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副发动机离合器皮带盘怎么拆
请参考以下操作。
1、从飞轮上拆下离合器盖与飞轮连接螺栓,可从飞轮上取下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 注意:若螺栓上装有平衡块,应在离合器盖、平衡块上打上标记,以便原位装复,以免破坏曲轴总成的动平衡。
2、把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放在压床上,将压盘下部分用一块厚度大于9.2mm(新结构9.7mm)外径小于Φ325mm的圆形垫起以1.5t以上压力压住。
3、拆卸分离杠杆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4、拆卸传动片螺栓座上的螺栓(拆卸时应将翻边拆开)。
5、慢慢放松压力机的压紧力,压力全部放松后,离合器皮带轮及盖总成全部解体,清洗和检查全部零件。
2. 威驰05年发动机的皮带盘怎么拆
1.v型皮带及齿形带的拆卸:(1)旋松发动机撑紧臂的固定螺栓,拆卸水泵、发动机的传动V型皮带.(2)拆卸水泵带轮、曲轴带轮,拆卸齿形带上防护罩,注意观察正时标记。(3)旋...
2.发动机机体解体:(1)放出油底壳内机油,拆下油底壳,更换机油密封衬垫。(2)拆...
3.发动机外部附件的拆卸(l)拆卸水泵上尚未拆卸的连接管。(2)拆卸水泵、发电机、起...
4.按照拆卸相反顺序装配,各部件应按规定力矩拧紧:(1)安装油底壳,安装机油滤清器、机油泵....
3. 煤场拆除胶带输送机该如何做注意事项有哪些
根据我矿的实际生产情况,决定在煤场拆除一部DSS650/15型带式输送机。那么为确保安全施工,我们该做足哪些准备?安全措施又有哪些?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概况:
根据我矿的实际生产情况,决定于2013年2月 日在煤场拆除一部DSS650/15型带式输送机。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单位、地点及时间
施工单位:机电队
施工地点:平地煤场
施工时间:2013年2月 日8:00--14:00
三、人员组织
安全负责人:李占生
施工责任人:马建功
参加人员: 机电队修理工3人
四、施工方案:
将煤场西南方煤堆上方一部长约25米的DSS650/15型带式输送机拆除。由煤场工作人员负责把西南方煤堆用铲车推出一条Z字型通道,并且压实,为了方便运输,要求通道宽度不少于3米。将输送机在煤堆上分解拆除,然后依次运回仓库。
五、施工前准备工具、材料
1、Φ=12.5的钢丝绳套、撬杠4根、1.5米道板12块、3吨倒链1台、皮带卡子二套、手锤一个、扳手等。
2、提前将所需要的材料、工具运输到位;认真检查工具,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
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学习本措施,并严格执行施工程序。
六、施工步骤
1、平地旋转皮带停机后,把控制电源停电闭锁、挂牌,并由司机负责看守,没有施工负责人的同意旋转皮带不得送电运行。待准备工作完成后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得到许可后方可开始施工。
2、运行皮带,使皮带接头停留在上带位置,开关停电闭锁、挂牌加密码锁,拆除输送机电源。
3、将皮带扣两端用卡子卡紧,倒链与两个卡子相连,拉紧倒链,使卡口收缩,随后由施工人员将带扣穿条抽出,使皮带两个卡口分离,从而将皮带拆下。
4、拆除倒链,放置在空地处。
5、再依次拆除电滚筒,机尾滚筒,解体机头架,将其移到空地处。
6、拆除直托辊、三节托辊后,依次拆机尾架、中间架以及底盘大架。
7、将拆除的部件依次运走。
8、收拾工具,清理卫生,恢复正常生产,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室汇报。
七、安全技术措施
1、旋转皮带开关停电闭锁、挂牌后,由旋转皮带司机负责看管,没有得到施工负责人的同意不得送电。
2、运输输送机的通道必须压实,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整个施工过程由煤场做好煤堆周围的警戒工作,杜绝人员经过和停留。
3、使用导链前,必须查看导链的牢固情况防止脱落,操作人员要站在距导链1米以外地方操作,做到安全可靠。
4、固定导链前,首先检查导链的滑动情况,是否紧固,是否灵敏可靠,做到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5、拆卸各部件时,要轻拿轻放,要保持零部件摆放整齐,禁止堆放零件,不得损坏零部件,必须保证设备的完好。
6、运皮带及配件时,作业人员要精神集中,必须听准指挥信号,要相互配合好。
7、抬运前必须清理沿途杂物。防止抬运设备时发生人员被绊倒,碰伤等事故;抬运所使用的工具必须通过专人认定否则严禁使用。
8、多人配合抬运材料时要做到步调一致,协调配合,同肩站立,同起同落,稳拿稳放杜绝碰手碰脚事故发生。抬放时必须有专人辅助进行。
9、要专人指挥、专人负责警戒,作业人员要行动协调,号令一致。
