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裝都有哪些面料
面料從工藝講,主要分針織和梭織。
延伸下去還有很多,如皮革、毛紡等。
大多數面料都能製作女裝。比較經典的有蕾絲面料、綉花面料、印花面料等,這些在男裝上不常用,而在女裝里大為流行。
2. 在網上買了冬季的連衣裙,將近300。但是看到了面料是百分之百聚酯纖維,配料是人棉,氨綸,錦綸。我想
從材料上看是比較普通的:聚酯纖維,就是通常叫的滌綸,氨綸是彈力絲,錦綸就是我們說的尼龍,這三個材料都是人工合成纖維,冬天穿的時候容易產生靜電,因為這些材料的吸濕性比較差,冬天天氣又比較乾燥,容易產生靜電的。人棉相對好一點,和棉比較接近,只是手感比較軟。如果做的是襯裙的話,可以使外面的面料不致於貼到身體,這樣比較好。
質量包括面料的品質、服裝的做工等,這個沒看到實樣,是無法評介的。
3. 秋冬季買外套衣服,買什麼料(成分)比較好
秋冬服裝面料一般是保暖性能為主,所以從我們平時所穿的大衣身上就可以比較出來,一般有羊毛的面料,包括純羊毛以及羊毛與其他纖維混紡的面料(毛滌、毛棉混紡等),這4種保暖性能比較好,所以大家買大衣時一般傾向於這4種面料的衣服。
除了羊毛類的混合面料之外,其實我們平時穿的純棉衣服也是有很好的保暖性能,除了衣服以外,我們家裡蓋的棉被也都是用棉類面料生產的,除此之外像冬天所穿的羽絨服或者是棉服,上的衣服面料主要就是羽絨棉,秋冬最為流行的衛衣,大部分用的為棉與滌綸混合的服裝面料,一般稱這種面料為滌棉。
總之不管我們身上所穿的衣服究竟是哪一種材料,其實秋冬服裝材料主要針對的特點就是保暖,還有就是不起球。所以秋冬服裝面料主要也就是一些羊毛,或者是羽絨棉,同時當然也有一些滌綸混合成的毛料。
4. 這是什麼衣服,什麼材質
如果我沒看錯,應該是雙層沖鋒衣裡面那層,屬於戶外「抓絨」上衣!
抓絨也叫梳絨,是用鐵制梳絨耙子從羊身上將羊絨順利梳下。這是詞典上的釋義,顯然這和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一回事。抓絨簡單得說是將超細化學纖維製成毛紗,織製成織物,金屬絲刷拉絨,表面再經機器進行剪絨後製成的功能性面料。
一、目前市場常見抓絨的種類與功效的個人感受
由於抓絨的組絨方式不同,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因此抓絨的種類異常豐富,要歸納還真不是容易的事。為了便於選擇使用,這里就按照功能的不同予以分類。戶外所 使用的抓絨大致可以實現以下幾方面的功能:保暖、防風、輕量、快乾、耐磨、延展、易壓縮、易打理、抗靜電、防潑水等,常見戶外所使用的抓絨多數實現其中的 一種或多種功能,因此如果細分的還是很多,這里就按照主要功能簡化分為兩類,一是保暖;二是防風。實際上抓絨往往是多功能的組合,只是為了便於選擇時參 考,粗略的分類。
以下的言論僅為個人觀點,無科學的測量數據,僅供參考。由於此文為本人無事閑聊,想那說那,可能並不全面,描述次序也無先後之別。也正因為是閑聊之作,遺漏和錯誤在所難免,歡迎共同探討。
不管何種材料的抓絨,厚度仍然是決定保暖性能的主要依據,此外冷暖感受還是一個因人而異的事,不能一概而論。這里所談到的壓縮性,也只是抓絨材料之間的相對比較。
1、保暖抓絨
這類抓絨多數為單一材料採用編織或粘合的方法加工而成抓絨。目前材料多數為滌綸,我想主要是因為這種材料有快乾的特性吧。早期採用過羊毛,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逐漸被化纖材料代替,近期好像又有回朝的趨勢。
實際上這類抓絨非常多,一般休閑類也有,戶外面料中更是不計其數,花樣繁多,既有專業面料廠家的,也有各大戶外品牌自有的,選擇起來還真的比較麻煩。以下所涉及的面料只是我接觸過的,我沒有見過的還很多,有空大家補充。
1)、DecathlonCreationNovadry2。迪卡隆的Novadry2基本上用在其品牌的大部分抓絨服裝、帽子、手套上,面料的厚、薄 不一,這個Novadry2我還沒搞清楚是作為一個技術,還是抓絨的型號。其中190g/m2搖粒絨所做的套頭衫僅49,說是穿在內衣外,我常常直接貼身 穿,沒有什麼不適,其保暖性能趕上兩件羊毛衫,而且輕巧,有點類似POLARTECCLASSICS100,所以從此我再也沒有穿過羊毛衫,不足就是無彈 性,當配合的外衣不當時有點靜電。其他還有一些比較厚的,也有號稱防風的,我估計是通過密植絨來實現的類似POLARTECWindPro的性能,但是個 人感覺壓縮性能不行,所以沒有嘗試。
2)、MarmotDriClime。在marmot的產品目錄中,它被歸於防風抓絨類的, 但是其防風性能是依靠與其配合的外層尼龍面料實現的,故我將其獨立出來,在marmot的產品中使用較為普遍,那件著名的 DriClimeWindShirtJacket就不說了,與其相同面料的還有褲子,marmot的一些兩層沖鋒衣、手套、羽絨服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可 以說,
marmot對其有相當的自信。這個抓絨非常輕薄,絨毛並非常細小,幾乎看不出,壓縮性也很高,保暖類似POLARTECCLASSICS100,但厚度要小很多,大約只有一半吧。不足之處是只能貼內衣外穿,如果裡面是毛面抓絨,穿脫不是很順滑。
題外話:這個DriClimeWindShirtJacket曾經出現過國內標價(660元)低於國外標價(100美金)的事情,遺憾的是現在已經提上來了,是不是網上有朋友推薦的結果?
