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睡衣種類 » 法門寺為什麼有武則天的睡衣
擴展閱讀
裙子怎麼疊成筒 2025-08-25 06:13:55
裙子t4是什麼碼 2025-08-25 05:42:13

法門寺為什麼有武則天的睡衣

發布時間: 2023-03-17 17:04:18

『壹』 法門寺武則天綉裙

巧了,我去年剛去了,也見了,在法門寺花了90塊錢的門票進去,在法門寺的博物館,就在地宮旁邊的那個陳列館里就有那件衣服的碎片,不是一整件衣服。我看這部被氧化的可能性不大了,因為我見得就是一碎片,但旁邊有放大的圖。

『貳』 博物館有女龍袍嘛 武則天作為唯一一個女皇帝 有龍袍留存下來嗎

女龍袍應該沒有,至賣手於武則天,除了乾陵我知道的還有兩件文物。

1、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地宮物帳碑文》記載有「武後綉裙一腰」,當是武則天當皇後時供奉給法門寺的。具體可以看國寶檔案http://taihai.cntv.cn/2014/09/02/VIDE1409620525864301.shtml;

2、另一肢裂件與武則天相關的就歷配閉是「武曌(音zhào)金簡」,現在在河南博博物院,這個我親眼見過,一個農民在嵩山撿到的,具體你可以網路下。

『叄』 法門寺地宮有什麼特點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的扶風縣法門鎮。據傳法門寺始建於公元68年,周魏以前也叫阿育王寺,隋改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公元前486年,佛祖釋迦牟尼圓寂之後,他的弟子們用香木焚燒了他的遺體。等大火熄滅以後,在灰燼中發現了許多圓珠一樣的結晶體,還有一節手指骨、4顆牙齒和一塊頭蓋骨等,稱之為「舍利」。從此,舍利就被視為佛門的聖物,而那節沒有焚化的手指骨就稱作「佛指舍利」。200年後,稱霸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為弘揚佛法,把舍利分載於8.4萬個寶函,由僧眾分送世界各地。東漢靈帝時期,虔誠的佛教徒們帶著佛指舍利來到我國陝西,恰逢扶風鎮上光芒萬丈,漢靈帝視為吉兆,大喜之下令工匠造地宮秘藏佛指舍利。地宮是我國佛塔構造特有的一部分,用以瘞藏佛舍利、佛的遺物、經卷等法物的密室。它不同於古印度把佛舍利藏在「剎竿」里的做法,是與我國古代的深藏制度結合的產物。

唐代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的顯赫地位,以7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200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後、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8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

874年正月初四,唐僖宗李儇最後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迎請佛骨在唐末越演越烈並達到高潮。所謂迎請佛骨,就是每隔30年信粗培把珍藏在塔基下地宮中的佛骨迎入長安城皇宮瞻仰。自874年迎骨請佛骨之後,地宮關閉,與世隔絕1000多年之久。法門寺在唐代也曾遭到過厄運,唐武宗在845年大規模滅佛,史稱「會昌法難」。他曾下令毀掉佛指骨舍利,但此前,寺僧們已經准備了幾件佛指骨舍利的影骨,即仿製品,用以搪塞君命,而把如來佛真身指骨秘藏起來。而且從此地宮就再未被打開過。宋代法門寺承襲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闊氣勢,被恢復到最大規模,當時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書「皇帝佛國」4字於山門之上。法門寺地宮由踏步、平台、隧滑唯道和前、中、後三室組成。全長21.4米,雖然面積僅31.48平方米,但卻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地宮。地宮中有制、儲、飲一套精美的金銀茶具,這是我國所知時間最早、等級最高的成套茶具,也是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宮廷茶具。這套茶具是唐僖宗親自使用過的鎏金茶具,還附帶有銀火箸、銀壇子、結條籠子等,分別對應了唐朝宮廷茶道的全過程,完全印證了陸羽寫的《茶經》中的有關內容,用實物講述了我國茶文化的發展過程。而世上僅存的佛指骨舍利就在地宮的密龕里,共有4枚。地宮後室的土層挖開後,就有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里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那個沉甸甸的寶函里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至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里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這就是第一枚佛指舍利,但是一件仿製品,命名為「特級一號」。第二枚佛祖舍利珍藏於地宮漢白玉靈帳中的盝頂鐵函。一般開啟八重寶函,是完全按照碑文的記載來進行的。但是這只鐵函,碑文卻沒有任何記載。啟開木盒,盒內是彩絹,當取開最後一層彩絹時,發現鎏金銀棺。

