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旗袍上浆上硬了怎么办
扩展阅读
沙河童装哪里比较流行 2025-07-05 17:26:05
什么是民用丁腈手套 2025-07-05 16:08:06

旗袍上浆上硬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5-05-11 11:39:03

1. 关于汉服立领与旗袍立领有什么区别啊

1. 汉服饰发展到明朝,已经达到了极为丰富的程度,这一点是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2. 在明朝,女袍主要有四种形式:交领、直领、盘领和合领,其中合领就是人们常说的立领。这种高领在明清时期流行,尤其是在南方中层女性的日常装扮中非常普遍。它的特征是领子高约一寸,有一两个领扣。
3. 然而,明清时期的汉人女子高领是否就是旗袍的立领呢?虽然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它们的款式就不同。明朝汉族女子的立领通常没有镶边,装饰简单,边缘呈直线型,自然流畅。而满族立领则通常有镶边,并且后来镶边风气日益盛行。另外,满族立领呈元宝型,有明显的弧度,这与同期康涛所绘的三娘子可以清晰区分。
4. 开边方式也不同。汉族女子的立领通常是直线对襟开边,而满族女子的立领则是弧线绕襟开边。
5. 此外,立领在形态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汉族的高领更注重装饰性,并且通常会有内衫和外衫两种形式,可以搭配对襟或圆领等多种款式,体现了明朝服饰的混搭性和层次性。相比之下,满族服饰的实用性更强,一般只有单一的外衫形式。
6. 立领这个术语即使统称为清代的元宝领也是不准确的。立领特指在民国二三十年代后,领子经过上浆处理,显得硬挺的旗袍领。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区别。汉服和旗袍的根本区别在于,旗袍以其布艺盘扣和斜腋线开边为标志,而汉服则以系带和斜腰线开边为特点。
7. 汉民族服饰中的立领,也称为明竖领,其特点是方角、瘦高,领上通常装饰有两颗金属扣,因此这类衣服也被称为“扣身袄儿”。它最早出现于明朝中期,并在明后期女性服饰中广泛流行。有观点认为竖领的兴起与当时“小冰河”时期的气候变冷有关,但从立领的形成结构来看,它更像是宽交领的一种变异形式。由于明末清初满洲八旗强迫汉人“剃发易服”的制度,明竖领和其他女装在一段时间内得以保留。明竖领的款式主要有两种:大襟袄儿(即斜襟)和对襟袄儿。
8. 到了清代中期,即干隆中后期,女性的竖领开始发生许多变化,首先是高度变低,通常镶有深色边缘,这种领子在清末被新兴的弧形高领所取代,这种弧形领子即后来俗称的旗袍领的起源。实际上,旗人的长袍原本是无领的,旗袍领的出现是旗人借鉴了汉人女性服饰在袍子上装领子后的产物。

2. 桑蚕丝衣服发硬不软

您好!衣服清洗前,建议先查看衣物内部的洗涤标签,按照洗涤标签标明的注意事项以及洗涤方式进行洗涤,避免由于错误洗涤方式导致衣物出现受损的情况。若是需要干洗,请送到专业的干洗店清洗。

真丝材质的衣物色彩牢靠度一般较低,桑蚕丝衣物的清洗,可参考以下清洗丝绸织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真丝绸品种繁多,建议清洗前查看衣物的洗涤标签。有些品种不宜洗涤,如花软缎、织锦缎、古香缎、天香绢、金香绉、金丝绒等;有些品种适合干洗,如立绒、漳绒、乔其纱等;有些可以水洗,洗前先在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深颜色一般易掉色,冷水或温水洗涤,不宜长时间浸泡;轻柔捏洗,切忌大力搓洗。机洗时选择轻档。
2、不耐碱,应选用中性不含酶或丝绸专用洗涤剂;
3、不可使用含氯助洗剂浸泡,可用含氧助洗剂去色渍;
4、采用挤压洗,忌拧绞,挤压除水,悬挂阴干或折半悬挂阴干,勿阳光下暴晒,不宜烘干;
5、要使用柔顺剂维护柔软手感和抗静电。
6、真丝衣物宜悬挂存放,存放衣物的箱、柜要保持清洁、干燥,尽量密封好,防止灰尘污染,不要洒除臭剂或香水,不要放置樟脑丸。保藏真丝服装,对薄型的内衣、衬衣、裤子、裙子、睡衣等,先要洗涤干净,熨干后再收藏。对不便拆洗的秋冬季服装、袄面、旗袍要用干洗法洗刷干净,熨平为止,以防止发生霉变、出蛀。经过熨烫,还可以起到杀菌灭虫的作用,熨烫时将衣物晾至七八成干再均匀地雾喷清水,待3-5分钟再烫,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30度至140度之间,熨斗不宜直接按触绸面,以免产生极光,必须在上面加盖一层湿布再烫,以防高温使丝绸发脆,甚至烧焦。

