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采有毒性氣體時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皮衣配什麼包好 2025-07-12 16:58:22
自由搏擊手套怎麼戴 2025-07-12 16:53:27

采有毒性氣體時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12-13 22:30:40

Ⅰ 接觸硝酸等強腐蝕性化學品時手部防護應採用 什麼手套

有個標准《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11651-2008》可以參考一下。
但也沒有說,可以把所有危險化學品一一羅列兵說明分別配置什麼防護用品的。
要根據不同化學品的危險特性來選取不同的防護用品。
一般購買化學品時,廠家都會提供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裡面會具體說明應該配置什麼防護用品。
就酒精而言(工業酒精,無水乙醇),它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性,皮膚可能接觸時,應佩戴橡膠手套,如果大量接觸,應佩戴化學防護手套;在可能產生飛濺時,應佩戴化學防護眼鏡或護目鏡,如果可能大量飛濺的,應佩戴化學防護面罩。

Ⅱ 實驗室戴手套的注意事項

要處理腐蝕性、毒性或未知毒性物質,粗糙或尖銳等物體時,一定要佩戴上勞保防護手套,以確保手部得到了保護。使用勞保防護手套之前,應該對自身的作業環境以及工作范疇做一個預估,選擇出合適的勞保防護手套。在使用之前,應檢查一下手套是否有變色、穿洞或者裂縫等現象。處理一些低溫物質時,手套應較為寬松,以便於低溫液體進入手套時,使用者可以快速的除去手套。

1、要處理腐蝕性、毒性或未知毒性物質,粗糙或尖銳等物體時,一定要佩戴上勞保防護手套,以確保手部得到了保護。

2、使用勞保防護手套之前,應該對自身的作業環境以及工作范疇做一個預估,選擇出合適的勞保防護手套。

3、在使用之前,應檢查一下手套是否有變色、穿洞或者裂縫等現象。

4、處理一些低溫物質時,手套應較為寬松,以便於低溫液體進入手套時,使用者可以快速的除去手套。

5、在實驗室內,切勿公用勞保手套,以免出現交叉感染現象。在穿戴實驗室手套之前,應該將雙手清洗干凈,穿戴完後,也應該對雙手進行清潔,並且可以塗一些護手霜以補充天然的保護油脂。

Ⅲ 九類危險品分別是哪些

根據所具有的不同危險性危險物品分為九類

一、爆炸品

本類貨物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的物品,也包括無整體爆炸危險,但具有燃燒、拋射及較小爆炸危險,或僅產生熱、光、音響或煙霧等一種或幾種作用的煙火物品。

二、壓縮氣體

壓縮氣體,是指在-50℃下加壓時完全是氣態的氣體,包括臨界溫度低於或者等於-50℃的氣體。高(低)壓液化氣體,是指在溫度高於-50℃下加壓時部分是液態的氣體,包括臨界溫度在-50℃和+65℃之間的高壓液化氣體和臨界溫度高於+65℃的低壓液化氣體。

三、易燃液體

易燃液體是指易於揮發和燃燒的液態物質。其閃點(表示可燃液體性質指標之一)低於28.1°C的為一級易燃液體,極易燃燒和揮發,如汽油等。

四、易燃固體

易燃固體是指燃燒點低,遇火、受熱、撞擊、摩擦或與氧化劑接觸後,極易引起急劇燃燒或爆炸的固態物質。有的某些易燃固體發生燃燒時還放出有毒氣體。


五、氧化物

氧化物(Oxide)屬於化合物(當然也一定是純凈物)。其組成中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一定為氧元素,另一種若為金屬元素,則稱為金屬氧化物;若另一種不為金屬元素,則稱之為非金屬氧化物。

六、有毒物質

一般的定義為凡是以小劑量進入機體,通過化學或物理作用能夠導致健康受損的物質。根據這一定義可知,有毒物質是相對的,劑量決定著一種成分是否有毒。

七、放射性物質

某些物質的原子核能發生衰變,放出我們肉眼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只能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探測到的射線,物質的這種性質叫作放射性。 放射性物質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

八、腐蝕品

腐蝕品是指能灼傷人體組織並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4小時內出現可見壞死現象,或溫度在55℃時,對20號鋼的表面均勻年腐蝕率超過6.25mm年的固體或液體。

九、其他危險品

危險物品,即由於其化學、物理或者毒性特性使其在生產、儲存、裝卸、運輸過程中,容易導致火災、爆炸或者中毒危險,可能引起人身傷亡、財產損害的物品。顯然,這是從物品的性質上所作的界定。通常講,危險物品主要包括: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

