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為什麼清理古屍不戴手套
擴展閱讀
主角專收敵人母親的小說 2024-04-24 14:12:03
有個電影男主角叫於一 2024-04-24 14:09:20
以女人為鼎爐修煉的小說 2024-04-24 14:08:34

為什麼清理古屍不戴手套

發布時間: 2022-11-28 01:50:47

Ⅰ 考古發掘後, 被發掘的古屍是怎麼安置的呢

考古學是我們發現歷史、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考古學的發掘,可以通過出土文物直觀地觀察和觸摸歷史的面貌。可以和史料記載的事情比較。考古學除了發現文物外,還發掘了很多古人的屍體。出土的文物在博物館展出,考古學家發掘的古人的遺骸如何處理?主要有以下方法。

4、展示。如果有一個古人的屍體能受到這樣的待遇,說明他(她)身份特殊,並且屍體保存異常完好,是絕品中的絕品,是國寶中的國寶。例如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辛追一樣,2000多年前的舊屍體出土時皮膚有彈性。那個墳的壯大之外又加上出土文物精巧,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所以,我為她建造了地下寢宮,供民眾參觀。還有古埃及法老圖坦卡門的木乃伊,陳列在埃及博物館,被視為國寶。當然,展示之前進行了清洗消毒和解剖研究。

Ⅱ 像辛追夫人這類古屍,照片很恐怖卻為何很多報道都說「栩栩如生」

像辛追夫人這類古屍,照片很恐怖,之所以很多報道都說“栩栩如生”,是因為我們看到的照片並非是古屍原來的樣子,古屍出後,就立馬有了腐爛,早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考古史上並非是個例,當年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時候,也是五顏六色,光艷照人,但是一接觸空氣,迅速氧化,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灰不溜秋的樣子,真是令人痛心。正是由於我們目前還不具備保護文物的條件,因此我們才不主動發掘古墓,只是進行搶救性挖掘。

Ⅲ 在四川南充地區的清朝古屍,為什麼肉身僵而不腐,渾身纏繞「裹僵布」

說到成都的靈異事件,大夥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1995年成都僵屍事件,後續當時經歷過95成都僵屍事件的朋友們還留有陰影,但事情卻並沒有這樣的結束,就在10年之後,2005年四川南充又發生了僵屍事件,肉身僵而不腐,渾身重布纏繞,可見此屍是經趕屍過後才下葬的。據說當地文物局出動並燒毀了屍體,隨後還發生了一些更靈異的事件。那麼具體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呢?僵屍有沒有出來咬人,有沒有復活,最後又發生了什麼?下面探秘志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這2005年四川南充僵屍事件的整個過程。


四川南充僵屍事件中所發現的這具百年僵而不腐的古屍是一具男屍,初步預測埋於清末民初。根據一些目擊者描述的線索:屍體正面貼著一張黃色的符印,被奇怪的方式捆綁。面部很生動,部分有角質光澤。總之此發掘非常神秘詭異。網路上還流傳著許多關於四川南充僵屍事件視頻,簡直比俄羅斯赤塔僵屍事件還要詭異,據說還有現場的人作證稱四川僵屍事件軍事機密被隱瞞,當場還出動了武警,實在是令人震驚不已。

Ⅳ 古屍怎麼會不腐爛呢

3月28日,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員王志高和他的同事們從該市雨花台區西善橋的一處明代墓葬中發掘出一具明代正德年間的古屍,距今約有500年的歷史。經考證,死者是位姓徐的「處士」,這位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讀書人之屍不僅保存得相當完好,而且肌肉還有彈性、部分關節還能活動自如。

在南京這樣潮濕的地方,怎麼會有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屍?古屍真的還有彈性,關節還能活動?這具古屍最終會被如何處理?帶著一堆問題,記者走進南京醫科大學。穿過一排排整齊地擺放著各種人體標本的鐵架,在解剖陳列室盡頭,記者見到存放在一具有機玻璃棺內的那具距今約500年的明代古屍。

■500年前的古屍肌肉仍有彈性

透過有機玻璃棺蓋,記者看到:眼前的這具古屍是具男屍,身長約1.7米,體重約50公斤,全身呈棕黑色,頭頂沒有頭發,僅在腦後留有一圈兒頭發,約40厘米長的胡須垂在胸前,根部已經花白了,手指纖細修長,指甲保存完好,其面部和胸部有一些白點,眼球保存完好,黑白分明,古屍微微張開的口內還能看到幾顆白白細細的牙齒。

