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虎嘯龍吟》司馬懿氣死諸葛亮
《大軍師司馬懿》一經播出,就因為出色的演技和精湛的製作俘獲了不少觀眾的心,更是火到日本讓日本網友催更。吳秀波的司馬懿、王洛勇的諸葛亮、於和偉的曹操,完全不輸老三國的幾位大師級演員表演。
不過《大軍師司馬懿》也有著劇情上的漏洞,本片也並不是完全根據史詩或者是小說《三國演義》改編,為了劇情好看東拼西湊,把史詩借來一點把小說也借來一點,這讓熟讀三國志或者三國演義的觀眾們就不樂意了。
首先就是過度美化司馬懿。有人說是因為這劇有吳秀波的投資,所以他才這樣改動。司馬懿在不少影視劇作品都是以反派和姦雄的身份出現,其次司馬懿在歷史上篡位,以當時的封建觀點來看,司馬懿是個不忠不義之人。曾經有網友評論:「一時的得勢說明不了什麼,像諸葛亮那樣被萬世景仰,融入中華名族之中才是真正的成功!」
本劇上半部《軍師聯盟》其實是比較無趣的,除了曹操,簡直像司馬懿為主角的宮斗反腐劇。不過也比較還原歷史――因為這個人當時的確沒干出過什麼事。除了活得久了一點,對上諸葛亮也是輸多勝少。直到人生的末尾開始執掌大權,用足球界的術語來說,司馬懿和穆里尼奧都是龜縮戰術、功利的頭號支持者。司馬懿面對諸葛亮,一直「擺大巴」,諸葛亮球隊圍攻不下,最終因為沒體力(諸葛亮去世)被反擊打入一球,雖然勝利了,但場面可是相當難看。
劇情上曹操死後這部劇的質量就直線下降,直到下半部分王洛勇老師的諸葛亮出山,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對決才重新有了看點。不過又回到了,諸葛亮(曹操)死後這部劇就沒意思了。
劉歡飾演的曹睿,比李晨的曹丕演的更好。不能說李晨沒演技,不過新三國中的曹丕才是我心目中那個詭計多端的樣子。這里的曹丕一副大英雄,干什麼都是被逼無奈的范。
虎嘯龍吟有一場戲,是諸葛亮給閉門不出的司馬懿送女裝。司馬懿還樂呵呵的穿上,並且去河邊大念出師表,把諸葛亮氣的吐血。
其實司馬懿歷史上似乎也沒干過穿女裝的事情,就是從劇情上,司馬懿去念出師表諸葛亮就氣吐血了,這簡直毫無根據。也許是覺得這部劇司馬懿開掛太厲害,找點平衡?
不得不誇贊王洛勇的諸葛亮,作為中國登上百老匯第一人,是唐國強之後唯一可以和唐國強媲美的諸葛亮了。和唐國強的霸氣外露不同,王洛勇的諸葛亮更多體現在諸葛亮晚年對無法收復中原的無奈和失望。本身諸葛亮就是一個壯志未酬的悲壯角色,加上王洛勇的演繹,不少人都看哭了。
喜歡此文的請點關注謝謝,並且分享給身邊的人
B. 諸葛亮病亡,司馬懿為什麼會被氣的吐血
因為諸葛亮臨死的時候在嘴裡含了七顆米,可保諸葛亮將星不落,縱使司馬懿夜觀天象,也不能察覺到諸葛亮已經去世,這樣蜀軍就可以安全地撤離了。司馬懿發現自己被諸葛亮耍了,所以才會被氣得吐血。
諸葛亮口中含的這七顆米本來是他去世之後吃的,如今諸葛亮一口氣全含在嘴裡,這意味著他的魂魄不僅不能吃飯,還不能回家。這跟孤魂野鬼有什麼區別呢?但是諸葛亮不在乎這些,他只知道如果他沒有保住蜀軍,去了地底下也無顏面見劉備。
