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棒球手套使用壽命
沒個定數,不過只要不要蹂躪他應該用個2,3年沒問題
注意使用後的乾燥會延長壽命,因為使用過程中的汗如果悶著不陰乾會使皮革發霉腐壞
B. 樓下總是覺得樓上很吵怎麼辦
樓下可以主動到樓上,心平氣和地溝通溝通。如果談妥了最好不過。談不妥,達不成共識。只好請物業或者居委會出面協調解決了。
C. 棒球手套分很多種,我剛剛接觸,不知道先買什麼好···
在國內,大部分人用的都是投手手套。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先買這個。量大,便宜。
最少有人用的是捕手手套,除非你是打算堅守這個位置,否則沒必要買。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以後要站哪個位置,那就買相應的壘手或者外野手手套。
綜上所述,你還是先買個投手手套吧。
棒球棒分為木棒和金屬棒。男生,用的是硬球,那必須要用木棒,用金屬棒一會兒就壞了。但是你是女生,那肯定買金屬棒了,而且記得這樣子要買軟球,反正是練習。
D. 棒球運動中,一壘手和二壘手戴的手套有什麼特點
棒球運動中,一壘手和二壘手戴的手套有什麼特點?各個位置棒球手的棒球手套手套都是不一樣的。一壘手和二壘手戴的手套的特點是這樣的:
棒球比賽開始時,所有的運動員都赤手空拳參加了比賽。1896年,第一副棒球手套出現在棒球比賽中,最初是為了保護接球手。後來隨著棒球手套的發展,逐漸成為棒球運動中必備的裝備之一。棒球手套的類型根據位置可分為以下幾類:
二壘手套,二壘手,因為他打的球比較弱,有時候需要打雙殺,所以接球的口袋會比較淺,有點像微型投手的手套,這樣他接到球之後就可以快速地把球拿出來傳給一壘。6.三壘手套三級手套一般做成十字形,口袋會深一些,因為打到三壘的球比較結實,深一點的手套方便牢牢接住球。7.游擊手然就在二壘和三壘之間,所以手套的圖案也在他們之間,而且工字手套也很多。
E. 棒球手套
美津濃的手套就很好,不過很貴,如果要普通一點的,推薦DONG HYUK,材質不錯,好好保養的話,用上兩三年到五六年是沒問題的。(我就用這個牌子)
價格與材料有關,一般來說皮製較貴,人造革的便宜。
F. 打棒球的基本規則
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它在國際上開展較為廣泛,影響較大,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打棒球的基本規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一、基本規則 :
1、棒球比賽的目的就是通過獲得更多的分數戰勝對手。
2、每場棒球比賽有2支球隊參加,進行9局比賽,每局分上下半局。
3、在每局的上半局,一支球隊進攻(擊球)而另外的一支球隊防守。在下半局雙方交換進攻。
4、進攻隊的目標是得分,而防守的目標是造成進攻隊員出局。
5、進攻隊的隊員依次連續上場擊球,直到有3人出局為止。這時半局比賽結束,雙方交換進攻。
6、當一支球隊完成1次進攻和防守時,1局比賽結束,雙方交換攻守。
7、當一支球隊完成一次進攻和防守時,一局比賽結束,雙方進入下局比賽。
8、整場比賽結束時得分最多的隊伍獲勝。
二、棒球場
1、在棒球場上有4個壘位,分別是一壘,二壘,三壘和本壘,由這四個壘位圍成的菱形場地和附近區域成為內野。
2、在內野像外延伸的草地區成為外野,外野的盡頭是外野圍欄有叫做是本壘打牆,那是比賽場地的邊界。
3、內野和外野合起來就是構成了比賽的界內區。進攻隊的擊球員要試圖把球打進界內區,這樣才可以開始跑壘,從而有可能最終為本隊得分。
