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都有哪些紫砂壶款式
谈文玩鲜事儿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文玩大事我先知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器型何止万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经典造型的壶。这些经典壶式自其创制后,就成为各时代壶艺家们喜欢制作的品种,并不断衍生出新意。
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如:西施壶、石瓢壶、德钟壶、仿古如意壶、井栏壶、掇球壶、报春壶、供春壶、秦权壶、竹段壶,等等,这十几种壶型几乎所有制壶艺人多做过。
造型经典的紫砂壶为什么那么有魅力?因为紫砂壶造型得以流传至今的,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经受历代爱壶人审美的洗礼而终成经典。
鉴别紫砂壶,懂得紫砂壶之美的第一步是辨别紫砂壶的造型。如何从紫砂壶造型方面鉴别好坏优劣?首先要学会看懂历代紫砂名家的上乘佳作,根据自身的喜好去欣赏、感受。
“圆器”讲究“圆、稳、匀、正”,圆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和线条的大小、曲直要匀称,比例要恰当。如石瓢壶、西施壶、仿古壶、掇球壶、井栏壶、德钟壶、秦权壶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典型作品。
【 石 瓢 】
传统经典款式,历代名家制作较多,风格各异。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平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续下来,深受人们喜爱。
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 西 施 】
西施壶,首创者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时大彬为师。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可能后人觉得“西施乳壶”不雅,就改称“西施”或“倒把西施”。
【 井 栏 】
井栏壶是传统款式之一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可分为高井栏、低井栏和方井栏(六方、八方) ,但于壶的整体形式却没什么大的改变。 只是在细节 :如钮、 流、 把、 盖上的处理却有着细微的变化 ,也可以从是看出历史的痕迹 。另外井栏壶简单的形式留下很大的发挥的空间, 在装饰手法上的运用也层出不穷, 诗书画印皆可点睛 。
井栏壶流大多数是一弯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长似鲸虹, 短如鹰喙, 曲直皆微妙 。 此壶式也应属曼十八之列 。一改当时繁琐, 守旧, 题材狭窄贫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简洁 、明快、 新颖的壶式 耐人寻味 。搏得当时文士的青睐。 多少年来经历时间考验, 终成紫砂壶式中的传统经典。 后来之匠师从井栏之中汲取了不少灵感 。
【 掇 球 】
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掇球壶在盖沿和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 仿 鼓 】
仿鼓壶可以说是现代每个制壶人学徒时期学的第一把壶。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 德 钟 】
典型的传统壶型,清代邵大亨初创,德钟壶,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
【 秦 权 】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与韵石合作,一如当年陈鸿寿与杨彭年的传奇。紫砂题铭,直追曼生,神采翻飞。“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 桃源卖茶,以壶为秤。充满了想象的意境和潇洒不羁的情趣。
秦权为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万千,紫砂泰斗顾景舟更是将秦权做成了素器的巅峰典范。
【 美人肩 】
美人肩是个传统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来,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圆润,用手抚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温暖。
窈窕秀美的壶身,漂亮匀称的壶肩,肩项及腹,骨肉匀亭。纤细绰约的壶把和壶嘴,自然舒展,曲线优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动,清扬婉兮,美目盼兮。
【 供 春 】
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间,为求读书清净,县官吴颐山带着书童供春读书于宜兴(旧称阳羡)南部山区的金沙寺中,闲暇时供春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砂泥捏制茶壶,饮茶参禅,此时已成佛界习俗。也许是出于好奇吧,偷偷地跟着寺里的老和尚抟坯制壶,他见寺后山上一颗千年银杏古树,树身结着树瘿,像团起来的圆瘤,奇特可爱。于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壶后洗手沉淀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壶身,(那时候还没发展到拍身筒这个工艺步骤吧?呵呵)再接上与树瘿纹路相似的壶嘴、把,用手指按揿壶身表面并留下许多指螺印,烧成后果然生动异常,连老僧与吴颐山见了都连声称赞。供春之壶,胜于金玉。