3)、marmotRadiantP-825。8.25oz/m2,這是marmot自主品牌的抓絨,厚度類似 POLARTECCLASSICS200,保暖性能也相當,在marmot的產品中,好像只有一款夾克使用,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國內的標價低於國外的標 價,我拿的對折才335。但與POLARTECCLASSICS200相比,略重,壓縮性略差一點,面料的手感柔順性也有點差距。
4)、Polartec。這個大名鼎鼎,美國MaldenMills公司的拳頭產品,提到抓絨不能沒有它的存在,個人認為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最好的抓 絨之一,目前沒有一個著名戶外服裝品牌沒有它的身影,可以看出其成功的一面。其產品線齊全,應用廣泛。其共同的特點是比一般的抓絨衫輕、軟、暖和、快乾、 易打理、抗靜電、易壓縮,而且不易掉絨。
(1)、POLARTECCLASSICS100。主要用於內衣、帽子、手套。厚度相當於羊毛衫,保暖性肯定好於一件羊毛衫,壓縮性能較好,一般我都是以它做參考來比較壓縮性能,有一定彈性。
(2)、POLARTECCLASSICS200。保暖層的主力產品,廣泛運用在中層保暖、帽子、手套甚至是襪子。保暖性以個人的實際使用體會,穿在沖 鋒衣內,5度以上很舒服,壓縮性能一般,無彈性,經過處理的有一定的防潑水能力,手感柔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廠家的這個面料有所不同,一般名廠的更 好,同材料不同廠家的價格差異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3)、POLARTECCLASSICS300。據說這種抓絨的保暖性能 相當於一件羽絨內膽,一般用於中層保暖層,因為這樣的服裝用在長時間處於嚴寒環境的戶外運動,並且還有另一種性能更好的替代,所以這個材料的產品不是很 多。我比較怕冷,有一件,保暖的確很好,有一定防潑水能力,但是重、無彈性、壓縮性能一般。如果你和我一樣怕冷也可以來一件,因為它的確保暖。
(4)、POLARTECTHERMALPRO。唉,這個抓絨是我看到抓絨裡面品種最多的,有點頭疼。這個系列相對於POLARTEC的其他抓絨,主要 是保暖、壓縮性能更好。也因為其保暖性能超群,其運用范圍已有超過POLARTECCLASSICS200的趨勢,服裝、手套、帽子都可以,面料厚度很 多、品種也花樣百出,薄的如羊毛衫的厚度,厚的我看過標POLARTECTHERMALPRO300的,選擇時需要注意其單位平方米重量,保暖還是離不開 厚度。各廠選用的也大相徑庭,價格差異較大。其保暖性以個人的感受來看,mhw的棉猴與POLARTECCLASSICS300相當。
(5)、POLARTECpowerdry。這個是不是該歸到抓絨?POLARTEC是作為一種快乾材料開發出來的。但是我自己按照個人的理解,還是歸 為抓絨來看,因為這種面料裡面是一層小田格的細絨,厚度相當於羊毛衫,彈性很好,觸膚感舒服,有很好的壓縮性能,保暖不如 POLARTECCLASSICS100,快乾還沒有體會,一般作為內衣,也有作為手套的,但是很少見。冬天的話,我願意穿這個材料的內衣,因為真的舒 服。
(6)、PolartecPowerStretch。同上面一樣,也是一種內衣材料,一面光滑,一面是細小的絨毛,厚度相當 於羊毛衫,可以兩面穿分別為更排汗、更保暖。有人說觸膚感不好,可能我皮比較糙,我穿的很舒服,這個面料彈性非常好,保暖應該和 POLARTECCLASSICS100相當,其性能介於POLARTECCLASSICS100和POLARTECpowerdry之間。如果配合 mhw的棉猴的話,我穿在0度應該沒有問題。
現在有點fb了,越來越喜歡有彈性的面料,如果各位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5)、TECHNOWARM200。對於關注POLARTEC的朋友來說,這個可能比較陌生,擁有這個面料純屬偶然,是樂飛葉沖鋒衣的內膽,在我只知道 抓絨和沖鋒衣這個名詞的時候買的東西,後來查了一下,TECHNOWARM也是一個比較齊全的系列,只是僅樂飛葉在用,其他品牌沒見過,會不會和哥倫比亞 的那個抓絨一樣是自有品牌就沒有考證過,宣傳稱等同POLARTECCLASSICS200,實際感受其手感倒是差不多,但是薄了點,因此保暖也有點差 距,壓縮好像要好點,穿的不多,未見起球。
6)、PatagoniaSynchilla。Patagonia一個與鳥齊名的戶外 品牌,其經營理念讓我贊嘆不已,用回收的可樂瓶做的抓絨是不是這個,還需要考證一下,這個抓絨好像也是一個系列,厚薄均有,我接觸過的是號稱如狗熊的那款 有帽的抓絨衣,但是遺憾的是這個面料沒有給我留下太好的影響。面料的厚度與POLARTECCLASSICS300有一比,外觀為長毛絨,很密,手感不 佳,柔順不足,保暖未試,因二手的尺碼不合,送人的。
2、防風抓絨
由於早先得抓絨不防風,需要與外層配合使用,在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抓絨的使用范圍。一些廠家通過改良,在保有原有的性能上,使得防風性能得到改善,同時其他綜合性能也有較大提高,我簡稱防風抓絨實際上並不準 確,但由於防風性能的改進是重點,所以姑且這樣簡單一點,見諒!這類抓絨目前我看到的有兩種形式,一是密絨;二是復合。所謂密絨,就是通過提高面料的抓絨 密度,增加面料的防風性能,而復合的形式確復雜很多,基本上為三層三明治結構,通過中間的膜來大幅提高面料的防風性能,由於三層材料的不同,這類面料的變 化可想而知。
一般情況下同等厚度,抓絨材料保暖性能接近的防風抓絨,保暖性能好於保暖抓絨。需要注意的是厚度仍然是決定保暖性能的主要因素,防風抓絨因為有一層膜的存在,保暖性能得到提高。
1)、密絨
(1)、PolartecWindPro
關於這個抓絨的相關說明,網上很多,我就不多羅嗦了,個人感受壓縮性能尚可,好於200的抓絨,但不如THERMALPRO,防風性能比一般抓絨稍好,但是我不會用它作為防風衣來穿。絨在外,不宜單獨外穿。
(2)、PolartecPowerShield
居然又是Polartec的東西,不過我比較喜歡這個面料,據說能防98%的風,不過沒有測試過,這個面料外面光,裡面短絨,絨的厚度與 POLARTECCLASSICS100差不多,有彈性和良好的防潑水能力,防風感覺與尼龍類防風材料差不多,沒有有膜的好,壓縮性能一般。
(3)、POLARTECTHERMALPRO
比較奇怪的是POLARTECTHERMALPRO本身是作為保暖抓絨的,但是我看到Patagonia的圓點夾克的面料卻有所不同,故在此提及一下, 這個面料外面是光面,裡面是長毛絨,其防風能力比PolartecWindPro好,但是不如PolartecPowerShield,比較適合外穿不宜 起球,壓縮能力一般,有防潑水能力,但易濕,保暖與POLARTECCLASSICS200相當。
2)、復合
隨著技術的進步,這類面料的發展最為迅速,功能性也更強,已經突破原有軟殼的概念,成為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戶外面料。由於復合的方式與材料的不同, 這類面料我已經無法單獨介紹,而且手上的這類面料成品所涉及的僅是這類面料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故只能在後面成品的介紹中談談感受,這類面料的一個共同點就 是防風能力更強,有的幾乎接近沖鋒衣的,但是壓縮能力和面料手感不是太好。
二、一些抓絨服裝的感受
由於本人比較怕冷,因此比較熱衷於采購抓絨類成品,寫這篇文字並非炫耀,只是想以本人實際感受給大家一個參考,也正因為是一個個體的感受,所以也僅能作為參考。也許同樣一樣東西,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請大家見怪不怪。哈哈。