據介紹,由於蛋白質易分解導致腐爛,一般屍體在埋葬10年後,除骨骼外均會腐爛消失。參加了3月28日發掘工作的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實驗師於平邊打開有機玻璃棺蓋邊向記者介紹說:「我們當時接受市博物館考古員的邀請去發掘這具古屍的時候真沒想到他能保存得這么好。」原來,在把古屍從棺木中抬出來的過程中,因為怕屍體有局部腐敗,大夥兒不敢用力扯古屍的胳膊和腿,「生怕一個不小心拉掉一條胳膊或是一條腿」,後來才發現,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古屍一點兒沒有腐壞。

棺蓋一移開,記者便聞到一種奇怪的味道,於平說,這是古屍本身的味道,混含了某種類似於香樟、檀香之類的氣味。現在,這具500年前的古屍被浸在約10厘米深的液體里。於平介紹說:「我們現在主要是通過福爾馬林浸泡的方法來防腐。」

於平用戴著手套的手按了按古屍已經發硬的胸部和腹部,肯定地說:「這具古屍的皮下組織已經皂化,表皮也已經蠟化了,所以,即便是沒有這些防腐措施,放一兩年也不會有任何問題。」於平一邊活動著古屍的腳趾,一邊說,「你看到他面部和胸部的白點並不是變質了,而是因為表麵皮膚蠟化後析出來的某種物質。因為接觸氧氣,一般古屍出土後都會變色,但這具古屍從出土到現在,顏色基本上沒什麼改變,可能主要是因為他一直浸在液體里的緣故。」據了解,出土時,這具明代古屍的棺木里約2/3都是棕褐色的棺液,而這種棺液目前普遍被認為是某種防腐液。在徵得於平同意的前提下,記者戴上手套觸摸了這具500年前的明代古屍,古屍的右上臂、大腿等肌肉較多的地方仍柔軟而有彈性,手指、腳趾和肘部的關節仍能活動自如,並沒有想像中那種500年前的古屍應有的干硬感覺。

■明代古屍將被整體保存

「在南京這樣潮濕的環境中,這具古屍能夠在500年前沒有任何化學制劑的情況下保存得如此完好的確不容易,說明咱們的老祖宗在防腐、固定方面已經有相當高的水平。」實驗師方實幫的言談間,透著對古人防腐技術的深深敬佩。

據方實幫介紹,一般情況下,能夠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屍通常都是一些干屍,這些干屍是沒有彈性的,而這具南京新出土的古屍的胳膊與大腿部的肌肉仍有彈性,說明這具古屍是具濕屍,而且,由於古屍的背部完全浸在棺液中,所以背部保存得最好,其完好程度比較接近於現在的新鮮屍體。

當記者問起南京醫科大學將如何處理這具古屍時,解剖教研室的有關專家稱,暫時不會對古屍進行解剖,對古屍進行整體保存比較有利於發揮古屍的價值。於平對此向記者作出了解釋:「我們解剖教研室主要承擔著學生解剖教學的任務,而古屍在身體構造上與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如果想要了解人體構造的話,對新鮮屍體進行解剖就可以達到目的;而要想研究古人的防腐技術,了解這些棺液中的防腐成分,我們這里又不具備這樣的技術力量,而且,現在的防腐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再說,我們也沒有必要通過解剖來查驗古屍死因方面的信息。我們教研室昨天下午還在討論這個問題,大家都覺得還是將古屍進行整體保存比較有意義。」方實幫補充道:「500年前的古屍能保存得這么完好,我們也是第一次見到,怎麼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他的價值還得慢慢研究。」

據了解,解剖教研室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從古屍的腹腔抽取一定的積液送到有關葯檢部門進行化驗、分析,希望能夠檢驗出具體成分,進一步分析古屍為什麼500年後仍不腐爛,關節還能活動自如的確切原因。

■古屍成了南醫大的一件文物

記者在南醫大解剖陳列室采訪的1個多小時里,陸陸續續地來了有十幾位參觀者,一了解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南醫大的「自家人」,佔了地利的便宜來個先睹為快。

方實幫一邊給同事們詳細地介紹發掘古屍時的一些情況,一邊還不時地給大家展示一下古屍肌肉的柔軟和關節的靈活,引得大家不時地發出一兩聲驚嘆「肌肉還有彈性呢」,「你看,手腕、胳膊還能動」,「真的一點兒都沒壞」。

於平說:「我們帶回來的是個有500年歷史的文物呢!」方實幫也湊了個熱鬧:「下次看文物可都得收門票啊!」於平搖搖頭,笑著說:「沒辦法,這兩天不光是我們教研室在談論這具明代古屍,我看哪,現在古屍都快成整個南醫大的中心話題了。」正說著,連大門口傳達室的大爺也進了解剖陳列室,大爺一邊看一邊自言自語:「500年前的男屍現在還好好的,真是挺稀罕的。」

