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傣族的聚居地區 風土人情 民俗習慣 傳統節日 服飾 頭飾 建築風格
傣族有人口162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01.4萬,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州和德宏州。臨興的耿馬、孟定,思茅的孟連,玉溪的新平等30多個縣也都有分布。傣族先民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漢代稱「滇越」、「撣」。魏晉以後,有「金齒」、「白衣」、「擺夷」等多種他稱,但自稱是「傣」,意為酷愛自由與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有自己的歷法、語言文字,並以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音樂、舞蹈、民歌、民間傳說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響甚廣。傣族主要聚居在熱帶、亞熱帶的平壩地區,村寨多臨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戶一座竹樓,竹籬環繞,果樹、翠竹掩映,環境十分優美。四周田地肥沃,特產豐富。傣族人民性格溫和,喜愛歌舞。
有人說,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它就像孔雀開屏一樣,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只要了解情況的人,都覺得這話一點也不算誇張。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他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著窄袖短衣和統裙,把他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百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圓頸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涼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科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就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背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輕柔,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刷帽,顯得瀟灑大方。
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上一個用織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傣族的節日主要有開門節、關門節、送龍節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人們認為互灑清水可以消災彌難,互相祝福。男女青年則除了互相祝福外,還互相潑水為戲。節日里還舉行堆沙、丟包、放高升,賽龍舟等活動。屆時五洲四海的賓客雲集西版納和德宏,熱鬧異常。
傣族習俗
傣族在思茅全區均有分布,以景谷、孟連、瀾滄、江城、普洱、墨江、思茅居多。景谷、孟連的為傣那支系,瀾滄芒景、芒那的為傣綳支系,江城土卡河的為傣社毫支系。景谷傣族多住平房,土木結構,以茅草或瓦覆蓋,進門為中廳,設煮飯、烹茶、取暖用的火塘,支有鐵三腳架,廳中鋪床,供待客用,中廳左右兩廂小房為主人寢室。房屋結構有落地式和干欄式兩種,干欄式的掌樓,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堆放柴禾和生產工具。干欄式房屋冬暖夏涼,以竹木為建築材料,以雜木為主,多用紅毛樹、錐栗樹、黑荊樹當柱,以竹片或木片做椽.房頂蓋草排或板瓦不等,房屋分上下兩層,上層用木板或竹笆圍牆,樓後搭有曬台,孟連、瀾滄、江城整董等地傣族居住干欄式屋。江城土卡河傣社毫支系人居住落地式雞罩籠房。
景谷傣族的服飾,男子頭纏白頭巾,節日期間愛戴氈帽、身穿白布對襟衣,寬襠子。婦女穿統裙、上衣為寬袖敞領,領口上襯白布。多數人喜歡白、藍、黑三色,老年多穿深色,少女喜穿淺色。老幼均喜戴銀耳環、玉手鐲男子有紋身習俗,從四肢到胸部、背部都可紋,紋身圖案較多,有動物形態、花卉圖案,更多的則是刺些祈願祝福之類的傣文,或是佛經中一些有影響的名言。傣綳人服飾,婦女喜愛緊身短上衣,深色長統裙,系銀扣腰帶,耳墜小巧的銀耳環,喜歡白包頭,多數用自紡自織的橫幅紅花條紋包頭。新中國建立初期,也有以此花紋布為裙的,故被他族稱為「花腰傣」。傣綳男子服飾趨於漢化。老年人穿大擺襠土布褲子,對襟土布上衣,戴氈帽或包白布包頭。婦女留長發,不編辮子,只是挽結在後腦上插上銀發針,然後用花包頭蓋上,傣綳人普遍喜歡黑色服裝。傣社毫男子不紋身,不鑲牙,已流行時裝,婦女上身穿緊身白布衣服,兩襟對開,釘有12對銀質雙紐扣,下身穿青色統裙,墜耳環、頭包頭巾。