銀棺左右兩側,各雕一位守衛銀棺的金剛力士,左執劍、右執斧。整個小銀棺置於金棺床上。第二枚佛指舍利就置於鎏金銀棺內,命名為「特級二號」。第三枚佛指舍利藏於地宮後室北壁秘龕內,一隻銹跡斑斑的鐵函,打開鐵函,裡面是一枚45尊造像盝頂銀函。銀包角檀香木函內為嵌寶石水晶槨子。槨蓋雕觀世音菩薩及寶瓶插花,槨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薩坐像及蓮座、花鳥。水晶槨子里又是一個壼門座玉棺,玉棺裡面又是一枚佛指舍利,命名為「特級三號」。這枚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呈現乳黃色,一面有一些霉點,還有一個非常細小的裂紋;三面俱空,一面稍高,骨質細密而有光澤。在日光燈下,似有靈怪異彩。經鑒定,這枚才是佛祖釋迦牟尼真身凳絕指骨舍利,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第四枚佛指舍利發現於阿育王塔中。阿育王塔全稱漢白玉浮雕彩繪阿育王塔,由塔剎、塔蓋、塔身、塔座4部分組成。銅鑄塔剎,葫蘆狀,安置於蓋心。塔蓋為9層稜台,由上而下逐漸變大,每邊刻一圈如意雲頭二方連續圖案。

塔內放著一座寶剎單檐銅塔。銅塔為模鑄成型,平面呈方形,分作塔基、塔身、塔剎部分。塔基為須彌座,其外有三層漸收的護欄,每面護欄正中有弧形踏步。銅塔內盛放銀棺一枚。棺體下有兩層台座,上層台座四周鏨出一圈仰蓮瓣,下層四周鏤空成壼門。當這口銀棺的棺蓋被啟開後,又一枚佛指舍利出現了,被命名為「特級四號」。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佛骨真身是世界上唯一的佛教聖物,法門寺將因此成為世界佛教朝拜的聖地。法門寺地宮還發現有熏香品9件。據地宮內《物帳碑》記載,唐懿宗奉佛的香爐3件,唐僖宗供養的香囊兩枚。這是唐代皇帝在宮廷使用熏香器的明證。在法門寺地宮開啟前,對秘色瓷一直有各種說法,有認為秘色指的是一種釉色的隱秘,也有人認為是對一種顏色的叫法。地宮物賬碑中記載,以及13件秘色瓷器珍品的發現,為人們揭開了這個謎團。唐朝時我國的絲綢織物已發展到一個高峰,地宮中的絲織品就成了很好的佐證。這些物品多是歷代皇後所供奉的,其中還有武則天的「武後綉裙」一件。地宮《衣物帳》碑,全稱《應從重真寺隨真身供養道具及恩賜金銀器物寶函等並新恩賜到金銀寶器衣物帳》。羅列著地宮里2499件文物清單。該碑文詳細記載了懿、僖二宗、惠安皇太後、昭儀、晉國夫人、諸頭等皇室戚貴、內臣僧官供奉佛指真身舍利的金銀寶器、衫袍衣裙等,是至今首次發現的唐代衣物帳碑。碑文物主清楚,名稱羅列明晰,有標重類注,為研究唐代政治、經濟以及衣物寶器名稱、製作工藝、衡制、紡織服飾等方面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1981年8月24日,法門寺寶塔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寶塔。適逢農歷四月初八佛誕日,「從地湧出多寶龕,照古騰今無與並」,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件大唐國寶重器重見天日,其中包括最重要的「佛指舍利」。1987年5月8日,第一枚舍利被發現;5月9日深夜,發現第二枚;5月10日0時6分,發現第三枚佛指舍利;5月12日,在原旋轉地宮前室的阿育王塔中發現第四枚佛指舍利。1994年11月29日至次年2月28日,為促進中泰人民友誼,應泰國國王、僧王之請求,經中央政府批准,佛指舍利首次離境,用專機護送到曼谷,供泰國廣大佛門信徒瞻拜85天。

