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实验一(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
验一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原理
(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
某些化学试剂 +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
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
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演示教学课件)
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 溶液)
教师提问:在我们高中生物中还学习过那些利用颜色反应鉴定物质的 用到了那些化学试剂 由产生了那些特定的颜色呢
学生回答:略.如果回答不全教师补充:
④染色(质)体+ 醋酸洋红(或龙胆紫) 红色(或紫色)
⑤淀粉+碘液 蓝色
⑥DNA+二苯胺试剂 蓝色(水浴加热)
⑦大肠杆菌+伊红-美蓝 产生紫色,略带金属光泽
今天,我们学习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一),还原糖的鉴定
1,还原糖的鉴定步骤:
选材: 苹果:洗净,去皮,切块,取5g放如研钵中
制备组织样液 研磨成浆: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
注入组织样液2ml 过滤: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漏斗上垫一层纱布
加斐林试剂:2ml(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别加入)
水浴加热:煮沸2min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结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②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
斐林试剂的配制过程示意:
斐林试剂甲液( 0.1 g/ml的 NaOH 溶液)
斐林试剂乙液( 0.05 g/ml的 CuSO4 溶液)
③在鉴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还能用其他那些鉴定方法
学生回答:还可以用斑氏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及糖尿试纸据糖的由少到多产生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
(二),脂肪的鉴定
1,脂肪的鉴定步骤: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取理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
去浮色
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结论: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②该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只含有单层细胞理想薄片.
③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
蛋白质的鉴定步骤:
选材:卵清稀释液或黄豆(浸泡1-2d) 豆浆 滤液
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一定要先加入A液(即0.1 g/ml的 NaOH 溶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即0.01 g/ml的 CuSO4 溶液).
③还可设计一只加底物的试管,不加双缩脲试剂,进行空白对照,说明颜色反应的引起是蛋白质的存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不是空气的氧化引起.
教学小结:
1,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相同点:
①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构成;
②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都为0.1g/mL NaOH溶液.
不同点:
①CuSO4溶液浓度不一样:斐林试剂乙液为 0.05 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 B为 0.01g/mLCuSO4溶液.
②配制比例不一样.
③使用方法不一样: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起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
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糖,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
⑤反应本质及颜色反应不一样.