(3)采有毒性氣體時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生產中危險品的使用

接觸有毒葯品時應帶橡皮手套;接觸有毒氣體時,須帶好防毒口罩或面具;燒煮強酸、強鹼時,要帶好眼罩(鏡)。危險品的領用必須審批限量發放,並由生產使用人員親自辦理,不得由非生產使用人員轉手辦理。使用人員必須熟悉危險品的性質和防護知識,操作謹慎,確保安全。

管理人員必須會同保衛部門人員對使用危險品的全過程予以嚴格控制和監督。對領、用、剩、廢、耗的用量必須詳細記錄;剩餘葯品應及時退庫不得在生產車間、實驗室過夜;劇毒品的容器廢液、殘渣等應妥善處理,嚴禁亂拋。

在生產和實驗休息時間,使用人員嚴禁將危險品使用現場,在工作交接班時,必須嚴格進行危險品使用管理的交接手續。保管人員每周應將危險品的購、用、存的數量清理一次,分別報生產管理和安全保衛部各一份。

Ⅳ 在有毒場所作業時必須佩戴

如果有毒物質是氣體必須戴防毒面具。如果有毒物質是固體,要戴口罩,穿工作服,如果有毒物質是液體,要戴口罩,穿防水工作服,戴手套。總之要採取嚴格的防毒措施。


中毒預防措施:

在生產過程中避免使用有毒物質,以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質。

生產環境中存在有毒物質時,應從工藝和設備方面採取措施,對於在艙室內施工的應有通風排毒措施,降低空氣中含毒物的濃度,施工人員應有個體防護用具並正確使用,盡可能減少毒物進入人體。

嚴格遵守工藝和安全操作規程,消除和減少誤操作。

加強對生產作業現場的管理,根據生產性質、特點,其工藝不僅要滿足生產上的要求,還應有可靠的安全生產措施。

6.5定期監測生產環境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以便觀察毒物污染造成危害的程度,及時改善環境,使毒物濃度控制在對人無害的水平以內。



Ⅳ 有毒有害氣體的防護措施

1. 硫化氫防護措施:
(1) 工程式控制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排風和全面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2)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戴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正壓式自給式呼吸器。
(3) 眼睛防護:戴化學防護眼睛。
(4) 防護服:穿防靜電服。
(5)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6)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後,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2. 一氧化碳防護措施
(1)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帶自吸過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帶空氣呼吸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
(2)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別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安全防護眼睛。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3)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4)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驗。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3. 氨氣泄露處置
氨對人體生理的影響氨無色具有強烈的刺激臭味,對人體有較大的毒性。氨氣慢性中毒會引起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系統病,急性氨中毒反映在咳嗽不止、憋氣等。
(1) 少量泄漏。
撤退區域內所有人員。防止吸入蒸氣,防止接觸液體或氣體。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局限空間,並加強通風。只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泄漏的容器應轉移到安全地帶,並且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應放在貼有相應標簽的密閉容器中,以便廢棄處理。
(2) 大量泄漏。
疏散場所內所有未防護人員,並向上風向轉移。泄漏處置人員應穿上全封閉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氣呼吸器,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後,用噴霧水流對泄漏區域進行稀釋。通過水槍的稀釋,使現場的氨氣漸漸散去,利用無火花工具對泄漏點進行封堵。
向當地政府和「119」及當地環保部門、公安交警部門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電話。
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進入陰溝和排水道,增強通風。場所內禁止吸煙和明火。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要堵漏或翻轉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噴霧狀水,以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雲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受限空間。清洗以後,在儲存和再使用前要將所有的保護性服裝和設備洗消。
4. 氮氣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Ⅵ 涉及有毒試劑的操作時,應採取的保護措施包括

關於涉及有毒試劑的操作時,應採取的保護措施包括的回答如下:

涉及有毒試劑的操作時,應採取的保護措施包括:佩戴適當的個人防護器具、了解試劑毒性,在通風櫥中操作、做好應急救援預案。

操作人員使用有毒有害試劑前必須要佩戴好過濾式防毒面具、化學安全防護手套、防毒工作服。使用有毒有害試劑時,一定要在通風的場所中操作,一般在通風櫥中操作,操作時通風櫥的玻璃門一定要拉到面部以下才能打開有毒有害試劑的瓶口。