3. 旗袍领子往外翘怎么办

旗袍领子若出现往外翘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修正:
1. 首先,将领子清洗干净并完全晾干,准备烫平。
2. 使用盆子将生淀粉与冷水混合,每件衣领大约需要5-10克淀粉,搭配约150毫升水。确保淀粉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
3. 将领子完全浸入淀粉水中,多次挤干并展开,使领子充分吸收淀粉溶液。
4. 拧干领子,并在烫台上立即进行熨烫。注意,熨斗的温度应较高,并确保只熨烫领子的正面。
5. 趁热将领子折叠并进行整形,确保两个领子向外鼓起,丰满且对称。领子上浆即告完成。
注意事项:
- 若领子熨烫后出现明显亮光,表明淀粉使用过多;如果领子上浆后仍然显得疲软,说明淀粉用量不足。
- 确保在熨烫过程中领子保持固定形状,避免变形。
- 如果领子有多个层次或特别硬挺,需要适当调整熨烫的方法和力度,以避免烫出亮光或不均匀的痕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解决旗袍领子往外翘的问题,让衣领恢复挺括和平整,增添服装的整体美感。

4. 旗袍滚边如何制作啊

这个我教你吧,(*^__^*) 嘻嘻……我们天天做这个呢。

滚边工艺,有很多种方法的,这个要根据你需要的效果来做。


1、滚条制作。

1)颜色。

配色是个大学问,对于我这个设计师来说,配色是第一位的。可以雅致。也可以撞色。可以遵循传统,可以打破传统。关键看你想要什么样的效果。


2)上浆。

老师傅做滚条(我是指专业做旗袍的老师傅,比如我O(∩_∩)O~),一般都会对滚条布缩水,然后刮浆。而拒绝使用各种粘合衬。为啥呢,因为考虑到了后期的穿着和效果。这是专业旗袍的一部分。可惜,现在这样做的旗袍太少了。因为太麻烦。


3)斜裁。

45°角斜裁,必须滴。因为布条的拉扯力。纬丝有弹力,一拉变形,所以放弃。经丝,没有弹力,不利于滚边边缘线的塑造(否则太僵硬),所以,45°是两者的结合,最好的滚条角度最好的拉伸力。


4)宽度。

裁剪多宽,要根据你需要的滚边的成型效果来定的。

如果是成型滚边宽度在0.5cm,那么你的滚条应该在2.2-2.5,这个要看滚条的厚度和弹力来定。做之前,可以多试验几次看看效果。


2、滚边工艺。分为机缝、手缝。

机缝的也可以做到表面没有明线,但是不好的地方在于,机缝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拉扯滚条和大身布,不能保证滚边的松紧。如果一旦有松有紧,那滚边最后就不好看(有的地方会皱巴巴的)。

建议手缝。但是很多商家为了追求速度,一般第一道缝纫线还是采用机器缝纫,最后一道线采用手缝。这样的缝纫方法是目前好一点的旗袍比较常用的,但是本人并不认同,貌似多少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最好的旗袍,滚边所有的缝纫线全部是手缝的,因为手缝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滚条的松紧程度,这样滚出来的边,才粗细均匀,不会有起伏褶皱。


你看看先看看下面的这个图片,如果有不懂的再私信我吧。


5. 旗袍滚边如何制作啊

1. 色彩选择:旗袍滚边的色彩可以典雅,也可以大胆撞色。既可以选择遵循凯高伍传统,也可以大胆突破传统,展现个性;
2. 上浆处理:专业的旗袍制作师傅在制作滚边时,通常会对滚边布进行预处理,包括缩水和刮浆,以确保滚边效果的精准;
3. 斜裁技巧:滚边布应采用45度角斜裁,以增加服饰的线条美和层次感;
4. 宽度确定:滚边的宽度应根据预期的效果来决定,同时要考虑滚条的厚度和弹力,以确保滚边既美观又牢固;
5. 工艺选择:滚边工艺主要有机器缝合和手工缝合两种。机器缝合虽然在效率上有优势,但在缝制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滚条和大身布,难以保证滚边的松紧度。建议采用手工缝合,因为手工缝合可以随时调整滚条的松紧,使得滚边更加均匀细致。

6. 旗袍烫条,条总是黏住导致缠在一起有什么办法解决

1. 建议干洗。 古法制作的真丝旗袍,必须要去专业干洗店干洗,而绝不可以见水。因为这类旗袍的滚边或者领子都已经上过浆,见水后会失去韧性,容易变形。 价位低廉点的真丝旗袍,一般不会涉及如此复杂的工艺,大多用的是粘合衬来替代古老的上浆工艺。粘合衬是可以水洗的,大家可以放心轻柔水洗。 另外,大多真丝旗袍上面都有盘扣。好一点盘扣都是手工缝纫,力道太大或者不均都易导致盘扣脱落。所以,绝不可机洗哦。
2. 减少洗涤次数。 真丝旗袍上面多有绣花图案,如果是手绣图案更显得娇贵。经常洗涤会增加对绣花的磨损,容易产生丝毛。所以尽量减少洗涤次数哦。
3. 熨斗不可直接接触面料。 垫一块白色湿布,或者抬起熨斗快速从面料上方掠过。不可直接用熨斗拖拽面料,容易使面料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