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
二級防護穿戴標准為: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罩/面罩、醫用乳膠手套、防護鞋、工作帽。
二級防護適用於:
1、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
2、接觸從病人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屍體的工作人員。
3、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1)二級手術手套指什麼擴展閱讀
防護標准制度:
1、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應當戴手套。
2、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3、一旦接觸了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後應當立即洗手。
4、處理所有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剌傷,如: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必須將使用後的銳器放入利器盒內等。
5、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到時,應當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穿隔離衣或圍裙。
6、對病人用後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採取正確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過的器械採用加酶洗滌劑浸泡後清洗。感染病人用過的器械先採取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毒,然後再常規清洗,最後消毒或滅菌。
7、環境清潔: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潔標准和衛生處理程序,在徹底清潔基礎上,適當的消毒床單位、設備和環境表面、床欄、門把手、輪椅等。
㈡ 二級防護包括哪些
二級防護要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醫用防護服或穿工作服外罩一件醫用防護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二級防護又稱加強防護,是針對傳染病防控採取的防護級別之一,適用於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接觸從病人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人屍體的工作人員,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注意事項:
1.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
2.每四個小時更換一次口罩或感潮濕時更換。
3.注意呼吸道和粘膜的防護。
㈢ 塑料手套是幾類醫療器械
醫用手套是用橡膠薄片或薄膜製成的一類手套。通常我們看到的塑料手套一般在非專業場合使用,優點是價格便宜,但是由於塑料手套沒有彈性,耐用性和適合性比較差,所以並不適用於醫用范疇。
而醫用手套為乳膠手套,通常在專業場合使用,比如手術室、實驗室等對衛生條件要求較高的場所,優點是有一定的彈性,並且比較耐用,但是不耐動物油脂腐蝕,接觸動物油脂容易被腐蝕,更重要的是根據統計有2%-17%的人會對乳膠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
檢查手套、防護手套屬於一類醫療器械,無菌醫用手術手套屬於二類醫療器械。
㈣ 醫護人員的二級防護包括哪些內容
一級防護用品不包括護目鏡,一級防護用品包括一次性使用帽子、一次性使用隔離衣、一次性使用手套以及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一般防護:普通門(急)診、普通病房醫務人員。包括外科口罩、工作服、手衛生,必要時乳膠手套。
二級防護:進入疑似或確診經空氣傳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為患者提供一般診療操作。包括:防護口罩、工作服、手衛生、乳膠手套、帽子、隔離衣或防護服、鞋套、必要時防護面屏或護目鏡。
醫務人員職業衛生防護制度
一、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醫療活動時,必須嚴格遵循標准預防的原則。
二、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循各項診療操作規程,正確操作,減少各種職業暴露的機會。
三、科室應根據崗位、工作需要配備相應職業防護用品,包括:(普通、醫用防護或外科)口罩、手套(一次性手套或橡皮手套)、護目鏡(面罩)、隔離衣、防水圍裙(或罩袍)、防護鞋、隔熱手套、洗眼裝置等。
四、在進行有可能接觸血液、體液、污物、氣溶膠、醫療廢物等各種操作時,必須按程序正確使用防護用具。
㈤ 二級防護裝備包括哪些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標准預防。所謂標准預防,指的就是在基於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以及不完整的皮膚和黏膜等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下,採取的措施,其中包括手衛生、穿戴個人防護用品,以及注意日常的呼吸衛生和咳嗽禮儀等。一二三級防護都是在標准防護的基礎上採取的相關措施的保護。
三級防護標準的適用范圍是與傳染病人群密切接觸、負責標本採集、處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醫護工作人員,除了按二級的防護要求之外,還需要加強防護,可將護目鏡、防護口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
㈥ 醫用手套的分類有哪些
按使用環境的不同可以分為手術手套與檢查手套2大類
按原料材質的不同可以分為天然乳膠手套與丁腈膠手套2大類,在國內不說明的情況下均指天然乳膠手套,丁腈膠手套只在國外有少量使用
手術手套:
1.有粉滅菌手術手套
2.無粉滅菌手術手套
3.有粉非滅菌手術手套
4.無粉非滅菌手術手套
後兩類實際使用較少
檢查手套
1.有粉滅菌檢查手套
2.無粉滅菌檢查手套
3.有粉非滅菌檢查手套
4.無粉非滅菌檢查手套
全部為醫療常規使用
還有些特殊用途的高端手套,也屬於手術手套,但因價格較高,國內醫院不常選用,比如婦科手套、骨科手套、牙科手套、顯微手套、顯色手套等等
㈦ 二級防護用品主要包括
二級防護是針對傳染病防控採取的防護級別之一,又稱加強防護。防護內容: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或更高級別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醫用防護服或穿工作服外罩一件醫用防護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一級防護要求:穿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穿一次性使用隔離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每4小時更換1次或感潮濕時更換,有污染時隨時更換)。
三級防護要求:除按二級防護要求外,將護目鏡(防霧型)或防護面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更高級別帶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正壓式頭套)。
㈧ 二級防護用品有哪些
二級防護使用的防護用品有哪些
為您提供以下7種觀點
工作服
33%結果提及
護目鏡或防護面屏
30%結果提及
一次性工作帽
26%結果提及
醫用外科口罩
5%結果提及
外科手術衣服
2%結果提及
醫用乳膠手套
2%結果提及
防護鞋
2%結果提及
一級防護用品主要包括: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2.二級防護:發熱門診及隔離病區內,隔離重症病區疑似及確診患者影像檢查及檢驗,消毒供應中心對新冠病區物品回收、清點及清洗時,疑似及確診患者轉運、陪檢、屍體處置時,為疑似或確診患者手術,新冠核酸檢測時採用二級防護措施。二級
韓城市人民醫院
更多相似觀點
㈨ 二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
二級防護需穿戴包括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護目鏡、醫用防護服、一次性使用手套、一次性使用鞋套等。
醫用防護服:即指醫務人員及進入特定醫葯衛生區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其作用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鹼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保證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
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是指可過濾空氣中的微粒,預防某些呼吸道傳染性微生物傳播,阻隔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的自吸過濾式防塵醫用防護用品。
防護眼罩:防護眼罩是安防產品中眼部面部防護用具的一種,眼面防護用具都應具有防高速粒子沖擊和撞擊的功能,並根據其它不同需要,分別具有防液體噴濺、防有害光線和防塵等功效。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醫務人員的防護等級分為四級:一般防護、一級防護、二級防護、三級防護。其中的二級防護是針對傳染病防控採取的防護級別之一,又稱加強防護。鋌和小編來大家了解下二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和二級防護時穿戴防護的用品注意事項。
二級防護應穿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或醫用防護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適用於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接觸從病人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屍體的工作人員;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㈩ 醫用手套的分類有哪些
醫用乳膠手套的種類
按模具品種分:有光面、麻面兩種;
按處理方式分:消毒型與不消毒型。
按隔離劑品種分為滑石粉、白炭黑、改性澱粉等三種類型的檢查手套。
註:在醫學上,根據手套的材料,我們可以分為乳膠手套、丁腈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錄乙烯(PVC)手套。丁腈手套是乳膠手套的最理想替代品,高度貼合手部肌膚,具有超強的舒適性。適用於高風險接觸血液或體液的非無菌操作;涉及銳器的操作、處理細胞毒性物質和消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