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寶寶剛滿月不久,家裡太熱,起了熱疹怎麼辦
熱疹也叫汗疹或者痱子,是夏季寶寶常見的皮膚病,由於毛孔堵塞,汗液排出困難引起刺激性炎症。
寶寶容易出現熱疹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環境溫度過高。二是寶寶體溫調節功能不成熟。小兒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比較差,體表面積相對大,皮膚汗腺發育不全,所以體溫調節功能不穩定,產熱和散熱容易發生不平衡,所以體溫容易波動。年齡越小,這種調節能力就越差。尤其是新生兒,皮膚脂肪薄,肌肉不發達,運動能力弱,所以體溫調節功能更不穩定。
寶寶熱疹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當環境溫度過高時,或當嬰兒吃完奶、使勁、哭鬧時,嬰兒皮膚上出現淡紅色的皮疹,這種皮疹在嬰兒的肌膚涼爽後不久就會消失。熱疹多出現在嬰兒的顏面、頸部、肩部、肘窩、腹股溝、腋窩等多汗部位,熱疹其實是汗腺的輕度發炎,初起時皮膚發紅,然後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丘皰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膿性。發生熱疹後會劇癢、疼痛,有時還會有一陣陣熱辣的灼痛等表現。
熱疹常出現的部位有哪些
熱疹一般出現在孩子的顏面、頸部、肩部、肘窩、腹股溝、腋窩等部位。
如何鑒別濕疹和熱疹
【原因不同】
熱疹是由於汗孔阻塞引起的,而引起濕疹的原因有很多。常見有:進食一些如魚、蝦、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種花粉,如塵蟎、羊毛等;病灶感染如扁桃體炎等;生活環境中的日光、炎熱、乾燥等;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等;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調、新陳代謝失常等。因此,熱疹是暫時性疾病,濕疹是慢性病程。
【發生季節和人群不同】
熱疹多發生在夏季,多見於兒童,而濕疹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發生部位不同】
濕疹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多發生在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等部位。
【症狀不同】
濕疹是一種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開始時皮膚發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
【預防不同】
預防濕疹要選擇寬大舒適的純棉內衣,不穿羊毛織品;室內溫度不宜過高;注意觀察,合理喂養,找到過敏原;精心護理;濕疹期間應避免各種疫苗,防止發生副作用;對症處理。
熱疹治療方法有哪些
1.解開孩子的衣服,看看孩子是不是確實太悶熱了。
2.用溫水給孩子好好洗一個澡,不必將孩子身上的水擦得很乾,以藉助留在皮膚上的水分的蒸發過程,可以使孩子的皮膚順利降溫。
3.一定要給孩子穿全棉的內衣這樣透氣性較好,也易於吸汗。
4.要注意嬰幼兒房間的通風,溫度不能太高。
如何預防熱疹
最主要的是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室溫22-26°C為宜,勤洗澡,勤換內衣。不要使用粉質的爽身護膚品,穿著寬松、吸水性好的棉質衣。
⑵ 手上長痱子怎麼辦啊
這些方法都可以治痱子: 1、鹽水治痱子
夏天時很多人會因為天氣悶熱而長痱子,此時可以在洗澡之後,將半桶的水加點鹽,然後紗布沾點鹽輕拍長痱子的地方,最後再用溫水清洗干凈,這樣每天一次,很快的就會痊癒了。
2、西瓜皮可治痱子
實際上,白色部分具有治痱子的效果。小孩子若生痱子時,可用西瓜的白色部分輕擦患處,非常有效。
反復擦兩、三次,即可止癢,皮膚清潔溜溜。
在我國葯學名著「本草綱目」中也記載:西瓜能鎮靜、解渴、去暑氣。
3、黃瓜洗凈,切片,塗擦患處,每日數次。
4、 先將患部用溫水洗凈,再取綠豆粉、滑石粉各等份,和勻,撲撒在痱子上,每日數次。
5、 枸杞棵、葉適量,洗凈後加水煎1小時,待溫後洗患處。每日2次。
6、 苦參、生大黃各20克,黃連、冰片、雄黃各10克,75%的酒精300毫升。將葯泡於酒精中,3日後取葯液塗擦患處,每天數次。
7、 鮮無花果葉5片,加水750毫升,煎開20分鍾,待溫後(37-40度)以毛巾蘸葯水溫敷患處。涼後加入適量熱水,用來洗澡。一般連用2-3天。
8、 鮮馬齒莧50克。洗凈後加水250毫升,煮20分鍾,除渣。每次取少量馬齒莧水,用凈紗布蘸之塗擦患處,每日5-6次,連用2-3天。
9、 蒼耳、白礬、馬齒莧各12克。加水200毫升,煎沸20分鍾。待溫後洗患處,每次5-10分鍾,每天早晚各一次。
10、 冰片2克,薄荷油10克,放入75%的酒精200毫升中,搖勻後用來擦患處。
11、2%硼酸水適量。將多層紗布浸葯水敷於患處,每隔10-15分鍾重新浸濕紗布再敷。每日早晚各一次。痱子的成因、症狀及注意事項
12、用牙膏塗擦,可使皮疹消退,通身爽快舒適。
⑶ 熱疹用什麼葯好
出現熱疹這情況建議你口服維生素C,息斯敏,賽庚啶,甲氰米胍,外塗派瑞松軟膏治療觀察看看的。
⑷ 治療熱疹的偏方
蕁麻疹,分熱疹和涼疹。涼疹好治些。熱疹不太好治。
不同的病情用不同的葯。
建議你不要抓,那樣會越來越多.癢時可以拍拍.
