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製作能穿的紙衣服
需要准備的材料】廢舊報紙、膠帶、水粉工具:剪刀、筆、畫筆
1、廢舊報紙做服裝准備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報紙、剪刀、膠帶、筆、畫筆、水粉。
(1)舊筷子做成裙子怎麼做擴展閱讀:
近年來,犍為一中成功地舉辦了六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學生的情操得以熏陶,素質得以提高,每期有300餘人參加的「雛鷹」藝術團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據介紹,紙裝的製作可以出現一般服裝所無法比擬的效果,利用紙品特性仿照時裝樣式製作出來的服裝不僅擁有時裝本身的觀賞性而且比較新奇。紙裝的製作工藝也十分的多樣,基本上包括了普通衣服的製作工藝(包括剪、縫、扣,甚至編織等)。然而紙裝的穿著比較復雜,多數需要經過大量的粘貼,所以穿著一套紙裝的時間比較長,短的需20分鍾,長的則需2個小時。
皺紋紙、蠟光紙、錫箔紙、拷貝紙、普通的白紙、用過的報紙、塑料紙、衛生紙等成了模特們衣服的「原材料」,膠帶、筷子、牙簽、易拉罐拉環、吸管、棍子等成了模特們的頭飾和衣飾。紙裝秀中模特們分別展示了休閑裝、晚裝、怪異裝以及婚紗。
『貳』 這茶餐廳招牌香絕了!隨手一炒就搞定,好吃省心
今早出門,意外地享受了一回「美女級待遇」。
臉還是那張臉,但換上了一身白底藍花連衣裙,把整個人都襯得飄逸了幾分。
不僅回頭率高,還碰上個小姐姐特地過來找我問鏈接~
哈哈,雖然心裡樂開花,但遺憾的是,並沒有鏈接可以分享。
因為這條裙子不是買的,而是我從菜媽那繼承過來的「絕版經典」。
上次回家,和菜媽一起整理舊衣櫃時,一眼就相中了它。
裙子被菜媽保存得很好,白的底色,湖藍色的紫荊印花,成片蔓延在輕巧柔軟的棉麻布上。
V字領口,長度剛好到小腿中間,沒有多餘的剪裁,清爽利落。
20年前的流行款,即使放到現在來看,也一點都不過時。
挑中這條裙子,菜媽剛開始還有點捨不得,因為這是菜爸年輕時第一次去香港出差,千挑萬選給她帶回的禮物。
說起這禮物,菜媽語氣里半是責備半是得意。
本來她當時收到裙子很開心,寶貝得不行。
但後來才知道,這一條裙子竟花掉了菜爸大半個月工資!把菜媽心疼得要死:
這在香港都可以去吃幾百碟星洲炒米粉了呀!
哎,吃貨的腦迴路,就是這么清奇,或許這就是我們家的遺傳基因。
花錢的時候,總是以自己最喜歡的食物,作為度量單位。
但菜媽喜歡的星洲炒米粉,也著實當得一句百吃不厭!
黃澄澄的色澤,馥郁的咖喱香氣,細米粉根根分明,與豐富的配菜纏綿交錯。
色、香、味一個不落,全方位地撩撥著你,也難怪它在一眾炒粉炒麵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港式茶餐廳的必點招牌。
裙子雖然沒有鏈接,但這道咖喱風味的港式炒米粉卻可以分享給你們。
在家想做出媲美茶餐廳的美味,最需要解決的,是鍋氣。
這個難題嘛,之前在做干炒牛河的時候,已經被菜菜破解啦。
只需要用鐵鍋+筷子的組合,就可以撩撥出滿滿鑊氣!