■「我們抬古屍用了1小時」

3月23日,南京市博物館得到消息:在該市雨花台區西善橋某軍事單位的施工工地發現古墓群;3月26日,博物館考古部的考古員王志高、馬濤帶著一位文保員前往工地進行古墓發掘;3月28日,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會同南京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的兩位技師一起發掘出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屍。據王志高介紹,當時一共發現東西方向的4座墓葬,兩兩相靠,估計是兩對夫妻的並室合葬墓。其中有3座墓葬由於質量較差,密封不好,屍體都已腐爛,只有1座保存較好。考古人員首先對前3座古墓進行了及時清理,隨後對保存較好的一座古墓進行發掘。

據了解,保存較好的這座古墓墓長2米左右,澆漿最厚處達70厘米,最薄的地方也有30厘米,澆漿的下面有一層木槨板,槨板下還有十幾厘米厚的澆漿,鑿開之後,下面才是坐北朝南的木棺。王志高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仍對古墓的密封之好贊不絕口:「木棺內的紅漆鮮艷得像是剛漆上去的。」1998年剛從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的馬濤告訴記者,「因為古屍一直浸泡在液體中,加上古屍本身穿著七八層衣服,所以很沉;而且,古屍的腿部被20多個1尺來長塞滿棉絮的圓枕填得嚴嚴實實的,為了更好地處理古屍,6個人花了差不多1個小時才把古屍從木棺中抬出來。」

在古墓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方隨墓而設的正方形石質墓誌,由於風化嚴重,憑著上面模糊的刻字,只能判斷出該墓的主人姓徐,是明正德年間的處士,一生從未為官。

■這是南京出土的第4具古屍

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的華國榮主任說起備受關注的出土古屍卻很平靜:「這已經是70年代以來,南京出土的第4具古屍了,而並不是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是南京地區出土的惟一一具保存最完好、歷史最悠久的古屍。」

據介紹,早在70年代,在南京的板倉地區出土的徐達後代徐亻甫墓葬和江寧東山鎮的華氏家族墓就曾先後出土過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屍,1987年冬天,在雨花台區鄧府山的王志遠墓也曾出土過。

據華國榮分析,只要墓室的密封好,加上棺槨內採取一定的防腐措施,很多古屍都可能被保存下來,因此,「南京地底下有那麼多古墓,肯定還有不少保存得相當完好的古屍」。華國榮又說:「這4次出土古屍的墓穴都有相同的特徵:都是澆漿墓,木棺里都有棺液等,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揭示了古屍為何能歷經數百年而保存完好的一些原因吧。」王志高也認為,作為考古工作來說,此次發掘的古墓和出土的古屍並不具備很高的考古價值,但王志高也坦言,不少從事考古工作的專業人員都是第一次親眼見到保存得如此完好的明代古屍,老百姓的關注也就能夠理解了。

■古屍為何500年不腐爛

那麼,為什麼在南京潮濕的自然地理環境下,這具明代古屍能歷經500年而不腐爛呢?考古人員和醫學專業人士對此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這具古屍之所以能保存500年而不腐爛,主要原因在於明代中晚期流行的這種叫做澆漿墓的墓葬形式,當時發掘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不僅墓是澆漿墓,就連木槨和木棺之間也加了十幾厘米厚的澆漿。」華國榮的這番話得到了曾參加過數具古屍保存工作的方實幫的贊同。「我們用開山用的鐵砧子鑿了整整一上午才鑿開那座墓。」王志高的話更證實了澆漿的硬度和作用。

當然,也不是所有澆漿墓中的屍體都能保存完好,這還要看墓葬的地點,地下水位的高低,棺槨的材質、質量和密封程度的具體情況。「木棺里的棺液有一種奇怪的中草葯氣味,可能是某種防腐劑;打開木棺的時候還有種類似香樟或是檀香的氣味,估計木棺是用樟木或是檀香木製成的,這兩種材質都可以起到消毒、驅蟲的作用;我當時還注意看了一下,墓葬旁邊工地的土挖了有兩三米深還很乾燥,說明墓葬周圍比較乾燥,這可能也是這具古屍能完好保存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盡管將古屍不腐之謎解析得頭頭是道,但於平還是不得不承認,這些都只是推測,畢竟能保存500年而不腐爛的屍體還不多見,畢竟500年前還沒有類似於福爾馬林這樣能對屍體進行有效防腐、固定的化學制劑。