『肆』 武則天穿的衣服是什麼樣的

『伍』 挖開這兩座地宮,才揭開「謎」團,古代金縷衣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一提起金縷衣,很多人立馬會想起西漢時期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這是通過現代考古的方式,讓我們第一次看到金縷玉衣的模樣。所謂的金縷玉衣,就是將玉石磨製成玉片,然後在玉片上打眼,最後用黃金做成的絲線,將玉片串起來,做成衣服的樣子,成殮在死去的諸侯王身上。金縷玉衣不僅有衣褲,死者的臉部也是貼上了玉片。

這座地宮出土的金縷衣,是與蠶絲一起織錦的,看上去金光閃閃,金線製作的比蠶絲還細,今天是沒有辦法復制的。另一件出土於明定陵。在明萬曆緩緩地的棺槨里,發現了一件細致的金縷帽。這件金縷帽也代表了我國明代精湛的金縷衣製作技術。

『陸』 世界第九大奇跡——寶雞法門寺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至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時改稱「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名「法門寺」。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其位於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寶雞市,地處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

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寶雞法門寺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租薯旁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於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

法門寺保持了塔前殿後的格局,以真身寶塔為寺院中軸,塔前是山門、前殿,塔後是大雄寶殿,這是中國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寺院的西院是法門寺博物館,有多功能接待廳、珍寶閣等建築。

唐代200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後、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據史載「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可干戈平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後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手拆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唐代諸帝篤信佛法,對舍利虔誠供養,寺院大小乘並弘,顯密圓融,使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及舉世仰望的佛教聖地。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法門寺現在所指法門寺中最早的佛經是武則天時的「千佛碑」所刻《大般涅盤經》,但現已無存。唐武宗時的滅佛運動焚毀了許多法門寺的藏經,但收集弊橡、修補佛經的工作一直在進行。真身寶塔半壁坍塌後,藏經得到了清理,所藏經卷有《毗盧藏》的全部資料、《普寧藏》的全部題記和《秘密經》的目錄。

『柒』 法門寺地宮發現了什麼,居然可以揭開武則天真正愛的人是誰

法門寺的地宮里出土了一件裙子,而且是武則天是最愛的蹙金綉石榴裙。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陝西經歷暴雨,法門寺倒塌,在搶救文物的時候法門寺地宮被考古發掘。當時這個地宮出土了佛指舍利以及一大批的唐朝稀世珍寶,其中包括金銀器,琉璃器和已失傳的「秘色瓷」器、以及大量錦、綾、羅、紗、絹、綺等各類紡織品。

在李治患頭風的那一年,武則天將裙子放到了法門寺里供奉佛舍利。你說武則天愛他吧,幫他處理朝政,雖然後來自立女帝,還養了很多男寵,但是年少時的歡喜總是不能忘卻的,不然她和李治相遇的那條裙子就不會對她那麼重要了。

『捌』 法門寺地宮中,不僅出土了武則天的裙子,還有一件世界獨有的珍寶

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對我們研究 歷史 具有重要意義。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文物的發現都頗具偶然性。

就比方說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2499件珍寶,便是因為法門寺內寶塔的坍塌,得以重現人間。在這些珍寶中,不光有武則天的石榴裙,還有一件寶貝堪稱世界獨有,那麼你知道這個寶貝是什麼碧判嗎?

時值1981年8月24日,陝西省扶風縣迎來了一場滂沱大雨。這場大雨讓當地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明顯影響,而法門寺唯一的主持也有自己的擔憂:在大雨之前,主持就發現寺內的寶塔出現了一條裂縫。

他非常擔憂這場大雨會破壞寶塔,結果到夜裡,寶塔果然因為大雨崩塌,只有一半顫巍巍地堅挺著。由於法門寺的真身寶塔已經矗立了約1700年,素有「關中塔廟始祖」的美稱,它的倒塌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等雨停後,專家們特地前往法門寺,希望可以修復寶塔,但遺憾的是寶塔受損異常嚴重,根本沒有修復的可能,專家們只能暫時作罷。

