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叫服装炒货
先说个概念,早上好多人留言,问老汪什么是“炒货”,其实我之前的文章解释过,炒货,是一种根据时有的情报,算是做的一种投机倒把的生意,行家也有喜欢叫南水北调的。
举例,比如杭州的衣服卖到北边,北方的帽子卖到杭州,赚取不同的差价,都算炒货。有的在本地区市场之间炒,有的在国内各大市场之间炒,大的像韩国的东大门炒到四季青,十三行的炒到白马,老杭派的炒到意法,中国的鞋子炒到俄罗斯等等,越是炒的夸张,利润往往越高,但它,并不违背市场的规律。
老汪个人就认为,我一块钱生产的东西,只要你乐意买,我卖你一万都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饿狼,就应该吃到好肉。这是从卖家的角度出发,但是从买家的角度就完全相反。尤其是处在下游的批发商,遭遇炒作的话,就会死的很难看,比如老汪的13元系列的女士服装,我13的价格批发给你,你即使不好卖,但要快速处理,绝对问题不大,但是经过炒作以后,别的老板20卖给你,你就不一定好卖,如果周边就有13拿货的,你基本就没市场了,你觉得卖家可恶,可卖家也觉得不理亏,做生意,我不赚钱做什么,我又不是开善堂的。所以新手入服装行业的,要多跑跑市场,比较一下各地的价格。
㈡ 什么叫“炒货”
做服装批发的人,应该知道炒货,但具体对外行人说就比较复杂,通俗的说他不是自产自销的,是拿别人生产甚至是别人代理的服装进行批发。炒货有轻有重,轻的只是代理,名正言顺,而且大多数批发商都是代理的,重的直接就是拿别人代理的东西,自己拿到另外一个市场来批发。
自产自销也分两种,一种是自有工厂,另一种是别人的加工厂,这两种都不叫炒货。
象品牌公司,有些是自有工厂,有些是委找加工厂,这也不叫炒货。好象品牌不存在炒货,下级经销商都称代理的多。但品牌公司也有很缺德的,有的专门做大路货的工厂加工生产,有的直接到大路货的批发商那里采购,贴上自已的唛和挂上自已的吊牌。唛就是缝在领中间的东西,吊牌就是就是那吊在衣服上的纸牌子或铁牌子之类的玩意。品牌公司有这样子做的,代理商甚至专卖店或专柜也有这样做法,他们另找厂家制造出一模一样的衣服,然后挂上本品牌的唛及吊牌。当然,唛和吊牌也是仿制品。那些品牌的发烧友就要注意了,这种现象男女装老年装童装、国外国内品牌都有。象ADS、NK等都有。当然了,这样着名的品牌的假货满大街都有,但人家不在专柜或专卖店里出售,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专柜就是商场里一个一个品牌销售柜台,专卖一般指临街的铺面,通俗的说就是单独一个店。
炒货怎么炒才算赤裸裸的炒:广州十三行的货,拿到白MA去卖,大都换唛和吊牌,价钱高出很多,举例说明,十三行三十元一件,白MA有可能五十,甚至一百五十。信不信由你!虎门富民的货,一部分拿到相隔几百米的甚至一百多米的黄什么商场或大什么商场,当然价格高一些,要不怎么叫炒货。富民的货拿到武汉去卖,也叫炒货,可能性这里正常的商品流通,就是刚才说的什么南货北上。也可以说成是一级批发商到二级批发商那里。炒货的批发市场没有明显的区分,总之就是这个市场的货串到另外一个市场,另外一个市场的货串到这个市场。做二级批发的人就一定要弄清楚,要识别炒货,否则你到广州去打货,两个市场相隔十几公里,价格却是相差甚至,你碰到炒货的打回去的货再批出去的价格,就会发现和自己同一个市场的竞争对手的批发价会你的进货价。
校服和工衣的也有大部份是在炒货。就是先通过关系或业务方式接单,然后再转交最原始的加工厂加工,加工厂是不稳定的,一批货有找几家加工厂的,也有可能是这批货找这家,下批货找另一家。最原始的加工厂,价值之低你可能连想都想不到。
比如说一样的面料一样的款式,但是,市场上零售价七八十的T恤,他那里批出去的价钱只有十元左右。而正常厂家生产出来也要二十五以上,再经过代理商,就要三十多到四十这样。
去年我有位朋友通过我涉足服装市场,他利用在深圳的优势,在深圳的外贸市场淘货回中原老家,老家两间店,投资五十万。此外,他还帮另外一个省的朋友淘衣服。
现在,我也是这样,帮外省的朋友淘衣服,他们开店或者是开网店。校服我也是刚刚开始搞,因为我的资源比较全比较顺,互补优势较为明显,所以做得比较顺利。
你更不知道的是,深圳或广州从事外贸服装批发的有多少家,所谓的批发,不管量大或量少了,每个市场至少数千家之多。有的在专业外贸市场,有的在写字楼或私人家居。
记住:外贸服装的着名品牌也有假货。外贸服装的价格相差巨大。有的地方出手是十几元,有的地方出手是一百多元。能批这么价格,无非是借品牌之名牟取暴利。当然拿这么贵的外贸货的一般都是商业旺铺,她们转手也是牟取暴利,最终埋单的是消费者,记住,是最终埋单者,而不是最终受害者,一个愿卖,一个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