Ⅳ 誰知道中外古屍的防腐方法越多越好

古埃及的法老製作木乃伊,要進行四項儀式: 一、尋屍儀式。法老死後,進行一次尋屍表演,「找到」屍體後,由王後、王子來辨認驗明。二、潔身儀式。先用鉤子從鼻孔中鉤出一部分腦髓,然後灌進葯水清洗。再用石刀在腹側割一口,取出內臟,用椰酒和香料沖洗,填人香料縫好,然後把屍體浸人防腐液中,70天後取出沖洗,從頭到腳裹上細麻布,外面塗上樹膠,製成木乃伊。 三、復活儀式。請祭司誦經念咒,為木乃伊開眼、開鼻、開耳、開口、把食物塞進嘴裡。 四、安葬儀式。將木乃伊裝人石棺,送進陵墓。 埃及最古老的木乃伊 渴望永生的埃及人死去時遺體必須保存良好,才能製成木乃伊。這項逐漸形成的技術最後得以規范化,變成了古埃及獨具特點的一個傳統。埃及文化部長法魯克·胡斯尼在埃及旅遊部在最近發表的新聞簡報中說,埃及一支考古隊最近在開羅南郊的一座古墓中發現了500年前製作的一具木乃伊,這是迄今在埃及發現的最古老木乃伊。胡斯尼在新聞簡報中說,這具木乃伊製作於公元前3200年的埃及第一王朝時期。考古學家相信,這具木乃伊將揭示古代埃及人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的最原始方法。學者根據前述三具木乃伊的外觀研究判定,它們出現的時期可能比法老王統治時期更早,當事人極可能是勞動階級,以便死後還能夠走動並養活自己。據悉,這三具木乃伊均是女性。當大英博物館的蕾妮·傅萊德曼博士掀開裹在 第一具木乃伊身上的亞麻布料時,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她發現,這具木乃伊成形的時間比已知最早的木乃伊至少要早五百年,比較特別的是它覆蓋的部位只有手和頭部。三具在埃及沙漠地帶出土,已有560年歷史的木乃伊可能改寫木乃伊出現的理論。 木乃伊的製作方法 木乃伊的製作方法大同小異。法老和重要人士製作木乃伊的方法相對復雜一些。首先是防腐師把屍體的肺、肝和腦切除,留下心臟等內臟器官,經清洗、乾燥,放在禮葬瓶中與木乃伊一起下葬,以備來世復活之用。然後就用像鹽一樣的氯化鈉晶體塗在屍體上防腐,最後再用綳帶把整個屍體包裹住。具體步驟是: 一是頭戴阿努比斯神的面具,遮住臉部的一名祭司在死者死去二到三天後對遺體進行防腐處理。他用一個鐵鉤從鼻孔穿人大腦,把腦組織取出來,然後注人一種合成液,把剩餘的物質液化。另外他用尖利的石頭把身體的側翼切開,把所有內臟(有時把心臟留下)以及眼球取出。 二是用棕桐酒和香液清洗掏空了的器官空腔。用被樹脂浸泡過,冷卻後會變硬的織物充填。腹部的切口再縫上,然後把遺體放進一種叫做泡鹼的天然鹼水裡浸泡70天。內臟也須要清洗,清洗後裝在一個「白色的瓦罐」里,並隨著石棺安放到墳墓中。 三是清洗遺體,耐心地用細密、塗有粘稠樹脂的棉布帶子把遺體包好。在棉布帶子里夾進各種符錄,在心臟的上部或心臟部位放一個金龜子。 四是用布把整個遺體包起來,一直包到頸部、手腕和腳腕。木乃伊裝飾就緒後放人石棺中,葬禮就可以開始了。 埃及平民製作木乃伊的方法比較簡單。有將杉樹油注人體內,使內臟化成液體的,也有用葯水清洗腹部後,將屍體浸人防腐液中的,然後便把木乃伊埋葬起來。 古埃及人除了把人屍製成木乃伊外,還有把牛、狗、貓和其他四角獸、鳥類、爬蟲製成木乃伊的。 古埃及木乃伊防腐保存之迷

Ⅵ 考古發掘後, 被發掘的古屍是怎麼安置的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對亡者的安葬方式也不同,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三個類型。火葬、水葬之墓穴,屍首安置沒什麼好說的。重點說一下土葬與屍骨的有關問題。

土葬亡故之人,主要存在於人口眾多的漢民族中間。漢民族家中有人故去,首先是要給亡者穿戴整齊所置辦的壽服,上下衣褲一般在五至七身,還有鞋襪以及男性所戴的帽子。然後仰面平置於鋪好褥子的一頭大一頭小的棺木之中(頭的朝向為棺木大的一方)。


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木乃伊展覽,我國馬王堆辛追夫人屍體的展出也屬這一類型。是世界上保留最為無缺的濕屍,堪稱世界古跡,具有極高的考古及科研價值,堪稱國之瑰寶,是以安頓於湖南省博物館中展出。

Ⅶ 考古發掘後, 被發掘的古屍是怎麼安置的呢

考古發掘古墓葬時,其實很多時候是找不到屍骨遺存的,因為古墓葬距今時間太久,加上地下的埋葬環境不佳,屍骨往往腐朽無存或者只剩下一點點骨頭渣子。

根據《田野考古工作規程》的規定,人類遺骸、動物骨骼一般應全部採集。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限於客觀條件,往往又無法完全按照這個規定來操作。