C. 諸葛亮當陣羞辱司馬懿,司馬懿穿上女人衣服轉了三圈,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諸葛亮想要司馬懿出來迎戰所設下的計謀,諸葛亮當著兩軍的面送給司馬懿女人的衣服,意在表明司馬懿像個娘們一樣婆婆媽媽龜龜縮縮的,而司馬懿根本不吃這一套,對於司馬懿來說,忍是其最大的優勢,他比誰都能忍。於是司馬懿反將一軍,不但不惱羞成怒,反而穿著諸葛亮送來的女人衣裳到諸葛亮和蜀軍面前轉了三圈。
司馬懿像鷹,卻也像鼠。他有鷹的凌厲,卻也像鼠一般畏手畏腳。若不是諸葛亮大限已到,司馬懿可能成不了氣候。但天公既然站在了司馬懿那邊,也說明司馬懿有些諸葛亮不能比的東西,那就是時機。諸葛亮出山的時機不對,雖尋得了明主,但還不成氣候,這也就註定了蜀國會敗的結局。
D. 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去女裝,為何諸葛亮卻哭了呢
其實,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親人或朋友,而是對手!比如,曹操和劉備,諸葛亮和司馬懿,這都是相知相殺的一對兒。
其中曹操和劉備最具喜感!因為發展到最後,兩人都活成了對方當年的模樣。如晚年時的曹操,明明得到了漢中,司馬懿和劉曄都勸趁機進攻西川。可曹操卻說出了「得隴望蜀」,表示人心不能太貪!
這種話劉備曾說過,曹操進攻荊州時,劉備帶著百姓來到荊州城下,當時諸葛亮勸劉備,趕緊趁機奪荊州,可劉備卻嘆「吾不忍也」。
再說明白些就是,如今的諸葛亮,是代表著三國時期,最後的那抹理想光芒。隨著諸葛亮星落五丈原,整個三國便墜入到了功利和冷血時代——司馬懿就是代表!
這其實也是為何人們都普遍喜愛三國前期的原因,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荀彧等等,我們可以說他們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卻誰也沒法否認,在他們身上無不閃耀著理想的光芒,讓人熱血激昂,更讓人肅然起敬!
E. 司馬懿到底做了啥為何會氣得諸葛亮痛罵他不知羞恥
司馬懿在兩軍陣前,玩“信息戰”,讓諸葛亮苦不堪言,甚至一貫以雲淡風輕的諸葛亮,都要氣的大罵他不知羞恥。我們都知道,在三國這段將星璀璨,群雄輩出的歷史時期中,最讓人們追思,頌懷的人,一定是那位鞠躬盡瘁的諸葛武侯。
有人說,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氣節,的確如此。他不僅是華夏的“千古智聖”,甚至已經蛻變成了智慧的化身。他兵出祁山,率領蜀國三軍數次北伐的故事,更是讓人們津津樂道。
這當然是司馬懿故意放出來的煙霧彈,但也著實對蜀軍的軍心有著很嚴重的負面影響。諸葛亮,在事後咬著牙說:
計吳朝必無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煩詭誑如此!