往期精彩内容:
这种纪念币没有流通,只发行了666套,存世量很少,假的很多(视频)
神了,橄榄核雕刻十八罗汉手持法器五坐骑*(视频)
视频讲解,梅花桩、飞碟桩,对比一下金刚菩提手串(视频)
❷ 紫砂壶的种类
紫砂壶从被烧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注定终身与茶结缘,不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就像失去生命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在嗜茶者中早已形成共识。但随着紫砂泥的日益稀少,想要选购一把称心如意、高档次、高品位的紫砂壶时,我们才蓦然发现,昂贵的价格已经使紫砂壶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种,即便是数年前花千八百元就可以买到的普通紫砂壶,现如今的价位也水涨船高,飙升至万元,更不用提名家烧制或年代久远的紫砂壶了。据《宝藏》统计,目前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是2002年香港佳士得一件清干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该件作品以147.7万港币成交。因此如何鉴赏、保养紫砂壶,已经上升到了收藏投资的高度。紫砂壶的投资收藏也已成为文人雅士对茶文化的另一种理解,不管深谙茶中之道者如何滔滔不绝的讲述对茶道的理解,若无一把上好的紫砂壶,配以绝好的茶叶,这一切都缺乏了底蕴与信服度。爱茶者与赏茶之士可在把玩之间,细品那幽幽茶香,感受那份静谧惬意。
紫砂壶购买三诀:精、真、准
现今投资紫砂壶,仍以优中选佳为真谛。首先,品种要“精”。大师级作品仍是稳中有升,即使在紫砂壶市场低迷的2001年,当现代名家制的紫砂壶价格跌幅达20%时,大师级作品仍牢如磐石。例如已去世的大师顾景舟的茶壶价格,目前保持在10万至20万元。一些现代高级工艺师的精品,市场价格也在万元之上,但助理工艺师的作品则只有千元左右,两者的差距犹如天壤。
其次,鉴赏要“真”。绝大多数赝品均是粗制滥造的对象,大量属于地摊商品,投资者可选择那些“根正苗红”的商家或到拍卖行中竞拍,风险系数将大大降低。鉴定紫砂壶的真伪,一可从亮色上看,因经人手长期抚摩,面呈现亚光。而新制壶一般质地较疏松,颜色偏黄,无光亮的居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蜡或者鞋油打磨上去的。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落款皆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用阳文,字体会因摹仿或显呆板,或笔划长短粗细不一。如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最后,行情要“准”。在高端市场上清代紫砂壶仍是市场的主体。从历年紫砂壶成交情况来看,清代紫砂壶就占了八成,但由于藏家手中的精品壶不愿出手,加上明清紫砂壶存世稀少,所以这两年市场行情较为低迷。尽管2004年紫砂壶市场价位稍有回升,一件“金沙内用”紫砂提梁壶也以5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高居历年紫砂壶成交价第二,但整体涨幅仍不大,据专家估计最好的行情应该在两年以后。市场低迷期正是投资良机。与其花高价拍来一把数万数十万的明清紫砂壶,倒不如考虑投资价格适中的紫砂壶,比如收藏民国紫砂壶,其价位在百元到万元间不等,一把民国普通紫砂壶就仅需百元左右,而一些名人手绘紫砂壶,如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手绘紫砂壶一般价格在4万到5万间,投资者须谨慎出手,也可考虑收藏一些现代工艺大师的精品。一般这样的投资周期比较短,投资金额少,但其升值较快,适合短期投资者考虑。
以上所说的也仅仅是选购收藏紫砂壶的三个基本原则,具体怎样才能准确把握住这三个字,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详细了解。
知壶:紫砂壶的四大特性
中国人对紫砂壶的推崇之情由来以久。紫砂壶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范蠡——“陶朱公”,但真正制成壶是在明武崇正德年间以后。相传古时候宜兴街头,一日一僧人突沿街叫卖:“卖富贵土了,谁买富贵土,买了就大富大贵了。”其实僧人指的就是紫砂壶的原料。紫砂壶的泥原料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构成,因其产自江苏宜兴,以紫泥为主,故称宜兴紫砂。紫砂泥料是从矿层中开采出的紫泥,俗称生泥。紫砂壶除由紫泥、绿泥或红泥单烧造制外,也会以不同成分配比,不同温度烧制,呈现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绿而不嫩,如铁如石,被正文于一器,集白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黑若钟鼎陈明庭,追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烧成后的紫砂壶保温性和透湿性均十分理想,称其为:“世间茶具称为首”,并非夸张。
紫砂壶何以受到爱茶者的一再追捧呢?主要是由它特有的性质决定的:
首先,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
第二,它的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无茶具本身所带的异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第三,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有利于洗涤及保持茶壶自身的卫生。这是由于紫砂壶的陶质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汽,加速茶水的发酵。