那麼當考古工作者發現屍骨的時候會怎麼樣具體處理呢?應該分情況討論之。

1.干屍

在西北乾旱地區,尤其是沙漠地帶,往往會發現古代的干屍。比如在新疆羅布泊發現的著名的「小河公主」,就是一具距今約4000年之久的女性干屍。由於位處大漠深處,環境乾燥,她的屍體保存得很好,連眼睫毛都沒有脫落,讓人不難想像到她當年的美麗,而且能夠明顯看出,她不是典型的亞洲人種,而是具有歐羅巴人特徵。

當然,遇到特別重要的墓葬,哪怕只有幾塊碎骨,也要作為標本。

比如河南安陽西高穴大墓,墓主人有可能是曹操,墓葬由於被多次盜擾,遺骨保存很差,其中可能是曹操本人的男性墓主人的頭骨都已經不完整。但是這些碎骨也被考古工作者小心提取,妥善保管起來。

總的來說,古人遺骸的處理是一個涉及到考古學、文物保護學乃至倫理學的復雜問題。很多不了解考古工作的人,往往簡單地將考古看作「挖墓」、「打擾古人」,有的還惡言相加,恨不得考古工作者各個「不得好報」。

實際上呢,考古工作者一邊被誤解被噴,一邊還是得做該做的事兒,跟挖掘機、盜墓賊爭分奪秒搶時間,搶在那些古墓葬古遺址被徹底毀滅之前,將這些文化遺產搶救出來。

Ⅷ 人中屍毒會怎樣

屍毒
肉食中的屍毒與化學葯物

食肉具有危險性的—個主因,就是凡是肉類都含有屍毒。那麼屍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據《大英網路全書》記載:在動物的血液與身體組織內含有各種毒素,包括尿酸及其他體內的有毒排泄物。美國愛爾姆·哈力斯住其著作《惡念致毒》(Bad Thoughts Creat Poisons)中說:「在華盛頓心理實驗室所作的試驗,顯示人的惡念能於生理上引起化學變化,產生—種毒質注入血液,使身體生病。其中妒忌毒質之凝集物,可在幾分鍾之內毒死一隻豬;而內心充滿深刻怨恨達—小時者,其毒汁之凝集物可毒死八十個人。」
我們身體在恐懼、憤怒或緊張的時候會自體中毒而得病;動物無異於人類,在危險的情況下,其體內的化學平衡會有極大的變化,產生強烈的毒素。動物屠宰過程中,恐怖、怨恨、悲痛集於一心,又見到其他的動物或死或生地躺在四周,自己也為了生命與自由而徒然的掙扎奮斗,其血液中的荷爾蒙——尤其是腎上腺素之分泌會亢進,因此大量的荷爾蒙及毒質會留在肉內,隨著血液循環的緊急加速,全身馬上就會布滿有毒的元素,令整個軀體充滿了毒素。而動物被殺後,血液停止循環,在10分鍾內,屍體內的每一個細胞中的小液胞自然展開、產生溶解酵素導致細胞組織的自然破壞或自身分解,酵素開始蝕化肉細胞內的細胞組織,冷藏或加防腐劑只能降低腐敗的速度,不能完全停止腐敗。肉中代謝毒素含有黃鹼,這種物質與咖啡、香煙中的有機鹼刺激物極為相似。人類吃肉,也把這些毒質吃進體內,毒化了自己的身體組織,使自己生病。關於屍毒的報告也證實了在我們身上常常會出現的一些生理心理體驗,比如我們在極端憤怒或極端恐懼時,身體上立刻會發生近似於病態的變化,呈現出一些臨床症狀,如心跳紊亂、血壓陡增、呼吸窘促,乃至昏厥等。動物在碰上危險恐懼時同樣如此。據美國營養學會宣布:「動物屍體的肉里的確滿載著有毒性的血以及其它副產廢料。」 而在現在的人工環境之下、為了加快畜生的生長速度,提高飼養動物的產肉率(產蛋率,產奶率),越來越多的化學添加劑、抗生素等被混合進飼料之中,甚至有人在雞飼料里添加化學色素,目的僅僅是使蛋黃的頗色更好看一些。人類作為這些產品的最終消費者,也同時讓自己的身體成為了這些化學添加劑和各種化學葯品總的匯集之地,因為動物體內終生聚集的飼料殘余農葯和化學污染物質,在動物死後都會悉數「過戶」給那些食肉者。可想而知,肉食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自然會越來越惡化,這就是當今世界各種現代性疾病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

