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日本人要隨時把睡衣穿在裡面
他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是這樣子的
2. 睡衣怎麼穿
該怎麼穿就怎麼穿唄。
3. 關於日本的和服,日常生活中男性在家中會如何穿穿哪種
我在日本留學過幾年,和服一般在祭典和新年穿,還有日式傳統婚禮會穿,女的穿不穿一般隨意的,但大多數都不穿,家中就穿普通睡衣或者便裝
4. 日本甚平與和服式長款睡衣的區別
傳統的甚平是由棉或是麻布料製成的無襯里服裝,兩側腋下開有稱為馬乗り(うまのり/スリット)的細縫。袖子為五分長或是七分長的筒袖,袖口平且開口大。衣領為一般的細領,不若衽那麼粗。因為有繩結固定,並不需要穿著腰帶。由於自袖子到全身都相當的通風涼爽舒適,適合夏季作為家居服之用。而在夏日的慶典中,甚平也作為男性所穿著的服飾,相當於女性所穿著的浴衣(ゆかた)。 今日,甚平也常被當作是睡衣穿著。同時現今的甚平也有以其他的布料製成,並印有特別的圖案。另外,也有類似甚平的和服作為工作服之用。
5. 請問在日本浴衣和服應該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穿
和服一般在結婚,喪葬時作為禮服,葬服來穿。年輕人的成人式,過新年時也可以穿。當然也有平時穿的。但是平時穿的和服和禮服,葬服是有區別的。
浴衣的穿法比起和服要簡單的多。即使自己也可以穿。可是和服的穿法就要更復雜,麻煩,要專門去學習它的穿法才行。浴衣一般是在溫泉旅館里當作睡衣來穿,也可以在花火大會時作為一種時尚來顯示。當然也有一些重視日本風俗的人會在家裡當作睡衣。
6. 日本留學帶的東西
出發前
毫無疑問,出發前各種買東西,各種打包行李。切記,行李是有限重量的,自己要合理安排。不要亂七八糟地各種買,後來發現很多都帶不過來,除非你錢多沒地花。當然,超重個一兩公斤是完全可以被原諒的。另外,一般過來確定地址後,都還會讓家裡再給郵寄一次東西。所以,4月份來日的同學,夏天的衣服等不急用的東西,可以過後讓家裡郵寄過來。這樣行李箱里也能多塞一點必備品了。下面具體舉點例子,最近腦子有點混亂,可能會有不少遺漏,不要BS我= =
1、衣服內衣內褲襪子(多帶點吧,除非你去百元店買,不然怎麼換算都是日本的貴,穿起來也並非就比國內的舒服= =)正裝襯衣皮鞋1套。開學式要用,以後找工作也要用到。正裝要黑色的。(到這邊買也不是不行,也能找到不是很貴的。但剛來日本各種母雞,而且開學式馬上就要用了,還是建議從國內帶過來吧。剛來日本事多,少一事省一事)腰帶2條
領帶:2~3條。(這里注意一點,全黑的領帶在日本一般是喪事用,我帶了一條剛好用上了= =。平時建議還是用那些格子神馬的)
運動服(長袖):可以帶一套。(雖然說2+2過來就沒體育課了,但入學教育期間的活動體驗選擇運動類的話,還是穿運動服方便。平時也能穿,日本人平時穿運動服的還真不少)
牛仔褲或休閑褲:3~4條。(這個看個人喜好了)
短袖、秋衣等:最多各3~4件(尤其是女生,我相信你們來日本後還會買衣服的= =)
毛衣:2~3件。(不要厚的,不要高領的。日本冬天室內都有空調,講求外厚內薄。走進哪裡脫到哪裡不再是YY= =)
外套或羽絨服:2~3件。(如上所述,要外厚,尤其是准備下雪天穿的。當然,秋天或剛入冬時穿的,就選擇比較輕便的)
秋衣秋褲:這個,看個人習慣了。北方人比較偏向於這個吧,南方貌似基本不穿這貨睡衣:這個,也看個人圍巾,帽子,手套:冬天必備。(好吧,我承認這貨百元店也有,如果你願意用的話,可以過來買= =)
鞋墊:n雙
鞋子:2~3雙。(看自己平時習慣穿那種鞋。日本好鞋還是小貴小貴的,當然,會淘的人還是能淘到便宜的)
關於衣服打折 :元旦假期應該說是買衣服的好時機,各商場都打折。日本真想打折的話,是打得凶。我也親眼看見過50%OFF,70%OFF神馬的。另,元旦想搶福袋的女生也不妨去試試人品。貌似基本是一萬多日元吧。。好吧,我承認我沒買過,不確定= =。當然,平時也有打折的,自己關注嘍,我很少逛街,這方面無能= =。對了,日本換季速度快,換季期間買衣服也劃算。
關於百元店:內褲,襪子,棉帽子,圍巾,手套等都有賣,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買來用了