第四,冷热急变性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握持壶不会炙手。而且还可用文火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开裂。
品壶:泥、形、工、款、功
品一把好的紫砂壶,可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为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其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一句“玩赏揩摩在人手”就能说明紫砂质表感觉的重要性。紫砂手感不同于其它陶泥,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而非紫砂物件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在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为丰富,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从文化角度讲,笔者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最末。首先紫砂壶是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应为茶道所追求的“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传统造型,皆是时代冲刷后仅存的优秀作品,以今眼光细细打量,其仍在闪光。
三是“工”:紫砂壶在“工”上,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京剧唱段的严谨。在点、线、面三元素上,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无半点含糊。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集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在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而且在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给赏壶人带去美的享受。
五是“功”:“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在讲究造型的形式美时,容易忽视其功能美。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
选壶:实用、工艺、艺术
紫砂壶将功能性实用品与欣赏性艺术品集于一身,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考量这三方面:
一是紫砂壶的实用性。紫砂壶用于泡茶注茶功能性是优先考虑的。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恰当,高矮得当,大者容水数升,小者仅纳一杯之量;壶把便于端拿,重心稳当;口盖严谨,出水流畅;让品茗沏茶可以得心应手。按目前家庭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聚饮,宜采用容量 350毫升为佳,无论手拿手提都只需举手之劳,所以人称“一手壶”。
二是紫砂壶的工艺性。既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包括长短、粗细、高矮、方圆、线条的曲直、刚柔和稳重饱满。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注意观察壶面是否圆润、光滑而又质感。用手触摸壶内壁,看是否精细,察看壶盖是否有破损,壶身倾注是否落帽,总体上感觉壶形是否自然。
三是紫砂壶的艺术性。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陶艺家在其创作中会融入独特的心里体会,所以必须能够抒发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艺术感受。
用壶:五步泡茶法
每个紫砂壶一般只配一种茶,至于配哪种茶,就要视每个紫砂壶的特点,由泥质、大小、造型和开壶工艺等而定。讲究饮茶者,大都采用容积一般在800CC-200CC为主多。高壶小,宜冲泡红茶;矮壶大,宜冲泡绿茶。一般用紫砂壶泡茶的程序为:
温壶温杯:将茶壶内外和茶杯用开水烧烫,既可净壶去霉,又可暖壶醒味。
投茶:观干茶形,闻干茶香,选好茶后用茶抄抄起约茶壶容量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的茶叶,投入茶壶。
温润泡:把开水注入壶中,然后马上将水倒出。如果茶汤面上有泡沫,可注入开水至近乎满泻,然后再用壶盖轻轻刮去浮在茶汤面上的泡沫。这道工序目的是洗茶和使茶叶在吸收一定水分厚呈舒展状态,有利于冲第一道茶汤时香气与滋味的发挥。
冲第一泡:用绿茶时,注入水温为摄氏80度为宜;用红茶、乌龙茶、普洱茶、沱茶时,水温保持在摄氏90-100度为宜。浸泡约60秒后,把壶中的茶汤倒入放有茶滤斗的牛奶杯中(此杯在茶道中称公平杯),这叫洗茶;然后把奶杯中的茶分别倒入闻香杯和口杯中,随之可饮。其后每一泡,浸泡的时间适当延长。茶叶冲6到12泡为宜。泡完茶后,一定要将茶叶从壶中清出,再用开水烧烫。
最后取出壶盖,壶底朝天,壶口朝地自然风干,为防止壶口被磨损,可在地上铺层吸水性较好的棉布。切勿用洗洁精等清洁剂清洗紫砂壶,因为紫砂会吸入清洁剂的气味从而破坏茶香。
养壶:怡情养性
一把价格昂贵的紫砂壶如不细细养护,其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大打折扣。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器”,但主角仍是“人”。养壶即养性也。“养壶”之所以曰“养”,正是因其可“怡情养性”也。