但是,也有人會提出目前各地的農業中都濫用了農葯、化肥等,我們市面上大多數的蔬菜水果也可能殘留大量有毒性化學物質,因此吃素跟吃肉不是同樣的很不安全嗎?這種擔心的確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要告訴諸位的是,就今天市面出售的牛肉、豬肉、雞肉、海產品等動物性食品而言,其所含的有毒性污染物比我們平常食用的瓜菜水果要高出數倍乃至十幾倍!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還需從「食物鏈」的特點慢慢道來。在自然界的眾多物種之間,有—條使這些物種相互聯系起來的長長的「食物鏈」——植物「吃」陽光、空氣、土壤里的養分和水,動物吃植物,大動物吃小動物。想想看,能任意吃掉豬、牛這樣大型動物的人類,自然就處在食物鏈上的最高環節了。食物鏈的特點就是:越是處在低級環節的物種,它的食物來源越單純、清潔、直接,營養成份無需過多的轉換便能直接吸收;越是處在食物鏈高級環節中的物種,食物來源就越復雜、間接、渾濁,其營養成份需要經過更多的轉化程序才能被吸收。這樣看來,實際上在食物鏈中地位越是高高在上,其處境反而越是不妙,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世界上肉食性動物數量總是遠遠少於素食性動物的原因吧。據動物學家們說,熊貓實際上是完全具有肉食性生理結構的大型動物,如果不是數百萬年前改變成吃竹子的「素食主義良好習慣」,恐怕早就滅絕了。

食物鏈中的營養傳遞特點還包括,凡上一級物種體內殘留的毒素,絕大部分會傳遞並貯存到下一級食用者的體內。時至今日,全世界的農田裡都噴滿了有毒的農葯、化肥,這些毒物通過飼養動物而存留在它們體內,尤其是脂肪內。這些有毒之物一旦被貯藏到動物脂肪里,就很難再分解排瀉,數量超過—定限度時,就會癌變形成腫瘤。

因此,牛吃了草或其他飼料,裡面含藏的化學農葯絕大部分就會留在肉內,我們吃牛肉,就是全部接收那頭牛一生之中所吃的毒物。這樣作為食物鏈上最高級的生物,只會把濃度最高的毒葯吃進肚子里。據美國愛荷華州大學做過的—項實驗表明,肉類中含有的DDT (一種劇毒農葯),是蔬菜、水果、牧草的13倍,並報告說今天的美國人民和其他「先進」社會里的人民,吃進肚子里的有毒農葯殘余,如DDT的含量,九成以上是來自所食用的肉、蛋、奶,只有不及一成是來自水果、蔬菜、穀物類。

許多人擔心吃蔬菜水果會農葯中毒,卻不知道自己天天吃肉,使更多的有毒農葯被吃進肚子里。道理非常簡單,你吃蔬菜瓜果,最多隻是吃下了一份的農葯;而你吃肉,就是接收了該動物一生吃下的農葯。更何況還吃下了更多的專門為飼養動物而添加的開胃刺激葯、抗生素、鎮靜劑、化學催吧葯物等有毒物質呢....