由於我手上有的都是目前國內市場能買到的東西,網上基本上都能找到相關的介紹,我就不一一羅列技術參數之內的東西,直接談談日常生活使用的感受供參考。
1)、PatagoniaR2Jacket
Patagonia的東西很有意思,不同版本的同一型號的,常有些變化,雖然是POLARTECTHERMALPRO材料,但是這個r2我看到的大概有4個版本,因此我覺得很有意思,手上有最近的兩個版本。
新款由什麼時候開始我不是很清楚,這個新款面料外表面的長絨呈一縷一縷狀,剛拿到手我以為是壓倉造成的,後來上Patagonia官方網站,才發現原來 就是這個樣子,郁悶了一段時間,面料的裡面是很細的捲曲絨,整個面料比較薄,迎光透亮。衣服貼身裁剪,一些部位好像用的是 PolartecPowerStretch,易出汗的地方更易干,同時利用其彈性使衣服更貼身。保暖比200的抓絨略差,10度左右外加防風外衣貼身 PowerStretch很舒服,壓縮性能很好。
老款面料外表面為直長絨,裡面和新款差不多,重量略大於新款,裁剪與新款差不多,但是更保暖,在5度左右,外PatagoniamixJacket貼身PowerStretch很舒服,我個人更喜歡老款,因為怕冷。
2)、PatagoniaR3Jacket
和r2差不多,我也看到大約3個版本,手上只有一款,最新的款式不是很喜歡,面料外觀與新款的r2差不多,,也是POLARTECTHERMALPRO 的,裡面的絨更密一些,個人感覺是r2的更保暖版,但是裁剪與r2有卻別,比較適合運動量不大是穿著,目前還沒有實際穿過,按照其抓絨的厚度,估計與老款 的r2差不多,壓縮性能也比較好。
3)、PatagoniaR4Jacket
這是一件復合抓絨,中間復 合的是Windbloc,外層是長毛PolartecThermalPro,裡面是PolartecPowerDry,比較fb的用上POLARTEC三 大抓絨材料,我比較喜歡這款,因為款式很漂亮,手感柔順厚實。幾乎完全防風,未進行大運動量活動,透氣性不知,內穿PowerStretch在5度左右很 舒服。個人覺得這款衣服在運動量不大,無需外層沖鋒衣的情況下穿比較合適。從這件衣服上看,Patagonia的東西更適合休閑,與鳥相比,專業性稍欠, 但是比較適合我,是我最喜歡的一件衣服。
4)、PatagoniaR2GranularJacket
這 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款,用的是POLARTECTHERMALPRO加強防風面料,外表面如毛線編織,裡面是直長毛絨,手感柔順,裁剪合身,女款比男款漂 亮,有一定的防風性能,騎自行車無穿透的感覺,保暖性能與200的差不多。可以單穿也可以與沖鋒衣配合,用途靈活。可惜新款的外形沒有老款的好看,比較遺 憾。
5)、Patagonia0.5RTOP
不知道什麼原因,在2006年的目錄中已經找不到這款衣 服,是不是給新版的極限內衣代替?個人比較喜歡這件衣服,用的是PolartecPowerDry,作為極限內衣,這款強調的也是快乾,以響應干所以暖的 理念?與PolartecPowerStretch和我的那件49的迪卡隆相比明顯感到快乾性能要好,室外20度時,外面罩一件防風尼龍外衣,稍微活動一 下有點熱,彈性很好,觸膚感也比較柔順,貼身很舒服。奇怪的是上衣尺碼稍微大半碼,而褲子卻小半碼,搞的我比較尷尬,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個面料,有機會一 定配一套合身的。
6)、
這件衣服目 前已經在Patagonia的產品目錄中消失,我想Patagonia是明知的,雖然聽過Patagonia有可樂瓶回收做的抓絨,一直無緣接觸,看到有 二手,價格也不貴,雖然尺碼不合,但是還是買下送人,到手後感覺不是很好。面料非常的厚,所以也重,壓縮性能不佳,外表面是濃密的長毛絨,裡面是排汗內 網,手感燥且僵估計快乾也不是很好是我不喜歡的主要原因,根據試穿的感覺,5度左右穿應該沒有問題,裁剪比較寬松,適合休閑外穿。
7)、PatagoniaCoreSkinJacket
好像見過軟殼什麼評測,這款獲得比較高的評價,價格很貴,卻很少打折,一時頭腦發熱,為LP買了一件,現在卻想再給自己買一件,喜歡啊。面料採用的是 PolartecPowerShield,但是裡面的絨卻是PolartecPowerDry,沒搞懂是怎麼一回事。外表面是光面,裡面是短絨,有很好的 彈性,裁剪合適,穿著舒適。防風性能不錯,除非特別大的風,一般無穿透感覺,保暖同200的抓絨,壓縮一般,配合 PolartecPowerStretch的話,10度左右沒有問題,防潑水,一般小雨20-30應該問題不大。既可以外穿,也可以與沖鋒衣配套,用途較 為廣泛。
8)、PatagoniaCapileneEWStretch
極其喜歡的一件保暖內衣,與 PolartecPowerStretch類似,但是彈性略差,壓縮性一般,快乾沒有太大的體會。Polartec的內衣非常有名,也許別的我感覺不到, 但是觸膚無物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目前還沒有其他內衣有如此舒服的感覺,可惜這也是一款被Patagonia用新款極限內衣代替的產品,新款應該是在此基 礎上增加了PolartecPowerDry,彈性更好,非常值得期待,這件如果有好的價格建議不要錯過。與Patagonia0.5RTOP相比觸膚感 更好,也更保暖,如果配合R2和防風外衣,7度或更低會比較舒服。
9)、
標準的200的抓絨,奇怪的是在官方網站的介紹內有POLARTECTHERMALPRO增強,e文不好,沒搞懂是怎麼回事,這算是我第一件名牌的抓絨 衣,談不上防風,壓縮也一般,款式中規中矩,有腋下透氣拉鏈,穿著舒適度尚可,配合防風外衣和保暖內衣在10度左右感覺不錯。我喜歡日常單穿,或配合沖鋒 衣春秋季較冷的時候穿,比較滿意。
10)、MountainHardwearMonkeyJacket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件抓絨,也是我這次介紹唯一沒有的抓絨衣,已經看了多次,尚未下手,不過我肯定會擁有一件,喜歡它松軟的手感,輕量、保暖和合身,保暖 應該可以和300的抓絨有一比,壓縮性很好,但是款式比較笨,袖口的彈性材料裁剪比較特別,不是很舒服,宜配合防風外衣穿著,估計再配合保暖內衣對付5度 的環境沒有太大問題。
11)、MountainHardwearAlchemyJacket
著名的軟殼,復合的是 Windstopper?,外面是耐磨面料,裡面是普通的短毛抓絨,面料偏硬,沒感到彈性,防潑水不錯,但是還沒有機會試過,袖子偏瘦,估計套不上一般的 抓絨衣,我用PolartecPowerStretch或類似的保暖內衣配合,估計可以支持到10度左右。這款衣服不太適合長距離徒步,比較適合短期的有風環境,款式也一般,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短期的晴好深秋,無需沖鋒衣或其他防風外衣,不怕掛磨是我買這件衣服的目的。
12)、MountainHardwearLinkJacket
同樣是復合的Windstopper,不同的是表面是普通的短毛抓絨,款式一般,女款稍好,可以配合保暖抓絨穿著,幾乎完全防風,壓縮性一般,不太適合直接外穿,配合防風透氣外套有點多餘,我給LP拿了一件,作為日常穿著,配合保暖性好的抓絨,可以支持到10度左右。
13)、
這款只有女款,LP很喜歡,面料是POLARTECTHERMALPRO,外面表是絮狀長毛絨,裡面和R2差不多,裁剪對於mhw而言算是比較漂亮的一款,保暖可以和R3一比,壓縮性很好,手感也很柔順,適合外穿或配合沖鋒衣穿著。由於色彩比較艷麗,外穿非常亮麗。
14)、MountainHardwearPowerStretch