在饮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或在每天早晨清洗茶壶茶具时,用壶中的茶渣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既可擦去壶身茶垢结渣痕,又能经湿茶叶水磨,使壶体光润亮泽。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下,紫砂壶才会越发柔和绚丽,人称此法为“茶汤养壶”。
新壶初用,不免有点土味,可用细纱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后,放如较浓的茶叶水锅里煮沸晾干,如此再三,即可沏茶。不论新壶、旧壶,用开水沏茶后,趁壶体表面温度较高,可用湿毛巾,或干净湿布,擦抹壶体,水印旋擦旋干,反复多次,壶体温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如此坚持三四月后,新壶大体可发“黯然之光”。
壶的表面会积有茶迹,这就需用养壶毛笔或软毛牙刷在壶表面经常刷洗,以保持清洁。如此日擦、涤洗,壶的表面会起一层亚光,人称其为“包浆”(葆浆),这种亚光不会因高温高压冲洗而褪去,甚显高雅品位。亦有人用油手、油布在壶身揩擦而出现的光,称为“和尚光”,一经清洁剂洗涤,亮光随即褪去,露出块块垢疤,甚有破相之嫌,《阳羡名陶录》云,“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所以,切毋将油污垢物沾上壶身,保持壶的洁净,才能养好壶。
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养壶法:把瓦片(江南黑土瓦)碾磨成很细的粉末,用六层纱布包扎成枇杷大小的布球,趁茶汤浇在壶体时,纱布球沾上茶汤轻轻顺序抚磨壶体使壶体洁净光润。在今日,你可采用精细磨料粉末代替瓦片粉末做成纱布球,亦可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
细选茶叶,入紫砂壶润泡,耳边是否飘起唐人卢仝的“七碗茶歌”呢?
“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B、
紫砂茶具,造型奇巧,呈色古朴,典雅精美,装饰大方,气质独特,集金石、书画、雕塑艺术于一体,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实用价值,是为中华一大瑰宝。紫砂茶壶,造型尤为新颖奇巧。有的像树墩,有的如竹节,有的似瓜果;或为仿生之花木,或为象形之鸟兽,或为几何之图形,或为仿古之器皿;“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器形万千,妙不可言;且镌以诗文,绘以书画,嵌以金银,典雅之中显华贵。难怪紫砂茶壶能独步天下,饮誉世界,成为世人钟爱的收藏珍品了。
紫砂陶的制作工艺还得从紫砂土说起,紫砂陶所用原料是由紫泥、绿泥(本山绿)、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紫砂泥料产于石岩下夹存于甲泥矿层中。本山绿是紫泥层的夹脂,故本山绿泥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红泥产于嫩泥矿底部泥料层中,质坚如石,故有朱红泥之称,紫砂泥属于高岭土,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含铁量较高颗料较粗,故其它陶土不能比美。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原料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互相配比掺和使用。刚开采的紫砂泥料不能用水直接膨润,要散放露天,风化陈腐几个月,然后粉碎,过筛、加水拌和加工成坯伯(半成品)即可制伯。紫砂器不需上釉,经窑烧成1100℃至1200℃氧化焰烧成就可得到色泽雅致、质地坚细耐用的紫砂器。紫砂的色泽以紫红色为主,因而称为紫砂陶,由于原料的不同配比掺搭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深紫栗色、梨皮、海棠红、天青、青灰、墨绿、黛黑等等不同的颜色。
紫砂泥优良性能及特点表现在:1.可塑性能,比其它陶瓷原料或粘土更听话,允许成型范围极宽,比一般陶土不同,经高温烧成不易变型,成品和坯体收缩率仅为百分之十。2.紫砂器经高温烧成后,成品能保持百分之二的吸水率,和百分之二的气孔率。3.紫砂器里外均不上釉,用作茶具,其没出物不会产生某种不良影响。4.紫砂器能经受冷热急变,冬天泡茶决无爆裂之虑,能放在文火上炖烧不会炸损,由于传热缓慢,使用时握摸不易炙手。5.紫砂壶经久耐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于是器身玉色晶光,气息温雅,并以边喝边把玩摩挲为乐事。
C、
紫砂壶造形法,及鉴定标准:
(一) 几何型;(二)自然型;(三)筋纹型,大体为三种。
1、几何型,俗称为光货,光货的设计制作是最能鉴别功力的,光货是指整个徒刑中不同形体部位,要求是每个过程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均,都要有自己的特质、性格和规范,这些明确要求就要看简单的线形,比较丰富的内容,供人们审视功力优劣,审美情趣因人而异,功力优劣难以强求一致,但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应该到方非一式,圆不一样,在变化中求统一,如传统的掇球,竹鼓壶、汉君壶、合盘壶、四方壶、提璧壶、洋桶等等。
2、自然型的茶具比较直接摸拟自然界固有物或人造物,来作为造形的基本形态,行话称为“花货”。在这一类作品中摸拟客观形象时,又分为二种,一种是直接将某一种对象的典型物,演变成壶的形状如南瓜壶、柿扁壶、梅段壶,另一种是几何类,在壶筒上,选择恰当的部位,用装饰手法的雕刻或透雕的方法把某种典型的形象附贴上,如常青壶、报春壶、梅型壶、竹节壶等等。按紫砂茶具特有的形式美加以整理,通常说是变型处理。
3、筋纹型是紫砂艺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壶式。筋纹与筋纹之间的型体处理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菱花式壶,第二种是菊或瓜果类式的纹样制作的壶,第三种是第二种的变态,筋纹与筋纹之间呈凹进的元线条状。