盡量少用清水洗,不要喝酒,不然的話面積會擴大的,
不要用西葯,激素太多.西葯是把細菌往皮膚下層趕的,等葯效下去他們還會出來,要是體內的毒素排不出來,可能不太容易好.
你用中葯試試,野山楂加黑紅糖熬10分鍾後口服,輕患者一個星期就能好。
熱疹不好治啊。。
⑸ 十幾天的寶寶長熱疹能用爐甘石洗劑嗎
問題分析: 寶寶長熱疹有可能是痱子,是由於天氣熱,寶寶皮膚不能出汗,形成了皮膚的丘疹,結節,小顆粒,伴有了疼痛和瘙癢不適,是可以外用爐甘石洗液的,有一定效果的。 意見建議: 如果痱子嚴重,需去醫院就診,來明確診斷,針對性使用合適的葯物治療,都可以逐漸好轉或痊癒的,避免疾病的加重。
⑹ 冬天手上長了很多像痱子一樣的疹子,手一熱就很癢
還是凍瘡沒有好,
凍瘡幾乎是人人皆知的冬天常發皮膚病。有人年年生凍瘡,嚴重的會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多人遭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凍瘡不僅在我國北方十分常見,而且在華東、華中等地也不少見,一次發生後常易再發。
通常氣溫降到10℃以下,凍瘡最易發生,至春季氣候轉暖後自愈,但入冬後又易再發。在時間上約是11月末。為何在嚴寒時生的機會較少呢?這是因為凍瘡之所以發生是因冷暖之差最激烈時刺激著皮膚所引起的。
凍瘡發病原因是由於冬季外露皮膚受了寒冷和濕氣的侵襲,時間一長,毛細血管麻痹而擴張,皮下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產生血液瘀滯,使局部組織缺氧,導致組�赴�艿剿鷙Α?br>
症狀初為局限性蠶豆或指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邊緣鮮紅,中央青紫,對稱性好發於四肢遠端,以手背及手指伸側、足緣及足趾伸側、下肢、面頰、耳輪、耳垂、鼻尖等處多見。觸之冰冷、壓之褪色,自覺局部有脹痛感,瘙癢,遇熱後更癢,潰爛後流膿出血,疼癢難忍。長此下去,非但影響美容而且有礙健康。一些患者來年冬天會在原部位再度復發。故有「一年生凍瘡,年年生凍瘡」的說法。
現在我們搜集大量治療凍瘡的方葯介紹給每位凍瘡患者,希望凍瘡患者早日擺脫痛癢之苦。
1.取狗油或者蛇油塗抹凍瘡效果很好。當然最好是用純的,自己熬。
2.取辣椒和麥苗按1:2的比例切碎混合,加水適量煮沸3分鍾,去渣,趁熱用棉花蘸葯水洗患處,每日一次。如腳凍瘡,可泡腳10分鍾,此法用於凍瘡未破者。
3.棉花焙焦研成細末,外敷患處,每日一次。此法對於凍瘡破潰者療效尤佳。
4.夏天取新鮮芝麻葉,在以往生過凍瘡的皮膚處反復搓搽20分鍾,1小時後用水洗凈,可達到根治的效果。
5.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6.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7.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8.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9.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10.在夏天,將獨頭蒜搗爛放在太陽下曬熱後,趁熱在冬季易發生凍瘡的皮膚部位揉搽,每天揉搽2次,每次揉搽15分鍾,到了冬季原復發部位即可不再生凍瘡。
1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12.冬天洋辣子(一種毛毛蟲,多見於柿樹,綠色,毛能使人皮膚發紅辣痛)在樹幹上殼子里的蛹磨碎塗患處,數次即可。
13.桂枝50克,紅花、附子、荊芥、紫蘇各20克,加水3000毫升,煎沸,稍冷卻後即將患部浸於葯液中,每日浸泡3次,每次20~30分鍾;並用葯渣揉搓患部,每劑可連用3天。一般用葯10天以內,紅腫、癢痛消失。此法簡單、實用,且兩年內不會復發。
14.「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15.用海豹油有特效。
16.用小磨芝麻油泡櫻桃,然後用油塗在患處。並用手搓,反復幾次效果不錯。
17.長凍瘡了就用桔子皮和橙皮,姜,熬開了,再把腳放在上面慢慢的薰,,不時地放腳浸水,然後再收回,直到水不燙了,整個腳再浸下去!
