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端午節粽子手工怎麼做 端午節粽子手工如何做
1、原料:粽葉、糯米、肉各適量。
2、首先拿出兩片洗干凈的粽子葉,把粽葉的根剪掉。
3、把兩片粽葉稍微合在一起。
4、把粽子葉折成一個漏斗的形狀。
5、加入事先准備好的糯米。
6、再在裡面加入一塊美味的肉(自己喜歡吃什麼就可以放什麼)。
7、加入肉之後,再加入一些糯米把肉給蓋住。
8、然後用多出來的粽葉蓋住,用繩子綁好。
9、經過上面的步驟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接這放進高壓鍋裡面等待一段時間,美味的粽子就出爐了。
2. 做粽子怎麼做才好吃
一、糯米花生鹹肉粽
材料:糯米、花生米、綠豆、五花肉、生抽、料酒、薑末、鹽、粽葉
做法:
1、糯米、花生米、綠豆提前泡四小時以上;五花肉切塊用生抽、料酒、薑末、鹽腌制四小時以上。
2、把糯米、綠豆、花生米混合在一起;將煮好的粽葉做成漏斗狀,加入混合材料。
3、加入一塊五花肉,上面再加入混合食材,鋪平;把粽葉卷過來用粽繩扎緊。
二、蜜豆小棗粽子
材料:糯米、蜜豆、小棗、葡萄乾、粽葉
做法:
1、粽子葉用清水泡一晚上;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泡一晚上;蜜豆清洗干凈,泡一晚上;小棗和葡萄乾泡一個小時左右。
2、粽子葉放入開水鍋里煮幾分鍾。
3、用剪刀減去粽葉根部的部分,折疊做成漏斗形。
4、放入適量糯米、蜜豆,再加入兩粒小棗、四粒葡萄乾,最後再加入適量糯米和蜜豆,包裹好,用線纏緊。大黃米粽子:去兩三張粽葉折成三角,加入黃米,再加入幾顆紅棗,蓋上一層黃米,用繩子綁起來,蒸熟,又香又甜。
3.
甜米粽子:糯米泡八個小時,控干水分,加適量白糖攪拌均勻,加入煮熟的紅棗,粽葉折成漏斗狀加米包好,煮熟即可,軟糯香甜。
4.
甜粽子:干粽葉先煮一下,再用清水洗凈,紅棗煮五分鍾後去核,粽葉折成漏斗狀放入大米和紅棗,包好,上鍋煮熟即
3. 端午粽子做法 端午粽子怎麼做
1、圓糯米1000克,醬油150克,鹽3克,蚝油50克,涼水少許,【鮮肉材料】帶皮五花肉800克,醬油50克,生抽50克,蚝油30克,鹽2克,白糖10克。
2、圓粒糯米清洗干凈,倒醬油、蚝油、鹽、少許涼水混合均勻,泡2小時,讓湯汁能充分吸收到米粒中。
3、干粽子葉,清洗兩遍去掉浮塵,泡涼水中至少3小時,讓葉片吸足水,用起來更有彈性;帶皮五花肉切大塊,用醬油、生抽、蚝油、鹽、白糖,腌幾個小時入味。
4、取兩片粽葉,首尾對壓著,將頭部硬梗及尾巴剪掉,折成一個漏斗形。
5、先放兩勺糯米,再放兩三塊肉,均勻鋪好。
6、上面再鋪一層糯米,用小勺按壓瓷實;拇指和食指捏住葉片上端,在兩側形成小耳朵。
7、拇指和食指捏住葉片上端,葉子往下折,完全蓋住米粒,並用手捏成倒著的等腰三角形。
8、五花大綁給它綁起來即可。
4. 做粽子的材料和步驟
做粽子的材料和步驟介紹如下:
用料:
1、糯米、臘肉、綠豆、小紅豆、生抽、紅糖、鹽各適量。
2、粽子葉、棕葉(可用綿繩代替)。
做法:
1、將棕子葉每一葉上的梗撕去,放入沸水中煮幾分鍾後撈出撕成細條作繩子用;將粽葉、糯米、小紅豆、綠豆洗凈瀝干水分,臘肉切小粒。將生抽、小紅豆、綠豆、臘肉、鹽放入糯米里拌勻。
2、取一張粽葉,捲成漏斗形,放入糯米,用筷子插實,用右手把右邊的粽葉往左方緊緊地蓋過去,用左手拇指緊壓住,再用右手將後面的粽葉往後蓋過來,再用左手拇指緊緊地壓住,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呈倒「八」字型捏住粽子頂部使之呈倒三角型,順勢將捏著的葉尖往右方抄過去,隨即用左手握緊,取一根棕葉,用牙咬住一端,用右手抓緊另一端,從粽子頂面上往後繞,繞時伸展左手掌,棕葉繩貼著手心經粽子背面約二分之一處繞上來,繞到粽子頂端,再繞上一圈後左手壓住棕葉繩不動,用右手單手操作將其捆紮好,修剪去長出的棕葉繩,包成三角粽。
3、放高壓鍋中開中火燒沸後改微火煮一個半小時以上,關火後讓它們悶裡面。
4、高壓鍋冷卻後將粽子取出。
5. 端午節粽子的20種做法_粽子怎麼做好吃
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 端午節 慶食物。那麼,大家知道端午節粽子怎麼做好吃嗎?下面我整理了粽子的20種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紅豆味粽子的做法
1.將糯米淘洗干凈,放入清水裡浸泡至能捏碎,備用。
2.將紅豆洗凈,泡1.5小時後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勻,備用。
3.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內煮約半小時取出,用涼開水浸泡,備用。
4.取泡好洗凈的粽葉三四片擺齊,捲成圓錐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紅豆,包成粽子形狀,用繩扎緊。
5.將包好的粽子碼放在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後,改用小火燜約3小時,即可食用。
二、香糯肉味 粽子的做法材料:粽葉五花肉糯米
輔料:醬油 食鹽
烹飪 方法 :
1.提前將粽子葉擦洗干凈,剪去根部後放入水中,煮軟備用。
2.五花肉切長條,加醬油食鹽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凈後拌入鹽和醬油,瀝干水分。
