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是夫子廟,老南京人愛去的美食街在哪裡,街上有什麼美食
南京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經常來南京旅遊的朋友們應該有所體會。不管是這里的美食還是人文景觀,所有內涵著歷史的味道,說到南京最著名的景點應該是夫子廟,還有玄武湖,但凡來南京,這兩都是必去之地。不過今天小編丫要說的是南京的另外一個景點,聚集了很多特色小吃,跟著小編一起走進這里吧!
『貳』 南京美食一條街在哪
1、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最出名的夫子廟了。
據統計,夫子廟的食品和各種小吃不下200種,是南京的小吃發源地。夫子廟比較出名的小吃店有:回味鴨血粉絲,蔣有記鍋貼,龍須糖,小肥熊糖葫蘆專賣店,唐記臭豆腐,蓮湖糕團店,黃勤記涼粉等。
交通:地鐵1號線三山街站
(2)南京小街小巷女裝哪裡多擴展閱讀:
南京夫子廟小吃
四大幫口特色美食各顯神通。南京歷史悠久,素有「六朝勝地、十代都會」之稱,而"金陵的小吃,就更是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了,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多達80多個品種。名點小吃有葷有素,甜咸俱有,形態各異,尤其是以秦淮八絕(八道點心)叫絕。
『叄』 南京馬家街在哪裡
老大不是馬台街更不是馬家道,是馬家街,
我來告訴你,湖南路北邊一點和湖南路平行的是童家巷,童家巷北邊一點和童家巷平行的是馬家街,
這是個很小的巷子,巷子口是中央路,巷子口在玄武湖公園站和公交總公司站之間,巷子口中央路的對面就是紅星傢具城!
巷子尾部是中國葯科大學的家屬區,葯科大學的南門(正門)就在童家巷!
巷子里有江蘇教育出版社,還有觀音里小區的入口.
『肆』 南京哪個街小吃街最有名
面條類 :
1.三元巷裡面的「易記」
2.三元巷要德火鍋對面「協記」面館
3.七家灣2號或打釘巷1號「李記」:牛肉麵、牛筋面、牛肉鍋貼、牛肉餛飩、醬牛肉、牛筋等
4.小火瓦巷江蘇飯店2號門邊的「君友記老鹵面館」:各種蓋澆面
5.南湖文體村(七號路)「官復興面館」:三鮮面
6.御道街或福建路的「山西人家」:貓耳朵、炒麵餅等
7.夫子廟1路車站下客站「華旺樓」各種鎮江鍋蓋面、湯包
8.40路底站的洋珠巷的「四鶴春」
9.湖南路燈光隧道進去向右轉童家巷裡有一家
10.南師大正門斜對面的「民間老雞湯面館」
11.「劉長興」
12.明瓦廊的「寡婦面」
13.水西門的「張癟嘴蓋澆面
14.洪武北路蘇苑大廈對面小巷內50米的「太平洋面館」的六鮮面
15.集慶門35路車站旁巷口「集慶皮肚面館」
韓國菜、日本菜、泰國菜:
1.永慶巷的「小草屋」
2.湖南路的「一隻雞」:海鮮蔥餅、石鍋拌飯,炒年糕,烤肉、烤雞排
3.爪魚、牛肉、烤鰻魚
4.南大西苑的金銀街里的「故鄉居」、「金銀小吃」
5.金絲利後面的"外婆家":炒年糕、烤五花肉、海鮮豆腐湯
6.牌樓巷克莉絲汀對面的「可家福」