Ⅸ 長沙馬王堆漢墓千年古屍之迷

概況簡介 馬王堆漢墓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挖掘出土。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它既不同於木乃伊,又不同於屍臘和泥炭鞣屍。是一具特殊類型的屍體,是防腐學上的奇跡,震驚世界,吸引不少學者、遊人觀光。女屍經解剖後,軀體和內臟器官均陳列在一間特殊設計的地下室內。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葯物計240多個。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五十二病方》的發現,補充了《內經》以前臨廣西壯族自治區醫學的內容,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 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絕大多數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種漆器,製作精緻,紋飾華麗,光澤如新。珍貴的是一號墓的大量絲織品,保護完好。品種眾多,有絹、綺、羅、紗、錦等。有一件素紗禪衣,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該衣長1.28米,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出土的帛畫,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還有彩俑、樂器、兵器、印章、帛書等珍品。 一號漢墓的彩繪漆棺,色澤如新,棺面漆繪的流雲漫卷,形態詭譎的動物和神怪,體態生動,活靈活現,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三號墓出土的10多萬字的大批帛書,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資料。帛書的內容涉及古代哲學、歷史、和科學技術許多方面。經整理,共有28種書籍,12萬多字。另外還有幾冊圖籍,大部分都是失傳的佚書。二號漢墓出土的地形圖,其繪制技術及其所標示的位置與現代地圖大體近似,先後在美國、日本、波蘭等國展出,評價極高,譽為「驚人的發現」。 馬王堆漢墓遺址位於長沙市東郊,距市中心四公里。因傳為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三座漢墓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畎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三座墓中以一號墓規模最大,墓坑南北長19.5米,東西寬大17.8米,深16米。現在一、二號墓坑已經填塞,三號墓坑經過整理加固,保存下來,並新建了大跨度的頂棚,供人們參觀。 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東郊。長沙為漢長沙國首府臨湘縣所在地。該墓地曾被訛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稱馬王堆;又曾被附會為長沙王劉發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雙女」。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發掘了1號墓。1973至1974年初,發掘了2號、3號墓。1973年出版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長沙相利倉於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號墓發現「長沙丞相」、「侯之印」和「利倉」 3顆印章,表明該墓的墓主即第一代侯利倉本人。 1號墓發現年約50歲左右的女性屍體,墓內又出「妾辛追」名章,墓主應是利倉的妻子。3號墓墓主遺骸屬30多歲的男性,可能是利倉兒子的墓葬。3號墓出土的一件木牘,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樣,標志著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前168)。1號墓分別打破2號墓和3號墓,則其年代應再晚些。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墓葬形制 馬王堆漢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兩個土,東西並列,底徑各約40米,頂部圓平,高約16米。當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時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築法夯築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後填土夯實,築起高大的墳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1號墓的墓坑最大、最深。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以下有4層台階,再下則是斗形坑壁,直達墓底。墓底長7.6米,寬6.7米,深16米。另外兩座墓的規模略小,墓坑較淺,墓壁只有3層台階。2號墓墓底長7.25米,寬5.95米;3號墓墓底長5.8米,寬5.05米。 3座墓的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封固。1號墓填木炭厚0.4~0.5米,總重量約達1萬多斤,分布在木炭層外的白膏泥,厚1~1.3米,粘性甚強,滲透性極低,對於密封起決定性作用。1號墓的白膏泥堆積既厚又勻,封固嚴密,使深埋地下10多米的槨室形成高標準的恆溫、恆濕、缺氧、無菌環境,基本排除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對各種物質的損毀作用,故墓內的多層棺槨、墓主屍體及隨葬器物都完好地保存下來。另外兩座墓,特別是 2號墓,則因白膏泥堆積較薄,分布不勻,密封程度不好,墓內的保存情況較差。 棺槨結構 1號墓和3號墓的棺槨都保存相當完整,結構大體一致,但規模有一定的差別。1號墓的龐大槨室和4 層套棺,採取扣接、套榫和栓釘接合等方法製作而成,約用木材52立方米。槨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構築,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下置墊木和兩層底板,再樹4塊壁板和4塊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邊箱,上部覆蓋頂板和兩層蓋板。4層套棺用梓屬木材製作,內壁均髹朱漆,外表則各不相同。外層的黑漆素棺體積最大,長2.95米,寬 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裝飾。第2層為黑地彩繪棺,飾復雜多變的雲氣紋及形態各異的神怪和禽獸。第3層為朱地彩繪棺,飾龍、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圖案。第 4層為直接殮屍的錦飾內棺,蓋棺後先橫加兩道帛束,再滿貼以鋪絨綉錦為邊飾的羽毛貼花錦。3號墓的槨室南邊箱多一縱梁。套棺3層,外棺和中棺的外表均髹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裝飾,內棺則在加帛束之後滿貼以絨圈錦為邊飾的綉品。 2號墓從殘存的痕跡看來,結構和 1、3號墓有所不同,槨內置2層棺。 女屍及其衣衾 1號墓的女屍經病理解剖表明,雖然經歷了2100年,身體各部位和內臟器官的外形仍相當完整,並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軟骨等細微結構也保存較好,這在世界屍體保存記錄中是十分罕見的。