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裙子分類 » 花裙子的詩句怎麼寫
擴展閱讀
河北省哪裡有童裝廠家 2025-05-17 19:28:46
威志v5的皮帶多少錢一根 2025-05-17 19:24:04

花裙子的詩句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6-21 13:58:57

⑴ 描寫「裙子」的詩詞有哪些

  1. 醉垂鞭·雙蝶綉羅裙

    宋代:張先

    雙蝶綉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2. 綠羅裙·東風柳陌長

    宋代:賀鑄

    東風柳陌長,閉月花房小。應念畫眉人,拂鏡啼新曉。
    傷心南浦波,回首青門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3. 菩薩蠻·舞裙香暖金泥鳳

    唐代:牛嶠

    舞裙香暖金泥鳳,畫梁語燕驚殘夢。門外柳花飛,玉郎猶未歸。
    愁勻紅粉淚,眉剪春山翠。何處是遼陽?錦屏春晝長。

  4. 采蓮曲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5. 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清代:納蘭性德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凄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憶來何事最銷魂,第一折枝花樣畫羅裙。

⑵ 花裙子的詩歌如何寫

該怎麼寫就怎麼寫!隨便寫!寫了就是詩歌!因為詩歌都是花裙子了,因為詩歌可以是一個屁!

⑶ 根據情景寫詩句一位外國遊客來到迷人的張家界游覽時,她漂亮的裙子被荊棘鉤住

海外賓朋游山景
步履匆匆身輕盈
荊棘憨笑君莫走
輕鉤花裙使卿留。

⑷ 贊美女人穿紅裙的詩句

1、《醉贈張秘書》——唐代韓愈

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

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譯文:長安的那些富家子弟,盤碗里擺滿了各種腥葷。不懂得文人飲酒的雅趣,只會醉倒在那些紅色裙子的美女中。

2、《五日觀妓》——唐代萬楚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譯文:眉上的青黛連萱草的顏色都為之奪,自愧不如,衣著紅色的裙子讓火紅的石榴花都嫉妒而死。

3、《黃鍾·人月圓》——元代趙孟頫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喚卿卿。緩歌金縷,輕敲象板,傾國傾城。幾時不見,紅裙翠袖,多少閑情。想應如舊,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譯文:在一枝桂樹下,聞著桂花的如玉香氣,口念情人的芳名。想起那日輕敲象板為你伴奏,你身穿金色紗衣,輕歌慢舞,你的容貌天下無雙。有段時間沒見了,身著青綠衣袖紅裙的女子,有多少閑情逸致。想想應該和以前一樣,眉毛淡淡,眼睛飽含感情。

4、《自水口入茶山》——唐代李郢

蒨蒨紅裙好女兒,相偎相倚看人時。

譯文:穿著鮮艷紅裙的女子,相互依靠著看人來往。

5、《采蓮子二首·其一》——唐代皇甫松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譯文:荷花的清香飄滿遼闊的湖陂,年輕的姑娘貪玩愛耍把采蓮延遲。傍晚她戲弄湖水把船頭淋濕,更脫下紅裙網羅池中的鴨子。

⑸ 誰有關於花的詩句

1、唐·黃巢《題菊花》

原文選段: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釋義:

颯颯秋風卷地而來,滿園菊花瑟瑟飄搖。花蕊花香充滿寒意,蝴蝶蜜蜂難以到來。有朝一日,我要當了春神,我將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

2、唐·崔道融《梅花》

原文選段: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釋義:

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花香中別有韻致,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3、唐·李商隱《贈荷花》

原文選段: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釋義: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4、唐·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

原文選段: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釋義:

惆悵地看著台階前的紅牡丹,傍晚到來的時候只有兩枝殘花還開著。料想明天早晨大風颳起的時候應該把所有的花都吹沒了,在夜裡我對這些衰弱的卻紅似火的花產生了憐憫之心,拿著火把來看牡丹花。
暮春時節冷雨蕭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紛紛飄落,隨風飛散,再也沒有人來關心她寂寞凄涼的處境。縱然是晴明天氣里,殘花落地猶覺得惆悵,何況在風雨之中,飄零在污泥爛土之中更覺得慘不忍睹。

5、宋·陳與義《詠牡丹》

原文選段: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釋義: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麼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流落在青墩溪畔,我獨自一個,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牡丹。

⑹ 形容長裙飄飄的詩句

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花前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
裙拖六幅湘江水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⑺ 春風只將花為裙是哪位詩人寫的

布吉島。。。

⑻ 桃花馬上石榴裙詩意

桃花馬——古代名馬,毛色白中有紅點的馬。石榴裙,是唐代仕女之間流行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顯得俏麗動人。

戲贈趙使君美人——杜審言
紅粉青娥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
羅敷獨向東方去,謾學他家作使君。

以下資料可以參考一下(網路知道)。
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唐人萬楚在《五月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庄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贈姬人》)。白居易在《琵琶 行》中,曾描寫了那位彈琵琶的女子色藝驚人:「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這「血色羅裙」即是石榴裙。

石榴裙流傳的時間很久遠,明代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詩中寫道:「梅花香滿石榴裙」。雖寫的是唐朝之事,即可看出當時現實生活中,此種款式的裙子仍為年輕女子所珍愛。