7.石鼓路韓國高麗參雞湯:雞湯、鰻魚
8.王府大街的「大林料理」
9.王府大街的「浩之源」
10.漢口路後面巷子裡面的漢毋利
11.「金禾泰」:香葉西米糕、炸蝦餅、招牌咖喱肉蟹、海鮮卷、酸辣無骨雞爪
12.金絲利喜來登大酒店對面馬路的居民區里「春香居」 (上海路上的13路雲南路站往東走右邊第一個巷子里也有)
13.金絲利喜來登大酒店對面馬路里怡景花園附近的「福音」:烤五花肉,石鍋拌飯,紫菜包飯,泡菜湯,土豆餅、泡菜炒飯,大雜燴海鮮面、泡菜湯裡面、粉絲
14.金絲利喜來登對面星漢大廈對面的「韓園」:韓式冷麵、紫菜包飯、烤魷魚、海鮮鍋、地瓜餅
15.古南都的日本料理
16.金陵飯店「櫻花苑」: 天婦羅、蕎麥面、烏冬面
17.東方商城地下「日本久作拉麵」:久作拉麵
18.獅子橋的本傑比
鹵菜類:
1.真寶舫、竹家莊、悠仙美地的鴨頭
2.大行宮東方食府的香酥鴨頭
3.紫燕百味雞店:百味雞、夫妻肺片
4.香妃烤雞:鴨頭、烤雞腿
5.戶部街(靠羊皮巷路口)及小火瓦巷雪雷對面小區入口處:金家鹵菜店的醬鴨頭
6.珠江路上「鴨鴨餐廳」的鴨四件、鴨心、鴨子
7.子廟大石壩街「小紹興酒家」:白斬雞
粉絲、湯包:
1.珠江路數碼港對面紅色的門頭的「復興」:湯包、粉絲好吃
2.碑亭巷「全福樓酒家」:湯包、肉麻團、涼面
3.莫愁路、獅子橋、三牌樓和會街都有的「尹氏」湯包
4.夫子廟1路車下客站「華旺樓」(原雞鳴湯包店的師傅做的)湯包
5.南湖文體村(七號路)的「老華友」的小籠包
6.南湖「三星糕團店」:小籠包、四喜湯團、三鮮蓋澆飯、孜然鐵板牛柳
7.丹鳳街石婆婆巷蘇果對面的「湯包王」
8.新街口「大三元」
9.石鼓路陽光大廈對門的湯包店
10.科巷(變電站的對面,中山東路小區門口,上午才賣)的雞汁湯包
11.北門橋那裡的「全福樓大酒店」的菜包
12.南京文體村(七號路)路口的「周記」鴨血粉絲湯
13.萊迪那,麥當勞旁邊的「金湯鴨血粉絲」
14.「回味」
15.瑞金路上瑞陽街的王敏湯包店
羊肉串、燒烤類:
1.夫子廟一路終點站那裡的新疆人烤的
2.人民劇場對面的那家新疆館的羊肉串和烤羊腿
3.湖北路的一家烤羊肉串
4.山西路西流灣的羊肉串(一對老夫妻烤的)
5.中山大廈那裡,同仁市場旁邊一叫吉兆花園的居民區旁有一烤的
6.八一醫院的南門旁的「西域食府」:羊肉串、羊排、大盤雞
7.青島路上「穆斯林餐廳」
8.延齡巷65號綠色燒烤「宋記綠色燒烤」:羊肉
9.寧海路麥當勞前的烤牛筋
10.夫子廟「蒙古包燒烤」
11.漢府街「百姓人家燒烤」:五花肉、肥牛、蜜制羊肉、素雞、年糕、土豆餅、肥牛、烤魷魚、生牛肉拌飯、朝鮮涼面
12.丹鳳街雙龍巷口,綠色招牌——草原興發羊羔肉:雞翅、牛筋、烤雞胗、烤玉米、烤蘑菇
13.夫子廟世紀緣天橋下的烤魷魚
14.馬台街「回味」旁居民區口的(一個老太和一個中年男人)的烤魷魚
15.瑞金路蘇果旁邊巷子里羅曼亭酒店對面的鐵板魷魚
16.仙鶴街的「無敵燒烤」
17.南湖廣場「富佳魷魚」
18.雲南路從中山北路到北京西路,過了T型路口(西橋路口對面),在路 的左邊「趣樂」:雞翅、昌邊魚、響魚
19.富貴山海爾曼斯對面的巷子里一家重慶人的燒烤攤:昌扁魚、雞翅、生菜等
20.彩霞街葫蘆樓門口的燒烤:雞翅、羊排