4.粽葉折成一個小碗狀,先加入少許糯米,放一塊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線扎緊。
5.鍋中用粽葉墊底,放入肉粽,火煮開後轉小火煮3-4個小時。
三、甜茶味 粽子的做法原料:糯米,甜茶,蜜棗等粽餡。
烹飪方法:
1.將甜茶入鐵鍋煎熬取汁。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泡入甜茶汁備用。
2.粽子包好後和甜茶同時入鍋,以水蓋過粽子為宜,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營養豐富。
四、蜜棗味 粽子的做法類別:甜品/點心
工藝:煮
口味:清香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適,營養豐富。
主料:糯米1000克
原料:葡萄乾50克 蜜棗100克
烹飪方法:
1. 將粽葉4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2.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備用。
3.將蜜棗裝入碗內,蒸軟取出,趁熱去核,葡萄乾洗凈,瀝水。
4.取3張粽葉,毛 面相 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乾,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繩子扎緊。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小時,即可食用。
五、綠豆鴨蛋味 粽子的做法材料:
1.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蛋黃5個。
2.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
3.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漏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後放入鍋內排緊,加入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後,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烹飪方法:
1.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薑末、食鹽適量。
2.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鍾後,淋上麻油即成餡。
3.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6. 包粽子的做法 粽子怎麼做
1、材料:糯米(看個人情況下多下少)粽子葉棕繩蜜棗白鹼。
2、用溫水將糯米浸泡,放入白鹼浸泡,溫水泡的話只用半個小時即可,粽葉 棕繩用水漂干凈。
3、將蜜棗對半切,你自己吃的話,可以為了多吃,不切,但是不切的話,因為去核後,中間空心就不能包更多的米了。
4、綁粽子的繩子最好用棕樹撕開的繩子,很多人因為找不到或者貪圖方便,用塑料繩,不建議這樣,高溫煮粽子的時候,往往會讓繩子分解一些有毒的物質,就像你用開水燙塑料瓶,有異味。
5、將粽葉旋轉成漏斗狀 繼續旋轉讓葉子頭和尾重疊(此處注意一個技巧,最好固定葉尾,用右手轉動葉頭,這樣枝幹比較硬的頭就在裡面,這樣綁的更結實)。
6、裝好米後,將葉子壓下綁好即可。
7. 各種粽子的做法
主料:糯米7500g
輔料:木灰10kg、開水適量、粽子葉適量、綿線適量。
灰水粽子的做法:
1、用木柴燒火做飯時,得來的木灰用竹簍裝起來。燒一鍋滾開的開水,從上面淋下去,慢慢的下面就滲出來棕黃色的水,就是灰水了。
8. 一片葉子包粽子做法
一片葉子包粽子做法需要3步。糯米(長粒、圓粒都可)1000克,紅棗適量,花生米(生)500克,粽子葉適量,綁粽子的細棉繩或棉線適量。製作步驟:
1、准備好需要的食材,開始製作。首先准備糯米,洗凈後浸泡4小時左右。圓粒長粒都可以,長粒糯米黏性高,但口感偏硬一些。圓粒糯米口感偏軟糯,但黏性稍遜於長粒糯米。買回來的粽子葉放進開水鍋里煮15分鍾後關火。一是為了消菌殺毒,二是為了用起來順手,粽子葉經過高溫煮泡之後,會變得柔軟許多,用起來更得心應手。准備一些大紅棗,不要太大個,中等大小就好,不然一個粽子裝不了多少米,紅棗也不要太小,不然粽子不夠甜。清洗干凈就行,不用浸泡。花生米清洗干凈,提前用水浸泡漲發,不用煮熟,也不用去皮。
2、先把浸泡好的粽子葉清洗干凈,取一片兩手對折一下,自然形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先放一個大棗,接著放入一半的糯米,然後放上幾粒花生米。上面再蓋上一層糯米,不要太滿,九分滿正好。因為糯米煮熟後會膨脹,所以要給糯米留出空間。米太滿,粽子煮出來會變形,米太少,粽子會很鬆散,不成型。
3、上面的粽子葉折下來,剛好可以蓋住糯米,基本就成型了,再把多餘的葉子剪掉,或者順著邊折一下。用結實一點兒的棉線或者細棉繩纏兩圈捆起來,至此,一個傳統的四角粽子就包好了。怎麼樣?很簡單吧?這是四角粽子的傳統包法,不漏米不破皮,簡單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