2,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之比较
还原糖的鉴定
脂肪的鉴定
蛋白质的鉴定
材料的选取:
富含糖,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
富含脂肪
富含蛋白质
材料的处理:
去皮,研磨
浸泡
——
试剂的使用:
甲液与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
染色和洗浮色不宜过长
先加A液再滴加B液
反应的本质:
新制的Cu(OH)2溶液与—CHO(还原糖的醛基)反应
——
碱性条件下Cu2+ 与肽键反应
3,苏丹Ⅲ染液与苏丹Ⅳ染液的比较
都是用来鉴定脂肪.苏丹Ⅳ染液更易溶于脂肪,所以染色更深,同时要求染色时间更短
‘贰’ 小米air2和air2s的区别
小米蓝牙耳机air2s和air2主要区别在于:小米蓝牙耳机air2s延迟,相比小米air2延迟更低了,小米蓝牙耳机air2s重量较轻和小米10Pro可以完美适配,音质不错,续航能力较好。
1、增加无线充电功能
Air2S是小米第一款支持无线充电的TWS耳机。解决方案来自易冲半导体,支持Qi标准,充电功率2.5W。 易冲是无线充电联盟WPC的创始会员以及Qi协议的起草者。苹果官方推荐的mophi无线充电板,用的就是易冲的解决方案。
2、充电盒电池容量变大
最直接的变化是充电盒电池容量变大,续航提升。充电盒电池由250mAh提升至420mAh,续航时间4h+14h升级到5h+24h。 ps:耳机内部的电池依然是30mAh。
3、双耳同步传输
Air2宣传时,说的是没有主从限制。实际使用的时候,两个耳机都可以作为主耳机,没有限制,但是如果两个耳机一起使用的话,其中一个会自动变成从耳机。 Air2S在上一代没有主从限制的基础上,做到了同步传输。简单来说,Air2而Air2S同时连接时都是主耳机。
4、升级LHDC 3.0
Air2和2S都支持LHDC编码,不同的地方在于从LHDC 2.0升级到了LHDC 3.0,前者相比后者最大的变化就是延迟降低了。
拓展资料:
小米真无线蓝牙耳机Air 2是小米公司于2019年9月24日发布的一款无线蓝牙耳机。
小米真无线蓝牙耳机Air 2采用了14.2毫米复合振膜动圈单元,能精准的还原人声和乐器。另外,支持LHDC Hi-Res蓝牙高清解码技术。
小米真无线蓝牙耳机Air 2采用了14.2毫米复合振膜动圈单元,低音丰富饱满、高音明亮通透。能精准的还原人声和乐器。另外,支持LHDC Hi-Res蓝牙高清解码技术。
小米air2s:全新一代耳机降噪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耳机降噪体验,内均置两个高灵敏度麦克风,在地铁站,马路边进行通话,可有效降低通话时环境噪声,通话基本不受干扰,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
‘叁’ 东风风神EQ4H发动机皮带涨紧轮如何泻压
拧松涨紧轮上的螺丝,就可以泄压了。但是需要注意,不要拧松太多,稍微松一点就可以。
‘肆’ 皮带机综合保护都有什么
皮带机八大综保接入带智能型温度传感器,温度可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设定;当配接开关型温度传感器,对皮带机的辊筒及轴承或环境温度进行监控,温度整定值分30℃、40℃、60℃三挡,当监视点温度高于整定值监控装置能自动切断皮带机电源,实现超温保护。超温保护整定误差值小于5℃,
通过配接智能型或普通多个跑偏传感器,对皮带机的跑偏情况进行监控,当皮带机的皮带跑偏时,经20~40S延时,监控装置切断皮带机电源,实现跑偏保护,跑偏传感器按装数量不限。
配有独立的RFMH型热敏式超温自动洒水装置,中煤能对超温及着火事故进行自动洒水,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的产生和发展。热敏式超温自动洒水装置的保护温度可在35℃~70℃之间选择,出厂时一般选择在50±2℃。皮带机八大综保通过配接智能型或普通开关型堆煤传感器,对皮带机的煤仓或漏斗煤位情况进行监控,在堆煤情况下,煤位传感器角度偏移,接点闭合ali11,监控装置切断皮带机电源,实现堆煤保护,堆煤保护动作延时1-3S。
皮带机八大综保用于链板机控制时,配接同步传感器后,可在断链后刮板倾斜15°以上进行保护。单台使用时:将本装置置于手动控制方式,其起车和停车受本台面板上的起车和停车按钮控制,轻按一下起车按钮本装置将会发出“第X台皮带将要起车,注意安全”的语言信号,经过8±2s的延时,该皮带开始起动运转。需停车时,按一下停止按钮即可。
‘伍’ 煤矿用皮带机保护都有哪些
煤矿用皮带运输机主要有六大保护分别是:
一、防滑保护
当输送带速度10s内均在(50%~70%)Ve(Ve为额定带速)范围内、输送带速度小于或等于50%、输送带速度大于或等于110%Ve时防滑保护应报警,同时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对带式输送机正常启动和停止的速度变化,防滑保护装置不应有保护动作。
二、堆媒保护
堆煤保护装置在2s内连续监测到煤位超过预订值,应报警,同时,中止带式输送机运行。由改变传感器偏角或动作行程实现保护的堆煤保护装置,其保护动作所需的作用力不大于9.8N。
三、跑偏保护
当运行的输送带跑偏超过托辊的边缘20mm(如使用三联辊的胶带输送机超过70 mm)时,跑偏保护装置应报警。
3.3.2.2当运行的输送带超出托辊20mm(如使用三联辊的胶带输送机超过70 mm),经延时5~15s后,跑偏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能够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
