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形容旗袍韵味的诗句是什么
形容旗袍韵味的诗句如下:
(一)
若水闲情约楚腰,美人香草锦丝绡。
从来玉骨冰肌静,能使荷花绿叶摇。
眸上心痕深也邃,梦中蓝雨放还娇。
端庄秀丽龙江韵,腕底流馨诗更豪。
(二)
竹林碧绿生紫烟,妆束湘妃晓亭前。
旗袍彩绘真淑女,媚眼传情美婵娟。
明月梦乡因我趣,春风花影为谁妍。
十里闻香招蜂妒,一声莺啭令人怜。
(三)
江南秀女倍温柔,曲线玲珑韵味稠。
曼妙新装妆雅致,鲜明粉饰适风流。
弯眉浅笑三春暖,俊脸浓情几度羞。
好看旗袍真美色,人间天上醉回眸。
(四)
旗装丽女显窈窕,地仰天倾山水娇。
后岭双圆撑锦幔,前峰对鼓抖裙腰。
彩波曲浪婆娑舞,粉壁峨眉乌发飘。
玉柳梅枝风里摆,柔绫绵性裹妖娆。
B. 安然穿旗袍吃饭脱鞋掉筷子是什么电视剧
不是电视剧,是电影《月老神龟》。
《月老神龟》是由小帮执导,石晓慧担任制片和监制,孙雅、金俊秀联合出演的网络大电影,于2016年11月10日在爱奇艺独家上映。
《温柔的谎言》中安然的饰演者孙雅在影片中饰演唐拉拉,身穿旗袍的唐拉拉吃饭时故意掉筷子勾引男主的画面成了该片的名场面。
剧情介绍:
影片主要讲述时尚女魔头唐拉拉在前往放生池许愿的过程中意外落水穿越到民国金府,阴差阳错竟成了金府的二少奶奶。
唐拉拉的到来搅得这个本来压抑如湖水般的民国宅院波澜四起,并与金府二少爷金涛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又浪漫非凡的民国爱恋。
C. 有部电视剧,有个情节是有个军官在官员门口叫自己穿旗袍的女人去勾引官员的,请问那是什么电视剧
建国大业
D. 从旗袍的兴衰分析世界时尚流行趋势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自己总结的~~~全旗袍发展过程 是最简短版的 不能再简了~~
有五个历史阶段了
一,清初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封建文化特色代表)
二,清末至民国初 也就是20年代及其以前 旗袍已变得宽大繁褥(封建文化特色
代表)
三,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的 时期。全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的。(辛亥革命 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代表新生中国)
四,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社会主义,文化反对资本化,旗袍被视为资本文化代表 被禁)
五,改革开放后,再次流行。(思想解放,旗袍作为中国文化代表,被重新推向世界)
下面是民国至今旗袍发展历程 与文化流行 比较长 给你参考参考~~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满族封建统治者,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后“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装影响,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
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整个80年代,一直有人预测旗袍将会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
作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
这种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纤仿真丝面料,色彩鲜艳,开衩很高,做工粗糙。这实在有损旗袍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们为了区别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贸然穿旗袍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E. 一个女的穿旗袍男主捡筷子还流鼻血什么电视
《月老神龟》
影片主要讲述了时尚女魔头唐拉拉在前往放生池许愿的过程中意外落水穿越到民国金府,阴差阳错竟成了金府的二少奶奶。
唐拉拉的到来搅得这个本来压抑如湖水般的民国宅院波澜四起并与金府二少爷金涛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又浪漫非凡的民国爱恋。
(5)晓旗袍角度什么返厂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由北京双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新片场独家发行,导演小帮执导,石晓慧担任制片、监制,演员孙雅、金俊秀联合出演的网络大电影《月老神龟》将于11月10日在爱奇艺独家上映。影片融合奇幻、搞笑、励志等热门元素,与其说这是一部穿越电影,不如说是一场属于都市职场女性迟来的梦幻逃离。
“它的穿越不是简单的消费古风,而是在制度、文化甚至是矛盾冲突上进行深度的还原。”不戏说,不开挂,穿越其实不简单穿越题材在影视作品中并不新鲜,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戏说的情节加开挂的主角。真要回到那段历史,现代人会经历些什么呢?女主的穿越之初就面临着很严峻的考验,困难指数不断升级,与民国古板宅院进行着有趣的碰撞。
F. 关于旗袍的特点,从美术角度分析,急!!!!!!
电影《花样年
华》中的色彩应用, 这部影片中的色彩的变换是通过女主人
公的旗袍表现出来的, 这种旗袍的变换以及视觉上的欣赏表
现出来的是女主人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因为衣服的穿着
恰好能够表现一个人的欣赏风格。因此,色彩在电影中的应
用, 是一种艺术嫁接于另一种艺术的表现, 能够将电影的主
G. 锅炉工娶回懒继母,素日穿旗袍不干活,继母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提到北京的八大胡同,或许大家都并不陌生,在民国时期,八大胡同作为北京着名的娱乐场所,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上层贵族,都曾经来到这里寻欢作乐。而就在这一时期内,八大胡同中也出现了一位非常着名的歌妓小凤仙。在小凤仙的一生中,虽然说她曾经经历过一段十分风光的日子,但是,她的命运却始终都是悲惨的。在她人生的后半部分中,她也嫁给了一位普普通通的锅炉工。当时,与那些平民百姓的妻子所不同的是,她并没有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与之相反的是,她整日穿着旗袍,怀念着之前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之下,她的继女也不知道原来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凤仙。而直到四十四年后,小凤仙的身份之谜才被揭开。那么,在小凤仙的一生中,她究竟经历过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结语
从小凤仙一生的经历中就能够感受到,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中,人人的生活都遭遇了一定程度上的动荡,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走进了和平发展的环境中,但是,曾经的颠沛流离却始终都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发展观念。
H. 旗袍是从什么时候流行的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国时尚前沿上海开始流行,后迅速风靡全国。1929年4月,民国政府将旗袍定为国服。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历史文化
民国文化女性的名字,总伴随着她们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吴健雄、吴贻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张爱玲、林徽因、萧红和丁玲等。
珍贵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女演员的服装也依然是旗袍, 其它传统说唱艺术如大鼓和评书等也多以旗袍为女演员传统服装。
历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华裔小姐,亚洲小姐和广州西关小姐选举中,她们期间或最后必定会穿旗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旗袍
I. 郭晓冬不让媳妇穿裙短过膝,程莉莎是如何打扮自己的
郭晓冬不让程莉莎穿过于短的裙子,这可能是出于老公对老婆的保护欲和占有欲,但是这也不能妨碍女明星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毕竟除了短裙,她还可以穿长裙、旗袍等好看的衣服。
只能说一个人的美丽并不是靠外在的衣服装饰就能随意改变的,就算程莉莎不被郭晓冬允许穿短裙,但是其他的衣物也丝毫不能阻止她尽情释放自己的魅力,更过分的是,相比于短裙,或许其他服饰更加能够展现她本身的美丽,郭晓冬想必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本意会换着花样被打破,还是不得不称赞一句,程莉莎真的好生漂亮!
J. 黄志忠多年前演的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一中年女人经常穿旗袍,装成普通人,其实是特务。电视剧名字是什么
是《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