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旗袍上的中国文化是什么
扩展阅读
皮皮衣服怎么搭配 2025-05-11 15:18:49
周杰伦为什么喜欢用皮带 2025-05-11 15:08:40

旗袍上的中国文化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23 14:23:39

⑴ 旗袍的历史文化

一、旗袍发展的历史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⑵ 旗袍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你知道吗

中国复兴,旗袍文化走遍世界。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悠久。旗袍文化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抹烟云。旗袍文化的开始存在很大争议。旗袍是清代最受欢迎的。旗袍文化起源于清代并不过分,但严格来说,旗袍在民国时期开始流行,现代旗袍的基本形式也在民国时期,所以一般来说,旗袍文化是指民国初期以后的旗袍文化。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出现,旗袍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的一部分受到迫害。到目前为止,旗袍文化已经告别了辉煌的历史,进入了低迷时期。经过30年的沉睡,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旗袍文化已经成功地走上了新的舞台,但很难超越鼎盛时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旗袍文化将继续前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⑶ 什么是旗袍文化,旗袍文化有哪些特色

旗袍文化是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女士服装,更是民国文化的缩影。她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典型代表。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现代女性身穿旗袍

一直到现在,旗袍一直是中国女性所喜爱的一种服装。从旗袍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出,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因此旗袍成为了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装。旗袍文化既保留了东方女性严肃、保守的文化传统,又体现了东方女性思想解放、个性独立的追求。可以说,旗袍文化就是女性解放的一个载体。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满意请采纳哦。。。

⑷ 什么是旗袍文化,旗袍文化有哪些特色

旗袍文化是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女士服装,更是民国文化的缩影。她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典型代表。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现代女性身穿旗袍

一直到现在,旗袍一直是中国女性所喜爱的一种服装。从旗袍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出,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因此旗袍成为了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装。旗袍文化既保留了东方女性严肃、保守的文化传统,又体现了东方女性思想解放、个性独立的追求。可以说,旗袍文化就是女性解放的一个载体。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满意请采纳哦。。。

⑸ 旗袍的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很多我们现在年轻人都不曾了解到的文化历史。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旗袍的文化历史。

1、旗袍的起源

旗袍最早是来源于满族,属于满族的代表性服装,后来被不同民族的女性演绎,一直流传到现在,旗袍是一种非常女性化的服装,特别的好看。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越来越大,旗袍在现在也是一种兴起的服饰。

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2、旗袍的文化

旗袍,作为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论,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亦是最为当今世人所认可和推崇的中国服饰之代表。旗袍不仅拥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感,更是传统中国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例证与产物。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

近几年旗袍风开始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国粹的东西,很多明星也是带起了旗袍风,例如:张予曦、宋轶等人,她们穿起来像是画里出来的一样,很美。

曼妙的身段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就袍服的演变过程看,袍服的演变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苏醒,一种怀旧情怀。

纤细的腰身

旗袍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虽然现在已很难看见身着旗袍、左手执油纸伞、右手执香扇的雅致美女款款而步,但那唯美的景象至今很多人依旧向往。

⑹ 旗袍在当代很多人都在穿,那么什么是旗袍文化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中国旗袍的文化内涵:

中国旗袍永久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无穷,其独特的个性和神韵与现代时装审美观念相通。在时装国际化的时代,旗袍虽然已难以重现其鼎盛时期的服饰垄断局面,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已经使旗袍的美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一、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韩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事实上,两者还是颇有差异的,深衣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被逐渐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不相悖。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袍服,一般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紧窄合体,利于骑射和其他剧烈活动。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式样,比较典型的有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将袍服视为其典型服饰。

今天我们见到的所谓“旗袍”,不仅仅是满族服装的传统款式,而是多个民族服饰的融合。它源自古代蒙古系游牧民族的袍服,至清代满族承袭了这种服装。

满族入主中原后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统称为“旗袍”,有朝袍、龙袍、蟒袍和常服袍等之分。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有后世的旗袍有血缘关系。

五、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旗袍黄金时代的延续。战争硝烟弥漫,大多数国民无心于服饰的奢靡。经济萧条,物价飞涨,物资匮乏,出于经济实用等考虑,40年代初的旗袍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

夏季多倾向于去掉袖子,降低领高,省去种种繁琐的装饰,更为简洁适体。土布、本白棉布、毛蓝布(又称爱国布)成为常用的面料。此时的旗袍虽然装饰简单,用料平常,但仍是日常服装的主流。

抗战胜利后,改良旗袍更为广泛的流行,开始收省还不明显,后来逐渐发展到吸腰省并使用装袖,自此旗袍更为合体。40年代中期西式配件——拉链也替代了传统的盘香纽、直角纽,成为当时的时尚。这一时期旗袍变化的总趋势是长度减短,更能表现女性曲线,暴露程度有所增加,配穿方式多种多样,穿着范围更加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旗袍文化_网络

