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山的传说
佛山的传说
作者:王智恩 编辑配图:黛馨
位于豫陕交界处的佛山,因秋季漫山都是红灿灿、透亮亮、如火一样燃烧的枫叶而闻名遐迩。
佛山本不叫佛山。因山上浮云缥缈,初名“浮山”,后又改“福山”、“伏山”。怎么回事?这得从头说起。
相传早些年间,一年迈老僧——觉远云游至此,口渴难耐。忽一个红衣女子从密林深处飘然而至,如一片纤巧透亮的红叶。觉远眼前一亮:阿弥陀佛,浮山竞有如此美貌的女子!故问女子:山上可有山泉解渴?女子看着他雪一样的胡须,说:“那我能叫你一声胡子爷爷吗?”觉远笑了,女子的脸也笑成了花儿,转身又翩然消失在丛林之中。不大工夫,提着一只盛满甘洌山泉的竹筒来了。老僧饮了山泉,顿觉神清气爽,身轻如燕。见此地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如聚,远望万山碧透,晴空如洗,山下村舍俨然,好一派清澈明净的风水宝地啊。觉远遂即决定在此诵经布道,修身养性。
红衣女子叫叶儿。觉远来了后,她就成了他的影子,寸步不离。她帮着在山上种菜,她喊来她的父亲和乡邻建寺院,觉院感叹:“这是菩萨送给浮山的好女子啊!”
寺院渐渐有了规模,命名禅林寺。几年过去,不仅洛州,渭华及晋、豫、鄂之善男信女亦纷至沓来,禅林寺香火旺盛,热闹纷繁,浮山的禅林寺遂名播天下。
浮山热闹起来,山民们摆摊设点也能赚取些银两。
浮山枫叶也年年层林尽染,漫山红透,灿若朝霞。
一老秀才说,觉远给浮山带来了福气,就改浮山为“福山”吧,“福山”之名由此而得。
一天,来了个落魄的僧人,法号悟真,因他不慎卷入一场私人恩怨,不得不远逃他乡以避祸端。好心的觉远就收留他。
叶儿看到此人却说:“胡子爷爷,这个悟真不好”。果真,这悟真好吃懒做,不挑水劈柴、下地种菜,还睡懒觉。觉远劝他,他不听不说,竞下山偷人衣物、粮食拿出去卖,买酒来喝。他还嬉皮笑脸地看着如花似玉的叶儿说:“福山的女子真好看啊!天下没见过比福山女子更清秀的。我干脆还俗,娶了你吧?”
叶儿气得脸发白。再次说道:“胡子爷爷,把悟真赶走”。
觉远道:“他无家可归,我赶他,佛不应啊!”
可悟真更变本加厉,竟然偷山民鸡羊猪狗,或卖或吃。他还偷香客的银两细软,对漂亮女人动手动脚,行苟且之事。
觉远终于忍无可忍了。正色说道:“出家之人, 本应安分守己,戒贪戒欲,行善乡里。你却屡做鸡鸣狗盗、秽淫苟且之事。觉远不敢再留,你自寻生路吧”。叶儿一旁拍巴掌:“胡子爷爷做得对,赶他走”。
悟真只好走了。
这年秋天,叶儿到华阴姑姑家待了几个月。回来后,父亲告诉他,胡子爷爷不在了。
叶儿跑上福山,对着枫树林中觉远的新坟大哭。她的眼泪像滂沱大雨,整个福山都流泪了。
福山往年铺天盖地的红艳艳的枫叶不见了踪影,只有光秃秃的树、荒凉凉的山。
禅林寺里,往日烟雾缭绕的景象没有了,门前是也车马冷落,没有一个香客。
叶儿想,定是悟真害的胡子爷爷。
一天,一觉睡到日西斜的悟真伸着懒腰刚出门,身子“呼啦”一下就被一根绳子吊到了半空。一身红衣的叶儿站在远处,手里套着绳子另一头说:“这是我套野猪的机关。你说是不是你害死胡子爷爷的?不说,就把你吊死在禅林寺”。