10、将所用工器具收好,检查工作场所,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洁无杂物。
1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穿戴好防护用品,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程和措施的要求施工,严禁违章作业。
凡参加施工的工作人员及其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认真学习上述规定,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提前贯彻学习签名,保证工作中正确运用和指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扩展阅读
拆除梯子间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况
1、 本矿井采用“两斜一立”混合开拓方式,回风井利用原有的立风井,回风立井井口坐标是X=4024439.560 ,Y=19542092.228 Z=868.050,垂深148米,井筒直径5米。现按临汾煤炭设计院设计须跟换为玻璃钢梯子间,需拆除现有的梯子间,现有的梯子间共有120米,每3米一个旋转台阶,共有40层,每层梯子间由主梁、副梁、水平踏板以及梯子、及托架等组成。
二、梯子间的拆除方法
1、井下作业前,要先确保正常的通风后,瓦斯浓度小于0.5%后,恢复绞车的信号装置。由施工队人员与矿方安全员、瓦斯员共同到下井检查安全吊盘是否稳固,悬挂装置是否牢固,如有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可靠后才能对吊盘进行上下降。
2、梯子间的拆除采用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拆除。
3、利用JK-1.6×1.2主绞车提升作业人员,安装一部JD-1.6/25付绞车作为提升割断的梯子间钢梁及踏板等材料。
4、具体操作顺序为:
(1)、首先用主绞车将在吊桶罐笼中的作业人员及切割工具共同下放到作业地点。
(2)、切割时进行分段切割,切割梯子间前,先用付绞车将准备切割的梯子间部分用钢丝绳缠绕绑扎牢固,以防掉到井底,在固定好以后开始进行切割。
(3)、切割段切完后,先用主绞车将在吊桶罐笼中的作业人员及切割工具安全提升到井口平台,再用付绞车将切割断的梯子间吊出井口。
(4)、依照此顺序进行循环作业,直到梯子间全部拆除完毕。
三:施工前的准备及人员的分配。
1、为保证主付绞车的提升安全,需配备专业的提升司机两名,分别操作主付绞车的提升与下方。提升过程有专人进行指挥主、付绞车的提升顺序。
2、井口必须设有专职信号工。
3、对于罐笼与吊件在提升过程中,要有相应的防护装置并有专人看护。
4、切割人员必须有入井经验并有丰富的焊接切割技能,每次下方罐笼时必须有专职安监员、瓦斯员、及作业人员两名(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配备有灭火器。
5、罐笼人员都应配有安全带、矿灯,作业人员应配有专用手套及焊帽。
6、氧割时、氧气瓶与乙炔瓶要放置在井口,由专人看护,氧气与乙炔相隔5米以上。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 安全管理措施
1、每班跟班负责人和各班组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本班组的安全工作。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个人对安全工作应负的责任,分级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施工前制定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证各项制度落实。
4、所有进场人员均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认真贯彻本措施并进行考试。
5、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施工临时搭建的护栏和围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所有护栏必须保持直立、牢固。
7、每天必须对设备设施定时检查,以发现存在有问题的设备,对那些存在问题或已经损坏的设备,在需要更换时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每台设备都要有检查记录,并妥善保管。日志要能反映出设备设施检查、修理进行的时间,以及检查的修理内容和负责人签字。
8、来访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始终有现场负责人员陪同并戴好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
(二) 安全技术措施
1、通风措施
