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找「心悅君兮君不知」等3句的出處
1.越人歌 (無名氏·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知不知?
《越人歌》,最初見於古詩十九首,相傳是中國最早的譯詩。
據說當年楚國的鄂君子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這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今天我們在輾轉相傳的年代看到的:"今夕何夕兮,中搴洲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羞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木尚有知(枝),而君心尚不如木枝(知)。
2.「納蘭興德」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與副都統郎談等出塞遠赴梭龍途中所作,詞人時年29歲。
全詞如下: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夕如環
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
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
燕子依然
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
春叢認取雙棲蝶
〔注釋〕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月光下的世界,有一種朦朧的美感,易惹人冥思遐想。離別的人們則更易逗起無限相思之情。唐人詩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有「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之類。納蘭性德繼承前人卻又自創新意,他仰望夜空一輪皓月,浮想聯翩而至,情感勃鬱而生。他高聲嘆息:「明月呀明月,最可憐你一年到頭東西流轉,辛苦不息;最可惜你好景無多,一夕才圓,夕夕都缺。」那「環」和「玦」皆美玉製成的飾物,古人佩在身上。「環」似滿月,「玦」似缺月。納蘭性德詞鏤刻精工入妙,於此類比擬可見。但其長處還在於寫景亦處處有情,故其詞抒情氣氛特濃。此處以「辛苦最憐」四字領起,頓使天邊那一泓寒碧,漾起許多情思。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隨著情感的高漲,想像的飛騰,他進一步夢想起來,那一輪明月彷彿化為他日夜思念的愛人,用她那皎潔的光輝陪伴著他。此時,詞人也發出了自己的誓言:要不畏「辛苦」,不辭「冰雪」去到自己愛人身畔,以自己的身軀熱血「為卿熱」。無奈天路難通,一個天上,一個人間,遐想煙消雲散之後,剩下的只是對往事的追懷和物在人亡的沉痛感慨。
又——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
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今夕何夕兮,得見君子。
今夕何夕兮,得見君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首越人歌,據西漢劉向《說苑·奉使篇》記載,公元前 528年,春秋時代,楚國令尹鄂君子皙舉行舟游盛會,百官縉紳,冠蓋如雲。
在盛會上,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語的
越人給子皙翻譯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
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
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
不知。」即此一例,可見早在春秋時代已有翻譯。
以上是華夏民族與外族交往時的翻譯問題,至於華夏各國間交往,我想卻未必需要翻譯。因為各國語言雖然差別很大(現在漢族各地方言差別仍然很大),但上層社會的人必然都通"雅言"(論語對雅言亦有記載),他們交談時大概是說雅言,而不是用本國的方言。至於一般的百姓,雖然不懂雅言。但跨國的交往情況不會多。
3.綢繆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通常的解釋,《綢繆》是一首與婚禮有關的詩。「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據說春秋時候,娶親多是在傍晚,暮色還未完全降落,三兩小星已經掛在天邊,光線柔和得讓人恍惚,卻又隱隱心驚,好像藏著什麼盼頭,就在這樣的光景中,新郎與新娘初初相見。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按照多數釋者的說法,這是大夥兒對於新郎善意的打趣:今天是啥日子啊,你見到這么漂亮的女人,老兄啊老兄,你拿這漂亮媳婦怎麼辦啊?
一驚一乍的口氣,帶著戲謔和誇張,轉臉卻跟同伴調皮地眨一眨眼睛,分明是要可著勁兒煽乎那不知所措的新郎官,為兩個人的洞房花燭夜做足鋪墊——被大夥兒這么著一撩撥,剛見面的這倆人,不會再拿對方當陌生人了吧?