傣族青年談情說愛稱為「另卜少」、意為串姑娘。有邀伴進行的,有單獨進行的,相愛後要互相送信物如花邊帶子、耳環、首飾等。結婚無須雙方父母同意,但須按婚俗完成各項聘禮,方許成婚,婚齡一般在20歲以後。結婚聘禮較多,景谷江東傣族婚前下聘,男家須給女方家長酒2壺、肉5斤、面條4把、紅糖20餘斤,柴1500斤,吃奶錢100元。此外要送給媒人豬頭一個、枕頭一個,鞋子一雙,還要送給頭人若干斤米和肉。婚後回門要給女家2元4角錢,一丈布。傣綳人的婚姻較自由,只要雙方相愛,即可告訴父母請媒提親,用錢做聘禮,數量多少根據各自財力而定。由於受婚配條件限制、傣綳人普遍為近親結婚,沒有同姓不婚的限定,婚禮較簡單,窮困的備辦些芭蕉、甘蔗等果品和煙酒,請親友來祝賀舉行儀式即可,富裕家殺豬請客吃飯,不搭棚不抬轎,也不吹拉彈唱,舉行婚禮時由長者拴魂線,教以做人的道理,祝福賀喜,夫從妻居較為普通,從居多少年,由雙方商量決定。
景谷傣族行火葬和土葬,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要火化。死人後要請佛爺念經超度亡靈,主人家備辦佳餚殿給佛爺和尚,要殺豬牛井招待親友和幫忙的人。超度亡靈後把屍體抬到林里埋葬,頭朝東,腳朝西,用白布裹屍後用木板或竹笆出殯,葬後不壘墳,不立碑,後人也不掃墓。年節日到佛寺賧佛、滴水,由佛爺念《滴水經》,把後人獻給的祭物獻給亡靈。有名望和僧侶等級高的佛爺和尚死後要豎碑,形如佛塔,從「撒迪」級起,地位越高碑塔級越多,碑上刻花卉圖案,無文字。傣綳人死後,要請佛爺和尚念經超度,家人為死者做功德,然後用木板做棺材埋葬。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行火葬。傣社毫人死後行土葬;殯殮用棺,壘墳為志,但無碑文,僅用石塊圍圓。成年人死後,要殺一頭水牛、一頭黃牛作祭品,出殯要請哈尼族「嫫庇」推算選擇。
Ⅱ 《小別離》黃磊與海清師徒合體,這部電視劇質量就有保證了嗎
《小別離》描述了在即將面臨中考之前,孩子和家長之間一場戰爭,也反映了現在社會家庭在真正面對中考時的態度。中考時期的我們正處於青春期時期,我們會叛逆,會有逆反心理,情緒也不穩定,從而導致與家庭關系緊張。
Ⅲ 淘寶店鋪名字大全女裝 服裝店鋪好聽的名字
時代的轉變,大眾的審美也是和以前社會的不一樣,每當想要換季的時候,尤其是女性,就是會經常的給自己買一些衣服,這樣的話其實無形中也是會促進淘寶店鋪的發展,那麼當大眾給服裝店鋪選擇名字的時候,就會選擇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
女裝店鋪取名辦法
1、)諧音取名
女裝店起名,依照傳統的方式來取難以取出出色顯眼的店名。不過大家可以利用諧音取名的方法來讓店名富有特色,諸如「一如既往」可諧音取「衣如既往」,既展現出了女裝店鋪的行業特徵,也給人一種朴實且有責任心的印象,大眾就會願意來消費的。
2、)加入數字
給店鋪起名加入數字,在視覺上能刺激消費者的感官,讓其從眾多的女裝店名中脫穎而出。特別是線上店鋪,如今已是2021年,線上平台的女裝店鋪很多會選擇數字進行搭配取名,如此便能更好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對於自己店鋪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好聽的服裝店鋪名字
【財帛閣】
財帛是古時對於金錢和布匹的稱呼,在《史記·大宛列傳》中亦有記載——「散財帛以賞賜。」 ,故將財帛作為店鋪名字,給人以財源廣進之感,同時也體現出了店鋪的行業特徵,匹配閣字更添文學詩意氣質,這樣的名字是比較大氣的。
【布衣知財】
布衣知財是一個諧音店鋪名字,借用貶義成語諧音替換成為帶財字的褒義女裝店鋪名字。其中「布衣」二字既呈現出了店鋪的行業特點,也體現出了店鋪的衣款風格;知財二字也帶有懂得理財的寓意內涵,這樣的名字寓意是比較好的。
【Elegant lady】
Elegant lady寓意為優雅的女士,此名作為2021女裝店鋪名字來說,是相當具有品味的。它給人一種歐洲皇家宮廷風的貴族氣質印象,也整體體現出了店鋪西式的服裝風格,對於喜好此類風格的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的。
Ⅳ 我 想在福建涵江服裝批發城這開家店,這里都是搞批發的。有誰知道要去哪裡拿貨劃算。
服裝城拿貨技巧的省錢之道 首次在
服裝城打貨的話,不必急著先拿貨,
花點時間熟悉一下服裝批發市場,多看看比比,
找好貨運處,再開始打貨,做到心中有數,按步驟進行,
以免手忙腳亂,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做服裝生意久且熟
悉市場的朋友,讓他帶著打一兩次[ ν Γ 言 : 38928]
貨就可以啦,對服裝行業比較熟悉,有問題可以交流
.