悟真无奈地说了原委。他被赶出去后,游手好闲、衣食不保,无处安身,只好回来再找觉远。觉远说:“你已坏了禅林寺的声望,贫僧不敢收”。见收留无望,悟真恼怒成羞,一拳打了过去,可怜的觉远一命呜呼了。
叶儿手一松,悟真就从半空中摔了下来。谁知这悟真是练过功夫的,摔在地上毫发无损,狞笑着说:“就凭你一个小女子,敢和我斗!别和我斗了,福山谁都斗不过我的!看你长得水灵,不如依了我,给我做女人吧”。
叶儿闪着亮亮的眼睛说:“胡子爷爷不能白死”。
但叶儿病了。以往她生病了,胡子爷爷都要来看她,给她熬药,她一喝他熬的药病就好了。如今,这一病就是大半年。
悟真被吊过一回后就谨慎起来。他在寺院里养了几条恶狗,他白天走路都牵着,生怕再遭人算计。晚上也没人敢靠近禅林寺。自此,这悟真更加肆无忌惮,山上山下,明抢暗夺,欺男霸女,干尽恶事。曾有山里精壮汉子拿着斧头棍棒要除了悟真,但没有人是悟真的对手,要么被打得头破血流,要么被打致死。于是这悟真恶名远扬,谁提起“悟真”两字都浑身发冷。
福山更是路断人稀,再也看不到禅林寺香火缭绕、香客如云的景象了,山民也不能在福山摆摊设点,平日连门都不敢出了。
福山无福,福山倒了。有人干脆把“福山”改成了“伏山”。
夏天时,叶儿的病渐渐好了。
一天早上,天还没亮,叶儿就上了伏山。
悟真见病后的叶儿俏脸儿泛白,眼睛显得更大更亮更妩媚,眉儿如弯月,嘴唇红润精巧,瘦削的身子,更显苗条,尤其是那身红衣服,像火一样。这恶和尚早已神魂颠倒,垂涎三尺了。
叶儿说:“你不是想娶我吗?”悟真喜得差点蹦起来。悟真怕叶儿又给他设套,暗暗地提防着。叶儿却早上山、晚下山,打扫院落,挑水洗衣做饭还种着菜,看不出半点给他下套的迹象,悟真心想这叶儿恐是斗不过他,依了他了。
听说叶儿要从了悟真,父亲吓傻了。村里人也愣了。问她,她抿着嘴啥也不说。
转眼就到了秋天。这一天,叶儿对早已急不可耐的悟真说:“我们浮山有个讲究,坏事做得太多的人在娶亲前,要用松油粘去身上恶气、邪气,要不,结婚不出三天就化脓流血,气绝而死。你害死了许多人,坏事做得太多,更要除恶气、邪气”。悟真赶忙问怎么个除法。叶儿就告诉他,到树林里找松树,把树身的松油取下来,糊在身上,几天后再揭去,恶气、邪气就让松油粘走了。秋天松树上到处都是亮晶晶、黏糊糊的松油,悟真二话没说就跑进树林,照着做了。叶儿照旧屋里屋外忙,还从山上背回了干柴,堆满了屋子。
几天后的晚上,叶儿把灶膛的火点起来,问悟真:“你知道这松油除了避恶气、邪气,还能做啥?”
涂着满身松油的悟真摇头。
叶儿站起来,那一身红衣像一团熊熊的火。叶儿从灶膛里抽出一根烧得正旺的松枝,冷冷一笑:“它还能除掉恶棍!”说着把手上的松枝朝悟真身上扔过去。松油见火即着,“呼”的一声,悟真立时变成了火人,哇哇大叫起来,他身上的火又引燃了屋子里的干柴,禅寺林霎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那一夜,浮山周围几十里地的人都看到禅林寺一团红光弥慢开来,染红了天空。
谁都奈何不了恶棍,被一个穿红衣的女子叶儿除掉了。
除了恶棍,叶儿在已变成废墟的禅林寺旁放声大哭。她的哭声如秋天的风,凄凉而悲伤。人们说:“叶儿这是哭她的胡子爷爷哩”。
第二天一早,人们突然发现浮山上多年不见的枫叶一夜之间红了,漫山遍野的枫叶如火一样汹涌澎湃.......