飯店館子類:
1.江蘇路「艷陽天」:田螺塞肉、宮廷蜜棗,剁椒魚頭、尖椒鴨柳、毛血旺、鹹蛋雞肉卷、鹽焗蝦,天下第一碗、文蛤蒸蛋、魔芋排骨
2.湖南路獅子橋里的「獅王府大排檔」
3.虹橋車站旁邊的「萬家歡」
4.南京海關文思巷安子里一家大排擋「安子燴牛三」:燴牛三、麻辣兔肉和麻辣魚頭
5.漢府街美食廣場的「貴州苗寨」:粉蒸排骨、臘肉和臘腸、豆乾、紅酸湯、鹽酸菜扣肉、 絕代雙嬌、辣子雞、蕨菜、折耳根(音譯)拌涼粉、小米楂、酸湯回魚
6.新街口的「上海灘大飯店」
7.江寧東新飯店:東山老鵝、骨頭湯
8.小火瓦巷或漢府街的雪雷大酒店:閩南千里香、口水雞、千里飄香
9.常府街「卞氏菜根香」:泡椒牛蛙、泡椒墨魚仔、蒜泥白肉、蒜香排骨、夫妻肺片、老壇子、百年醬肉、剁椒魚頭、菜根香排骨、半湯桂魚
10.程閣老巷「小洞天」:老蚌懷珠、鐵板酒烤的雞、南瓜珍珠羹、土豆絲、鹹蛋黃蒸豆腐、綠豆泥、吊鍋牛柳、十三香龍蝦
11.瑞金路上的「瑞香」酒店:湯和小肉圓
12.豆菜橋「雲祥酒店」:獅子頭、烤乳鴿
13.御道街和福建路的「山西人家」:過油肉、紅燒獅子頭、各種山西面條
14.丹鳳街石婆婆巷內「阿細小館」:紅燒肉、老馬菜燉排骨、泉水魚
15.丹鳳街的「子薇」大酒店的「蒙古鍋燒牛肉」
16.白下路三中大門口旁「湯王店」的菜和老鴨煲
17.哈爾濱東北火鍋餃子館的東北菜
18.湖南路獅子橋或碑亭巷「東北燉」:小雞燉蘑菇、豬肉酸菜燉粉條、鯰魚燉豆腐
19.上海路和廣州路口的五台花園里的OUTLOOK西藏主題餐廳:土豆包子、烤牛舌、阿拉木罕披薩、西藏炒飯、蝸牛、烤羊排、拉薩紅茶
20.「亨利之家」西餐廳
21.雲南路金銀街南大西苑的威雀提拉米蘇西餐廳:德國烤豬手、千層面、黑椒牛排、乳酪麥仁、提拉米蘇、義大利情人卷芝士烤小牛肉、各種PIZZA、香辣魷魚
22.王府大街「金鷹大酒樓」(小金鷹):黑椒豬手、雙味土豆泥、牛肉鬆、上湯莧菜、蛋黃蟹、蟹黃湯包
23.百姓人家:老鴨煲
24.新街口新華書店旁邊「張生記」:老鴨煲、東坡肉、風沙雞、熏魚、糯米藕、龍蝦二吃
25.中華路上的「金塘大酒店」:木瓜燉雪蛤
26.中華路「大中華酒店」:青豆泥、避風塘茄餅
27.夫子廟名門大酒店: 醬鴨舌、醬牛肉
28.洪武路「紅鬍子酒店」:糟黃魚和糯南瓜
29.金陵飯店香江廳:酥皮海鮮盅、清炒花枝片、清蒸石斑、澳龍三吃、蝦餃、紅蓮雪蛤
甜點類:
1.南秀村(上海路菜場對面)的「雲中食品店」:櫻桃蛋糕、藍莓蛋糕、提拉米蘇、芝士蛋糕、桃子蛋糕、各種散稱巧克力、梨酒蛋糕、榛子蛋糕、梅子拿破崙、丹麥點心、玉米蛋糕、黑森林蛋糕、杏仁酥、三明治
2.「喜悅」:台式老婆餅、綠豆椪、芋苗酥、咸鮮味的咖喱餃、銅鑼燒、鹵蛋培根麵包、派、小漢堡、巧克力泡夫
3.「元祖」: 紅蛋、歌劇慕絲、紅桑果慕絲、竹果子、乳酪蛋糕
4.「一品軒」:壽司和部分西點
5.「莎莉文」: 蔥卷、奶油包、老婆餅、胡蘿卜吐司、芹菜吐司
6.「貝可莉」:泡芙
7.「聖羅蘭」:蛋塔
8.「克莉絲汀」:乳酪小蛋糕、克力口味的鏡面蛋糕、乳酪酥、水果條、提子乾、年輪、栗子口味的蜜加沙派、湯種麵包、蛋糕吐司、芝士條、肉鬆起酥夾心
9.金陵飯店:拿破崙、全麥麵包、曲奇、純芝士、黑森林