2、日用品。眼鏡:傳說日本眼鏡很貴,有人建議多配一副帶過來。我沒帶眼鏡,所以只提供別人的建議。至於戴隱形眼鏡的同學,自己准備好各種必備品了。
浴巾:1條
毛巾:多條(不用來洗臉,也還有不少用處是吧)牙刷:可以多帶幾把(傳說日本質量好的牙刷貴。我至今還沒買過,只提供うわさ)牙膏:1管就可以用很久了,不用帶太多洗發水、沐浴露:這兩個就可以不帶了,本來就不方便帶,日本這邊也不是很貴,質量也挺好。當然,想買很貴的也有= =)洗臉膏等護理類用品:也都可以在日本買
化妝品等:日本的化妝品就不用我介紹了。有國內用慣的,就看自己能不能帶過來了
梳子、鏡子:可帶可不帶,百元店也能買到多功能刀:包括指甲刀,小刀等。有瑞士軍刀的可以帶一個,用得習慣的話倒是挺方便的三項換兩項的轉換插頭(日標):帶幾個,總會用上的。(切記,不要帶有那個接地線的圓柱狀金屬的)
多功能排插:1~2個
床單、被罩、枕套、枕巾:1套。(北陸大學的話,到達學校的第二天,會有廠商在學校買被褥等。一套6000日元,包括被褥,枕頭,床墊(不是國內的席夢思,謝謝= =日本人習慣睡地上,所以會有個墊子)。在學校賣的這套貨,雖說質量不是很好,但湊合著可以用)
薄羊毛毯:冬天怕冷的,也可以帶一條。(建議過後讓家裡郵件,放行李箱里佔地方又重)
碗筷等:完全不需要帶的。(百元店,中古店等輕松搞定)
關於百元店:日常生活用品,百元店很多都能搞定。剛來日本,逛百元店是必不可少的。但切記,不要因為感覺便宜就亂買,一不節制,一趟很容易就上千上幾千的。另,百元店也有一些非百元的貨,請注意看清楚
3 食品
干貨:各種干貨可以適當帶一點(木耳、干香菇、黃花菜、牛肉乾、火腿神馬的,看個人喜好)調味料:自己做飯的話,各種調料多帶點,尤其是自己吃得慣的調料。比如川渝的人必帶火鍋底料等。習慣吃孜然的,多帶點,日本幾乎買不到。(現在有一種叫中國物產店的貨,那裡可以買到挺多東西的,陳醋(日本的醋和中國的不同)、老乾媽之類的)味精:習慣吃味精的同學可以帶2~3包(傳說日本味精很貴,我還沒買過就是了)
食鹽:想帶的同學也可以帶2~3包(日本的鹽和國內的略有不同)
4 、學慣用品
筆:可以不帶的,百元店輕松搞定。(想帶的話可以帶一盒黑色水筆芯,還是挺方便的)
鉛筆:這里單獨列出來是因為日本大學偏愛鉛筆,基本可以說是必備的。(日語能力考試要求用HB的)
橡皮:如果覺得行李里有地方塞,可以帶一塊
本子:完全可以來日本再買,百元店等輕松搞定(不過習慣用那種很厚的筆記本的同學,可以從國內帶幾本過來)
關於百元店:百元店也有各種學慣用品,可以說是所以學慣用品都能在百元店找到,也都挺好用的。
5、書籍
有需要的同學切記自己帶。日本的書都是原版的,死貴。日語一級書,考托福或托業的書,自己喜歡的書等。英語好的同學加油考托業吧,考得好北陸大學有豐厚大獎(書建議塞電腦包,因為登機時本本不計入重量限制的,書這種有分量的東西,就努力地塞電腦包吧)
6、禮物
中國結、檀香扇等由中國特色的禮品(不嫌麻煩可以帶點,日本重禮儀,自然也重禮尚往來。去日本人先生,朋友家神馬的,最好就不要空手了。這叫那個啥,融入日本社會~不過,重點是。。你也要有機會把禮物送出去是吧= =)
7、葯品
注意有效期。不用多,但最好種類全些
8、印章
圓形,直徑1CM左右最佳。(但刻姓在日本也可以用,不過還是建議刻全名)
9、照片
4.5X3.6 ,一寸等照片盡量多准備一點。辦理外國人登錄證、學生證等都需要用。另外,找工時履歷書也都要貼照片。後者用照片如流水(日本コンビニ外面一般有拍證件照的機器,拍一次700日元。照片規格不同,一次洗出來的張數也不同)
10、在機場時,記住把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入學許可書的原件、貼有簽證的護照、機票等隨身攜帶,以備過關等檢查時能及時出具
11、最好隨時攜帶千元日鈔數張,方便急用,大額鈔票建議托運(關於攜帶金額,貌似100萬円以下不需要申請。不過建議根據當時匯率,自家的情況等來參考決定。50,60萬円的樣子貌似是普遍水平。
剛到日本需要做的5件事:辦理外國人登陸證,手機,網路,銀行賬號,購置傢具。這個最好也勾兌先輩幫忙。
外國人登陸證:到市役所辦理。記得帶上護照,照片等(忘記印章要不要用了,姑且帶上吧)。會先領到一張登錄原票,好好保管,過後領登陸證需要它。辦理登陸證是最簡單的了,自己都可以搞定。