這個系列有上衣和褲子,面料為Polartec?PowerStretch?,彈性很好,觸膚舒服,我直接作為保暖內衣穿,面料外面光滑,裡面是細絨, 可兩面穿,據說絨朝外更保暖,我沒試,因為喜歡絨的觸膚感覺,雖然沒有Patagonia內衣那種極佳的觸膚感覺,但是好於 PolartecPowerDry,壓縮一般。配合防風尼龍外衣,對付15度問題不大,由於外表面是光滑的,因此與其他抓絨配合穿脫方便也不易起球,不足 的是mhw考慮兩面穿,因此拉鏈沒有保護,觸膚冰冷,不爽,但是我還是非常的喜歡這個系列。
15)、迪卡隆的搖立絨套頭衫
超喜歡,便宜啊,49元一件,當初買第一件的時候,看老外推了一小車還納悶,現在我們一家已經有10件各種顏色的,普通的搖立絨,面料厚度略大於 POLARTECCLASSICS100,壓縮一般,彈性不大,裁剪合身,保暖超過一般的全羊毛的毛線衣,不防風,不是很貼身,所以排汗好像不是很好,至 少比起PolartecPowerStretch略差。入秋時單穿或與外套配合,直接貼身穿觸膚感不錯,沒感到不爽。我一般是20度左右單穿,15度左右 配合防風外套,如果與MountainHardwearLinkJacket配合,應該可以到10度以下。
16)、MarmotDriClimeWindshirt
這是一款經典,我也是看了網上的介紹才買的,用的是marmot引以為豪的DriClime,一種超細絨,外層是尼龍防風材料,輕、收納小巧,防潑水, 配合內衣穿的話,我只能支持到17度左右,如果配合保暖內衣的話也許可以支持到12度左右,沒有嘗試過,因為絨在裡面,穿脫不是很方便,由於兩層面料是分 離的,尼龍面料不平整,穿上不是很好看,但由於輕小,使用比較靈活,所以還是值得擁有,新款和老款有所不同,新款多了兩個側袋,要方便許多。
17)、MarmotWindyRidgeJacket
採用的是PolartecWindPro,感覺防風沒有說的那麼好,不如上面的DriClimeWindshirt,厚度比200的抓絨略薄,壓縮一 般,手感柔順,可與沖鋒衣配合,不太適合單穿,個人感覺這個面料比較尷尬,保暖與200的抓絨差不多,如果兩者價錢差不多的倒是可以選擇,也是看著便宜買 得送人的,既沒有太多驚喜,也算不上失望,畢竟是Polartec的東西。
18)、
一個消失的極品,哈哈,僅僅是對於我而言。採用的是POLARTECTHERMALPRO300,這是我看到唯一標300的 POLARTECTHERMALPRO抓絨衣,現在tnf已經不再生產了,代替的是TheNorthFaceDenaliJacket,一個普通300的 抓絨。外面是長毛絨,裡面是密絨,面料很輕也很厚,手感柔順舒適,裁剪收身合體,比較適合我這種較瘦脂肪比較少的人,配合保暖內衣和防風外衣,支持到0度 沒有問題。
19)、ArcteryxDeltaSVJacket
好貴的售價,但是不能否認其做工和材料 的確是好。同樣採用的是POLARTECTHERMALPRO但是比一般的POLARTECTHERMALPRO要厚很多,接近 ,裁剪相對寬松,人說穿上如熊,的確差不多,領口外側用的是光滑面料,這樣就不會 與沖鋒衣的領口細絨相互作用出現起球現象,設計的確精細,外面是長毛絨,裡面是密絨,保暖、壓縮都非常好,0度應該沒有問題。
20)、TheNorthFaceApexThermalJacket
TNF大家都比較怕,主要是假貨鬧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tnf的東西還是不錯的,這件抓絨的確很有特色。外層是tnf自家的Apex防風面料,防風效 果不錯,與SchoellerExtreme類似,但更薄,彈性更好,裡面是PolartecPowerShield,整體透氣性和彈性都比較好,壓縮一 般,防潑水並且快乾,我非常滿意。保暖配合保暖內衣的話支持到10度問題不大。
三、抓絨衣選擇建議
1)、根據自己的承受 范圍選擇。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沒有錯,但是功能的差異並沒有價格差異的那麼大,我曾用兩件迪卡隆的49套穿,雖然有點不方便,但是保暖足夠支持到10度 以下。當然經濟條件許可,還是值得買一些好的抓絨,這樣你就可以更好的融入戶外,享受戶外帶來的樂趣。
2)、注意與其他相關1、3層的配合。盡可能避免兩層毛面在一起,並注意厚度的選擇。毛面在一起容易起球,穿脫也不便。盡可能厚、薄分開,像我那樣兩層套穿,實在是不方便,同時薄了冷,厚了熱也消耗體能。
3)、抓絨類軟殼針對性很強,一定要針對自己的用途選擇。這類軟殼固然在設計時有兼顧一些其他的戶外活動,但是還是各有側重,按需選擇,才能充分發揮其長處。
4)、避免跟風。每個人的體質、用途、審美觀點並不一樣,別人認為好的,未必是你的最佳選擇,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了解的基礎上購買。
四、抓絨服裝的使用建議
1)、抓絨一般可機洗,但是最好套個洗衣袋,復合類抓絨盡可能不要摔干。套個洗衣袋可以避免洗滌過程中相互摩擦,減少掉毛、起球。並且盡可能陰干,不宜暴曬。
2)、抓絨衣毛面在外不宜外穿。一是易臟;二是容易起球。實在不想穿沖鋒衣,可以用一件單層尼龍面料罩在外面,防風,而且體積和重量增加不大。
3)、盡可能遵守三層穿衣規則。兩層保暖抓絨套穿,實在不方便,也容易起球。
5. 女裝衣服的材料和成份有哪些
1.柔軟型面料 柔軟型面料一般較為輕薄、懸垂感好,造型線條光滑,服裝輪廓自然舒展。柔軟型面料主要包括織物結構疏散的針織面料和絲綢面料以及軟薄的麻紗面料等。柔軟的針織面料在服裝設計中常採用直線型簡練造型體現人體優美曲線;絲綢、麻紗等面料則多見鬆散型和有褶襇效果的造型,表現面料線條的流動感。
2.挺爽型面料 挺爽型面料線條清晰有體量感,能形成豐滿的服裝輪廓。常見有棉布、滌棉布、燈芯絨、亞麻布和各種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纖織物等,該類面料可用於突出服裝造型精確性的設計中,例如西服、套裝的設計。
3.光澤型面料 光澤型面料表面光滑並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輝之感。這類面料包括緞紋結構的織物。最常用於夜禮服或舞台表演服中,產生一種華麗耀眼的強烈視覺效果。光澤型面料在禮服的表演中造型自由度很廣,可有簡潔的設計或較為誇張的造型方式。
4.厚重型面料 厚重型面料厚實挺刮,能產生穩定的造型效果,包括各類厚型呢絨和絎縫織物。其面料具有形體擴張感,不宜過多採用褶襇和堆積,設計中以A型和H型造型最為恰當。
5.透明型面料 透明型面料質地輕薄而通透,具有優雅而神秘的藝術效果。包括棉、絲、化纖織物等,例如喬其紗、緞條絹、化纖的蕾絲等。為了表達面料的透明度,常用線條自然豐滿,富於變化的H型和圓台型設計造型。
下面,對常見的服裝面料的特性分別作一些簡單的介紹。
1、棉布
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閑裝、內衣和襯衫。它的優點是輕松保暖,柔和貼身、吸濕性、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易縮、易皺,外觀上不大挺括美觀,在穿著時必須時常熨燙。
2、麻布
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閑裝、工作裝,目前也多以其製作普通的夏裝。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
3、絲綢
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與棉布一樣,它的品種很多,個性各異。它可被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尤其適合用來製作女士服裝。它的長處是輕薄、合身、柔軟、滑爽、透氣、色彩絢麗,富有光澤,高貴典雅,穿著舒適。它的不足則是易生折皺,容易吸身、不夠結實、褪色較快。
4、呢絨
又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通常適用以製作禮服、西裝、大衣等正規、高檔的服裝。它的優點是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保暖性強。它的缺點主要是洗滌較為困難,不大適用於製作夏裝。