在梯子间拆除前,在主斜井井口安装二台轴流式局扇采用压入式通风,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并能自动切换。风筒自井上局扇牵至立风井井,风筒接头必须使用“双反边”,吊挂做到平、直、齐、顺,并保证不漏风。确保矿井通风量满足作业要求标准。
2、 井口管理措施
(1)井口20m范围内严禁外来人员和非工作人员逗留。
(2)地面风井井口应配置齐全灭火器材。
(3)入井人员必须佩戴矿灯矿帽和个体防护品,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
(4)在井口、井筒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系好保险带。
(5)严禁垂直平行同时作业。
3、防坠措施
井筒坠物为立井施工的最大威胁, 必须制定严密的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井口管理制度和立井高空作业防坠管理制度。
(2)切割完的梯子间必须绑扎牢靠并固定好。
(3)井筒及2m 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保险带,禁止上、下平行作业。
(4)井上下必须保证通信畅通、信号良好,以便及时联系 ,必要时可配备矿用防爆对讲机。
4、井筒内安全措施
(1)氧割梯子间前必须对安全出口、风硐和立风井的煤尘进行彻底冲洗,严禁煤尘飞扬和堆积。
(2)井底防尘消防管理必须安装到位,氧割坠落的物件必须及时喷水降温;
(3)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同时配备一名专职瓦斯检查员在现场检查瓦斯;
(4)井筒内必须随带2台灭火器。
(5)加强通风,保证工作面有新鲜风流,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4. 如何做好皮带输送机的日常维护工作
以下可做参考:
日常保养维护工作的内容如下: 1. 开车前检查
开车前应检查所有螺栓的松紧,调整好胶带的松紧,特别在开始使用的前半个月应每天检查胶带的松紧并随时予以调整,松紧程度以胶带在滚筒上不打滑为准。 2. 输送带
1) 使用一段时间后,输送带会松弛,此时应调整拉紧螺杆或配重块。 2) 输送带心体外露,应及时修补。
3) 输送带心体锈蚀、断裂、腐蚀时,应报废已坏区段。 4) 经常检查输送带接头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
5) 输送带的上下胶面是否有磨损处,胶带是否有半边摩擦现象。
6) 当输送带损坏严重需更换时,较长输送带的敷设一般可采用以旧胶带拖带新胶带的方法进行。操作方
法如下:
a) 首先将已卷好的新输送带运到需更换设备的机尾部,并穿一根棒将其放置在托架上; b) 在输送带一侧再放一个支架和卷筒,准备供旧输送带用;
c) 用刀子割开机尾部的旧输送带,把上层翻到输送机侧边的卷筒上,下面的一端用冲子打一排孔,
并与新胶带用螺栓连接固定;
d) 间隔启动电动机,利用输送带与滚筒的摩擦作用把上层旧输送带通过人力卷在滚筒上,而下层新
胶带则随旧输送带绕过头部滚筒带到接头粘接位置。卸掉连接螺栓、去掉旧胶带。然后,把机尾剩余部分的新胶带再用人力翻过尾部滚筒,把它拉到输送机中部与新放输送带接头汇合。应特别注意输送带的工作面应翻在上面,然后进行粘接。
3.滚筒
1) 焊缝处出现裂纹,应及时修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 包胶层老化龟裂,应及时更换包胶层;
3) 滚动轴承的润滑使用1号或2号钙钠基润滑脂。如三班连续生产,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使用时可根据情
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周期。
4.托辊
库存应有备件,当转动不灵活或筒皮磨穿时,应及时更换。 5.清扫器
1) 清扫刮板露出高度低于20mm时,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2) 清扫刮板与胶带接触不良时,应调整至与滚筒母线均衡接触长度达85%以上。 6.拉紧螺杆
1) 拉紧螺杆不使用时,应涂以润滑脂,并用纸包住,以免落入灰尘; 2) 拉紧螺杆锈蚀无法转动时,应予以更换。 7.减速机
1) 应经常检查减速机内的油量;
2) 减速机应半年小修一次,两年大修一次。小修包括更换润滑油,检查传动齿轮的状况及滚动轴承处的
密封等。大修除包括小修内容外,还应解体拆卸全部零件进行检查、修理或更换,特别是传动齿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做报废处理: a) 出现裂纹;
b) 齿面点蚀达啮合面的30%且深度达齿厚的10%;
c) 第一级啮合齿轮齿厚磨损达齿厚的10%,其他级齿轮磨损达原齿厚的20%; 3) 更换减速机或其中部分齿轮,其润滑油运转500h 后,应再全部更换新油;
4) 对于长期连续工作的减速机,必须三个月换油一次;若使用中发现温升超过60℃.或油温超过85℃,须
更换润滑油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