想像彼時的情景,燭影搖紅,福瑞滿堂,滿地的瓜子皮都透著喜氣——假如那會兒瓜子這種零食已經普及了的話,這種人間歡悅,我是喜歡的,盡管如此,我還是不覺得,這首詩只可以有一種解釋。
學者們認為跟婚禮有關,是因開頭有「綢繆束薪」四字,「綢繆」二字很好理解,纏繞狀,亦可引申為纏綿,「束薪」原本也很簡單,就是紮起來的柴火,但學者魏源認為,它是一個比興,古代娶嫁燎炬為燭,少不了要用乾柴即「薪」,因此,《詩經》里所有關於娶妻的詩,都以「析薪」暗示。
他說得底氣十足,可這個「因為——所以」,實在有些牽強,一個有婦之夫寂寞地伐木「析薪」之時,沒准就會想起自家老婆的溫柔,只要他這么一動念,在魏源先生眼中,就有要犯重婚罪的嫌疑了。
為什麼「束薪」不可以是實指呢,假如你早幾年去過北方,或者乾脆就是個北方人,一定會對北方原野上那些露天的柴垛留有印象,《綢繆》是「唐風」中的一首,「唐」地即今山西臨汾到太原一帶,我問過老家在當地的朋友,都說小時候不但見過柴垛,還有草垛,麥秸垛等等,秋天裡孩子們的一大樂趣就是抽來點著,蒼色清風里那一團火光,遠遠地望過去甚是壯觀。
先把那些淘氣的孩子撂下,重新回到遠古,撇開名家們甚是篤定的注釋,只用我的眼睛我的心去看那些字眼,是另一種場景,觀眾消失,背景隱退,連時空的參照都沒有,我看到的,是無盡洪荒里的一場邂逅。在那個於史無載的黃昏,在誰家沉靜的柴垛前,在三兩小星的注視下,起初不經意的他和她,猝然間打了個照面。
遇見陌生人,不見得就有什麼特別意義,我們每天都要見到那麼多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我們習以為常,熟視無睹,即使有搭訕與寒暄,轉眼就忽略不計。若是有人讓你驚疑於這場「遇見」,讓你有一種需要追根究底的不真實感,一定是這個人身上具有的某種化學元素,改變了「遇見」的形態。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這是內心的歡喜在呼喊。在見到你以前,沒有任何預兆,我像往常一樣,准備度過一生無數日子裡的一個,清晨,正午,黃昏,這一天眼看將盡,我卻在這光陰的拐角處,在這平凡的柴垛前,遇見你。
說起來是如此的輕飄,不過是兩個人湊巧走到此處,抬抬腳的事情,可是在生命里,卻是那樣的不容易,幾米有言:「我遇到貓在潛水,卻沒遇到你。我遇到狗在攀岩,卻沒遇到你。我遇到夏天飄雪,卻沒遇到你。我遇到冬天刮台風,卻沒遇到你。我遇到豬都學會結網了,卻沒遇到你。我遇到所有的不平凡,卻遇不到平凡的你。」是啊,潛水的貓,攀岩的狗,夏天的雪花,冬天裡的台風,乃至會結網的豬,都是身外之物,而你,卻是一直盛放在我心中的那個人,好像一顆深埋已久的種子,在這一刻突然生根發芽結蕾綻放,一個「粲」字,傳達出那種不可方物的光華。
只是,假如這遇見的背景,是剛剛進入的大學,或者,是初次報道的新單位,或者,再庸俗一點,是父母長輩安排的相親宴,這個故事,都有延續下去的可能,「遇見」是一個序曲,後面更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可以期待。可惜,都不是,他們唯一的時間的參照,是三兩小星,唯一的空間的參照,是齊整的柴垛,這空曠的背景,固然使彼此的戀慕更加純粹和令人感動,卻不具備持續發展的可能。
換成現代社會,有點像地鐵站台的邂逅,當地鐵緩緩駛來,隔著玻璃窗,你與對面的男子或女子四目相對,內心驚動,但又能怎樣,你上去,他(她)下來,猶如相逢於黑暗的海面上,擦出耀眼的火花,再重新投入到人流洶涌之中,消失於對方的生命里。
是這樣無根無由的愛意,多麼讓人無奈,所以緊接著是這樣的嘆息: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那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自問,一種沒有出路的追索,「遇見」作為一個奇跡已經發生,可是,奇跡之後呢?縱然是如此幸運地遇見這樣一個你,接下來我又能怎麼辦?
以善寫情詩著稱的李商隱,有一首非常著名的《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前面兩段最為讀者耳熟能詳,尤其「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一句,准確地表達了那種無須藉助語言的情感交流,相互戀慕的人之間隱秘的感情通道,這句子的光彩過於奪目,以至於讓人很難注意到那個暗啞的尾聲:心有靈犀又如何,最終仍是「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他離去的理由多麼輕飄,聽鼓應官,類似於上班打卡,心有靈犀的浪漫,抵不過庸常生活的水,他早就認了,他把她留在那個夜晚,就此別過。
總有許多的原因,使得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讓隆重的開始,沒有同樣隆重的收稍,我過你眼,經你心,卻,不能與你在一起。是有一些勇者,無所畏懼,願意付出一切,戰勝萬千險阻,若有這個態度,肯定是能夠在一起的,但我們——塵世里的大多數人,都是肉體凡胎,沒有這樣勇毅,即使遇見讓內心起大驚動的人,也還是茫然地,不作為地,任命運將他(她)帶走,最多留些微記憶。
相對於李商隱筆下的隨波逐流,《綢繆》要不甘心一點,有一個掙扎的過程,從最初的「如此良人何」,到接下來的「如此邂逅何」,再到最後的「如此粲者何」,驚喜的成分逐漸減少,無奈的成分逐漸加重,猶如越來越濃的夜色,苦澀沉重起來。只短短一個黃昏,詩中人經歷了人生里的大悲大喜,他終於遇見了那個人,也終於放棄了那個人,是的,在這世間,遇見很難,但還有比「遇見」更難的東西,是,可以相互陪伴。
『貳』 冷木兮這個名字好不好
冷木兮 這個名字好
木:指木料,砍下的成材的樹。
《說文解字》釋雲: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屬皆從木。
兮:文言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呀"。