5、皮革
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革皮,即經過去毛處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處理過的連皮帶毛的皮革。它的優點是輕盈保暖,雍容華貴。它的缺點則是價格昂貴,貯藏、護理方面要求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纖
是化學纖維的簡稱。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通常它分為人工纖維與合成纖維兩大門類。它們共同的優點是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滑爽舒適。它們的缺點則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容易產生靜電。它雖可用以製作各類服裝,但總體檔次不高,難登大雅之堂。
7、混紡
是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紡織而成的織物,可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它的長處,是既吸收了棉、麻、絲、毛和化纖各自的優點,又盡可能地避免了它們各自的缺點,而且在價值上相對較為低廉,所以大受歡迎。
本章主要介紹這幾大類服裝面料的性質、特點和鑒別方法等知識。
第一節 服裝面料成分的鑒別
鑒別服裝面料成分的簡易方法是燃燒法。做法是在服裝的縫邊處抽下一縷包含經紗和緯紗的布紗,用火將其點燃,觀察燃燒火焰的狀態,聞布紗燃燒後發出的氣味,看燃燒後的剩餘物,從而判斷與服裝耐久性標簽上標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別面料成分的真偽。
一、棉纖維與麻纖維
棉纖維與麻纖維都是剛近火焰即燃,燃燒迅速,火焰呈黃色,冒藍煙。二者在燃燒散發的氣味及燒後灰燼的區別是,棉燃燒發出紙氣味,麻燃燒發出草木灰氣味;燃燒後,棉有極少粉末灰燼,呈黑或灰色,麻則產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燼。
二、毛纖維與真絲
毛遇火冒煙,燃燒時起泡,燃燒速度較慢,散發出燒頭發的焦臭味,燒後灰燼多為有光澤的黑色球狀顆粒,手指一壓即碎。真絲遇火縮成團狀,燃燒速度較慢,伴有噝噝聲,散發出毛發燒焦味,燒後結成黑褐色小球狀灰燼,手捻即碎。
三、錦綸與滌綸
錦綸學名聚醯胺纖維,近火焰即迅速卷縮熔成白色膠狀,在火焰中熔燃滴落並起泡,燃燒時沒有火焰,離開火焰難繼續燃燒,散發出芹菜味,冷卻後淺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滌綸學名聚酯纖維,易點燃,近火焰即熔縮,燃燒時邊熔化邊冒黑煙,呈黃色火焰,散發芳香氣味,燒後灰燼為黑褐色硬塊,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綸與丙綸
腈綸學名聚丙烯腈纖維,近火軟化熔縮,著火後冒黑煙,火焰呈白色,離火焰後迅速燃燒,散發出火燒肉的辛酸氣味,燒後灰燼為不規則黑色硬塊,手捻易碎。丙綸學名聚丙烯纖維,近火焰即熔縮,易燃,離火燃燒緩慢並冒黑煙,火焰上端黃色,下端藍色,散發出石油味,燒後灰燼為硬圓淺黃褐色顆粒,手捻易碎。
五、維綸與氯綸
維綸學名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不易點燃,近焰熔融收縮,燃燒時頂端有一點火焰,待纖維都融成膠狀火焰變大,有濃黑煙,散發苦香氣味,燃燒後剩下黑色小珠狀顆粒,可用手指壓碎。氯綸學名聚氯乙烯纖維,難燃燒,離火即熄,火焰呈黃色,下端綠色白煙,散發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燒後灰燼為黑褐色不規則硬塊,手指不易捻碎。
六、氨綸與氟綸
氨綸學名聚氨基甲酸酯纖維,近火邊熔邊燃,燃燒時火焰呈藍色,離開火繼續熔燃,散發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燒後灰燼為軟蓬鬆黑灰。氟綸學名聚四氟乙烯纖維,ISO組織稱其為螢石纖維,近火焰只熔化,難引燃,不燃燒,邊緣火焰呈藍綠碳化,熔而分解,氣體有毒,熔化物為硬圓黑珠。氟綸纖維在紡織行業常用於製造高性能縫紉線。
七、粘膠纖維與銅銨纖維
粘膠纖維易燃,燃燒速度很快,火焰呈黃色,散發燒紙氣味,燒後灰燼少,呈光滑扭曲帶狀淺灰或灰白色細粉末。銅銨纖維俗名虎木棉,近火焰即燃燒,燃燒速度快,火焰呈黃色,散發酯酸味,燒後灰燼極少,僅有少量灰黑色灰。
第二節 純毛面料的鑒別
純毛面料色澤自然柔和、保暖效果好、是製作高檔西服和大衣的首選面料。但現在仿毛織品越來越多,隨著紡織工藝的提高,已達到了大多數顧客難以鑒別的水平,但色澤、保暖性、手感等還遠遠不及純毛面料。下面介紹幾種鑒別純毛面料的方法,供您在挑選服裝和面料時參考。
一、手摸感。純毛面料通常手感柔滑,長毛的面料順毛摸手感柔滑,逆毛有刺痛感。而混紡或純化纖品,有的欠柔軟,有的過於柔軟鬆散,並有發粘感。
二、看色澤。純毛面料的色澤自然柔和,鮮艷而無陳舊感。相比之下,混紡或純化纖面料,或光澤較暗,或有閃色感。
三、看彈性。用手將物捍緊,然後馬上放開,看織物彈性。純毛面料回彈率高,能迅速恢復原狀,而混紡或化纖產品,則抗皺性較差,大多留有較明顯的褶皺痕跡,或是復原緩慢。
四、燃燒法鑒別。取一束紗線,用火燒,純毛纖維氣味象燒頭發,化纖面料的氣味象燒塑料。燃燒後的顆粒越硬說明化纖成分越多。
五、單根鑒別。所有動物的毛在顯微鏡下看是有鱗片的,如果是長毛面料的話只要取一根毛象上圖一樣搓幾下就會向上或向下移動(為了掌握這一技巧可先拿一根頭發做試驗),如果是普通織物,抽取一根紗線,剪2厘米的兩段拆成一根一根的纖維放在手心裡搓四五下,看它們會不會移動。
第三節 毛紡原料
目前,市場上的毛織物所採用的動物毛纖維,大致有綿羊毛、山羊毛、駝羊毛和兔毛幾種。
一、綿羊毛
人們日常用量最大的毛衫、呢絨、毛氈等主要是綿羊身上密生著的綿羊毛。在編織工業中,由於綿羊毛用量最大,所以"羊毛"便成了綿羊毛的簡稱。
世界上綿羊毛產量較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獨聯體、紐西蘭、阿根廷和中國。羊毛的支數和級數是評定羊毛等級和品質的依據,支數越高,品質越好,級數越高,品質越差。
綿羊毛中一直為人們所傾慕的"澳毛",屬於美利奴種綿羊,產於澳大利亞,因而得名。其毛纖維細而長,是綿毛羊中最優質的品種。其它如紐西蘭、南美、歐洲各國、南阿爾卑斯山脈等都有飼養,並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雪蘭毛也是常見的品種。雪蘭毛原稱雪特蘭羊毛,因產於英國蘇格蘭的雪特蘭群島而得名。由於雪蘭毛以絨毛為主體並夾雜較多的粗毛和戧毛,這種天然的粗細混雜,形成了雪蘭毛織物特有的豐滿而蓬鬆,柔軟而不細膩,光澤和彈性較好的特點,具有粗獷的風格。但是,由於雪蘭毛的產量少,供不應求,市場上銷售的所謂"雪蘭毛衫"多是以紐西蘭的半細羊毛為原料。更有些名為"雪蘭毛"毛衣,賣價每件不足百元甚至僅幾十元,實際上是仿雪蘭毛風格的產品,有的"雪蘭毛"則是由多種雜毛紡成,只能做粗毛線,價格也較便宜。
還有以價格低廉、受消費者歡迎的羊仔毛,其實是羊羔毛,其手感較粗, 多做成毛線使用。
二、山羊毛