手機:中國留學生一般用softbank ,簡稱SB 。深夜1點到晚上9點SB手機互打免費,9點過後到1點之前,一分鍾30日元。另,SMS簡訊互發也免費。辦理途徑有兩種:到營業店辦理;找留學生代理辦理。營業店的情況一般是買斷,不返話費。對口語沒信心的建議找人一起去,免得加了什麼業務都不知道。除了iphone ,一般都不用手機來上網的。留學生代理的情況,一般是分期,每個月有返話費。開學初必然有一家以上的留學生代理會出現,自己好好對比選擇。
重點解釋下所謂的0元機。以最便宜的980日元的為例說明。手機基本費980/月,返話費980/月,大體上就是這么個概念。其中所返話費,包括314的簡訊包月(SMS簡訊也不是無償免費的)和666的通話費。但是,一般每個月的話費至少都會上千,因為還有其它一些雜費等。所以每個月要交980以上的手機費,也不用感到奇怪了。具體的大家來了會更清楚,在這里也就不多解釋了。
網路:一般為NTT網路。辦理途徑也基本分兩種:直接找NTT會社或到ヤマダ電機等代理店辦理;找留學生代理辦理。辦網根據房子類型不同,安網時間以及費用不同。房子類型已定,由不得你= =。ファミリー類型的比較杯具,安網基本要一個月左右時間,費用總共6000多/月。マンション類型的比較幸運,安網基本15~21天,費用總共3000多/月。日本網路原則上是不允許分流的,但留學生一般都會偷偷地幾個人共用一個網。具體的如上,在此不多解釋。
傢具:日本的新家裡除了空調,什麼傢具也沒有。冰箱,洗衣機,電飯煲,微波爐,床,桌椅等各種傢具,看自己需要進行購買,也分時間緩急。購買途徑也有兩種:中古店(推薦杜の里的second street);找留學生。當然,有朋友送你是最好了。建議大家進行對比後再決定
7. 怎樣穿和服睡衣
穿和服睡衣步驟如下:
1、穿上睡衣,使得兩側留衣服的的長度相等,如圖。
8. 日本人買睡衣看中哪些
小鬼子穿的都有些變態
建議你去K牌商城市看看。那裡的睡衣挺全的
9. 日本人睡覺穿的和服叫什麼
一般稱為「寢巻」
在有襦袢出現以前,一般以最里層的裡衣作為睡衣,而當出現襦袢以後,就轉為以它作睡衣。
另外,隨著浴衣的用途不斷擴大,將浴衣利用為各式睡衣的情況也變多了。
10. 穿日本和服的講究都有哪些
和服是日本大和民族的服裝,它在形成的過程中雖然接受了一些外來的服裝,特別是中國服裝的影響,但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和服服裝的形式卻是中國所沒有的。有人說日本的和服非常適合於日本這個個子矮小的民族和它所處的地理環境,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和服是採用直線造型,它取門幅約36厘米的布料,採用直裁法,經縫合完成。和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正日本人在體形上的不足,它同時也適合於不同體態的人穿著。和服與現代西方體系的服裝也有明顯的區別:如西裝以男式、女式來區分服裝的主要類型,男裝包括西裝上衣、褲子、西裝背心等;女裝包括西裝上衣、普通上衣、裙子等,此外,還有帽子、圍巾、手袋、襪子、領帶等附屬品。而和服則不分上下,也不是以男裝女裝來劃分,而是按照和服的組合式樣,分為長著、羽織、襦袢、帶、上衣等。也就是說,和服各部位的名稱都是相對立的。和服的種類很多,從使用的功能上分,有禮服和日常服兩當大類。根據具體穿著的場合、目的和時間的不同又有許多區別。以下是最主要的和服類型。 黑留袖:黑留袖是已婚婦女在慶典中的正式禮服。結婚儀式上,新郎新娘的父母及親戚朋友中的夫人,都是穿黑留袖參加婚禮儀式的。黑留袖為黑色,上印五紋,下擺的紋樣華麗,格調高雅,題材多寓意吉祥。帶子取袋帶,面料採用金銀絲織綿、斜紋地緯花織物等。 色留袖:除黑色以外的有色留袖都稱色留袖。色留袖的下擺裝飾紋樣、衣服上的五紋以及採用比翼縫合等都與黑留袖相同。所謂的比翼縫合,就是指雙層縫,即在領、袖口、下擺部位將和服的襯里和面料縫合在一起。色留袖原來是皇宮內一些貴婦人參加集會或上流社會婦女們穿的比較貴重的服裝,現在作為普通婦女的華麗禮服,用於披露宴和各種聚會。對於做禮服之用的色留袖帶子、拎包等附屬品必須在色彩、紋樣方面與服裝配套。