鉴定紫砂壶优劣标准可归纳为四个要素;三个主要因素,五个字来概括;
1、四个要素:如果抽象地讲此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四要素。“形”即形式的美,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的意味。“气”即气质,壶艺所有内涵的本质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底、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以上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完美的好作品。
2、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
完美的形象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相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紫砂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衫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执握、壶的周围合缝,壶嘴出水流畅,同时也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什么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学成份,分子结构,吸水率,透气性、紫砂壶泡、注茗的功能、壶的造型、色的色泽、工艺技巧、以及装饰手段、艺术风格、名人名作、历史沿革,欣赏紫砂、亦浅、亦深、亦玄、亦神,关健在于你如何进入赏壶之门,来加于体会。紫砂壶历来多分成四个档次:日用品壶(即大路货)、工艺品壶(即细货)、特艺品(即名人名家的作品)、艺术品(富于艺术生命的作品)。用五字法来概括:即,“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于艺术标准,后一个字为功标准。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技法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紫砂泥的特殊优越性能更重要,许多陶瓷专着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多有,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的关健不在于氧化铁,而在于紫砂的“砂”字。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由于原材料油,带来的功能效用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应该是紫砂泥质的优劣。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样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即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笔者认为古最佳,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应该是茶道 所追求的意境,茶道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平和”“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紫砂壶的造形全凭感觉,制壶的讲等样,等势,按造形学讲就是“均衡”。讲许多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名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而紫砂壶的造形技法与国画之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如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原素,在此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杨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念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合格紫砂壶。按照紫砂壶的成型工艺特殊要求,壶嘴与扳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以上这些都属于手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是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有二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优劣,壶的制作者、题词、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紫砂壶面上题词内容,镌刻的书画内涵和印款。紫的装饰艺术也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后部分,它具有传统的“诗、书、画、印”四化位一体的显着特点,所以欣赏一把紫砂壶除了看神经质泥色、造形、制作的功夫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等等方面。所以一把紫砂壶的欣赏能带给人们更多更美的享受。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的新品层出不穷、但是有些制作艺人只讲究造形美而往往忽视功能闰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公平直接影响此砂壶功能的发挥,的的紫砂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应于紫砂壶具有很强实用性。