山羊毛是指山羊毛身上剪取的粗毛和死毛。一般山羊毛身上的細毛很短,不能紡紗,粗毛也只能造毛筆,刷子之類,只有馬海毛例外。馬海毛即安哥拉山羊毛,產於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北美和南亞等地,是一種優質毛纖維,表面光滑,極少捲曲,長而且粗,具有蠶絲般的柔和很強的光澤,優良的回彈性,耐磨性和高強度,是織制提花毛毯、長毛絨、順毛大衣呢、人造毛皮等高級織物的理想原料。粗棒針手織的馬海毛衫,披掛著柔軟的如絲如霧般的纖維,構成高貴、活潑而又粗獷的服裝風格,深受人們喜愛。我國西北的中衛山羊毛也屬於馬海毛類。但在市場上,有人把蓬鬆風格的腈綸膨體紗稱為"馬海毛"出售,造成誤解,那樣的腈綸膨體紗,充其量只能叫做"仿馬海毛"。
三、羊駝毛
羊駝毛(ALPACA),又稱"駝羊毛",纖維長達20-40厘米,又白、褐、灰、黑等顏色,因90%產於秘魯,又稱為"秘魯羊毛"。它的兩個品種,一種是纖維捲曲,具有銀色光澤,另一種是纖維平直,捲曲少,具有近似馬海毛的光澤,常與其它纖維混紡,作為製作高檔服裝的優質材料。目前市場上的駝羊毛,大多是東歐的產品。
四、兔毛
兔毛以輕、細、軟、保暖性強、價格便宜的特點而受人們喜愛。它是由細軟的絨毛和粗毛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後者質量為優。兔毛與羊毛區別在於纖維細長,表面特別光滑,容易辨認。由於兔毛強度低,不易單獨紡紗,因此多與羊毛或其它纖維混紡,製造成針織品和女士呢、大衣呢等服裝面料。
純毛的概念和標識
在市場上,人們常可看到羊毛產品有"純羊毛"或"100%"羊毛兩種標志,有人以為"純毛"就等於"100%羊毛",其實不然。從字面上說"純毛"應當是100%羊毛。但實際上,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改善纖維的紡織性能,使織物更加耐用,有的產品常常要加入一些滌綸或錦綸的非毛纖維。對於加入量的多少,國家標准中有明確規定。這樣,我們就明白了。純毛產品並非是100%羊毛,標明純毛產品的,則是已按規定范圍加入非毛纖維,因而應比100%羊毛產品價格低。
總之,要在日益繁榮的市場上買到稱心如意的毛紡織品,我們除了運用看、摸、問、比較等辦法努力識別外,可以從價位上進行分析。當然,最安全的還是要不斷增加對產品知識的了解。
識別羊絨、羊駝毛、馬海毛
一、羊絨
羊絨是來自山羊身上的底層細絨毛,山羊生長在高寒的草原上,例如我國的內蒙、新疆、青海、遼寧等地。我國是世界上的羊絨生產大國,羊絨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2以上,其中又以內蒙的羊絨為上品。羊絨纖維的特點是纖細、柔軟。其面料手感柔軟、滑糯,光澤柔和,較同樣厚度的羊毛面料相比重量輕很多,且多為絨面風格。一般來說,淺色的羊絨大衣多源自白絨,品質較好;而深色的大都取自紫絨或青絨,質量稍遜。
二、羊駝毛
羊駝毛來自一種叫「羊駝」(亦稱「阿爾巴卡」)的動物,這種動物主要生長於秘魯的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海拔4500米,晝夜溫差極大,夜間-20~-18℃,而白天15~18℃,陽光輻射強烈、大氣稀薄、寒風凜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活的羊駝,其毛發當然能夠抵禦極端的溫度變化。羊駝毛不僅能夠保濕,還能有效地抵禦日光輻射,羊駝毛纖維含有顯微鏡下可視的髓腔,因此它的保暖性能優於羊毛、羊絨和馬海毛。
另外,羊駝毛纖維具有17餘種天然色澤:從白到黑,及一系列不同深淺的棕色、灰色,是特種動物纖維中天然色彩最豐富的纖維。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阿爾巴卡」即是指羊駝毛;而「蘇力」則是羊駝毛中的一種且多指成年羊駝毛,纖維較長,色澤靚麗;常說的「貝貝」為羊駝幼仔毛,相對纖維較細、較軟。羊駝毛面料手感滑,保暖性極佳。
三、馬海毛
馬海毛則是指安哥拉山羊毛,主要產於南非,其特點是纖維較粗,捲曲小,光澤好。馬海毛面料手感滑挺,呢面光澤足。馬海毛和羊駝毛面料一樣多為短順毛風格。
第四節 絲綢的介紹
絲綢織品一般分真絲和模擬絲面料兩大類,在絲綢織品上都帶有標簽,那麼怎樣識別標簽上數字代號呢?這些數字共有5位。第一位數字代表商品所用的原料; 第二位數字代表商品 的織物組織,後面則是商品的序號.在這個數字前, 還用大寫的英文字母代表商品 的產地,從絲綢產品的編號上,可以認定產品的原料及產地。
絲綢原料的代號:「1」代表真絲,包括桑絲及桑絲佔50%以上的桑柞交織品種、雙宮絲、桑絹絲綢;「2」代表合成纖維;「3」代表天然纖維與短纖維混紡;「4」 代表柞絲;「5」代表人造絲;「6」代表兩種原料以上的長絲交織,或長絲 與短絲維交織;「7」" 代表被面類。
絲綢產品產地代號:B為北京、C為四川、D為遼寧、E為湖北、G為廣東、H 為浙江、J為江西、K為江蘇、M為福建、N為廣西、Q為陝西、S為上海、T為天津、V為河南、W為安徽、X為湖南。
第五節 皮革的鑒定
「真皮」在皮革製品市場上是常見的字樣,是人們為區別合成革而對天然皮革的一種習慣叫法;在消費者的觀念中,「真皮」也具有非假的含意。實際上,真皮就是皮革,它主要是由哺乳類動物皮加工而成。
真皮種類繁多,品種多樣,結構不同,品質各異,價格相等懸殊。因此,真皮既是所有天然皮革的統稱,也是商品市場上一個含糊的標識。
天然皮革按其種類來分主要有豬皮革、牛皮革、羊皮革、馬皮革、驢皮革和袋鼠皮革等,另有少量的魚皮革、爬行類動物皮革、兩棲類動物皮革、駝鳥皮革等。其中 牛皮革又分黃牛皮革、水牛皮革、氂牛皮革和犏牛皮革;羊皮革分為綿羊皮革和山羊皮革。按其層次分,有頭層革和二層革,其中頭層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二層革又 有豬二層革和牛二層革等。在主要幾類皮革中,黃牛皮革和綿羊皮革,其表面平細,毛眼小,內在結構細密緊實,革身具有較好的豐滿和彈性感,物理性能好。因此,優等黃牛革和綿羊革一般用做高檔製品的皮料,其價格是大宗的皮革中較高的一類。
在諸多的皮革品種中,全粒面革應居榜首,因為它是由傷殘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狀態,塗層薄,能展現出動物皮自然的花紋美。它不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機將革表面輕磨後進行塗飾,再壓上相應的花紋而製成的。實際上是對帶有傷殘或粗糙的天然革面進行了「整容」。此種革幾乎失掉原有的表面 狀態,塗飾層較厚,耐磨性和透氣性比全粒面革較差。
二層革,是厚皮用片皮機剖層而得,頭層用來做全粒面革或修面革,二層經過塗飾或貼膜等系列工序製成二層革,它的牢度、耐磨性較差,是同類皮革中最廉價的一 種。
下面我們再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手感:即用手觸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發澀,死板,柔軟性差。
二、眼看:觀察真皮革面有較清晰的毛孔,花紋,黃牛皮有較勻稱的細毛孔,氂牛皮有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魚鱗狀的毛孔,豬皮有三角粗毛孔,而人造革,盡管也仿製了毛孔,但不清晰。下面給大家介紹豬革、馬革、牛革、羊革的特點和鑒別方法:牛皮革面細,強度高,最適宜製作皮鞋;羊皮革輕,薄而軟,是皮革服裝的理想面料;豬皮革的透氣透水汽性能好,較適於製做內衣和兒童用品;馬皮革的纖維結構較為緊密、強度也比較高,用於製作皮褲和皮靴效果較好。一般來說,皮革表面毛孔的粗細、疏密和分布情況是區分牛革、豬革、馬革和羊革的主要依據。
豬革:革表面的毛孔圓而粗大,較傾斜地伸入革內。毛孔的排列為三根一組,革面呈現許多小三角形的圖案。
牛革:黃牛革和水牛革都稱為牛革,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別。黃牛革表面的毛孔呈圓形,較直地伸入革內,毛孔緊密而均勻,排列不規則,好象滿天星斗。水牛革表面的毛孔比黃牛革粗大,毛孔數較黃牛革稀少,革質較松馳,不如黃牛革細致豐滿。 馬革:革表面的毛孔呈橢圓形,比黃牛革毛孔稍大,排列較有規律。