色留袖中三紋和一紋的色留袖是僅次於黑留袖的貴重禮服,無紋單層的色留袖與訪問服相同,未婚女性也可以穿用。 訪問服:訪問服是繼留袖和振袖之後的一種禮服,也稱簡式禮服,一般是在結婚披露宴茶話會、一般聚會、拜訪上司等場合穿用的。訪問服的繪羽紡樣面積較大,從胸前開始及至後肩、兩袖、下擺,而且要求衣服接縫處的紋樣連貫不能中斷。紋樣的題材內容往往根據穿著者的興趣愛好,沒有特別的規定,但是色調和文樣風格要求高雅不落俗套。 付下:付下是一種與訪問服風格接近,但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的簡式禮服。付下紋樣指的是與和服配套的紋樣,即通常所謂的件料紋樣,紋樣依據和服的前後身、大襟、袖等不同的部位進行安排。付下紋樣由於巧妙地利用布局和形、色的分配,使和服的款式結構和紋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與付下配套的帶子最常見的是名古屋帶。 色無地:除黑色以外的單色和服叫色無地。色無地有一紋的色無地和三紋的色無地,前者稱為簡式禮服,後者比前者尊貴。色無地即可在喜慶、披露宴等場合穿著,也可在喪葬、祭祀等場合穿用,不同場合的色無地主要在於和服紋樣上的區別。用於喜慶時的色無地紋樣一般是龜背紋、扇面紋等吉祥紋樣,而雲紋、編織紋等色無地則是慶吊兩用的紋樣。不同的場合對色無地的顏色也有不同的要求,紅色系列或艷麗色彩的色無地宜遠離不吉利的事;喪事中穿的色無地要求用黑色,和服帶也要用黑色。此外,在孩子入學儀式、畢業典禮,特別是在與法律事務相關的一些場合通常也穿色無地。 小紋:是指採用型染工藝印製完成的匹料製作的和服。傳統的型染技術如型友禪、江戶小紋、紅染等都非常著名。小紋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和服式樣,它可用於訪問、聚會、看戲等不同的場合。 相對於女子和服來說,男子和服的類型則簡單得多。男子和服有三種最常見的類型:浴衣、日常服、禮服。 浴衣:通常是在夏天的祭祀活動、納涼晚會、盂蘭盆舞上穿著的和服。年輕男子的身材比較單薄,穿和服時要補正腹部。 日常服:是平時在家中穿的服裝。 禮服:男子的禮服,已婚、未婚、喜喪都沒有明顯區別。如穿拔染的五紋的羽織和裙子,裙子和襪子是白色的,和服帶用博多織物和織錦。 兒童和服:是日本和服中一個比較特殊的門類,主要因為兒童和服的尺寸比較特殊。製作時關鍵在於兒童和服肩上的窩褶和窩邊處理,這方面的工藝非常講究。從種類上看,以兒童浴衣、七五三節和服最為常見。 在夏天的祭祀活動、納涼晚會、盂蘭盆舞上,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兒童,穿著漂亮的浴衣,歡快地唱歌、跳舞或玩耍,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無論男孩、女孩、大小胖瘦,製作的浴衣似乎件件都合身適體,這令許多外國人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孩子天天都在成長,一年一變,而和服的製作成本又很高,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在成年以前一般只有1-2套和服,而這些衣服又怎能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兒童穿著呢?其實是日本人很巧妙地在肩側縫制了窩褶,在群擺、袖口部位縫制了窩邊。窩褶的尺寸約等於肩寬的一半,在前後袖窿位置取2厘米左右的松份作針跡,前袖窿稍側斜,後袖窿平行。窩邊也要留取二次縫合的松份,在袖口部位折返一定的餘量。這樣,隨著孩子一年一年長大,可以逐步將餘量放出,隨時調整衣與人體的比例。 七五三是慶祝兒童成長的非常重要的節日,孩子三歲時有「發置之儀」,舉行此類儀式的目的是祝賀孩子在儀式上剃頭以後開始正式長發,男女都是如此;五歲主要是祝賀男孩穿上裙褲,稱為「裙裝之儀」;七歲主要是祝賀女孩解下和服帶子開始打結,故名「帶解之儀」,這就是七五三節的由來。每年的一月十五日,到了這個年齡的兒童都穿上美麗的和服,按照神社和當地守護神詣意,在母親的幫助下,進行祝賀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