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了,所以千万不要忽视紫砂壶的功能美。紫砂壶的功能美有那些表现呢?1.容量适度。2.高矮得当。3.口盖得严紧。4.出水要流畅。按目前大多饮茶者的习惯而言,一般容量最好在200-350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在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劳。故称为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易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壶口溢出,壶嘴出水也很关健,凡此种种都属于功能美的标准。
源于:品十茶城网。
❸ 紫砂壶的造型分哪几类
种类比较多款型有光壶 刻绘壶 泥绘壶 彩绘壶 浮雕壶
器行有圆壶,方壶,筋纹器,花壶,提梁壶
造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制作的风格,看楼主想要收什么样的壶了,可以淘宝上壶佐壶佑店看看,不同款型不同器行的作品均有,不妨逛逛看,收壶就是要多看多比较多学习,然后再定,希望楼主早日挑选到心仪的紫砂
❹ 我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产品
1、旗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2、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3、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国结才真正成为了盛传于民间的艺术。
4、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其特点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纹饰永不退色,款式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5、紫砂壶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
❺ 紫砂壶分为哪几种
分三类
紫砂壶基本上分三种造型:几何型、自然型、筋纹型。
几何型,俗称为光货,光货的设计制作是最能鉴别功力的,光货是指整个造型中不同形体部位,要求是每个过程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匀,都要有自己的特质、性格和规范,这些明确要求就要看简单的线形,比较丰富的内容,供人们审视功力优劣,审美情趣因人而异,如传统的掇球壶、竹鼓壶、汉君壶、合盘壶、四方壶、提壁壶、洋桶壶等等。
自然型的茶具比较直接模拟自然界固有物或人造物,来作为造型的基本形态,行话称为“花货”。在这类作品中模拟客观形象时,又分为二种:一种是直接将某一种对象的典型物,演变成壶的形状如南瓜壶、柿扁壶、梅段壶;另一种是几何型类,在壶身筒上,选择恰当的部位,用装饰的手法以雕刻或透雕的方法把某一种典型的形象附贴上,如常青壶、报春壶、梅型壶、竹节壶等等。
筋纹型是紫砂艺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壶式。筋纹与筋纹之间的处理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 花型,第二种是菊花或瓜果式纹样制作的壶,第三种是第二种的失常,筋纹与筋纹之间呈凹进的线条状。
❻ 紫砂壶的器型种类有哪些
紫砂壶的器型种类:
1、紫砂壶按工艺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
2、紫砂壶按行业可分为三大类:
(1)花货:即自然形,采用雕塑技法或浮雕、半圆雕装饰技法捏制茶壶,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以艺术手法设计成茶壶造型,诸如松树段壶、竹节壶、梅干壶、西瓜壶等,富有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明代供春树瘩壶是已知最早的花货紫砂壶。
(2)光货:即几何形,特点是壶身为几何体,表面光素。光货又分为圈货、方货两大类。圈货,即茶壶的横剖面是圆形或椭圆形,如:圆壶、提梁壶、仿鼓壶、掇球壶等;
(3)方货:即茶壶的横剖面是四方、六方、八方等,如:僧帽壶、传炉壶、瓢梭壶等。筋货是从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云水纹干创作出来的造型样式。这类壶艺要求口、盖、嘴、底、把都必须作成筋纹形,使与壶身的纹理相配合。
(6)旗袍紫砂壶这些属于什么类型扩展阅读:
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
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
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
❼ 紫砂壶鉴定的鉴定方法
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1、泥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 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
2、形
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
譬如石桃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去了他们的作品之中。
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
3、工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