手速要快,動作要穩,熱鍋冷油,旺火快炒,用一雙長筷子靈活地遊走其間,迅速翻炒均勻就能出鍋。
星洲炒米粉里,叉燒、蝦仁、雞蛋、豆芽、韭黃、辣椒絲都是經典配置。
我今天料加得很足,想省事的小可愛們完全可以根據現有材料自行增減~
- 星洲炒米粉 -
[ 食材 ]
蝦頭高湯:鮮蝦頭和蝦殼10隻 姜絲少許 清水400ml 食用油1小勺
星洲炒米粉:干細米粉150g 叉燒肉60g 鮮蝦10隻 鮮魷魚1隻 雞蛋2隻 蒜末1小勺 蝦米1小勺 胡蘿卜30g 彩椒30g
綠豆芽30g 韭黃30g 洋蔥30g 香蔥1根 黃咖喱粉1大勺 魚露1小勺 生抽2-3小勺
糖 1/2小勺 鹽 適量 澱粉水1大勺 熟白芝麻適量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蝦頭高湯
1.10隻鮮蝦洗凈剪去蝦頭,開蝦背去蝦殼,將蝦仁深開背去蝦線待用
2.鐵鍋燒熱,加入1小勺食用油,放入蝦殼蝦頭和少許姜絲小火煸香
炒至變紅散發香氣,加入400ml熱水蓋上鍋蓋小火燜煮10分鍾,關火過濾蝦頭高湯待用
星洲炒米粉
1.鮮蝦仁加1/2小勺鹽腌漬片刻;魷魚去內臟和表皮,洗凈後,切圈
2.彩椒、胡蘿卜、洋蔥、叉燒切絲,韭黃、蔥綠切小段,綠豆芽掐頭尾
3.提前20分鍾用溫水(40度)泡軟米粉,瀝干水分待用,不瀝干水分容易炒成一坨,瀝乾的米粉加1小勺咖喱粉拌勻上色
若趕時間,可煮一鍋沸水,加入1小勺咖喱粉拌勻,放入干米粉焯水1分鍾,瀝干放入碗里,蓋上碟子/蓋子燜3-5分鍾燜軟待用
把米粉瀝干水再下鍋,才不會炒成一坨
4.兩個雞蛋加入1/2小勺鹽和1大勺澱粉水打散
5.鐵鍋大火燒熱30秒,加入適量涼油滑鍋倒出,調小火倒入蛋液晃動,小火煎香蛋皮,翻面煎30秒,取出後晾涼切絲
若用平底鍋塗少許食用油,倒入蛋液晃平,煎至凝固出鍋後晾涼切絲
6.鐵鍋洗凈燒熱,加入1小勺涼油,加入蝦仁、魷魚炒至七八成熟,起鍋待用
預處理海鮮,可以去腥,防止炒米粉時大量出水
7.再起鍋燒熱,加入1小勺涼油,小火煸香蒜末、蝦米/蝦皮,再加入洋蔥絲、胡蘿卜絲、彩椒絲、叉燒絲炒軟
8.加入1-2小勺咖喱粉小火炒香,倒入200ml熬好的蝦頭高湯大火煮沸,加入米粉用筷子快速撥散
9.鍋邊淋入1小勺魚露和2-3小勺生抽,加入少許鹽、1/2小勺糖調味,翻炒均勻
10.炒至米粉變軟,湯汁收縮,放入蝦仁、魷魚、韭黃、綠豆芽、蔥綠快速翻炒1分鍾,關火撒上蛋絲和白芝麻裝盤
星洲炒米粉的最大特點是干香爽口。
要想達到這樣的口感,在米粉的選擇上就有講究:
優選台灣新竹米粉,或者用溫州米粉,無需久泡,炒出來Q彈勁道,完全不會干硬。
吃星洲炒米粉,我喜歡用叉子,一撩連粉帶料送進嘴裡。
米粉是松爽的,保留著Q彈的嚼勁,絲毫不見油光,卻冒著一陣陣香氣。
蝦仁和魷魚圈則讓Q彈的口感更上一層樓,豆芽和韭黃清甜脆口,邊吃邊扒拉著,開始有點後悔沒多下一點。
再配上一杯凍檸茶,讓激涼與咸香在口中碰撞,任誰吃了都忍不住嘆一句:爽!
早在清朝時,廣東台山人遠赴南洋打工,把吃米粉的習慣也帶了過去。
與當地流行的咖喱等香料一結合,便有了風味獨特的星洲炒米粉。
後來,僑居海外多年的台山華僑回國、移居世界各地,星洲炒米粉也跟著遍地開花,流傳至今。
我們常說上一代的東西好,陳年舊衣展開來芳華依舊;街頭炒粉時光流轉仍是經典;還有那些可以傳家的古董、器具、首飾、甚至是郵票......
不由想起,我們這看似新潮的一代,又有什麼可以作為經典傳承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