3.3.2.3对于使用接触式跑偏传感器之类的跑偏保护装置 ,其保护动作所需作用于跑偏传感器中点正向力为20~100N。
四、烟雾保护
连续2s内,烟雾浓度达到1.5%时,烟雾保护应报警,中止带式输送机运行,同时启动自动洒水装置,洒水降温。
五、防撕裂保护
运行的胶带纵向撕裂时,防撕裂保护应报警,同时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
六、超温自动洒水保护
在测温点处,温度超过规定时超温自动洒水装置应报警,同时能启动自动洒水装置,喷水降温。
‘陆’ 常用的丝锥规格有哪些
公制机用直槽丝锥M1.2-M60 精度H1、H2、H3 通孔、盲孔及左旋螺纹丝锥
公制手用丝锥M1.2-M30/公制螺旋槽丝锥M3-M30 精度H2
螺母丝锥M6-M52 可供长柄和短柄螺母丝锥
美标统一螺纹丝锥0-80UNF--2"UNF精度1B 2B 3B(UNUNCUNFUNEFUNS)及左旋螺纹丝锥
英国惠氏螺纹丝锥1/8-40BSW 5/32-32BSW 3/16-32BSF 7/32-28BSF--2-7BSF
55°圆柱管螺纹丝锥G1/16 G1/8 G1/4 G3/8 G1/2 G5/8--G2 1/2 RP1/16--RP2
55°圆锥管螺纹丝锥RC1/16 RC1/8 RC1/4 RC3/8 RC1/2 RC3/4--RC2(ZG)
60°圆锥管螺纹丝锥Z1/16 Z1/8 Z1/4 Z3/8 Z1/2 Z3/4--Z2
轮胎气门嘴螺纹丝锥5V1—20V1
ACME梯形螺纹丝锥ACME1/4 ACME1/2 ACME5/8 ACME3/4 ACME7/8--ACME2
NPSC1/8--NPSC2 美制直管接头用管用平行螺纹
NPSM1/8—NPSM2 美制机械接合用管用平行螺纹
NPSI1/8—NPSI2 美制管用耐密平行螺纹
NPSF1/8—NPSF2 美制燃料管用耐密平行螺纹
NPSL1/8—NPSL2 美制锁紧螺帽用管用平行螺纹
NPSH1/8—NPSH2 美制软管接头用管用平行螺纹
60°圆锥管螺纹丝锥NPT1/16-NPT2 (Z) NPTF1/16-NPTF2
米制锥度螺纹丝锥ZM6 ZM8 ZM10 ZM12 ZM14 ZM16 ZM18 ZM20--ZM60
美标锥管螺纹跳牙丝锥NPT NPT1/16 NPT1/4 NPT1/8 NPT3/8 NPT1/2 NPT3/4
钢制管螺纹丝锥PG7 PG9 PG11 PG13.5 PG16 PG21 PG29 PG36 PG36 PG42 PG48
日标圆柱管螺纹丝锥PS1/8-PS2 PF1/8 PF1/4 PF3/8 PF1/2 PF5/8 PF3/4 PF7/8--PF2
日标圆锥管螺纹丝锥PT1/8 PT1/4 PT3/8 PT1/2 PT3/4--PT2
公制跳牙丝锥M3-M16
皮带轮丝锥1/4-20NC-1-1/2-12NF
英国螺纹协会丝锥BA BANO.14-BANO.0
气瓶螺纹丝锥PZ19.2 PZ27.8 PZ30.3 PZ39
石油管线螺纹丝锥LP1/8—LP2
石油油管螺纹丝锥TBG1.050—TBG4 1/2 UP TBG1.050-UP TBG4 1/2
梯形螺纹丝锥Tr8X1.5—Tr52X8
惠氏螺纹丝锥(英制螺纹丝锥)BSW1/8-BSW2 BSF3/16—BSF2
消防管接头螺纹丝锥NH1/2—NH1 1/2 NPSH1/2—NPSH2
(6)皮带中的4H与2s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丝锥为一种加工内螺纹的刀具,按照形状可以分为螺旋丝锥和直刃丝锥,按照使用环境可以分为手用丝锥和机用丝锥,按照规格可以分为公制,美制,和英制丝锥,按照产地可以分为进口丝锥和国产丝锥。丝锥是制造业操作者加工内螺纹的最主要工具。
机用和手用丝锥是切制普通螺纹的标准丝锥。中国习惯上把制造精度较高的高速钢磨牙丝锥称为机用丝锥,把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的滚牙(或切牙)丝锥称为手用丝锥,实际上两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通常,丝锥由工作部分和柄部构成。工作部分又分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前者磨有切削锥,担负切削工作,后者用以校准螺纹的尺寸和形状。
供加工螺母或其他机件上的普通内螺纹用(即攻丝).机用丝锥通常是指高速钢磨牙丝锥,适用于在机床上攻丝;手用丝锥是指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滚牙(或切牙)丝锥,适用于手工攻丝。
丝锥是加工各种中、小尺寸内螺纹的刀具,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手工操作,也可以在机床上工作,在生产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对于小尺寸的内螺纹来说,丝锥几乎是唯一的加工刀具。丝锥的种类有:手用丝锥、机用丝锥、螺母丝锥、挤压丝锥等。
攻丝是属于比较困难的加工工序,因为丝锥几乎是被埋在工件中进行切削,其每齿的加工负荷比其它刀具都要大,并且丝锥沿着螺纹与工件接触面非常大,切削螺纹时它必须容纳并排除切屑,因此,可以说丝锥是在很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的。
为了使攻丝顺利进行,应事先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工件材料的性能、选择什么的刀具及机床、选用多高的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柒’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有什么区别