.
.
.
.
.
大漢朝是如何一統西域的:漢朝如何管理西域眾國
從漢代司馬遷的書中開始,對新疆地區有了清楚的記錄。天山南北廣闊地區多民族聚居生活的真實圖景清晰地展示在我們面前。西漢「西域都護府」的建立使「漢之號令班西域」,新疆成為祖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新疆歷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西域社會狀況
我國先秦時期的史書中,將當時新疆的古代部落或民族群體統稱為「西戎」。從西漢司馬遷撰寫《史記·大宛列傳》開始,地理上被稱為「西域」的地區,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的民族分布和社會情況才比較清晰了起來。西漢時期,將今天陽關、嘉峪關以西地區稱為「西域」。西域地區以天山為界,在北部地區主要活動的是逐水草而流徙的游牧民族,故被稱為「行國」,主要是塞人、月氏人、車師人、烏孫人和匈奴人等;天山以南則主要是農耕定居的各個民族群落,他們往往以沙漠邊緣的綠洲地區為聚居地,過著日出而起、日落而居的農業田園生活。史籍中稱他們為所謂「城郭諸國」。西域「三十六國」中的大多數都是指的他們,主要是塞、吐火羅和羌人等。
秦漢時期,在西域地區,甚至遠至中亞各地都出現漢人活動的蹤跡,漢人當時被稱為「秦人」,全因他們是當時控制西北地區的秦國的子民。西域的自然和區域特點還使該地社會處在互不相屬的割據狀態,《漢書·西域傳》:「西域諸國,各有君長,兵眾分弱,無所統一。」公元前177—前176年,匈奴南下擊敗月氏人,控制了西域。匈奴西邊日逐王置「僮僕都尉」管理該地事務,利用西域為基地經常劫掠漢朝邊境地區,對西漢王朝構成嚴重威脅。匈奴進入西域及其統治不只改變了原來該地割據鬆散的政局,還直接促成了後來西漢王朝統一西域的進程。
漢朝統一西域過程
漢朝關注西域,並且最後在政治上統一天山南北各地,與當時的匈奴人在西域的活動有關。公元前138年,為了消除匈奴人對漢朝邊境地區的威脅,張騫受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力圖聯絡當時活動在今中亞地區的一個名叫大月氏的部族共同對付匈奴。張騫的西使歷盡艱辛,功績卓著,客觀上加深了兩地彼此間政治、經濟的了解和聯系,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後不久,亦即公元前121年,漢朝大將軍霍去病受命率軍西征,打敗了駐牧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漢朝政府隨即在此設置了武威、酒泉兩郡(後改為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漢朝這一軍事行動切斷了匈奴同西北各氐、羌諸部之間的聯系,擴大了漢朝與西域各族間的往來。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命大將趙破奴等率軍穿越陽關、玉門關西進,攻佔樓蘭、姑師。公元前102年,漢軍西行,又攻克時常與漢朝作對的位居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的大宛國,顯示了漢朝國力的強盛,將漢朝的政治影響向西延伸到中亞廣大地區。這一系列政治、軍事活動極大提高了漢朝在西域各族中的威望。公元前101年,為解決駐扎西域的漢軍和往來使者的糧食供應,漢朝開始在天山南部的輪台、渠犁等地駐兵屯田,並置設「使者校尉」統領之,「屯墾戍邊」由此成為歷代中央王朝開發邊疆、鞏固邊防的重要舉措,「使者校尉」是漢朝政府設在西域地區最早的地方官員。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漠北草原的匈奴政權發生內訌,駐守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賢撣恐遭不幸,率部眾自願歸服漢朝。漢宣帝令鄭吉率龜茲、渠犁諸國兵五萬人迎接日逐王及部屬。次年,漢宣帝任命鄭吉為都護,設立「西域都護府」,治烏壘城(今輪台縣策大雅南)。自此,新疆就正式列入了漢朝的版圖,成為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漢朝治理西域措施