一直到1986年,陝西省政府集結了考古隊,准備讓他們牽頭對法門寺真身寶塔進行重建。

次年2月,趕來參加重建工作的考古人員和工人雲集法門寺,但是在清理廢墟的時候,工人們意外發現坍塌的寶塔之下,是一大塊白玉板。

而在白玉板周圍的縫隙中,隱隱約謹晌約有金光透出,這讓考古人員瞬間想到了當地百姓口耳相傳的「法門寺地宮」。

在當地傳說中,法門寺有一座非常龐大的地宮,地宮中存有一件很重要的寶貝。這件寶貝與釋迦牟尼有關,據說在釋迦牟尼涅槃後,曾經留下了兩種舍利——真身舍利和珠狀舍利。

而這真身舍利中的一枚「指骨舍利」,就藏在地宮之中。另外傳聞還提到,法門寺地宮中不光有佛骨舍利,更有先後八位唐代皇帝秘密埋下的無價珍寶。

思及此,全國各地的考古學者紛至沓來,大家緊急商議了後續的考古事宜,准備嚴格按照考古最高標准對法門寺地宮進行發掘。

從當時已有的 歷史 文獻來看,法門寺地宮修建於唐朝,而唐朝的地宮大多有著坐北朝南的特性,考古人員利用唐代地宮的這一特點,順利找到了地宮的真正入口。

自考古人員以地宮入口伊始進行發掘時,就發現了大量的開元通寶,這些開元通寶鋪滿了通往地宮的台階,工作人員因此想到了史書中記載的「金錢鋪路」,並對後續的發掘工作充滿了期待。

等挖掘到台階深處,考古人員看到了地宮的大門,地宮大門頂部雕刻著精美的鳳鳥,小心翼翼地打開地宮大門之後,考古人員穿過甬道,發現了一塊刻有祁陽真身志的文碑,以及記錄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的記物帳石碑。

石碑內容顯示法門寺地宮封於咸通十五年正月初四,還有葬入地宮的2499件陪葬品。看著石碑,考古人員恨不得立即沖進去。

可是考慮到地宮內隨時有坍塌的危險,再加上專用的防護服沒有做好,考古人員只能暫時按捺下激動的心情。等做好萬全准備之後,考古人員終於得以進入地宮。

在石碑上記錄的珍寶,大多放在後室之中。考古人員小心地將一件件珍寶挪了出來,經由金銀器行家韓偉辨認命名,沖入惰性氣體後再存到安全的地方。

相比於放置於後室中的金銀文物,在地宮前室則存有重要的阿育王塔以及珍貴的綾羅綢緞。

這些綾羅綢緞作為當年絲綢之路上往來貿易的高級絲綢,其珍貴程度之甚出人意料,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絲綢進行清理分離,共得到了800多件。

原本清理完前後祥慧鋒兩室之後,文物清理工作應該能告一段落,但誰也沒有想到,幾名考古隊員意外發現後室石板下的土是活土,這說明在後室的石板地下還有東西。經過發掘,一個五六十公分高的壁龕赫然出現。

這個壁龕的出現讓工作人員決定先打開此前發現的八重寶函,因為他們猜測壁龕和八重寶函中大概率放著佛骨舍利。

八重寶函打開之後,最中心是一個純白色柱狀物,此物與記物帳石碑上對舍利的描述一模一樣:

隨機工作人員又將目光投向從壁龕中得到了一個鐵函,其中開出了一個當精緻的小玉棺,玉棺中放著的,依舊是舍利。

而這枚舍利相比於此前八重寶函中放著的那一枚舍利更為珍貴,因為這枚舍利是真身舍利,同時也是迄今為止世界范圍內發現的唯一一枚釋迦牟尼指骨舍利。

當然除了八重寶函以外,在地宮的阿育王塔、漢白玉靈帳中的鐵盒還存在著兩枚舍利。

至於武則天的石榴裙,則是考古人員在存放阿育王塔的前室里發現的。

這件石榴裙應該是武則天在公元659年時放入的,因為從 歷史 資料中來看,武則天正好是供奉法門寺的八位唐朝皇帝之一,她一生參與過兩次迎接佛骨的活動。

在第一次(公元659年)時,已成為皇後的她奉獻了自己的石榴裙;第二次(公元704年)時,登上皇位的武則天將佛骨迎到了洛陽。

『玖』 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武後綉裙」,幾乎全成了碎片,專家嘗試修復嗎

在古代,受封建社會的影響,隨處可以表現出愚昧落後的封建文化,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男尊女卑,一直伴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古人重男輕女,導致婦女的地位始終不高,在現代許多落後的村落中,仍然可以發現重男輕女的現象。不過在唐朝時期,婦女可以說算是迎來一段時期的春天。在唐朝之前,婦女地位低下,因此被排除在政治權利之外,不過踏入唐朝後,婦女參政的現象卻成為一種趨勢,在政壇上,隨處可見婦女活躍的現象,最典型的就是上官婉兒成為一代女宰相,武則天成為了一代女皇。

第二件是武後綉裙,出土於陝西省的法門寺地宮內,當時在法門寺進行考古挖掘時,專家意外發現了這個文物,在碑上還記錄著這個絲織綉裙是唐朝皇室捐贈的。然而可惜的是,因年代久遠,武後綉裙遭到嚴重腐朽,許多部位成為碎片。現今,考古專家一直在嘗試著修復這件珍貴文物,希望它可以重見天日。

『拾』 法門寺塔的珍貴的文物

法門寺塔中有44件國寶級文物,99件一級文物,它是陝西88個博物館中國寶級文物比例最大的一個博物館。唐代最珍貴的瓷器——南方越窯出土的秘色瓷,秘色瓷專用於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種,工藝復雜難度高,因秘方秘而不宣而得名。秘色瓷盤,好像底部有一層薄薄的水在上面,給人感覺非常的晶瑩剔透。秘色瓷在中國已經失傳了1000多年,法門寺地宮中屬於首次出土,它的製作方法是屬於千古之謎。
法門寺塔中唐代的絲織品是相當珍貴的。但由於絲綢不易保存,很多都風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綉,簇就是收縮的意思。就是用金絲盤結成花朵的紋式再固定到絲綢的上面,就把這種織物稱為簇金綉。簇金綉的珍貴之處呢,第一就是它保護的完好如新,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它的質地是羅,上面的花紋全都是金絲綉的,這種金絲可不是一般的金絲,它首先用純金絲在胎線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纏繞上去,如果說中間的胎線為一米,那麼金絲要纏3000轉。織物就是用這種復合線來織花紋的,這種簇金綉上所用的金絲最細直徑只有6絲,6絲就是0.06毫米,比頭發絲還細。在世界上製作的這種金絲只有20絲在日本,中國只有70絲,在唐代據文物顯示當時的拉絲技術已經相當的高,已達到了6絲。(在唐代織金錦工藝精湛令人吃驚。織錦所用的金絲,最細直徑僅為0.1毫米,比頭發還細。以絲線為芯,以金線一圈圈纏繞,一米長的金絲要繞3000多圈,武則天供奉的綉裙就是這種織品製成的。
法門寺塔佛教文化陳列,這個展櫃的文物布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羅做結集的。其中最珍貴的文物是這件鎏金雙攏12環的錫杖,名為錫,其實它並不是錫做的,而是搖這個錫杖環的時候會發出淅淅的響聲,是以聲來命名的。錫杖的級別也是有區別的,我們所看到的屬於世界錫杖之王,規格最高的錫杖,這枚錫杖全長為1.96米,重2390克,用了2兩金子和58兩銀子製成的,代表錫杖級別高低的屬於杖首輪和鼓的多少,桃子形狀的叫鼓,這個錫杖總共有四個鼓,每個鼓上套了3個環,首毀4鼓12環,4鼓12環所桐神代表的就是佛教最高級別的法力——四諦12因緣,所以它的法力是最高的。這種級別的錫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創始人釋加牟尼才有資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錫杖之王。
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最珍貴的是這件鎏金捧局芹虧真身菩薩。菩薩身上掛滿了珍珠,手上有一個荷葉造型的托盤,盤子上有一塊純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經考證是一位叫誠一的和尚給唐懿宗李崔送的39歲生日禮物。說它珍貴是因為這位菩薩還完成一樁重要的歷史使命,唐懿宗李崔當時為了迎請法門寺的舍利,曾經說:「生得見舍利,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