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特征:多变一
表达式:A+B=AB
初中常见化合反应: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直接化合。例如常见的金属铝接触空气,它的表面便能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内层铝继续被氧化。4Al+3O2=2Al2O3
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经点燃,许多非金属都能在氧气里燃烧,如:C+O2CO2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许多金属能与非金属氯、硫等直接化合成无氧酸盐。如 2Na+Cl22NaCl
4.氢气+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因氢气性质比较稳定,反应一般需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进行。如 2H2+O22H2O
5.碱性氧化物+水→碱.多数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判断某种碱性氧化物能否跟水直接化合,一般的方法是看对应碱的溶解性,对应的碱是可溶的或微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如: Na2O+H2O=2NaOH. 对应的碱是难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如CuO、Fe2O3都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6.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SiO2外,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如: CO2+H2O=H2CO3
7.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Na2O+CO2=Na2CO3。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以进行这一反应。其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碱碱性越强,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酸性越强,反应越易进行。
8.氨+氯化氢→氯化铵氨气易与氯化氢化合成氯化铵。如: NH3+HCl=NH4Cl
9.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形成二氧化硫 S+O2=SO2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特征:一换一
表达式:A+BC=B+AC 或 AB+C=AC+B
1.金属跟酸的置换
是金属原子与酸溶液中氢离子之间的反应。
要特别注意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它们有强氧化性,先将金属氧化成对应氧化物,氧化物再溶于酸中,然后继续氧化,继续溶解,反应得以继续
Zn+2HCl= ZnCl₂+H₂↑
Zn+H₂SO₄(稀硫酸) = ZnSO₄+H₂↑
2Al+3H₂SO₄(稀硫酸) = Al₂(SO₄)₃+3H₂↑
2.金属跟盐溶液的置换
是金属原子跟盐溶液中较不活泼金属的阳离子发生置换。如:
Cu+Hg(NO₃)₂ = Hg+Cu(NO₃)₂
根据元素性质分类
按元素的性质划分,金属与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
1.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2Al+Fe₂O₃ =高温= Al₂O₃+2Fe (铝热反应。Al还可与V₂O₅.CrO₃.WO₃.MnO₂等发生置换)
Fe+CuSO₄ = FeSO₄+Cu
2.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
Zn+2HCl = H₂↑+ZnCl₂
2Na+2H₂O = 2NaOH+H₂↑
2Mg+CO₂ = 2MgO+C(条件:点燃)
3Fe+4H₂O(g) =高温= Fe₃O₄+4H₂
4Na+3CO₂ =点燃= 2Na₂CO₃+C
3.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C+2CuO =高温= 2Cu+CO₂↑
4.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
2F₂+2H₂O = 4HF+O₂
2C+SiO₂ = Si+2CO ↑
C+H₂O =高温= CO+H₂
2H₂+SiCl₄ = Si+4HCl
Cl₂+2NaBr = Br₂+2NaCl
O₂+2H₂S = 2S↓+2H₂O
Br₂+2HI = 2HBr+I₂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分类
按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划分,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与不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
