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服裝售後折舊費怎麼算
折舊費=折舊率(每日)×產品使用日期(日)×產品價格
折舊費是折舊率、產品價格、產品使用日期三者的乘積。
『貳』 4000的一年的衣服怎麼算折舊費親比較著急
1、直線折舊法
每年的折舊額為:(100000-4000)/5=19200元
年折舊率為:19200/100000*100%=19.2%
2、雙倍遞減余額法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2/5*10%=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100000*40%=40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100000-40000)*40%=240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100000-40000-24000)*40%=14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應提的折舊額=(100000-40000-24000-14400-4000)/2=8800元
『叄』 國家規定衣服折舊費怎麼處理
一般來說服裝不屬於折舊的范疇,如果是企業的存貨當然不能提折舊,如果是企業作為輔助生產則按照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攤銷。
《國家經貿委、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工商局、財政部關於印發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的通知》第十三條在三包有效期內,符合換貨條件的,銷售者因無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消費者不願調換其他型號、規格產品而要求退貨的,銷售者應予以退貨;有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消費者不願調換而要求退貨的,銷售者應當予以退貨,對已使用過的商品按本規定收取折舊費。
折舊費計算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至退貨之日止,其中應當扣除修理佔用和待修的時間。
『肆』 1500的衣服折舊率怎麼算
一般來說服裝不屬於折舊的范疇,如果是企業的存貨當然不能提折舊,如果是企業作為輔助生產則按照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攤銷。假設它是固定資產,
折舊費=折舊額*折價率 年折舊率=(原價-殘值)/使用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服裝 的殘值估計為零。
【拓展資料】
常用折舊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採用分類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簡單,但准確性不如個別折舊率。
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又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發生的維修費用也不一樣,平均年限法也沒有考慮這一因素。
因此,只有當固定資產各期的負荷程度相同,各期應分攤相同的折舊費時,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折舊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1)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後兩年,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例如:某企業一固定資產的原價為1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200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的折舊額為:
雙倍余額年折舊率=2/5×100%=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 000-2 400)×40%=1 440(元)
從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線法)計提折舊。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舊額=(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總和
或: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仍以前例來說明,若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各年的折舊額如下表:
原值-凈殘值 每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年份 尚可使用年限 變動折舊率
(元) (元) (元)
1 5 9 800 5/15 3 266.7 3 266.7
2 4 9 800 4/15 2 613.3 5 880
3 3 9 800 3/15 1 960 7 840
4 2 9 800 2/15 1 306.7 9 146.7
5 1 9 800 1/15 653.3 9 800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數總和法所計算的折舊費隨著年數的增加而逐漸遞減,這樣可以保持固定資產使用成本的均衡性和防止固定資產因無損耗而遭受的損失。
『伍』 折舊費怎麼算
『陸』 單位的工裝(服裝)折舊費怎麼算
可以參考固定資產折舊里的 年數總和法:
月折舊率=尚可扣費的月數/預計扣費的月數總和*100%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價-預計凈殘值)
其折舊額每期遞減。
拓展資料: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固定資產而使其損耗導致價值減少僅餘一定殘值,其原值與殘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是固定資產折舊。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
在所考察的時期中,資本所消耗掉的價值的貨幣估計值。在國民收入賬戶中也稱為資本消耗補償)。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應計折舊額是指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計提的折舊應當記入「累計折舊」科目,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製造費用;
管理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
銷售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銷售費用;
經營租出的固定資產,其應提的折舊額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
借:製造費用(用於生產車間)
管理費用(用於行政管理部門)
銷售費用(用於銷售部門)
在建工程(用於工程建設)
研發支出(用於項目研發)
其他業務成本(用於經營出租)
『柒』 服裝折舊費怎麼算
月折舊率=尚可扣費的月數/預計扣費的月數總和*100%;或者是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價-預計凈殘值)。
1、年限平均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 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 / 12。
2、工作量法:月折舊額 = 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3、雙倍余額遞減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 月折舊率月折舊率= 2 / 預計便用壽命 / 12 固定資產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7)女裝折舊費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會計處理
購買固定資產時:
折舊費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次月開始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營業費用
貸:累計折舊
1、使用年限法
是指按預計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攤固定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若以時間為橫坐標,金額為縱坐標,累計折舊額在圖形上呈現為一條上升的直線,所以稱它為「直線法」。
2、工作量法
折舊費,是指按規定的總工作量(總工作小時、總工作台班、總行駛里程數等)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應用於某些價值很大,但又不經常使用或生產變化大。
磨損又不均勻的生產專用設備和運輸設備等的折舊計算。根據設備的用途和特點又可以分別按工作時間、工作台班或行駛里程等不同的方法計算折舊。
3、加速折舊法
(1)使用年限數字總和法:亦稱年限總數法或年數比例法,是指將應計折舊總額乘以剩餘可用年數(包括計算當年)與可使用年數所有數字總和之比,作為某年的折舊費用額。
(2)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根據各年年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和雙倍的不考慮殘值的直線法折舊率計提各年折舊額。
『捌』 衣服折舊費收取標准
法律分析:月折舊率=尚可扣費的月數/預計扣費的月數總和X100%;或者是月折舊額=月折舊率X(原價-預計凈殘值)。
1、年限平均法: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 - 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12。
2、工作量法:月折舊額=當月工作量X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X(1-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3、雙倍余額遞減法: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 - 累計折舊)X月折舊率 月折舊率=2 / 預計便用壽命/12固定資產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