叶儿火烧禅林寺除恶的事很快就传开了,远近的僧人于是先后来到浮山,重建禅林寺。求神拜神的香客又熙来攘往,伏山又热闹起来了。禅林寺僧人越来越多,且都安守佛道,心怀慈悲,为民祈福,扶弱济贫,深得民心。于是,人们又将伏山改为“佛山”。
佛山上的枫叶自此年年红透,灿若朝霞,而佛山之名亦沿用至今。
2. 你好,我也想写关于日本怪谈的论文,如果有什么好的资料能发我些吗非常感谢啊
9、红叶狩
古时候人们就把秋天在野山观赏红叶叫做“红叶狩”,那是上至宫廷狭庶民都看重的活动。日本人更喜欢“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生机之感,而观赏红叶时往往都只能眺望,无法静静地凝视红叶,而传说红叶的颜色,是枫鬼的血染红的。枫鬼的忌辰就是红叶祭的次日. 传说—— 这位被称为“户隐鬼女”的红叶小姐,比起酒吞童子更可说是“风华绝代”。幼年的红叶本名吴叶,其正体出自“第六天”的魔利支天(一说自在天)。受到细心照料、渐渐长大的吴叶虽然生得如花似玉,却也不幸暗合了“蛇蝎美人”这个词语。数年后,吴叶嫁入附近的豪族家中,然而新娘其实不过是妖女的一个分身。之后,红叶改换名字,成为了源经基(赖光祖父)的小妾。不久,经基的正妻便突患重病,家中也不时出现鬼影。察觉到红叶阴谋的经基之子马上将红叶追放到户隐。但是,红叶到达户隐后却集结了一批对朝廷不满的原贵族(多为平将门残党的子孙),他们头覆鬼面,在乡里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消息传到京城,天皇马上命令平维茂前去讨伐。之后的事情当然是以“正义的力量不容忽视”作为结尾:红叶虽然以第六天魔王的力量进行反抗,但手持降魔利剑的维茂却毫不在乎——于是,怀抱荡平天下悲愿的红叶只得暂时匿身于六道之中;数百年后,以男子的形象复现世间,其新的名字叫做:“织田信长”
10、獭
也就是獭狸,日本民间有很多獭狸幻化为人报恩的故事,獭狸本来是动物的一种,其实它的真面目就是浣熊,为什么会成为先民们口耳相传的妖怪呢?很可能是因为肚子饿了,趁着夜晚(因为它本来就是夜行性动物)摸黑到附近有人住的村庄或是农田里找食物吃。有时候人们发现农作物不知道被谁吃了,原本放在仓库里的谷物也不知怎地,居然不翼而飞,以为有偾秩云s找不到半点踪迹。又有人传言,在晚上会看到像小孩一样的妖怪进入屋内发出怪响,吓得紧闭门户,这些后来都被怀疑是貍这家伙搞的鬼!从很久以前,狸一直给人们很容易亲近的印象,和住在山里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些地方上,狸和狐一样,被日本人当作神明来拜,不过狸似乎比狐更受到欢迎,或许是因为它的类似黑眼圈的特征,十分讨喜的缘故。因此,在许多的民间故事当中,狸扮演的角色总是幽默、风趣,而且有着临机应变的智慧,与狡猾善于欺骗的狐,确实有所不同,这也是两种动物在人们心中呈现不同印象上的差异。狸喜欢突然就钻到角落或缝隙去,躲起来不让人看见它,或是自己在那边挖着墓穴。总之变身方法很奇怪就是了,平时也喜欢捣蛋,难怪高田勋的动画电影(欢喜碰碰狸)会选择狸来解救人类的环保危机,这部片子主要是探讨山坡地开发的问题,台湾近年来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像滥垦山坡地造成土石流的氾滥就是最好的例证。有名的故事“文福茶釜”(即煮茶用的茶锅),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最常听到的说法是,在市场化身成茶锅的貍卖给了寺院里的和尚。当小和尚磨擦茶锅的底部时,准备要煮茶的时候,貍就发出了怨言“这样磨很痛哎,小和尚你就不会轻一点喔!”,当小和尚把水注入茶釜里,点了火正着烧开水的时候,又听见从茶釜里发出很微弱的声音“好热喔!我快被烧死了”突然貍出现了头、身体和四肢,夹着烧烫的尾巴逃之夭夭。(顺带一提,所谓的“文福”就是指热水在茶釜中煮沸时的声响。)像这样的变身真的很差劲哎,想要掩人耳目,结果最后现出原形逃走了,真是个滑稽的妖怪!还有的貍会化成和尚的模样,和其它寺内的和尚玩益智抢答的游戏,结果输得不甘愿,就用菜刀去刺对方,或是拿起火炉底下烧得滚烫的石头丢向对方,知道自己的智慧赢不过人类,只好摆出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其实是个输不起的家伙。不过,狸也并非只是尽干些捣蛋的事。有些受到人类帮助的貍还会为了报恩,化成女子贩卖茶锅或马,将赚来的所得拿来答谢他的恩人(也有类似的狐报恩的故事)。