由於石榴裙經久不衰,於是俗語中說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鮮活地用著。

唐代的婦女,對裙子特別鍾情。除石榴裙外,還有許多別致的款式。初時,裙子窄而瘦長,穿者將裙子提得很靠上,甚至齊到胸乳,故唐詩中有「慢束羅裙半露胸」的句子。到盛唐時,裙子的製作精美華麗,有的價格昂貴,主要式樣有間裙、百鳥裙、花籠裙等。間裙,即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的材料互相間隔和排列而做成的裙子,每一間隔叫作一「破」,有「六破」、「七破」和「十二破」之分,顏色有紅綠、紅黃、黃白諸種。百鳥裙,用多種飛禽的羽毛捻成線織成的裙子,因做工考究,

故立體感強,「正視為一色,旁視為一色,目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穿上它「百鳥之狀皆見」(《新唐書》)。花籠裙,是用輕軟細薄而又半透明的「單絲羅」織綉而成,上面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綉出花鳥等圖案。百鳥裙和花籠裙,都是穿在一般裙子外的套裙。此外,還有百疊裙、畫裙(在裙子上直接作畫)等。

直到今天,裙子仍是女性常用的服飾,只是品類更加繁多、款式更為新奇了。
【關於石榴裙的傳說】

在我國,有關石榴裙的傳說,比石榴果還要豐富生動,紅得似火的石榴花,易於想到男子對異性的熱烈追求和嚮往。

南北朝詩人何思徵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詩中就寫過兩句:「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用石榴來暗比心中美女。

元代的劉鉉《烏夜啼》中就把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了:「垂楊影里殘,甚 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暮雨急,曉霞濕,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到了明代,石榴裙的說話就固定下來,如蔣一葵的《燕京五月歌》:「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

石榴籽象徵子孫興旺,石榴花喻示女性之美,所以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理所當然。

紅裙。梁元帝《烏棲曲》:「芙蓉這帶石榴裙。」 石榴裙在唐時,是一種流行服飾,尤其中青年婦女,特別喜歡穿著。如唐人小說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這樣的裙子。唐詩中亦有許多描寫,如李白詩:「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詩:「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杜審言詩:「桃花馬上石榴裙」;萬楚五詩:「紅裙妒殺石榴花」武則天詩:「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等。石榴裙一直流傳至明清,仍然受到婦女歡迎。《紅樓夢》里亦有大段描寫,可相印證。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來歷】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對風流女性崇拜傾倒的俗語。這句俗語的產生與唐明皇和楊貴妃有關。
傳說楊貴妃非常喜愛石榴花。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投其所好,在華清池西綉嶺、王母祠等地廣泛栽種石榴,每當榴花競放之際,這位風流天子即設酒宴於「熾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

楊貴妃飲酒後,雙腮緋紅,唐明皇愛欣賞寵妃的嫵媚醉態,常將貴妃被酒染之粉頸紅雲與石榴花相比,誰紅得艷麗?因唐明皇過分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皇上,則遷怒於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

楊玉環無奈,依然愛賞榴花,愛吃石榴,特別愛穿綉滿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設宴召群臣共飲,並邀楊玉環獻舞助興。可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願為他們獻舞。」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於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⑼ 求:含有「裙」(羅裙)的詩句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牛希濟《生查子》

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王昌齡《采蓮曲》

郎船安兩槳,儂舸動雙橈。掃黛開宮額,裁裙約楚腰
李商隱《江南曲》

紅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時。好向昭陽宿,天涼玉漏遲。
白居易《小曲新詞》

紅粉青娥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
杜審言《戲贈趙使君美人》

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
孟浩然的《春情》

元稹的《晚宴湘亭》中,舞女紅裙碧袖,歌甜舞旋,令人心醉。「花低愁露醉,絮起覺春狂;舞旋紅裙急,歌垂碧袖長。」

杜牧的《偶呈鄭先輩》里,少女淡妝婷婷玉立,款款動人,綉著雙鳳,散發著鬱金花香裙子似一篇飄逸恬靜的散文,叫人心馳神飛。「不語亭亭儼薄妝,畫裙雙鳳鬱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

李賀的《蘭香神女廟》講到一種「金絲裙」,它那樣清雅馥郁,冰清玉潔的美麗,說明了當時裙子的新品繁多,美不勝收。「舞佩剪鸞翼,帳帶塗輕銀;......吹簫飲酒醉,結綬金絲裙。」

還有象「黃陵女兒茜裙新」、「女妝素麵碧紗裙」、「新換霓裳月色裙」、「白色羅裙翻酒污」、「榴花不似舞裙紅」、「白妝素麵碧紗裙」等詩句

⑽ 和我美麗的花裙子是誰寫的

和我美麗的花裙子是一首詩,摘錄自俗世願望,作者為佚名。
俗世願望詩歌片段:我想要一套小房子,能做你的小妻子,一起提著菜籃子,穿過門前的小巷子,飯後用不著你洗盤子,可你得負責抹桌子,再要個胖胖的小孩子,可愛得就象小丸子,等你長出了白鬍子,坐在家中老椅子,可會記得這好日子和我美麗的花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