10.金絲利喜來登一樓咖啡廳:芝士蛋糕
11.中心大酒店包餅屋
12.大洋百貨樓上的香榭麗舍
13.希爾頓酒店的各式蛋糕
14.中華路304號長樂路車站旁的西餅屋
15.蘇果超市歐維士的葡萄奶酥
16.金陵飯店邊上的蛋塔
17.山西路太平洋百貨的蛋塔
18.新街口凡不了旁邊的蛋塔
茶社:
1.長白街的「新雜志」:海鮮焗通心粉、布丁奶茶、海鮮鋦飯
2.「悠仙美的」:鴨雜飯、黑椒牛柳飯、日式蒲燒蛋包飯、野生菌菇飯、炸蝦可頌三明治、意式千層面、菲力豬排套餐、豬蹄飯、海鮮飯、草雞湯飯、菠蘿炒飯
3.東方商城負一樓的「達伶.港」主題茶吧
4.江蘇議事園斜對面、王府大街的路口「星願之城」的西瓜、芒果、牛奶賓治、紅豆冰
『伍』 杭州去哪買衣服啊
如果你是白領介紹你到杭州大廈那邊都是國際品牌。公交坐到杭州大廈下車。在武林廣場邊。如果你是學生介紹你到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和延安路一帶明珠市場和龍翔橋市場。也可以到汽車東站小商品市場逛逛肯定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既不是白領又不是學生建議你到武林路一帶那邊衣服很前為。價格實在。同時也可以逛解百,百大,銀泰。
『陸』 南京沈舉人巷後街
沈舉人巷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網路地圖
『柒』 南京有哪些不出名但是美食很多的小街小巷
三元巷,據說這里原來是明代抗倭名將尹鳳舊居。如今的三元巷是一個充滿地方風味的小街。這里的明瓦廊也有著各種美食:洪澤湖小魚鍋貼,老頭蓋澆飯,武漢三鮮豆腐皮,福建扁肉餛飩,易記皮肚面等等。
『捌』 南京哪些小巷有哪些歷史,急!!!!!!!!!!!!!!!!!
飲馬巷
飲馬巷為於中華門鎮淮橋西.南宋時金兀術攻進建康府,直奔內橋王府想活捉高宗,此間康王正領一班臣子沿小道向南門逃去,快到南門時,康王的坐騎突然煩躁不安,引頸要嘶叫,拉馬勒韁也無法控制,馬的嘶叫必引來金兵追殺.一小臣告之,馬渴須引水.
他們在小巷中找到水井,卻無水桶在井下提水,最後在百姓淘米的水缸中讓馬飲足水,然後才逃出南門.
從此,這條小巷被人稱為飲馬巷
驢子巷
家住城北毛老三有毛驢四十頭,專門幫人販貨,就像現在的運輸公司.當太平軍既將打進南京城時,守城的清軍決定逃離,找來毛老三僱用毛驢馱運財寶,誰知剛出中華門就見到太平軍,押運的清兵倉皇逃命,驚恐的毛驢馱著財寶四處狂奔,不知去向.
愁苦一夜的毛老三,第二天驚喜地發現.四十頭毛驢一隻不少地回來了.人們都知馬識途,卻不知驢也認家.望著驢背上的財寶,膽小的毛老三怕惹來殺身之禍,決定獻給太平軍.
東王楊秀清大喜,指令讓四十頭毛驢披紅戴花,毛老三牽頭在南京城走街串巷,毛老三很是風光一把,成了大明星.
從此,毛老闆住的巷子,人們稱為"驢子巷"
利濟巷
利濟巷位於長白街和太平南路之間,一代大文豪曹雪芹就誕生在這條不足500米長的小巷子里。而且利濟巷還是當年抗日戰爭期間南京最大的慰安所所在地。
剪子巷
剪子巷靠近夫子廟\金榜大市場旁.
明初時期,那裡是兵器倉庫所在,倉庫內有很多箭頭,故名箭子巷,後諧音訛為剪子巷.