11、姑获鸟
又名“夜行游女”,“ 天帝少女”或是“鬼鸟”。能够吸取人的魂魄,所居住的地方都是磷火闪耀的,常在夜晚出来活动,披上羽毛即变成鸟,脱下羽毛就化作女人。传说是产妇所化(因此这类东东都是雌性的),最喜欢抱人家的孩子,如果那个有婴儿的家庭,夜晚忘记了收晾在屋外的婴儿衣服的话,那么一旦被它所发现,就会在上面留下两滴血作为记号……;不过别担心,据说它们都是在7,8月的夜里才出来活动的。姑获鸟(也被直接称作女鸟)在《玄中记》有记述:“姑获鸟能收人魂气,今人一云乳母鸟……时人亦名鬼鸟。“但肯定无法与煽动楚风的九头鸟相比。据学者考证,在中国古代,“九““鬼“两字为通用。这个长着九张人面的大鸟,因为头颅的左顾右盼造成了别扭的步态,据说与鸭子的步伐近似,一些怪异的表情麋集于一身,它出没于宫阙的后花园,并为暴虐的统治带来灾祸。其一,滴血降灾,摄人魂气。唐人刘恂《岭表录异》云:“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摄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其二,点血儿衣,取人小儿。《天中记》说:“姑获鸟能收人魂气,今人一云乳母鸟。言产妇死化作之。能取人之子以为已子。胸前有两乳,有小子之家则血点其衣以为志,今时人小儿衣不欲露者,为此也。”
其三,形象丑陋,性情凶暴。宋人周密《齐东野语》中说它:“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头有九,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竟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
12、二口女
《百鬼夜行》中记载:女子不检点,随地大小便、有夫偷人的被稻荷神发现而附身的,家中死过孩童(不满2岁),杀死自己幼儿的,被其童附身,在后颈会出现一口,且不停的要吃东西,最终将被附身人吃死(也可以说是撑死的)是很危险的妖怪,就算是你住的地方附近有过死童也有可能被附身---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个愚昧的农夫,他的择妻标准是“不吃饭”!!,结果这么变态的条件也有人满足了。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农夫发现他的妻子是没有吃饭,但厨房里的饭却每天都减少。感到奇怪的农夫某一天出去后立即偷偷地溜了回来,躲在天井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看到了他妻子的后脑竟然出现了一张嘴,然后把头发变成蛇一样的触手去端饭喂后脑的嘴吃饭……
如果说前面的那个是俳徊在人间的怨灵的话,那么后面这个简直就是妖怪了。呵呵。
在有名的民间故市也有出现的妖怪,嘴巴的位置有说是在头顶,但是长在后颈的附近才是正确的,这个嘴巴长的比前面的嘴巴更加大,可吃下数倍份量的东西,平时嘴巴是被头发遮盖着的,当没有人的时候,面前又有食物的话,便会把头发当触手使用,把食物吃掉。
13、返魂香