羊革:革粒面的毛孔扁圓,毛孔清楚,幾根組成一組,排列呈魚鱗狀。
三、嗅味:凡是真皮革都有皮革的氣味;而人造革都具人刺激性較強的塑料氣味。
四、點燃:從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點纖維,點燃後,凡發出刺鼻的氣味,結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發出毛發氣味,不結硬疙瘩的是真皮 。
真皮標志
真皮標志是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的證明商標,凡佩掛真皮標志的皮革產品都具有三種特性:1、該產品是用優質真皮製作的;2、該產品是做工精良的中高檔產品;3、消費者購買佩掛真皮標志的皮革產品可以享受良好的售後服務。不是用真皮製作的產品就不能佩掛真皮標志,欲佩掛真皮標志,需經過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嚴格的審查,批准後,方可佩掛。中國皮革工業協會每年都要對其進行質量檢測,以保證產品質量。
真皮標志的注冊商標是由一隻全羊、一對牛角、一張皮形組成的藝術變形圖案。整體圖案呈圓形鼓狀,圖案中央有GLP三個字母,是真皮產品的英文縮寫,圖案主體顏色為白底黑色,只有三個字母為紅色。圖案寓意:牛、羊、豬是皮革製品的三種主要天然皮革原料,圖案呈圓形鼓狀,一方面象徵著製革工業的主要加工設備轉鼓,另一方面象徵著皮革工業滾滾向前發展。
第六節 西裝面料知識
一、純化纖織品
1、純滌綸花呢。表面平滑細潔,條型清晰,手 感挺、爽,易洗快乾,穿久後易起毛。宜做男女春 秋裝。
2、滌粘花呢(快巴)。滌綸50~65%、粘膠絲 50~35%,毛型感強,手感豐滿厚實,彈性較好,價廉。宜做男女春秋服裝。
3、針織純滌綸。質地柔軟,彈性好,外觀豐滿 、挺括,易洗快乾。宜做男女春秋服裝。
4、粗紡呢絨俗稱「粗料子」,由於原料品質差 異較大,所以織品優劣懸殊亦大。
5、大衣呢。有平厚、立絨、順毛、拷花等花色品種。質地豐厚,保暖性強。用進口羊毛和一、二級國產羊毛紡制的質量較好,呢面平整,手感順滑 ,彈性好。用國產三、四級羊毛紡制的手感粗硬,呢面有搶毛。宜做男女長短大衣。
6、麥爾登。用進口羊毛或國產一級羊毛,混以少量精紡短毛織成。呢面豐滿,細潔平整,身骨緊密而挺實,富有彈性,不起球,不露底。宜做男女 服裝和女式大衣。
7、海軍呢。用一、二級國產羊毛和少量精紡短 毛織成。呢面細整柔軟,手感挺實有彈性。有的產品有起毛現象。用途同麥爾登。
8、制服呢。用三、四級國產羊毛混合少量精紡回毛、短毛織成。呢面平整,手感略粗糙,有搶毛,久穿後明顯露底,但堅牢耐穿。宜做制服。
9、法蘭絨。呢面混色灰白均勻,絨面略有露紋,手感豐滿,細潔平整,美觀大方。宜做男女春秋服裝。
10、粗花呢。用1-3級國產羊毛混以部分粘纖而成。呢面粗厚,堅牢耐穿,花色繁多。宜做男女春秋兩用衫及高檔童裝。
二、混紡織品
1、滌毛花呢。其中滌綸55%,羊毛45%,質地較厚實,手感豐滿,強力高,牢度好,挺括、抗皺性好。宜做秋冬服裝。
2、涼爽呢。其中滌綸55%、羊毛45%,料薄, 但堅牢耐穿,具有爽、滑、挺、防皺、防縮、易洗快乾等特點。宜做春夏服裝,不宜做冬季服裝。
3、滌毛粘花呢。滌綸40%、羊毛30%、粘膠絲 30%,呢面細潔,毛型感強,條紋清晰,挺括,牢度較好,價廉,經濟實
三、全毛織品
1、華達呢。紗支細,呢面乎整光潔,手感滑潤,豐厚而有彈性,紋路挺直飽滿。宜縫制西服、中山服,女上裝。缺點是經常摩擦的部位膝蓋、後臀部極易起光。
2、嗶嘰。紋路較寬,表面比華達呢平坦,手感軟,彈性好,不及華達呢厚實、堅牢,用途同華達呢。
3、花呢。按重量可分為薄花呢(300克以下/米)和中厚花呢(300~400克/米)。呢面光潔平整,色澤勻稱,彈性好,花型清晰,變化繁多。宜做男女各種外套、西服上裝。
4、啥味呢。光澤自然柔和,呢面平整,表面有短細毛絨,毛感柔軟。宜做春秋兩用衫及西服。
5、凡立丁。毛紗細,原料好,但密度稀,呢面光潔輕薄。手感挺滑,彈性好,色澤鮮艷耐洗。宜作夏令服裝和冬季棉襖料
6、派立司。光澤柔合,彈性好,手感爽滑,輕薄風涼,牢度不及凡立丁。最適合做夏季男女各式服裝。
7、女衣呢。紗支較細,結構較疏鬆,手感柔軟,而富有彈性,花色多,色艷麗。常用作女春秋兩用衫和棉襖面子。
8、直貢呢。密度大,手感厚重、柔軟,表面平滑,光澤明亮,富於彈性。宜做大衣、中山服。
第七節 絨線知識
一、絨線的分類
絨線一般分為編結絨線(簡稱絨線)和針織絨線(簡稱針織絨)兩類,以絨線的股數,特數及用途作為區分的標准。
絨線:股數為三股以上(含三股),但股特數在6支以上(含6支)者為絨線。
針織絨:股數為二股,合股特數在6支以下者,或成品為單股,專作針織品加工三用者,都為針織絨。
二、絨線的品號
編結絨線和針織絨線又分為粗紡和粗紡兩類,由阿拉伯數字表示,選購時,絨線和商標上說明的第一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共4類)
0--精紡絨線(有時常省略不寫)
1--粗紡絨線
2--精紡針織絨線(此代號有時不寫)
3--粗紡針織絨線
第二位阿拉伯數字,代表絨線的品號即所選用原料的種類,共10類,其代號為:
0--山羊絨或山羊絨與其他纖維混紡。
1--異質毛(也稱國毛,包括大部分國產羊毛,其毛纖維與長短差異較大)
2--同質毛(也稱外毛,包括進口羊毛和少數國產羊毛,其毛纖維的粗細與長短差異較小)
3--同質毛與粘膠纖維混紡
4--同質毛與異質毛混紡
5--異質毛與粘膠纖維混紡
6--同質毛與合成纖維混紡
7--異質毛與合成纖維混紡
8--純化纖及其相互間的混紡
9--其他原料。
上面所列的代號「6」「7」「8」中的合成纖維,目前一般是指腈綸和錦綸。
當第1位數字為3時,其第2位數字所代表的原料種類為:
0--山羊絨或山羊絨與其他纖維(錦綸除外)混紡;
1--白山羊絨
2--青山羊絨
3--紫山羊絨
4--山羊絨與錦綸混紡
5--短毛
6--兔毛(羊仔毛)
7--駝絨
8--氂牛絨
9--其他
目前品號中的線密度代號仍用公制支數表示,此處仍沿用舊制,只是在公制支數之後換算成特數供參考。
品號的第3,第4位數字連起來代表該產品的單股毛紗的公制支數,一根絨線是由多股毛紗並捻而成,目前生產的絨線大多數是4股毛紗並捻而成的,單股粗絨線一般在6---8.5公支(167---118tex)左右,單股細絨線一般在16---19公支( 63---53 tex)左右。針織絨大多數是兩股毛紗合捻而成,精紡針織絨單股細度一般在20公支(50 tex)以上,粗紡針織絨線單股在12---21公支(83----48 tex)之間,也有高達36公支(28 tex)的,單股毛紗特數一般採用特數表示。
單紗支數是二位整數的細絨線或針織絨,支數代號就表示其支數,如18/4(56 texX4)細絨線的支數代號就是18。單紗支數由一位整數和一位小數表示的粗絨線,其支數代號將略去小數點,如8.0公支/4(125 texX4)和7.5公支/4(133 texX4)的粗絨線,其支數代號分別為80和75。
根據上述對絨線的針織絨品號的組成及其含義的說明,舉例如下:
216----同質毛的全毛精紡細絨線,單股毛紗為16公支(63 tex)。單根毛紗為4公支(250 tex)。
880----純化纖精紡生產的腈綸粗絨線,單股毛紗為8公支(125 tex).單根毛紗為2公支(500 tex) 。
1365---同質毛與粘膠纖維混紡的粗紡毛/粘粗絨線,單股毛紗為6.5公支(154 tex.)單根毛紗為1.6公支(625 tex)。
2826-----精紡針織絨線,純化纖紗(目前多為腈綸膨體紗),單股紗為26公支(38.5. tex),單根毛紗為13公支(77 tex)。
2248-----精紡同質毛針織絨線,單股紗為48公支(21 tex).單根紗為24公支(42 tex)。
3028-----粗紡針織絨線,由山羊絨或山羊絨與其他纖維(錦綸除外)混紡而成,單股毛紗為28公支(36 tex),單根毛紗為14公支(
衣服材質如何辨別?