《說文解字》釋雲:語所稽也。從丂,八象氣越虧也。凡兮之屬皆從兮。
意蘊該名字可以趣解為:「花木 • 惟兮」。
『叄』 權門冷少蜜寵梟妻_by木兮懶懶_txt全文免費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yFk4YbLj4MMjT5LpLq3c_A
該小說講述了這世間,總有一個人會讓你無端端的傻笑,就像他——赫連諾,權貴翹楚,冷得讓人無法靠近的太子爺,權勢滔天的名門總裁,俊美無比,傳聞他不近女色,有著病態潔癖之症,可任誰都沒有想到,傳聞中「冷麵修羅」在遇見她之後,就在寵妻道路上一蹶不振——這世間,總有一個人會讓你繳械投降,就像她——權心染,才貌雙全的天才設計師,擁有著驚人的背景,為人處世低調且很低調,秉承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斬草除根』的原則,一場狗血淋頭的年度碰瓷大戲讓她邂逅了永遠。
『肆』 慕梵希瓷磚是什麼檔次的
摘要 親,慕梵希瓷磚是中國瓷磚行業十大品牌,所以肯定是一線品牌,是高檔次的。
『伍』 心悅君兮君不知是什麼意思啊
這句話的意思是:心中喜歡著你啊你卻不知道。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此句出自先秦佚名的《越人歌》。《越人歌》和楚國的其他民間詩歌一起成為《楚辭》的藝術源頭,是中國最早的翻譯作品,體現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諧共處的狀況,表達了對跨越階級的愛情的抒歌。其古越語發音在漢代劉向《說苑》中有記載。
《越人歌》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譯文: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我駕著小舟在河上漫遊。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能夠與王子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得起,不因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棄我,責罵我。
心緒紛亂不止啊,因為能夠結識王子。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著你啊你卻不知道。
《越人歌》創作背景:
按《史記·楚世家》,楚靈王十二年( 公元前529 年),子比趁其兄靈王在外,殺了留守的太子,自立為王,其弟子皙當了令尹;但政變僅十餘日即失敗。所以子皙泛舟新波(破)不像是在當令尹之時,而應該是在此之前。比照襄成君的情形來看,子皙還可能是在初至封地鄂之時舉行舟游。而榜槍越人則以認識新來的領主並為之效勞為榮。在盛會上,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語的越人給子皙翻譯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子皙被這真誠的歌聲所感動,按照楚人的禮節,雙手扶了扶越人的雙肩,又莊重地把一幅綉滿美麗花紋的綢緞被面披在他身上。
總結:
個人認為,「有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如果我們喜歡一個人就應該勇敢地向他(她)表白,也許我們的勇敢,會獲得對方的認可。但也有一句話,「強擰的瓜不甜」,我們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時要符合自身的客觀實際,不能勉強為之,否則也許會事與願違。但是,我們只要用心交往,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陸』 女主角黎木有男主角祁陽還有弟弟祁錦的小說叫什麼
書名:《歲月寂寂,時光漫長》
作者:小喬
主角:祁陽、黎木兮
簡介:
她知道,她就是那朵惹了祁陽厭惡、快要萎謝的玫瑰。
可明明,這朵玫瑰,也是祁陽捧在手心裡,傾盡溫柔,小心呵護過的。
內容節選:
祁陽到住宅時已經凌晨一點多,他將車子停在院子里,搖下車窗靠在駕駛座點了根煙。暗夜深沉,靜謐夜空之上不見一點稀疏星光。房子里卻還亮著燈,有人在等他回家。
開了門,客廳里的燈光柔和溫暖。那個人卻沒有像往常一樣,聽到開門聲就已經站在玄關處等著他。
祁陽不悅地皺了皺眉。
他隨手將大衣扔在沙發上,這才發現那個人裹著羊毛毯子蜷在沙發的一端,臉埋進陰影里,似乎已經睡了。
「黎木兮。」
祁陽的聲音像外面的冷空氣。
黎木兮動了動,緩緩抬起頭,睡眼迷濛地望向他,「你回來了?」她坐起身來,沖祁陽笑了,燈光下,這個笑容在她精緻無雙的面孔上顯得又甜又軟,祁陽微微一愣。
「餓了。」祁陽不再看她,徑自走向餐桌,鬆了松領帶坐了下來。
黎木兮起身,站直的瞬間眼前一黑,慌忙扶住沙發靠背,緩了片刻後她往廚房裡走,「馬上就好。」
祁陽望著那人在廚房的背影,穿著一件厚實的灰色毛衣,低頭的時候露出一段纖細蒼白的脖頸。
「我不想吃這個——」祁陽看了一眼黎木兮熱好的雞絲粥,「看著就惡心,拿去倒掉。」
黎木兮微微一怔,蒼白的臉上有些失望,「你昨天說……」
「現在不是昨天了。」祁陽沒什麼情緒地打斷她,「昨天我想吃的東西,今天我不想了。就像從前我喜歡珍視的、恨不能捧在手心裡的,現在於我而言已經什麼也不是了。人是會變的,你不知道嗎?」
『柒』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伊兮伊不知
《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意思:山上有樹木,而樹上有樹枝,可是我多麼喜歡你啊,你卻不知。
提示:諧音,木尚有知(枝),而君心尚不如木枝(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