返魂香。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这是《十洲记》上记载的一段异闻,传说虽有夸大之处,但返魂香去腐生肌的奇效确实无药可敌。其实返魂香最早的传说来源于中国古代汉武帝时,西域月氏国贡返魂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椹,据说燃此香,病者闻之即起,死未三日者,薰之即活。(详情见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汉武帝内传》。)当时中国正是香料贸易繁盛时期。由于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时的香事变得格外繁盛起来,后世野史笔记屡称不绝。什么焚“鸳神香”解除长安瘟疫(《香乘》卷8),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汉武外传》),用东方朔“怀梦”香草在梦中与李夫人相见,直至烧“返魂香”使李夫人还魂--至于为何有“返魂香”一词,是因为当时中日两国之间在香料的贸易中把这个传说带到了日本,日本很着名的一书《源氏物语》中也有记载。《源氏物语》)第48回选段—— 天近黄昏时,阴沉沉,雨凄凄,北风呼号,落叶飘零。大女公子躺于床上,浮想翩翩,神情优雅无比。她身着白衫,秀发光艳,虽久不梳理,但纹丝不乱。久病以来,脸色微微苍白,却更显清丽动人,须得那情趣之人来欣赏这楚楚哀愁之态。狂乱的风声惊醒了昼疫的二女公子,她坐起身来。但见像棠色与淡紫色的衣衫绚丽异常。她面呈晕红,娇艳无忧,对姐姐说道:“我适才梦中见得父亲,他愁容满面,正在此四周环顾。”大女公子闻之又是悲伤,说道:“父亲逝去,常欲梦中相见,却从未梦得。”于是两人面对而哭。大女公子想:“近来我对父亲日夜思念,或许他的灵魂就在此处,也不得而知。我极欲伴了他去,但罪孽深重,不知行否。”竟在计虑后事了。她渴求中国古代的返魂香,希望与父亲灵魂相见。
24雨女
雨天,一女子立在雨中,如果这时候有男子向她微笑,示意她共用一把伞的话,那她就会永远跟着他。此后,该男子就会一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普通人难以抵挡这么重的湿气,所以不久就会死去----
25人面树
《野史》中记载,江户时期一男子心爱的女子死了,痛不欲生,结果听信邪鬼之言,将女子之首种入屋内后院,四十九日后长出一树,百日之后树上开花,一年后长出果实,皆为女子之人面,结果招致官府围剿妖树,最后男子与人面树在烈火中消逝,可歌可泣。
26烟罗
烟火的妖怪会让人视线不清源于人类对烟火的恐惧而演变来的。又叫一反木棉`顾明思意一反木棉就是一反(长度单位=36尺)长的木绵妖怪,它轻轻的在空中飞来,缠着人的颈项,令人窒息至死,是一只颇可怕的妖怪,用刀之类加以物理攻击是不能把斩开的,但用黑铁浆染黑过的牙齿,就可以把它咬开,因些,一反木棉经常出现的地方,就算是男人也染黑铁浆,另外,一反木棉的同类在爱国护税各地也存在,名称也各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爱知的布团披等。在有的叙述中一反木棉还会吸附人体精血----可怕的怪物!
27蛇带
吸收日月精华的蛇带幻化成的妖怪,在日本民间尤其是山区中的居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传说古时候,居住在山区的人容易遭受毒蛇的伤害。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见蛇遇同类便迅速离开。由此她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仿照蛇身的花纹编织一块约1寸宽的花带,然后,她将花带缠在身上,遇到毒蛇就取下花带对蛇摆弄,毒蛇见了以为是同类,果然迅速离开。
28杀生石
日本着名的旅游景点哦,据说在古代印度有一只九尾妖狐在印度迷惑国王,将大好河山弄得支离破碎,被人们追杀,后逃到中国,变化人形,名为妲己,又毁了一代王朝,被中原众神追杀,由水中逃到日本,继续迷惑国王,可是由于当时的国王知道了印度和中国的事情,就让手下将领带兵围杀,可是兵力去了大半还是无法战胜,这时来了个得道的和尚,说是从印度追杀而来,国王让他去试试,不想还真的成功了,和尚用自己的命封印了九尾妖狐,化成一个高大的石头,而该狐狸又在石头里向外面发毒气,路过的人畜鸟等都会死掉。所以名为杀生石。
29罗城门鬼
有着让人害怕的面孔,可是却是个神,它是看守大门的妖怪,可是偶尔会做一下恶作剧,把人吓得半死,他们看门不是为人,而是要把那些误闯人居的鬼怪带到正确的路上。呵呵,也蛮可爱的!