「西域都護」設立是新疆地區統一於中央政府的顯著標志。漢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護、專理屯田事務的「戊己校尉」等統領西域各地軍政事務的高級官吏;委任冊封當地各族首領,頒發漢朝印綬,允准其按照本地習俗管理地方行政事務,令其遣子入侍、貢獻方物;並駐軍鎮守,進行屯田戍邊,設立烽燧、驛站維護交通暢達,極大地推動了「絲綢之路」沿途的經濟發展。
東漢建立後,繼續西漢王朝對西域各地的統治,先設立「西域都護」管理該地軍政事務。著名的「定遠侯」班超就曾擔任過西域都護多年。後設立西域長史取代了「西域都護」職能。班超之子班勇曾就任「西域長史」,班超父子不只留下令人稱道的「投筆從戎」故事,且父子相承,為了鞏固邊防、發展西域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Ⅳ 有誰有「大宛風土」的文言文翻譯啊,謝謝大家,要盡快准確哦!!
原文是不是搞錯了。還是我找錯了。是《史記@大宛列傳》里的嗎?
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萄、苜蓿極望。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須珣,善市賈,爭分銖。俗貴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決正。其地皆無絲漆,不知鑄錢器。及漢使亡卒降,教鑄作他兵器。得漢黃白金,輒以為器,不用為幣。
大宛左右各國都用葡萄做酒,富者藏酒多達萬余石,保存久至數十年。此地人特愛喝酒。馬喜歡吃苜蓿。漢朝使者帶回葡萄、苜蓿種子,天子倡導在肥沃土地上種植葡萄、苜蓿。馬得的多了,使者來的也多了,漢朝離宮別苑旁都種上葡萄、苜蓿,一望無邊。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各國,語言雖不同,然風俗大致相同,彼此互相了解,那裡人眼窩深陷,胡須很多,會做生意,一分一厘都爭。當地風俗尊重婦女,妻子說的話丈夫照辦不違,那裡沒有絲、漆,不懂鑄造錢幣器物。漢朝的逃亡士卒投降了他們就教他們造兵器和器皿,他們得到的黃金白銀,多鑄成器皿而不鑄錢幣。
Ⅵ 上海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在哪裡
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地處上海市中心城區,位於閘北區東南部,以河南北路為 界,與虹口區相鄰。
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東起河南北路,西迄浙江北路,南到山西北路,呈」T「字型分布,全長 680米。早先這條可憐巴巴的小路是農貿市場,後來逐漸演化成小商品市場,從八十年代開始,總算落到了服裝批發的頭上,這一下總算是找准了點兒,於是就再也沒改變過定位。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做火了,腰板也硬了,於是由原來的河南北路、山西北路進一步擴張到福建路和浙江路,終於形成了氣候。進入21世紀,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也開始高速發展,相繼建成了白馬大廈服裝批發市場,超飛捷服裝批發市場,天阜童裝批發市場,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豪涌服裝批發市場,新金涌服裝批發 市場,凱旋城服裝批發市場,新七浦服裝批發市場,聯富女裝批發市場,興旺服裝批發市場等十餘個大型服裝批發市場。七浦路服裝城以七浦路為主幹向兩邊擴展形 成一個包括山西路,七浦路,河南北路,天潼路, 浙江路,福建路的」非「字型框架,通過河南北路與南京路步行街連成一片,原先雜亂的馬路擺攤市場全部由規劃進室內,購物環境提升了一個台階,成為以外貿服 裝批發為主體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