1.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
Na+KCl =高温= NaCl+K↑(一般是774℃)
2Na+2H₂O = 2NaOH+H₂↑
2H₂S+O₂ = 2S+2H₂O
2C+SiO₂ = Si+2CO↑
F₂+2HCl = 2HF+Cl₂
2.不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
Mg+2HCl = MgCl₂+H₂↑
2Mg+CO₂ = 2MgO+C
2Al+6HCl = 2AlCl₃+3H₂↑
2F₂+2H₂O = 4HF+O₂
C+H₂O(g)=高温= CO+H₂
2H₂+SiCl₄ = Si+4HCl
H₂S+Cl₂ = S+2HCl
3Cl₂+8NH₃ = 6NH₄Cl+N₂
4NH₃+3O₂ =点燃= 2N₂+6H₂O (氨气在纯氧中燃烧)
3.主族元素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
2Al+Fe₂O₃ = Al₂O₃+2Fe
C+CuO = Cu+CO↑
4Na+TiCl₄ = 4NaCl+Ti
4.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主族元素单质
3Fe+4H₂O(g)=加热= Fe₃O₄+4H₂
5.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
Fe+CuSO₄ = FeSO₄+Cu
根据物质类别分类
按物质类别划分,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和单质与非氧化物间的置换。
1.单质与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2Na+2H₂O = 2NaOH+H₂↑
2Mg+CO₂ =点燃= 2MgO+C
3Fe+4H₂O = Fe₃O₄+4H₂↑
C+FeO =高温= Fe+CO↑
2F₂+2H₂O = 4HF+O₂↑
2C+SiO₂ = Si+2CO↑
2Al+Fe₂O₃ = Al₂O₃+2Fe
C+H₂O(g)=高温= CO+H₂
Si+2FeO = 2Fe+SiO₂
2.单质与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2H₂+SiCl₄ = Si+4HCl
H₂S+Cl₂ = S+2HCl
3Cl₂+8NH₃ = 6NH₄Cl+N₂
4NH₃+3O₂ = 2N₂+6H₂O
Mg+2HCl = MgCl₂+H₂↑
2Al+6HCl = 2AlCl₃+3H₂↑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特征:双交换,价不变
表达式:AB+CD=AD+CB
发生条件:
碱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较强(如HCl、H2SO4、HNO3等),可发生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碱都很弱时,不发生反应。
酸+盐:强酸制弱酸;交换离子后有沉淀;强酸与碳酸盐反应;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碱+盐:强碱与铵盐反应;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子后有沉淀、水、气体三者之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酸与盐
(反应时酸可以不溶,例如硅酸溶于碳酸钠浓溶液)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如:2HCl+CaCO3=CaCl2+H2O+CO2↑(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下同)
H2SO4+BaCl2=2HCl+BaSO4↓
HCl+AgNO3=HNO3+AgCl↓
大多数酸都可以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以钠盐为例: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酸与碱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Ba(OH)2=BaSO4↓+2H2O
2HCl+Cu(OH)2=CuCl2+2H2O
2HCl+Ca(OH)2=CaCl2+2H2O
HCl+NaOH=NaCl+H2O
2HCl+Ba(OH)2=BaCl2+2H2O
盐与盐(可溶)
反应时一种盐完全可以不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除非产生气体),例如硫酸氢钠溶解碳酸镁。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生成白色沉淀)
Na2CO3+CaCl2=2NaCl+CaCO3↓(白色沉淀)
Na2CO3+BaCl2=2NaCl+BaCO3↓(白色沉淀)
KI+HgCl2=KCl+HgI↓(橙色沉淀)
盐与碱
反应时盐和碱均可溶于水,碱难溶的例子见于硫酸氢盐溶解氢氧化镁,盐难溶的例子见于氢氧化钠溶解硫酸铅。(最普遍的,是强碱和弱盐反应生成弱碱和强盐)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NaOH+NH4Cl=NaCl+NH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3NaOH+FeCl3=Fe(OH)3↓+3NaCl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都不会与氯化钠发生反应。