⑺ 旗袍的意义和象征

旗袍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妇女解放的象征,旗袍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传统的象征,也是中国妇女解放的象征。中国古代妇女的服装基本上是保守的。 辛亥革命后,上海掀起了女权运动的浪潮。 当时上海的女学生个个年轻时尚,是旗袍文化内涵传播的先行者。 就连社会各界、都市女性、时尚达人也纷纷追随女学生的着装。

旗袍的文化内涵是世界对“中国风格”的诠释,旗袍的文化内涵是世界对“中国风格”的诠释之一。旗袍通常包含各种中国风格的元素。中国风格对国际时装业产生了影响。旗袍的文化内涵受到众多着名设计师的青睐,大胆突破旗袍原有模式,融入时代创新精神,注入时代血液,赋予青春活力,表达新感受,以新理念展示旗袍的文化内涵。

旗袍的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象征,即使现代旗袍已经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然而,旗袍文化内涵的本质仍然是传统的,却是不断变化的。旗袍以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服装业中享有一席之地。

旗袍的特点

1、颜色

旗袍会使用非常具有东方文化的色彩,它会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可以让女性显得含蓄而且优雅、别致而且内敛,同时也可以用到一些绚丽而且醒目的颜色。

2、图案

在旗袍上比较常出现的是花朵、动物的图案,比如说梅花、富贵花、鸟类、双鱼等等,很多都有中国传统的纹饰,并且描绘的手法多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有着浓浓的中国风。

3、领型

旗袍在最开始是交领,然后有矩领、盘领、立领以及圆领等等,而现在随着旗袍的时尚性更强,它还加入了元宝领、凤仙领、V字领、水滴领等等,和传统的相比又多了很多变化。

4、开襟

旗袍的开襟以前更多的是右衽,但现在有单襟、双襟、曲襟、中长襟等等各种各样的,但无论是那种它们都可以显得很高贵而且美观,而且现在的制作方式比以前更加的丰富和复杂。

5、袖型

旗袍的袖子也经过了很多的变化,比如它有宽袖的、窄袖的、短袖以及无袖的,而且花样层出不穷,现在甚至还有荷叶袖、蕾丝袖等等旗袍,从长度到花样更是各不相同。

6、裙摆

旗袍因为样式类似于裙子,所以它一定是有裙摆的,而它的裙摆特点是有A字摆、鱼尾摆、宽摆、直摆等等,然后还有锯齿摆以及前短后长的这种摆,在不同的场合可以选在不同的裙摆。

⑻ 旗袍的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旗袍的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是一种民族文化理念的代表。旗袍表达的是含蓄,朦胧,婉约,它适度地强调胸,臀和细腰,以造型的自然简约格调体现服饰的大家品质:典雅,淑秀,端庄,给人以审美的感受。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

旗袍文化内涵对现代服饰市场其实具备着一定的影响力,在最近的几年间,旗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不但成为女性的生活常服,更成为象征中国民族风尚,凝聚历史传统的社交礼服。

旗袍文化其实始于清代,随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自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八旗所属臣民习惯穿长袍,是满族的土着服装,故此而得名为旗袍。

旗袍的影响。

旗袍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它表现出了女性的温柔、优雅、贤淑、美丽等气质,旗袍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生活和艺术,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旗袍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传统象征,还是中国女性解放的象征,如此有代表性有超凡意义的服装,高开叉不过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旗袍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妇女解放的象征,旗袍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传统的象征,也是中国妇女解放的象征。 中国古代妇女的服装基本上是保守的。旗袍通常包含各种中国风格的元素。中国风格对国际时装业产生了影响。

旗袍的文化内涵受到众多着名设计师的青睐,大胆突破旗袍原有模式,融入时代创新精神,注入时代血液,赋予青春活力,表达新感受,以新理念展示旗袍的文化内涵。

⑼ 一件简简单单的旗袍,究竟包含了中国的哪些文化

一件简简单单的旗袍,究竟包含了中国的哪些文化?

3.旗袍是中国女人的标志。东方美女性感优雅,身材矮小,摇曳身姿修长。旗袍说明每个女人都是诗情画意,性感迷人,清新脱俗,没有任何杂质。无论她是高是矮,旗袍都可以穿出自己的味道,上身效果很有气质,更能展现出优美的线条。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美丽的服饰丰富多彩。汉服和唐装都很好看,很有特色。但只有旗袍在世界之林,可以代表中国的象征。旗袍作为中国灿烂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至今仍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灿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服饰最被认可和推崇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