石壩街
石壩街在文德橋東南,秦淮河南岸,白鷺洲的西北叫大石壩街,在街中還有一條直通白鷺洲的小街叫小石壩街。此一帶地勢低窪,一到汛期,秦淮、青溪兩河的河水倒注於此成為澤國,清康熙年間將這里的長橋改築成石壩,街故以石壩而得名。
石壩街在明初為曲中(官辦妓院,又稱舊院)女郎所居,歸教坊司管轄。」自此以後,南京妓院多集中於此。
石壩街是南京的紅燈區,有句老話:「石壩街石壩街十家就有九家歪。」第十家是因生的全是兒子沒女兒.
狀元境
夫子廟狀元樓大酒店門前左邊的這條不起眼的小巷子,可是臭名昭著的奸相秦檜府第所在地——狀元境,秦檜父子都曾考中過狀元,按例應該叫秦狀元境,但是秦檜人品太丑,人們恥於提及其姓氏,習慣直稱「狀元境」。秦檜事發後,這里的秦氏族人,一部分回到鄉下老家,留下來的將「秦」字上面的三橫,移下來改姓「徐」也。
釣魚巷(玉壺坊)
玉壺坊在白鷺洲公園附近,東起內秦淮,西連建康路,相傳明朝朱武宗在此看花船,觀燈之時,玉壺掉落此處而得名,後來明武宗朱厚照又在此釣魚,於是更名為釣魚巷。
糟坊巷
糟坊巷位於長樂路中段北側,南起長樂路,北至長生祠。糟坊,顧名思義,必與酒有關聯。相傳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釀酒的地方,此地也因此而得名。據傳,當時此地所釀之酒以香味滿溢而聞名全國,百里之內都能聞到糟坊所釀酒之香味,而所釀之酒更是受到朱元璋的喜愛。
糖坊廊
明太祖當上皇帝之後,南京的商業空前繁榮,為適應需要,便利行人,於某些行業集中所在的街道兩旁建立了官廊,既可遮陽又可避雨。這樣,便出現了許多帶有「廊」字的地名。糖坊廊位於城南中華門內鎮淮橋西北,東南起中華路,西北接長樂街,原名叫滅街,後訛化為篾街,再後來,因設糖作坊於此,故而得名。
長樂街
長樂街古名長樂巷、長樂坊,又稱篾街(滅街)。它南接糖坊廊,北接牛市,位於秦淮河北岸,隔河與釣魚台相對。。「篾街」,顧名思義,是因古代竹器作坊和竹器手工業工人集中於此。至於「滅街」,相傳產生於明洪武初年,但究竟為什麼叫這么個不吉利的名字,傳說很多:
傳說一:明朝時,因為住在這里的一戶人家扎了一張大腳女人的彩燈,犯了馬娘娘的諱,錦衣衛竟枉殺了整條街的人,所以叫滅街。
傳說二:此街曾是元朝官員福壽居住之地,元滅亡時,福壽及其部下誓死不降,紛紛合家自盡,整條街的大小人口幾乎滅絕,慘烈無比,故稱「滅街」。
南捕廳
據史書記載,清代南京城內有南捕通判衙署(簡稱南捕廳)和北捕通判衙署(簡稱北捕廳)兩個專門從事緝捕工作的衙署。東起府西街(今為中山南路)西接綾庄巷的南捕廳負責轄區內陸上的緝捕工作,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原先南捕廳的建築物毀於硝煙彌漫的太平天國。1872年重建,清末實行新政時,又在此設立警察局取代了捕廳工作,但到了抗戰前夕,浮浮沉沉的南捕廳舊址房屋已經盪然無存,但以此命名的老街巷卻保存了下來。
琵琶巷
舊時琵琶巷路中間有一水溝,上覆青石,石質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著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響,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稱。如今青石小巷變成柏油路,琵琶聲已成絕響。
明瓦廊
明瓦,即是一種瓦片,用蠣蚌的殼磨製而成,薄而透光,可覆於屋頂,或嵌入窗欞。明朝時新街口已是商業繁華之地,此處以銷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來的地名就沒人記得了。
邀笛步
是著名典故「停艇聽笛」的發生地。相傳東晉名樂手桓伊愛好音樂,善吹笛,一日王徽之路經此處,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罷《三調》後自己離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終一言未發。據說此曲即為後來著名的《梅花三弄》。