臨床醫學檢驗表明,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多發性膽石症,以及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症、血吸蟲病等多種病變,為研究屍體的保存以及古組織學、古病理學、古代疾病史和中國醫學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 女屍身著絲綿袍和麻布單衣,足登青絲履,面蓋醬色錦帕,並且用絲帶將兩臂和兩腳系縛起來。然後包裹18層絲、麻衣衾,捆紮9道組帶,又覆蓋兩件絲綿袍。女屍出土時,浸泡在約80公升的無色透明棺液之中(出土不久變成棕黃色)。這種棺液經多種科學分析判明不是防腐劑,而是土壤中的水分通過白膏泥和木炭層滲入墓室,經長時間的凝結而積聚棺內,具有微弱的抑菌、殺菌作用,但不是屍體得以保存的根本原因。 隨葬器物 保存較好的1號墓和3號墓,隨葬品都置於棺房周圍的4個邊箱之中,主要有滿盛衣物、食品和葯材等物的竹笥、漆器、木俑、樂器、竹木器和陶器,以及「遣策」竹簡,均達1000餘件。兩墓的錦飾內棺上都覆蓋彩繪帛畫。3號墓還隨葬有帛書和兵器。 「遣策」竹簡 詳細記載了1號和3號兩墓隨葬品的情況,是目前發現的同類竹簡中最完整的兩批。1號墓出土312枚,3號墓出土410枚,內容均為逐件記錄隨葬物品的名稱、 數量和各種物品的分類小計。1號墓「遣策」竹簡所列器物清單的大概順序是:用漆木製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種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包括禽、蛋和魚類),用陶器盛放的醬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糧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妝用品、絲織衣物、樂器、扇、席和土質、木質的,但沒有提到屍體的衣衾和相當數量的木俑。簡文所載與墓內所出實物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兩相符合者仍然較多,因而根據簡文便可確定某些器物的名稱。3號墓所出「遣策」竹簡,除大部分內容與1號墓相同外,還記載有車騎、樂舞、童僕等侍從,包括所持儀仗、兵器和樂器等物,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兩壁的帛畫大體對照起來。 彩繪帛畫 1號墓和3號墓內棺上的彩繪帛畫,保存完整,色彩鮮艷,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兩幅帛畫的構圖基本一致,全長2米許,均作「T」字形,下垂的四角有穗,頂端系帶以供張舉,應是當時葬儀中必備的旌幡。畫面上段繪日、月、升龍和蛇身神人等圖形,象徵著天上境界;下段繪交龍穿璧圖案,以及墓主出行、宴饗等場面。整個主題思想是「引魂升天」。有人認為,「遣策」簡文中的「非衣一長丈二尺」,即指這種帛畫。兩墓帛畫的主要差別在於墓主形象,1號墓為女性,3號墓為男性。3號墓棺房懸掛的帛畫,西壁保存較好,長2.12米,寬0.94米,繪車馬儀仗圖像,畫面尚存一百多人像、幾百匹馬和數十輛車;東壁的帛畫殘破嚴重,所繪似為墓主生活場面。 紡織品和衣物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各種絲織品和衣物,年代早,數量大,品種多,保存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紡織技術的史料。1號墓邊箱出土的織物,大部分放在幾個竹笥之中,除15件相當完整的單、夾綿袍及裙、襪、手套、香囊和巾、袱外, 還有46卷單幅的絹、紗、綺、羅、錦和綉品,都以荻莖為骨幹卷扎整齊,以象徵成匹的繒帛。3號墓出土的絲織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殘破不成形,品種與1號墓大致相同,但錦的花色較多。最能反映漢代紡織技術發展狀況的是素紗和絨圈錦。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重不到1兩,是當時繅紡技術發展程度的標志。用作衣物緣飾的絨圈錦,紋樣具立體效果,需要雙經軸機構的復雜提花機制織,其發現證明絨類織物是中國最早發明創造的,從而否定了過去誤認為唐代以後才有或從國外傳入的說法。而印花敷彩紗的發現,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較好的麻布,發現於1號墓的屍體包裹之中,系用薴麻或大麻織成,仍具相當的韌性。 帛書和醫簡 馬王堆漢墓發現了大批帛書和兩卷醫簡,均出自3號墓東邊箱的長方形漆盒中。帛書大部分寫在寬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疊成長方形;少部分書寫在寬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條將其捲起。出土時都已嚴重破損,經整理,知共有28件。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書有今本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此外還有兩幅古地圖。這是中國考古學上古代典籍資料的一次重大發現。 醫書簡兩卷200支,一卷內容與《黃帝內經》相似,講的是養生之道,另一卷則為房中術。 樂器 馬王堆漢墓的樂器,1號墓出土有二十五弦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完整的西漢初期瑟,還出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號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七弦琴和六孔簫。這些都是首次發現的西漢實物。12支一套的竽律管,分別標明漢初的律名,為探討中國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證。 漆器和木俑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共約500件,計1號墓184件,3號墓316件。這是各地發現漢代漆器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器類主要有鼎、匕、盒、壺、鈁、卮、耳杯、盤、、奩、案、幾和屏風等。漆耳杯占漆器總數的一半以上。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數奩和卮是夾胎。裝飾花紋多為漆繪的紅、黑和灰綠等色。紋樣則以幾何紋為主,龍鳳紋和草紋為輔。一些漆器書有「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樣,還有註明器物容量的。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記,說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製造的。 此外,1號、3號兩墓分別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個盛放肉食品、穀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採納哦

Ⅹ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的紅犼到底是僵屍還是野獸

草原猛獸。

紅犼,一種兇猛的怪物,見於天下霸唱所著《鬼吹燈》系列小說第一部第一卷《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紅犼在原文中被描述為一種極具攻擊性的草原猛獸,但是,現實中並不存在這種生物。

介紹: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古書上說的一種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獸,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

天安門城樓的前後各有兩根華表,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據說犼是一種極有靈性的動物,它每天蹲在華表上密切關注皇帝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