酸与金属氧化物
例如: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注意:氯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硫酸根离子对反应有抑制作用。
特例:NaOH+Al(OH)3=Na[Al(OH)4](四羟基合铝酸钠)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特征:一变多(只有化合物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表示式:AB=A十B
一、加热分解的产物有两种
1.分解成两种单质
⑴气态氢化物的分解
碘化氢的分解 2HI=H₂↑+I₂
⑵氯化银的分解
氯化银的分解 2AgCl=2Ag+Cl₂↑
⑶电解
电解水 2H₂O=2H₂↑+O₂↑(条件:通电)
2.分解成两种化合物
⑴不稳定盐类的分解
碳酸钙的高温分解 CaCO₃=(高温)CaO+CO₂↑
⑵不稳定弱碱的分解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2Al(OH)₃=Al₂O₃+3H₂O
⑶不稳定弱酸的分解
碳酸的分解 H₂CO₃=H₂O+CO₂↑
⑷含结晶水的盐类的脱水
十水碳酸钠的风化 Na₂CO₃·10H₂O=Na₂CO₃+10H₂O
3.分解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⑴不太稳定的盐类的分解
氯酸钾的催化分解 2KClO₃(MnO₂)===(△)2KCl+3O₂↑
⑵不稳定酸的分解
次氯酸的分解 2HClO=2HCl+O₂
⑶双氧水的分解
受热(或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分解 2H₂O₂=2H₂O+O₂
二、加热分解的产物有三种
1.不稳定盐类的分解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按反应物种类进行分类:
1.酸的分解反应。
⑴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如H₂CO₃=CO₂↑+H₂O,H₂SO₃=SO₂↑+H₂O
⑵某些含氧酸的分解比较特殊,
如硝酸的分解:
4HNO₃(浓)=4NO₂↑+O₂↑+2H₂O,
次氯酸分解
2HClO=2HCl+O₂↑
磷酸脱水
4H₃PO₄=(HPO₃)₄+4H₂O↑(条件:高温)
2H₃PO₄=H₄P₂O₇+H₂O↑(条件:高温)
3H₃PO₄=H₅P₃O₁₀+2H₂O↑(条件:高温)
2.碱的分解反应。
活泼金属的氢氧化物较难分解,难溶性碱一般都较易分解:
2Al(OH)₃=Al₂O₃+3H₂O,
2Fe(OH)₃=Fe₂O₃+3H₂O,
Cu(OH)₂=CuO十H₂O。
3.盐的分解反应。
碳酸盐、硝酸盐、铵盐一般都较易分解,且反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⑴碳酸盐的分解。
碳酸盐=金属氧化物十CO₂↑
如CaCO₃=CaO+CO₂↑,CuCO₃=(高温)CuO+CO₂↑(条件:高温)
K₂CO₃、Na₂CO₃比较稳定,很难分解,而其酸式盐较易分解:
2NaHCO₃=Na₂CO₃+CO₂↑+H₂O
Ca(HCO₃)₂=CaCO₃+CO₂↑+H₂O
⑵硝酸盐的分解反应。硝酸盐受热均易分解,并放出氧气,其规律大体如下:
活动性强的金属(K、Ca、Na)硝酸盐=亚硝酸盐十O₂↑:
如2KNO₃=2KNO₂+O₂↑。
处于活动性顺序表中间的金属(Mg、Cu等)的硝酸盐=金属氧化物十NO₂↑十O₂↑:
如2Mg(NO₃)₂=2MgO+4NO₂↑+O₂↑
2Cu(NO₃)₂=2CuO+4NO₂↑+O₂↑
不活动金属(Hg、Ag、Au)的硝酸盐=金属十NO₂↑+O₂↑:
如Hg(NO₃)₂=Hg十2NO₂↑十O₂↑
2AgNO₃=2Ag+2NO₂↑+O₂↑
⑶铵盐的分解反应。铵盐受热易分解,一般都有氨气放出:
如(NH₄)₂SO₄=2NH₃↑+H₂SO₄
NH₄HCO₃=NH₃↑+CO₂↑+H₂O。
⑷其它盐类的分解反应
如2KClO₃=2KCl+3O₂↑
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
4.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不容易发生分解反应
2H₂O₂=H₂↑+O₂↑
金属氧化物一般分解的规律是: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铜后的金属氧化物受热易分解:
如2HgO=2Hg+O₂↑,2Ag₂O=4Ag+O₂↑
活泼的金属氧化物,给它们熔化态通电流可使其分解:
如2Al₂O₃(熔化)=4Al+3O₂↑
‘捌’ ,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
根据公式2aS=Vt²-V0²这里V0=0,S=h/sin30°=2h所以a=Vt²/2S=Vt²/4h=2/3m/s²。但是如果按照a=(Vt-V0)/t=2m/s/1.9s=1.05m/s²。于是说明一个问题:工件在到达1.5m高之前已经达到2m/s。
设匀加速阶段时长为t,得到方程at=2m/s,1/2at²+2(1.9-t)=1.5m。联立两个方程解之有t=0.8s,a=2.5m/s²。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传送带方向上f-mgsin30°=ma 计算有f=7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