18.用茄子或辣椒的枝煮水後趁熱浸泡搓洗。
19.練習彈鋼琴,效果明顯。
20.辣椒用95%浸泡搽手,每天一次,一個療程是一個月,有效。
21.把幾滴「雲香精」滴到較熱水裡,用這些水燙長凍瘡的部位待燙了一段時間後再搽一次雲香精。
22.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23.有一種土辦法,有點惡心,用鴿子屎塗在患處,絕對有用。
24.桂枝6克、白芍12克、當歸10克、生薑3片、紅棗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5.用柚子皮煮水,然後等水不很燙了,就把有凍瘡的手腳用柚子水泡。很管用的。
26.用白羅卜的葉子和梗,剁碎了煮水,水開後泡腳和手,並用羅卜葉擦腳和水,一兩次就好。
27.用37攝氏度的水沖洗。是日本的731部隊發現的,那時日本鬼子在野外作戰時找不到溫度合適的水。他們就用尿沖,和體溫一樣的尿就是37度。挺管用的。另外三伏天可用自己的尿液洗患處2-3次,根治。
28.雞蛋一個,煮熟,去掉外皮及蛋清,留下蛋黃,放於鐵勺中,文火烤至黃油析出,冷卻備用,用時外敷患處即可。
29.睡前,霜塗手上,再帶上薄手套。到夏天也如此。
30.用麻雀的腦花塗抹。
31.取一些檳榔的心和水煮開後借著高溫泡手有特效。
32.生薑火上烤熱,切片擦塗患處,可消腫止癢;或生薑切碎,浸泡於70%的酒精中,20天後用酒精擦塗患部,日數次。
33.蘋果去皮絞碎熬膏,加入少許樟腦粉調勻塗患處,每日3次。
34.辣椒面撒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患處;或辣椒5個,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塗患處,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熱洗患處15分鍾,可消腫止癢。
35.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處;或茄桿連根煮水,趁熱燙洗患處,每日1-2次。
36.蔥須、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處,每日1-2次。
37.鮮桔皮3-4個,生薑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鍾,待水稍涼後浸泡患處,每次30分鍾,水涼再加熱。
38.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鍾去渣,熱洗患處,每日一次。
39.黃柏、桂枝各30克,當歸、乾薑各25克,紅花、冰片各5克,干尖辣椒10個,用95\%酒精500毫升封蓋浸泡15~20天,去渣用治療,凡有凍瘡史者,用上葯提前塗搽7~10天後,一般不再發生凍瘡。塗搽時,先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干凈,待干後,再用消毒棉球蘸葯塗搽即可,每天2~3次。
40.取桂枝、蘇木各100克,細辛、艾葉、當歸、生薑、花椒各60克,辣椒6克,樟腦30克,用75\%酒精3000毫升浸泡7天以上,用棉球蘸葯搽患處,每日3次。此方去樟腦、酒精,有皮損者去辣椒,水煎洗患處效果較好,並可起到預防凍瘡作用。
41.紅外線照射30分鍾,每天2次。也可以用電吹風。
42.用大蔥的蔥白榨汁來擦也很有效。
43.獨角膏治療凍瘡療效顯著。
44.巧貼膏葯治凍瘡有效。
45.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46.凍瘡初起:用尖辣椒煎水擦洗皮膚,可增加血液循環,預防和防
⑺ 嬰兒熱疹怎麼處理
你好,新生兒出現熱疹主要的原因有環境的溫度太高、包被的厚度太厚或者是給新生兒使用了一些不易透氣的物品。處理的辦法,主要是要降低環境的溫度,減少包被的厚度,給新生兒更換為比較透氣的純棉材質的這種衣物和使用的其它的物品,然後處理的時候要使用溫偏涼一點的水,每天清理孩子的皮膚至少2次,然後用寶寶保濕霜塗抹孩子起熱疹的部位,一般來說,經過2-3天的處理之後,孩子會明顯好轉。如果無明顯好轉或者是孩子出現搔抓的情況,要注意戴小手套,防止感染。如果已經出現感染,可以使用百多邦、紅黴素這一類的消炎葯膏進行塗抹。
⑻ 戴橡膠手套悶出來的痱子怎麼辦
丁氰橡膠手套嗎?這個餐巾紙一樣的東西再抽一個新的比較省事……你可以捏住中指指頭的部分,縮手,把手抽出來,這樣手套就不會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