4、從本壘向外野圍欄畫出的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成為邊線,邊線以內是界內區,以外是界外區。
5、擊球員如果將球擊入外區,就成為一個界外球,擊出界外球時擊球員不能跑壘。
三、防守位置
1、每場棒球比賽每隊需要上場9人,在防守時場上有9個防守位置,每個壘位都有一名內野手負責:一壘手,二壘手和三壘手,還有一名內野手的防守位置在二壘和三壘之間,成為游擊手。
2、有3名是外野手分布在外野: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和右外野手。
3、餘下的兩名防守隊員是投手和捕手。投手的位置是位於內野正中。略高出地面的投手丘上,在他的對面,本壘後方是捕手的位置,捕手通常是採取蹲著的姿勢。
四、棒球器材裝備
1、每個防守隊員都戴著一隻棒球手套,用來幫助接球。手套戴在不用來投球的那隻手(非主力手)上。防守隊員接球後使用主力手傳球。
2、不同位置防守隊員使用不同種類的棒球手套以適應該位置的防守特點。
具體的棒球手套的分類在我們另外的一篇文章上有查到(手套的種類和區別)
3、捕手還要穿戴特別的護具,包括胸甲,頭盔,面具和腿甲。
4、擊球手要戴頭盔,在MLB中,擊球員使用木質球棒擊球。
五、擊球員和投手
1、在棒球比賽中。每隊的9名隊員都要進行擊球。比賽開始之前球隊主教練要決定隊員擊球的固定順序,整場比賽中擊球順序不能改變(替換上場的隊員使用下場隊員的擊球順序)。
2、當一名隊員上場擊球時,他要站在本壘旁邊的擊球區內,側面對著投手站立。
3、當雙方球員都准備好後,投手向擊球員投球,比賽開始。
4、擊球員的任務是擊出界內球後安全上壘,不要出局。
5、投手的任務是使擊球員出局,他可以設法使擊球員把球球擊向某位防守隊員的方向,或者乾脆把擊球員三振出局。
六、好球和壞球
1、好球:當擊球員揮棒落空,或者從投手投出的球通過了「好球區」而他沒有揮棒時,就被記1好球。
2、當擊球員擊出界外球時也被記1好球,但當擊球員已經被記2好球時擊出的界外球不記。
3、壞球:當投手投出的球沒有通過「好球區」,而且擊球員也沒有揮棒時,記為1壞球。
4、所謂的「好球區」是一個想像出來的空間。位於本壘的正上方,與本壘板等寬,高度在擊球手的胸部以下膝蓋以上。好球區沒有實際上的邊界,一個球是否通過了好球區完全由主裁判判定。
5、報送上壘:當投手「給予」一名擊球員4壞球時。這名擊球員就可以自動安全上到1壘,成為「四環球報送」。
6、對於一名擊球員,三振出局與保送上壘以先到達的為准。
七、造成擊球員出局
1、當擊球員將球擊入屆內區,就必須向1壘進行跑壘。
2、當跑壘開始後,防守隊有2種方式使擊球員出局,分別為「接殺」和「封殺」。
「接殺」:如果球被擊向空中,防守方在球觸及地面或任何其他物體之前接住並控制球,則擊球員出局。
「封殺」:如果球被擊向地面,防守方將球接住並傳向1壘,如果球先與擊球員到達1壘,則擊球員出局。
八、安打
擊球員的任務是爭取安全上壘,他有2種方式完成這個任務:
1、「報送上壘」:如果投手對他投出四壞球,則他被「報送」上到一壘。
2、「安打」:當擊球員將球擊入界內,是得自己能夠至少安全上到1壘時就是一個「安打」。防守方失誤或者選擇使壘上的.其他跑壘員出局的情形不算安打。
九、安打的種類
1、使擊球員安全上到一壘的是一壘安打。
2、使擊球員安全上到二壘的是二壘安打,上到三壘的是三壘安打。二壘和三壘安打通常會將球達到外野,從而使擊球員能夠較容易地向前推進。
3、有時擊球員一次擊球後就可以連續跑到1、2、3壘並安全回到本壘,這樣一次擊球成為本壘打。
4、本壘打有一種更為激動人心的方式——把球打出外野盡頭的圍牆,所以外野圍牆也叫本壘打牆。這種本壘打是棒球比賽中最令人興奮的時刻。
5、在棒球中最終極的擊球叫做「大滿貫」,那意味著在1、2、3壘上都有跑壘員的情況下擊出本壘打。這是3名跑壘員和擊球員自己都能安全回到本壘得分,這樣一個本壘打就能為本隊帶來4分!