煤灰堆
中華門下的一個小巷子。清朝時,這里住了一位姓梅的地主,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將他家變成了一堆灰燼,人稱「梅家灰堆」,後來誤傳為「煤灰堆」,於是將錯就錯,變成了地名。
三七八巷
清朝時叫「官溝」,因巷子下面是官方用磚砌的大型排水溝而得知,年代一久,「官溝」訛變成「干溝」,還曾名「千佛庵」。解放初,「干溝」一度出名,因為有位叫「魯大媽」的「全國愛國衛生甲等模範」,以非凡的勇敢,跳進「干溝」下的排水溝里,將還是解放前夕倒斃溝里的一孤寡老人高度腐爛屍體撈出掩埋。報紙一登,魯大媽和「干溝」都出了名。1956年編長樂路門牌,便准備將「干溝」各家編為378號、378號之1……巷內各家認為這會造成日後通訊麻煩,編門牌的同志研究後,乾脆將「干溝」稱為「三七八巷」,巷內各戶都是整門牌,皆大歡喜。
土城頭
在白下區七里鎮。洪武二十三年開始建築,因財力有限,城牆是用土築的,只在險要處才用磚砌一部分,並開了18座外城門。外城共長120里,老百姓俗稱外城牆為「土城頭」。後來「土城頭」成了七里鎮一條街的名字。
商埠街
1868年,法帝國主義在簽訂《中法天津條約》時,強迫清政府把南京列為通商口岸,1899年南京被迫成商埠。下關區惠民河西,北起惠民橋,南至中山街,陸續建起帝國主義的多家商行、洋行。人們稱這一地區為商埠街,一直到現在。
船板巷
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十分迷信,而且疑心很重,動輒殺人。有一次奸臣劉伯溫編造說,有兩條「魚精」,從燕雀湖逃向秦淮河邊俞通海家宅附近的一條小溝里,躲藏了起來。朱元璋信以為真,下令將秦淮河的魚趕盡殺絕。他採取的措施是先在上下浮橋布滿滾鉤,將魚兒堵在這段秦淮河內聚殲之,並命令部隊將捕來的魚全部用柳枝串起來掛在街上涼曬。這樣,整條街就布滿了落下的柳葉,因此人們就叫這條街為柳葉街,用船板攔魚的「船板倉」(又叫船板巷);用門板在橋洞口堵魚的「堵門橋」(今稱陡門橋);設台釣魚的「釣魚台」;從江邊將魚往回趕的「趕魚巷」(今稱甘雨巷)……另外,還在俞家對門立一牌坊,即百貓坊,上面刻了一百個貓頭,虎視眈眈地盯著俞家大門,使「魚精」不敢出來,永無翻身之日。
大小王府巷
王府巷有大、小王府巷之分。大王府巷也就是現在的王府大街,北接三茅宮,南接建鄴路;小王府巷東接豐富路,西接大王府巷。大小王府巷相交呈「T」字型。大王府巷如今是繁華熱鬧的王府大街,小王府巷卻依舊是一條經歷了歷史風雨的小巷子。
王府巷在南唐時期叫做「皇甫巷」,因大臣皇甫暉居此而得名。後音訛為「王府巷」。元朝文忠圖帖睦爾稱帝前,在建康做藩王時就住在此地,王府之名從那時起才真正名副其實並一直沿用至今。
金沙井
《江寧縣志》記載說,明朝時有一年大旱,河水乾枯,居民在此挖井取水,卻不料井中有沙,沙中還有閃閃發光的金粒,因此就將這口井取名金沙井,現在的金沙井儼然一條街名,東接中華路,西接洋珠橋,悠悠長長有二百多米遠。
估衣廊
在中山路與北門橋之間有一條古老的小巷——估衣廊。估衣廊本以賣舊衣而著名,幾十年前,每天早上還有很多四處收購舊衣的人趕到那裡賣舊衣,早上六七點鍾到十點多鍾,買賣舊衣的人把這條小小的巷子擠得滿滿的。現在舊衣市場在這里已絕跡多年。
仙鶴街
古代城南仙鶴街也是雲錦作坊密集的地方,相傳這里的工匠師傅善於織各種仙鶴圖案的雲錦。他們所織的仙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且千姿百態,每隻仙鶴都有不同的造型和神態。他們所織的仙鶴在全國非常出名,還曾被定為御用貢品。於是,人們就把這里叫做仙鶴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