使用完有毒有害試劑後,實驗用具要及時清洗,桌面應用干凈的布擦凈,操作人員也要清洗手部。

實驗葯品管理辦法:

1、化學葯品保管室要陰涼、通風、乾燥,有防火、防盜設施。禁止吸煙和使用明火,有火源(如電爐通電)時,必須有人看守。

2、化學葯品應按性質分類存放,無機物可按酸、鹼、鹽分類,鹽類中可按周期表金屬元素的順序排列如鉀鹽、鈉鹽等,有機物可按官能團分類,如,烴、醇、酚、醛、酮、酸等。另外,也可按應用分類:基準物、指示劑、色譜固定液等。

並採用科學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變質的應裝在避光容器內;易揮發、溶解的,要密封;長期不用的,應蠟封;裝鹼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等。

3、對危險化學葯品要嚴加管理:此處所稱的危險化學葯品,是指用於實驗的易爆、易炸品、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等。

4、易燃、易爆物品貯藏室內禁止閑人入內,嚴禁在室內吸煙和使用明火。危險葯品倉庫(或櫃)周圍和內部嚴禁有火源。

5、用不上的危險葯品,應及時調出,變質失效的要及時銷毀,銷毀時要注意安全,不得污染環境。

6、對危險品,要做定期檢查,要求包裝完好,標簽齊全,標志明顯。實驗中的廢水、廢液、廢包裝,以及其他殘存物,應做妥善處理,不要亂扔亂放,以防發生事故。

Ⅶ 量取二甲苯聚乙烯丁烷時需要佩戴什麼手套

有機實驗室大部分情況下PE手套就夠了,能擋很多有機物,就是比較滑,如果怕滑而且有條件的話可以再加一層丁腈手套

PE+丁腈,雙層防護下來我碰王水啥的也不慫

Ⅷ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哪種手套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醫用橡膠手套。

一、手套的分類

(一)一次性使用醫用手套

1、一次性使用滅菌橡膠外科手套:符合GB7543。

2、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檢查手套:符合GB10213。

(二)可重復使用手套

1、橡膠耐油手套:符合AQ6101,為接觸礦物油、植物油以及脂肪族的各種溶劑時戴用的手套。

2、耐酸(鹼)手套:符合AQ6102,為接觸酸鹼嚳液時戴用的手套。

3、浸塑手套:符合GB/T18843,用於防水、洗滌劑、臟污及輕微機械等傷害,僅適用於清潔工等類似工種手套。

(8)采有毒性氣體時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醫用手套加入粉末後形成的風險為可能造成患者傷口感染、形成肉芽腫、臟器粘連等並發症,導致醫務人員過敏反應等。在有粉醫用手套生產過程中,由於需要向手套中添加粉末,也會導致環境污染及對操作工人的傷害。

有粉醫用手套生產企業應進一步完善產品說明書和標簽中的警示信息,提醒醫療機構和使用者合理選擇、安全使用。

Ⅸ 實驗室工作人員應根據什麼來選擇個人防護裝備

實驗室工作人員應根據不同級別安全水平和工作性質來選擇個人防護裝備。

一、眼睛及臉部防護

1、安全防護眼鏡:眼睛和臉部是實驗室最容易被事故傷害的部位,在使用危險化學試劑、有害光線及加工玻璃製品等操作時,必須佩戴安全眼鏡。防護眼鏡的鏡框應有遮蓋,以防溶液濺入。取樣時、鹼性化驗操作時、有粉塵飛揚時必須佩戴。在有長期噪音時需要佩戴耳塞。

2、當化學物質濺入眼睛後,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數分鍾,然後去醫務室進行治療。

工作人員不得穿涼鞋、拖鞋以及高跟鞋進行實驗,應穿平底、防滑、合成皮或皮質的滿口鞋。

1、腳步防護:工作鞋具有耐酸鹼、防壓傷、防刺穿功能;工作期間必須穿著工作鞋。

2、急救葯箱:實驗室配有急救葯箱;熟悉防止地點。

四、身體防護

1、進入實驗區域的人員應身著工作服,目的是防止皮膚和衣物受到化學試劑的污染。

2、經常清洗工作服,當受到嚴重污染或腐蝕後,必須換下更新並妥善處理。

3、為了防止工作服上附著的有害物質擴散,工作服不得穿到辦公室、會議室、食堂等公共場所。



Ⅹ 進行有毒物質的什麼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

  1. 進行有毒物質的試驗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