衣服的材質跟成分有什麼區別
6. 女裝的打底褲都是用的什麼面料的啊
1、棉布
棉布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
2、麻布
麻布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
3、絲綢
絲綢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
4、呢絨
呢絨又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兔絨等織成的織物的泛稱。
5、皮革
皮革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
6、化纖
化纖是化學纖維的簡稱。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
7、混紡
混紡是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紡織而成的織物,可用來製作各種服裝。
8、竹纖維
竹纖維被譽為「纖維皇後」,面料柔軟滑暖貼身舒服,具有良好的綠色環保性、透氣性、回彈性、吸水性及親膚性。
9、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
(6)18年冬季女裝新款是什麼面料我擴展閱讀:
打底褲的洗滌:
洗滌打底褲時,盡量要選擇溫水手洗。切忌不要丟入洗衣機內清洗,洗衣機飛速旋轉的波紋會使打底褲遭到劇烈破壞,致使打底褲失去應有的彈性和光澤。
如果要用洗衣機洗滌,最好先把打底褲放在一個紗質的網袋中,然後放入洗衣機清洗。如果用手洗,切忌用硬肥皂打磨或撒上洗衣粉搓揉,最好用洗滌劑以手輕揉。
晾曬:
晾曬時盡量不要用力扭擰,以免破壞打底褲的纖維組織,發現打底褲破損,不要用橡皮膏打補丁,或用線縫合,那樣不僅不能奏效,反而會破壞美感。
7. 服裝面料種類有哪些最好完整點的!謝謝
1,棉布
棉布即是一種以棉紗線為原料的機織物;由於組織規格的不同及後加工處理的方法不同而 衍生出不同的品種。棉布具有穿著柔軟舒適、保暖、吸濕、透氣性強、易於染整加工等特點,由於它的這些天 然特性,早已被人們所喜愛,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布料。
8. 服裝一般用什麼布料
從織造方式上可以分為:梭織布和針織布二大類。從加工工藝上可以分為: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色織布、混合工藝布(如在色織布上印花、復合布、植絨布、仿皮毛布)等等。還可以原材料來劃分:棉布、化纖布、麻布、毛紡布、絲綢、及混紡織物等等。
布料特性的簡單介紹
1、棉布
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閑裝、內衣和襯衫。它的優點是輕松保暖,柔和貼身、吸濕性、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易縮、易皺,外觀上不大挺括美觀,在穿著時必須時常熨燙。
2、麻布
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閑裝、工作裝,2013年也多以其製作普通的夏裝。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
3、絲綢
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與棉布一樣,它的品種很多,個性各異。它可被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尤其適合用來製作女士服裝。它的長處是輕薄、合身、柔軟、滑爽、透氣、色彩絢麗,富有光澤,高貴典雅,穿著舒適。它的不足則是易生折皺,容易吸身、不夠結實、褪色較快。
4、呢絨
又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通常適用以製作禮服、西裝、大衣等正規、高檔的服裝。它的優點是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保暖性強。它的缺點主要是洗滌較為困難,不大適用於製作夏裝。
5、皮革
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革皮,即經過去毛處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處理過的連皮帶毛的皮革。它的優點是輕盈保暖,雍容華貴。它的缺點則是價格昂貴,貯藏、護理方面要求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纖
是化學纖維的簡稱。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通常它分為人工纖維與合成纖維兩大門類。它們共同的優點是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滑爽舒適。它們的缺點則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容易產生靜電。
它雖可用以製作各類服裝,但總體檔次不高,難登大雅之堂。 化纖在發展初期擁有三大優勢:
一是結實耐用;
二是易打理,具有抗皺免燙特性;
三是可進行工業化大規模生產,而不像天然纖維佔用土地,加工費時費力、產量有限。
7、混紡
是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紡織而成的織物,可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它的長處,是既吸收了棉、麻、絲、毛和化纖各自的優點,所以大受歡迎。 又盡可能地避免了它們各自的缺點,而且在價值上相對較為低廉,H型和圓台型設計造型。
挺爽型面料 挺爽型面料線條清晰有體量感,能形成豐滿的服裝輪廓。常見有棉布、滌棉布、燈芯絨、亞麻布和各種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纖織物等,該類面料可用於突出服裝造型精確性的設計中,例如西服、套裝的設計。
布料以其物理性能不同可分為:絕緣及防靜電,絕緣材料通常用在日常生活中,而防靜電布料主要用於製造防靜電工作服,是適用於電子、光學儀器、制葯、微生物工程、精密儀器等行業的具有無塵和抗靜電性能的特種工作服,其衣料一般是嵌織導電絲的合成纖維織物。是為防止衣服的靜電積聚,適用於對靜電敏感場所或火災或爆炸危險場所穿用。
(8)18年冬季女裝新款是什麼面料我擴展閱讀
歷史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
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衣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
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
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做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鬧米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
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近代,由於紡織工業的發展,可供製做服裝的織物品種和數量增加,促進了服裝生產。辛亥革命後,特別是五四運動後吸收西方服式特點的中山服、學生服等開始出現。
1950年以後,中山服幾乎已成為全國普遍流行的服裝,袍褂幾近消失。隨著大量優質面料的出現,服裝款式也有發展。現代服裝設計已成為工藝美術的一個分支,而服裝生產已經實現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按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玄端則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至於深衣,則裁製縫衽,動合禮法,故賤者可服,貴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養老,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視私,庶人服之以賓祭,蓋亦未嘗有等級也。
端衣不削幅,不邪殺,不圓袂,不繼掩,不侈袂。其衡長八尺八寸,每幅長廣皆二尺二寸,四角方正,故謂之端。其裳,前三幅,後四幅,要有辟積無數,謂之唯裳。古人有「朝玄端,夕深衣」。(參閱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布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服裝
9. 女裝的打底褲是什麼布料製作的
1.常用面料有棉、麻、絲、毛、混紡,及化纖等。
2.打底褲最常見應該是幾種面料:莫代爾、羊毛、兔絨、天鵝絨、滌綸、彈力棉等。
3.秋冬季節應選羊毛、兔絨、莫代爾、天鵝絨等保暖面料,而在夏季高溫天氣則應選雪紡,蕾絲以及網紗等透氣面料的。
10. 冬季女裝外套都分那些面料和款式
鑒於多年的經驗,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毛呢,分為短款和中長款
2獺兔毛,皮草
3PU的短款上衣或是中長款的上衣
4綿羊皮的外衣
5羊絨的大衣
6面料是純棉的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