十、跑壘和得分
1、當球員安全上壘後他就變成了跑壘員,跑壘員要按照逆時針方向依次跑過各個壘位,一個壘位上同時只能有一名跑壘員,跑壘員之間不能相互超越。
2、跑壘員通常在他後面的擊球員打出安打上壘或者保送上壘時,才有機會向前推進。他也可以選擇在投手開始投球時提前起跑,叫做偷壘。
3、當一名跑壘員安全跑過各個壘位,回到本壘時,進攻對就得到1分。
4、當擊球員打出本打壘時,壘上的所有跑壘員加上擊球員都可以回到本壘得分。
十一、跑壘和得分
1、防守員有2種基本方式可以使壘上的跑壘員出局:
「封殺」:當擊球員把球打到界內的地面上,此時在一壘上的跑壘員必須跑向二壘,以便擊球後跑向一壘的擊球員「騰出」位置。
此時如果二壘有跑壘員,他也必須跑,向三壘跑進,而如果三壘也有跑壘員,必須向本壘跑進。總之所有「身後」有人的跑壘員都會被跑向一壘的擊球員「擠」出原來的位置,就像過河的卒子,有進無退。這叫做「受迫進壘」。
當某一名跑壘員受迫進壘時,如果防守員接住擊出的地滾球,只要防守員把球傳到(或者持球跑到)他面前的壘位,並且接球(持球)的防守員比他先接觸到壘位,那麼這名跑壘員就被「封殺」出局了。
「觸殺」:當某一名跑壘員身後的任何一個壘位「有空」時,他都是「非受迫進壘」這時即使擊球員打出界內球他也可以選擇跑或者不跑。對於一名受迫進壘的跑壘員,防守隊只能採取「觸殺」使他出局。
觸殺的方法是防守員持球,或用裡面有球的手套,觸及跑壘員,並且在觸及的瞬間跑壘員「離開了」壘位(身體的任何部分都沒有與壘位接觸)。在比賽進行中的任何時候,除非裁判喊了「暫停」防守隊員都是可以觸殺離開壘位的跑壘員。
G. 怎樣判斷棒球手套的優劣
首先要看它的皮質好不好,夠不夠厚,夠不夠輕,一般 來說皮質主要有一般牛皮、小牛皮、鹿皮、袋鼠皮,比較常見的是前面的 叄種,聽說最後一種最棒,我還沒有看到最棒的等級,所以無法說明。
小牛皮就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不過牛皮有一個缺點就是比較重,有的 內里用鹿皮,觸感不錯又比較輕,多半會用到鹿皮的話可以說這個手套已 有了一定的水準。
再來,說明一下為何日本的手套會比台灣的好,如果你們有機會到店裡面 去逛的話,可以一隻一隻的拿起來戴看看,然後做出各種守備的動作就會 發現:台灣的皮質有的不會比日本的差,可是重點就是台灣的手套就比較 重,因為日本有特殊的技術可以讓皮輕一點又不失去原來的特性,那手套 多半是越輕越好,因為動作可以比較靈敏,這一點台灣的廠商目前似乎都 還不能突破,所以大家還是以日本的手套為第一目標,如果這方面能突破 的話,就真的是俗又大碗了。
至於皮質的好壞要自己去感覺,好的皮讓你覺得舒服,不過很難說得讓您 明白,所以最好有事沒事就到各店去試手套,可以增加您對皮質的感覺。
再來要說的是各個守備員使用手套的差異,先從投手來說:
投手:
投手由於要投球前手都會在手套中抓球,因此手套接球的口袋就會做成完 全遮住的方式,以避免不小心真的有人可以看出投手要投那一種球,而手 套也會比較大,除了減少被看到的機會外,還有就是防禦時比較有機會把 球攔下。
捕手:
捕手可說是接強球最多的一個了,因此手套也做得特別厚,相對的也就比 較重,靈活度會比其它的手套差一點,但是這是為保護球員,不得不犧牲 一點靈活度,因為捕手是以接到球為第一目的,靈活度可以少一點沒關系 ,不過好的捕手手套就會很注意靈活度的部份。
一壘手:
由於一壘關繫到出局的次數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還是人先到, 因此一壘手手套都會做得長且大,有一點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為夠大才 能把傳不好的球接的好一點,夠長就會比較先接到球,而且會給一種錯覺 好像球先進去了。
捕手跟一壘手由於用的材料多一點,所以一般都會貴一點點。
內野其它的手套都會比較小,以方便拿球及接球時的靈活度,而且也比較 能掌控接到球的感覺。
二壘手:
二壘手由於打來的球都比較軟弱(因右打者多),還有需要搭配演出雙殺 ,因此接球的口袋都會比較淺,有一點像縮小版的投手手套,方便接到球 後可以較快把球拿出來再傳給一壘。
叄壘手:
多會做成十字型的,口袋會比較深,因為打向叄壘的球都相當的強勁,做 深一點可以穩當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游擊手:
性質正好介於二壘跟叄壘之間,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兩者之間,是為『工 』字型的為多。
外野手:
由於外野防區極大,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一般都會做成雙十字型 的,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
球。
再來要說的是手套的形狀,一個手套最重要的就是門口的那兩根大柱子, 切記門柱不可折,常看到很多人喜歡去折那兩支柱子,這是比較不好的習 慣,因為手套講究的就是它的『型』,門柱正是維持『型』的最重要支撐 ,所以一個好手套你一定可以把它立起來放,而不是大家所想的手套越軟 越好,當你拿起手套時,應該要看到兩根柱子是成U字狀,略帶一點點外 開,現在來分析為何要注意門柱:
因為手套就是要接球,如何能最容易就接到球便是一個好手套的要件,而 兩根門柱便掌控了讓球進入手套的 圍,想想看,如果是有一點外開,則 是不是會比向內凹多了一點可以讓球進入的 圍呢?
再來就是為何要有『型』呢?所謂的『型』就是希望球一旦進入了手套的 圍,只要碰到手套的話,都能讓球被穩穩的接住,或會受到『型』的影 響而將球修正到最好接球的位置,當它受到了球的沖力,就自動可以把球 包在手套中,而不至於掉落,很多人就會說,這樣不是越軟越好嗎?想一 想,如果軟掉了是不是接球時都必須要花一點力去把手套張開呢?好手套 就是要讓你以最省力的方式就能接到球,如果你保持著有點軟又不會太軟 ,那麽接球時不用特意用手撐開手套,球進來後又可以靠著球的沖力而使 手套略為閉合,那麽不是就可以讓你幾乎都不用多費力就可以輕松的接到
了嘛!
這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手套要合你的手型才能算是屬於你的好手套 ,而不是要你的手去適應你的手套,如果不符合這一點的話,那麽不管別 人把這個手套講的多有價值,多麽的好,都不能算是你的好手套,因為如 果不合你的手,怎麽用都會怪怪的,不會讓你覺得很舒服,那怎麽會有好 的表現呢?除非您只是想收集手套,不然的話這點非常的重要,就好像你 穿十號鞋,結果有一雙人家說要多好有多好的鞋,但是它只有九號,當然 不是最適合你的球鞋羅!對你來說,不能適合你的都不能稱為好,所以一 個手套一定要自己去試試才會知道,戴上手套後,看會不會太緊,跟手型 合不合,然後做出你平常守備的動作,看會不會覺得不太順暢,仔細地去 感覺後,對你選手套的功力會大有長進。
目前比較有名的廠牌有美津濃、SSK(撒撒去)、ZETT、LEAG ESTAR、TAMAZAWA等....一般一點的有TPS(路易士 )、DL、雙塔、還有幾款日本的,我不會念它們的名字,不過最近日幣 大幅升值,使得商家進貨的成本就已經是以前的賣價了,成本高了二到四 成,因此不是適合買手套的時機,如果不挑的話,以一般價位(1000 ~2000)推薦的有:
TPS的一款特價1000~1200,雙塔藍標(就是mark是藍的 )1400~1800算是比較不錯一點的,這個價位中,名牌的反而比 非名牌的要差一點。
H. 棒球帽要是變形了怎麼辦啊!!還有洗的真確方法!!謝謝啦
硬球用干布擦就可以了,不要用什麼皮革保護油!千萬不要用水,除非你想要磨砂的效果:)
軟球用水和洗潔精洗,最好用板刷輕輕地刷,不要太大力,否則會刷掉球的紋路的!
毛毛的球以後就做為打擊用球或教練棒用球吧,因為如果用來當投手用球的話,會破壞投手的球感!
下雨天記住一定不要做有球訓練,因為好好的球一被雨淋就廢了!