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4、款
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着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5、功
所谓功指壶的功能美。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紫砂壶的功能美:容量适度;高矮得当;盖严紧;出水流畅。
(7)旗袍紫砂壶这些属于什么类型扩展阅读
对于使用中的茶壶保养:
1、泡茶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
2、常用棉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
3、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4、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使用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
5、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6、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7、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❽ 怎样辨别紫砂壶质量。和好坏
方法:
1、看精密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正面手压气孔再倾壶倒水,涓滴不出则表明有间不容发的精密度,或手压流口再反倒壶身,若壶盖不落也表明精密度高。
❾ 紫砂壶有哪些种类呀
紫砂壶按照工艺可以分为光身壶、花果壶、筋纹壶、方壶、陶艺装饰壶五大类。如果按照行业分可以分为花货、光货、方货三大类,还可以按照造型分可以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和筋纹型体。
❿ 紫砂壶的分类
一、几何形体紫砂壶造型,俗称“光货”。光货造型讲究器皿的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以及形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辅以一些简洁的线条装饰,其造型又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要求达到“圆、稳、匀、正”,要“柔中寓刚”。珠圆玉润之圆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匀称,比例要恰当,整个造型要端正挺括。紫砂传统造型掇球壶、仿古壶和汉扁壶等,就是紫砂圆器茶壶的典型造型。方器主要有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长方等。方器造型讲究“方中寓圆”,要求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不论是几方形的造型,紫砂壶口盖必须规划统一,任意转动壶盖,口盖准缝吻合。紫砂传统造型四方桥顶壶、传炉壶、僧帽壶、雪华壶等,就是紫砂方壶的典型造型。
二、自然形体紫砂壶造型,俗称“花货”。花货取材自植物、动物的自然形态,最能代表制壶艺人的匠心独运,以造化为师。这种造型带有一些浮雕、半浮雕装饰,模拟自然形态。主要是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将自然形态变化而来的造型。另外则是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的手法,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壶的嘴、把和的子。花货造型既要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更要表现对象的本质,表现自然形态最美的部分,并要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触觉舒适和使用安全的原则。紫砂传统造型鱼化龙壶、松竹梅壶、翠蝶壶、茶花壶等,是花货造型的代表作品。
三、筋纹器紫砂壶造型,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结体精确严格,制作精巧的一种陶瓷造型类别。其特点是将形体分作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成于精确严格的结构之中,形成一个完美在整体。其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筋纹线条纹理清晰,疏密变化得体。制作粗工,要求口盖准缝,任意调换壶盖的方向合到口上,都能很滑爽吻合。紫砂传统造型合菊壶、瓜菱壶、玉兰花壶、水仙花壶、葵花壶等,就是筋纹器造型中有代表性的产品。
四、水平壶和茶器造型,不同于一般茶壶的要求。水平壶容积很小,是我国广东、福建一带喝“功夫茶”的器具,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不少使用和收藏者,因为喝“功夫茶”时,壶内要放很多茶叶,仅用开水冲泡,茶汁出不来,还必须将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壶的外面,使茶壶浮在热水中,才能使壶在热水中保持平衡。壶嘴以直形嘴为最多,以利于使用功能及生产工艺。传统式样的紫砂水平壶有线圆水平、扁雅水平、汤婆水平、线瓢水平和什锦水平等,造型美观,制作考察,质地致密,颇为中外人士赏识。茶器是日本民族所爱用的产品。茶器的造型特怔是一般不用端把(传统样式的壶把),而在与壶嘴成九十度角处装一柄,也有连柄都不装的。茶器的口部较大,嵌盖较多,一般用“流”代替嘴。茶器的容量,一般在二百到三百毫升左右,其“流”的根部较大,所以出水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