F. 為啥司馬懿在諸葛亮病死後會氣的吐血
智商是個好東西,錢買不來,又不擔心被人偷,最關鍵的是還可以讓別人交智商稅,如此一來自己便可以名留青史,揚名天下!古往今來,若論把智商推演得淋漓盡致的人,我想,三國時期諸葛丞相可居榜首!孔明首先提出《隆中對》,讓迷茫的劉備找到方向。其次實施《漢中策》,嘔心瀝血恢復中原,匡扶漢室。在數次北伐無果之後,在臨死之前,還擺了司馬懿一道,讓司馬懿氣得吐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嘮叨嘮叨…
G. 為什麼諸葛亮送司馬懿一套女裝,司馬懿會很生氣
這個是個真事,司馬懿裝的大怒,不然保不住主帥的威嚴,然而他又不能出戰,因為是曹睿親自表示支持他堅守消耗蜀國兵糧,所以他假裝怒而上表,然後曹睿派來辛毗說就是不許出戰,讓司馬懿手下的將官無話可說。
H. 諸葛亮東征西出,魏國連吃敗仗,司馬懿甚至穿著女裝被諸葛亮嘲誨,可為什麼結果還是被司馬懿「拖」死
實際上,諸葛亮轟轟烈烈的北伐壯舉完全是被《三國演義》加工渲染而在人們腦中形成的印象,歷史上的諸葛亮北伐並不像小說中的那樣精彩,可以說是很平庸甚至很郁悶的。首先諸葛亮是公認的內政達人,但是他的軍事能力一直以來都是不被推崇的。客觀的說,諸葛亮長於治軍,但用兵不善機變。僅憑這一點,他甚至還不如被他射死的張郃。此外,其實歷史上為抵抗諸葛亮北伐做出貢獻的不僅僅是司馬懿,曹真、張郃的功勞可以說與司馬懿是相仿的。曹真最大的功勞在於安排陳倉的守軍,有效抵禦了孔明第二次北伐。而張郃更是破滅馬謖幻想的關鍵人物。倒是司馬懿領兵之後,由於基本上是首次在前線正面對敵,所以經驗方面還不如諸葛亮,而他最終憑借著智慧和運氣,更加上魏國強大的國力,把諸葛亮耗死。諸葛亮歷史上真正的主動出擊北伐只有五次,小說中多出來的一次其實是一次自衛反擊。第一次就是成就最大的一次,基本上把隴右都爭取過來了,然而隨著馬謖街亭戰役的失敗以及魏大將軍曹真的到來,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隴右三郡一見曹真立刻反正。第二次就是打陳倉了,由於曹真提前做好了部署,諸葛亮沒能在正面戰場佔到便宜,退兵。第三次諸葛亮進攻武都、陰平,這其實只是為再次北伐做的一次准備。成功攻佔後諸葛亮退兵。後來曹真打算反客為主,於是率大軍進攻漢中,不幸天降大雨,加上諸葛亮根據地勢,部署周密,曹軍無功而返,而且還被蜀軍反咬一口,這就是小說中多出來的那一次北伐。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對陣(此時曹真已經因病去世)。這次形勢相當好。司馬懿明顯對諸葛亮束手無策,只有堅守。但是由於負責補給的李嚴玩忽職守,導致諸葛亮不得已退兵。這次退兵時諸葛亮搞定了前來追擊的張郃。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和司馬懿打了個平手,兩軍勢均力敵。可惜天不與丞相壽,諸葛亮積勞成疾,最終累死在五丈原。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其實並沒有攻佔魏國的大片領土或者重要據點,只是對魏國形成了蠶食之勢,使魏國喪失了大將張郃。然而魏國的國力畢竟在蜀國之上,這點損失根本無關痛癢。
I. 司馬懿為什麼寧願穿女裝,也不敢出兵攻打諸葛亮
從這件事發生的背景上看,當時的諸葛亮已經不再年輕,經過先後多次出征,本人又上了年紀,身體早就吃不消了。這次和司馬懿對戰,司馬懿躲避風頭不出兵,一直耗著諸葛亮,諸葛亮帶兵出征,為了盡快打敗司馬懿費盡心思,於是為了激起司馬懿爭斗的慾望,故意派人送一件女裝給他,藉以諷刺他,但是最後諸葛亮的計謀並沒有成功,司馬懿寧願穿女裝被羞辱,也不願意出兵。
不過這樣的劇情只是出現在影視作品中,而非歷史,歷史上的司馬懿並沒有穿女裝。當時的司馬懿避而不戰,諸葛亮又氣又急,於是,他派人送了一套女裝去侮辱司馬懿,司馬懿接到女裝當然是十分的憤怒,但是他又不能出戰,這是原來就制定好的計謀,而且他已經知道諸葛亮命不久矣,這只不過是諸葛亮的計謀。盡管知道是這樣的,但還是丟了面子,於是他假裝憤怒上表曹叡,要求出兵攻打蜀軍,曹叡當然不會同意,這樣司馬懿沒有出兵,其他人也不能說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