補救處理的辦法是先用衛生紙或干布輕輕地,記住是輕輕地把球上的水和泥啊什麼的先擦掉,然後用衛生紙把球一個個的單獨的厚厚包起來,放在一邊讓他們好好休息一下,暫時不能再用,然後等哪個大太陽的晴天再把他們拿出來,把包在外面的衛生紙換一層新的,記住這次不要包得太厚,薄薄一層就可以了,然後給他們來個日光浴就OK了:)
棒子用完後也要拿干布擦好,水會加劇金屬疲勞,除非很臟,記住最好是一根根平放在平面上
護具每次要把護膝上的土清理干凈,面罩緊貼額頭和下巴的部位因為捕手出汗的原因,要注意保持乾爽,頭盔也一樣,要注意內側的汗漬,要擦的。
棒球手套每次用好一定要把上面的泥土和其他污物清理掉,沒保護油就用皮革噴霧,商場里賣的那種保養皮夾克的那種,拿捏不住分量寧願不用,不能用水洗!
打擊手套剛買來的時候就可以在掌面上塗一層薄薄的黃油(食用的那種就可以),因為用的時候手會出汗,久而久之皮會變硬龜裂。用後要注意晾乾,不能隨便揉起來一塞了事。但對於出手汗特別厲害的人來說,沒什麼好辦法,爛了就只能扔了,畢竟是耗材
我們以前擦手套都是用日本的手套專用油,白色的,無味,我沒看見中國有買,白色鞋油也可以用的呀,只是鞋油很厚,要擦均勻,擦手套之前用微濕的布把手套上的臟東西擦掉一點,然後吹乾(我擦起來比較暴力的,哈哈.....).等手套幹了再用布一點一點把鞋油擦在手套上,要擦開擦均勻.最後放在陰暗處吹乾就好了,一般要吹兩三天,最好在周末擦.
不過我不太用鞋油,我用黃油,黃油比較好,很軟,比鞋油好,而且味道也好聞,哈哈.....聞了好想吃的,不過一定要擦均勻,不要太厚!!!
I. 怎樣保養棒球手套
練球時,以手套凹處部(pocket)接球才正確,如用手指部分接球,手套容易變形。
若要使手套符合自己的手形,可塗上少量薄薄的一層保革油,手套皮革會較柔軟,但塗得太多油,手套顏色反而會變壞。
由於手套並非訂做,當然會有一部分無法符合自己的手形,由於手套大部分以「皮繩」編織,使用者可以將「皮繩」解開重新綁緊,以符合自己的手形。
手套及所有皮革製品其最大的敵人是「水份及泥土」,其整修、保養方法如下:
(1)下雨弄濕時:
雨水沾濕時,首先擦乾皮革上的水份,用布或柔軟的紙吸干水份後,放在通風的地方陰干,嚴禁為了手套快點晾乾,讓太陽直射(因為日光直射會使皮革變硬、干透、反而縮短手套壽命)或放不通風的地方,容易發霉。
(2)沾有污泥時:
沾有污泥時,先以刷子將泥土刷掉,其次以毛巾或舊的、乾的汗衫把手套擦乾凈。
手套只要塗上少量薄薄一層油即可,油塗過多則手套會軟,變重而難以使用,會使皮革變硬的SPRAY(噴霧)及Oil(油)嚴用於手套凹處部分(pocket),如果變硬的話,其接球時的「沖擊力」的耐久性會大大降低。
手套若塗上「亞麻油」的話容易會有裂痕、破損,最好不要使用,所有的「保養塗油」皆以使用後立即處理為原則,塗油後,不可立即使用,必須放一天產生光澤後較好。
J. 新買的棒球手套,有些硬,有什麼方法可以軟化一下
如果是真皮,不要用任何溶劑等方式,會破壞球套壽命.
硬沒關系,只要練習接球幾次,再保養幾次,自然會變的軟些,但不會太軟的.
球套使用時一定會接觸到泥土,保養就很重要,先將泥土灰塵擦拭掉,盡量不要水洗.
(若太臟,可用水快沖,但要立刻擦乾,並以吹風機低溫烘乾.)
定期保養用購時所附專用保養油,若無,建議用馬油(馬油分子細,易滲入皮革.)
其實馬油擦幾次,皮革自然會軟些,球套最好還是不要太軟,以讓其起保護手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