在这一步。但我这里有个特别节省体力的懒人手套膜方法,面团稍微拌匀后(面团拌匀这步,我用面包机代替了。如果家里没有面包机,那就动手揉吧,将面团揉到三光状态即可),放置一个晚上,第二天检查面团,手套膜就出来啦。方法特别简单,包你一看就会,喜欢的朋友赶紧试试吧。

这款手撕面包,我添加了柚子蜜。柚子蜜是由自制的柚子酱和蜂蜜混合而成,不甜腻,也不苦涩。风味独特,吃起来特别香。我最爱将面包一片一片撕着吃,金黄色的表皮下,白色的面包,夹杂着香气浓郁的柚子蜜,吃起来就特别享受。

配方: 高筋面粉260g,鸡蛋50g,牛奶140g,玉米油20g,细砂糖30g,即发酵母粉4g,盐1g,柚子蜜80g(可做2盘手撕柚子蜜面包)

模具: chefmade学厨7寸日式铝阳极活底中空蛋糕模(WK9260)

烤箱温度、时间: 上下火160度,16分钟

面包配方: 高筋面粉260g,鸡蛋50g,牛奶140g,玉米油20g,细砂糖30g,即发酵母粉4g,盐1g

辅助食材: 柚子蜜80g

1、将面包配方里的所有食材都放入面包机内胆,启动一次“和面”程序,时间为12分钟;

2、面团放入冰箱冷藏一晚;第二天早上检查出膜情况;轻轻松松拉出一大片膜,这法子特别适合懒人;

亲们爱吃手撕柚子蜜面包吗?欢迎留言~O(∩_∩)O~~

⑽ 如何用面包机制作面包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面包机揉面根本就不能揉出手套膜啊?刚好我有一台新面包机好久了都没拆封,就实验了一下,如果直接一直揉面的话,是还没等出手套膜呢,面团就开始发酵了,这样就再也不能揉出手套膜了。那怎么办呢?我于是上网做了些功课,又自己琢磨了一下,改进了方法,全程用面包机做出了柔软拉丝的大吐司。

您感兴趣的话,就继续往下看吧,详细的做法,跟着做你也行!
【面包机版吐司】
原材料:高筋面粉300克,酸奶150克,鸡蛋1个(52克),黄油30克,酵母4克,白糖35克,盐3克
制作过程:
1、先将高粉、酸奶、白糖都称量好,面包机桶中装入搅拌勾,先放入酸奶、打入鸡蛋,再放入白糖和高粉,接通电源,选取和面程序10分钟。注意酵母、盐和黄油现在不需要放入。

2、面包机工作10分钟后,揉成面团,这时候表面不是很光滑,拿出来用手整理一下,再放回面包桶内,面包桶连着面团一起放入冰箱冷藏20分钟以上(蒙上保鲜膜),不赶时间就多冷藏一会。如果屋里温度低,室温静止20分钟以上也可以。

3、冷藏以后面团就起筋了,会更容易揉出手套膜。从冰箱取出面包桶后,先加入盐揉面几分钟,然后加入室温软化的黄油,继续揉面10分钟左右,就会出现略厚的手套膜了,放置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出膜。

4、等黄油完全吸收,剪一小块面团看看,可以出厚膜了,最后把酵母加进去,因为面包机揉面温度会比较高,如果提前加酵母的话,揉面过程中发酵,就揉不出手套膜了,因此要最后再加酵母。

5、再继续揉面十几分钟,酵母完全揉进去,面团表面也光滑,明显的感觉面团起筋了,用剪刀剪一小块面团,慢慢的撑开,可以拉出不容易破的薄手套膜。

6、然后将面团取出略整形,再放入面包桶中,进行一发,室内温度高就直接发酵,温度低就用面包机的发酵功能。待发酵至原来体积的2.5倍大,用手指沾干面粉戳个洞,不塌陷不回缩就是可以了,不要过度发酵,会影响二次发酵的高度。

7、取出面团揉搓进行排气,平均分成3等份并搓圆,盖保鲜膜静止10分钟。

8、取其中一份面团擀成椭圆形,从一头卷起。

9、全部卷好后再放回面包桶中,搅拌勾要取出来再放入。如果用烤箱烤的话,就放入吐司盒中。我这配方是300克的面粉,吐司盒的话250克面粉的量就可以了,其他材料用量也按比例减少。

10、然后进行二次发酵,发酵到明显的蓬松,是面包桶的8分满的样子就可以了。

11、我用面包机烘烤功能烤了1个小时,烘烤之前用锡纸将发热管包一下,这样可以避免烤出来的面包外皮过硬。当然我觉得还是用烤箱烤更方便一些,我只是实验一下,全程用面包机做出来的面包到底怎样。

烤好后趁热刷上蜂蜜水(1:1的比例),面包倒出晾至温热,放入保鲜袋保存, 做早餐直接吃,或是用鸡蛋煎一下,都是很棒的。

小贴士:
1、我这个配方含水量略少,也揉出手套膜了,如果方子含水量多的话会更好出膜。
2、第一次揉面酵母、盐和黄油不要加入,冰箱冷藏后会更容易出膜,然后加盐揉几分钟,再加黄油揉面,最后再加入酵母揉面,这样就会更容易出手套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