31络新妇
传说在日本镰仓时代的一风骚女子,在服饰某一领主的时候红杏出墙,被领主发现,被扔入装满毒蜘蛛的箱子里处死。死后怨灵化做人行,常出没在森林中勾引年轻男子,取其性命,据说惧怕火。《妖怪百象记》中有记载,称其为蛛女,是蜘蛛变为人形,诱惑男子,当男子被诱惑后3日的子时,会被其取走首级食用;《百鬼夜行》中称为新妇罗,是极危险的妖怪。
32山姥
居住在山中的长的像老婆婆的妖怪,据说有很多的目击者。山姥中有好的也有坏的,有赐予土地丰收和财富的一面,也有吃掉旅人和小孩的恐怖一面。不过传说邪恶的山姥死后就会使那快土地变的收成很好,与《古世记》中的伊邪那美的神话有些类似的地方,都是丰收之神。岛根县传说中的山姥不管是哪个目击者,被看到的时候总是在吃东西,所以也有山姥贪吃鬼的谣传,也说:"山子".这是一种生长在深山老林里的妖怪,这种妖怪它只会诞下雄性,所以为了繁衍后代,就需要不断到附近的村庄里去虏获人类的女子回来,为它们生孩子,当然,生下来的还只会是雄性的山子.属于半人半妖的东西,因为一代代和人类繁衍,所以妖的血统不是很纯正了。
33百目鬼
传说中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灵气,有的多有的少。但要是有人盗取另外一个人的东西的时候,被盗取的人身上残余的灵气会随着物品依附到盗取物品的人的身上,随着盗取的东西的增多,依附在偷盗者的身上不会消散。在灵界有一种低级的灵体叫目灵(好象是),容易依附在灵气杂乱的人身上,并且在人体上开出眼睛样子的灵体。在西欧传说中多以巨型怪兽居多的百目怪传到日本就变成一全身上下都有眼睛的女妖。据说该女妖专门诱惑男人夺人双目为己用。如果被她夺满一百只眼睛就会变成无法收服的大魔头。传说一法师去收伏她时,她已有98只眼睛,98只眼睛发出的邪光令法师无法动弹,为了不被妖怪凑满百目,法师自毁双目(高尚啊),最后用佛香之灰封住了百目妖头上的两只主眼才将其收服。
34毛倡
这个妖怪的资料十分难找到,据说此人是日本佛门主持的私生女,主持为了保持清高形象`把她买去做了艺妓。但是她的相貌并不漂亮,于是遭到冷落,于15岁的时候自杀了。特别怨恨抛弃骨肉的父母,但是不会杀人,只是躲在窗户后面偷偷的看着。可这样更恐怖啊!
36飞缘魔
有着美丽脸孔的妖怪,专吸取男性的精血,据说是女囚犯的怨念所成。
是从佛教的“縁障女”民间化了的传说。所谓“飞縁魔”,查了后发现应该是从佛教的“縁障女”民间化了的传说。
拥有绝色的美貌,但却属于危险级别的东东常常在夜晚出来晃荡,被她所找上的男子通常都是……,全身精血被吸得一滴不剩,偷走他们的胫骨而杀死他们。唉,又是一个把女性恶魔化的例子(看来也受中国古代的“红颜祸水”的影响太深了),本来是佛教用于劝诫弟子的一个反面教程,流传到民间后被扩大了,甚至说“夏桀王和妹喜”,“殷纣王和妲己”都是典型的“飞縁魔”的故事。(这回更厉害了,不但赔了性命,还送了江山,害苦了百姓)。还有个古老的说法,那就是“飞縁魔”一般都是来自于“丙午年”出生的女性中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日本的丙午年生,是一群十分不幸的人。大家相信丙午年生的女人要克夫,即使再嫁,也还要克,而且可以多至五六个,所以想结婚是很困难的……“丙午”是哪一年?按阴历60年一巡回编制的第43年的称号,由大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于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配合而成。1846、1906、1966、2026(十60……)都是丙午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