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工旗袍制作教程
1. 准备工具和原料:选择1.5米面料、1.5米里布、5米包边条、半米布衬、缝纫机、针线、三张牛皮纸、一只绘图铅笔。
2. 绘制纸样:在牛皮纸上根据个人尺寸画出纸样,调整袖长至理想长度,并留出缝位,然后剪出样布,用缝纫机车缝牢固。
3. 包边处理:将包边条车缝0.6厘米宽,然后翻转使其正面朝外。
4. 制作盘扣:参照盘扣制作教程,制作出盘扣的头部。可以选择在衣身上添加绣贴以增加美感。
5. 缝制盘扣:将盘扣缝制在距离衣身约10厘米的位置。
旗袍,亦称褀袍,是中国及全球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赞誉为中国的国粹和女性的国服。旗袍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有学者认为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的深衣,尽管对旗袍的定义和起源时间仍有争议,但它无疑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产物之一。自中华民国20世纪20年代起,旗袍逐渐成为最常见的女性服装。
⑵ 手工旗袍制作教程
工具/原料
面布1.5米、里布1.5米、包边条5米、布衬半米、缝纫机、针线、牛皮纸三张、绘图铅笔一只、
牛皮纸上,按自己尺寸画出纸样,袖长调节到自己想要长度,留出缝位,剪出样布,车缝好即可。
缝盘扣的位置,距离约10厘米左右。
拓展资料
旗袍,又称褀袍[18],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1-2],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历型汉时代的深衣[6-7],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4]旗袍在洞烂晌中华民国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纳锋女子服装 。
⑶ 旗袍工艺总结怎么写
具体工艺
1.打线钉:前片、前侧片、挂面、驳线、串口线、袋位、腰节线、扣位、袖标点、底边、后片、后中线、后叉位、底摆折边线、腋下片、底摆折边线、袖大片、袖口线、袖肘线、装袖点、袖大片、袖口线。
2.做胸衬:收省、组合、归拔、冷却定型。
3.前片工艺:收省、组合侧片、前片推门(归拔工艺)、做大袋、做手巾袋、里布收省、挂面工艺、开里袋、复胸衬、复牵带、复挂面、扳止口。
4.后片工艺:缉合后背中线、归拔后片、劈后背缝、拉袖笼牵条、作背开叉、做后片里布。
5.摆缝工艺:缝合里子摆缝、面布摆缝、滴针、做贴边。
6.肩缝工艺:定扎肩缝、缉合肩缝、归拔肩缝、定扎肩缝。
7.做袖、装领工艺:做领里、做领面、缝合领止口、缝合挂面、领面串口线、缝合前片、领里串口线、面与衣身领圈缝合、领里与衣领圈缝合、做领缺角。
8.做袖、装袖工艺:拔归袖大片、缝合内袖缝、拔归内袖缝、扣烫袖贴边、做袖叉、缝合外袖缝、收袖山吃势、做袖里绸、定扎袖子、缉袖子、装弹袖棉、扎烫袖子
9.锁扣眼、钉钮扣。
10.整烫。
要是单做你一件,加急的话,不管是大服装生产厂还是个体店面,一天差不多。 自己改下就行了
⑷ 旗袍纯手工包边方法
旗袍纯手工包边的方法如下:
准备包边布:
- 在包边布上,先折出一道四分之一宽度的折痕,这条折痕将作为包边的起始基准线。
第一道缝线:
- 将包边布的正面与旗袍表布的正面相对,并对齐它们的布边。
- 沿着包边布的四分之一折痕线,使用半回针缝进行缝合,确保缝线扎透辅棉和里布,完成包边的第一道缝线。
折边与第二道缝线:
- 将包边布沿着第一道缝线向内折叠,确保刚刚覆盖住第一道缝线的线迹。
- 使用立针贴缝的方法,沿着折叠后的边缘进行缝合,完成包边的第二道缝线。
注意事项: 在进行半回针缝和立针贴缝时,要保持针脚均匀,以确保包边的平整和美观。 折叠包边布时要准确对齐,避免包边出现歪斜或不平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