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織手套的狼主要講了什麼
擴展閱讀
孕婦裝睡衣批發怎麼樣 2025-09-12 04:21:08

織手套的狼主要講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05 00:11:52

❶ 狼來了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狼來了的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孩子經常用狼來了去糊弄人,讓大家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救他,但是到後來大家都不信任他了,當有一天,狼真的來了的時候,沒人相信他,最後,他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❷ 狼這篇課文主要寫什麼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

《狼》這篇課文描繪了貪婪、兇狠、狡詐的狼的形象。啟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一樣勇敢斗爭、善於斗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聊齋志異》中有狼三則。其一被蘇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收錄為「專題 《狼》」,其二被選為滬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第34課《狼》;

魯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30課《狼》,2016年新審訂人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第20課《狼》和部編義務教育課本七年級上冊第20課《狼》。2019年版定為七年級上冊第18課。

(2)織手套的狼主要講了什麼擴展閱讀:

相關內容:

一個屠戶晚上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途中有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投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隻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了下來而先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過來了。骨頭已經沒有了,而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齊追趕屠戶。

屠戶十分窘迫,擔心前後遭受狼的夾擊。他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麥場的主人在麥場里堆積柴草,覆蓋成小山一樣。於是屠戶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朝著屠戶瞪眼。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離開了,其中的另一隻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躍起,用刀劈砍狼的腦袋,又砍了幾刀殺死了這只狼。他正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將要從通道進入來攻擊屠戶的後面。

身體已經進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殺死了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法來誘騙敵人。狼也真狡猾啊,而一會兒兩只都被殺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❸ 狼一課講述了什麼故事請用一句話概括

《狼》

概括:一個屠戶與兩只狼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

本文講述了一個屠戶途中遇狼,懼狼,御狼,最後殺狼的故事,說明了狼在狡猾也斗不過人。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應丟掉幻想,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最後定能取得勝利。

❹ 《狼》的主要內容

《狼》共有三則,故事描繪了貪婪、兇狠、狡詐的狼的形象,都是寫屠夫在不同情況下遇狼殺狼的故事。第一則著重表現狼的貪婪本性,第二則著重表現狼的欺詐伎倆。第三則著重表現狼的爪牙銳利,但最終卻落得個被殺死的下場,作者藉此肯定屠戶殺狼的正義行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三個故事都有生動曲折的情節,各自成篇,然而又緊密相關,構成一個完整統一體,從不同側面闡發了主題思想。啟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一樣勇敢斗爭、善於斗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其中第二則被選為滬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第34課《狼》,魯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30課《狼》,人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第20課《狼》和部編義務教育課本七年級上冊第18課《狼》。

(4)織手套的狼主要講了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狼》選自蒲松齡的著名小說《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聊齋志異》的文題意思是在書房裡記錄奇異的故事,「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稱,「志」指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其中故事大多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蒲松齡出生於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藉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大約在四十歲時,他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創作《聊齋志異》。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藉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後,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狼》可分三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寫兩狼追趕屠戶,屠戶時而遷就退讓,繼而被迫抵抗自衛。第二段分兩層:第一層,從「少時」至「又數刀斃之」。作者在描寫兩狼對屠戶「眈眈相向」之後,又變換筆法,寫一隻狼竟然自己走開,另一隻狼裝作馴良的家狗形態蹲著,然後閉著眼睛打盹,樣子十分悠閑。這是狼在屠戶持刀的情況下耍弄的新花招。

第二層寫屠戶殺了眼前的狼而准備趕路,又警惕地轉視積薪後,發現了另一隻正在鑽洞的狼。作者借屠戶的銳利的眼睛,點出狼「隧入以攻其後」的企圖,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種弄巧成拙的丑態,次「亦斃之」作了痛快的結束。

行文至此,才以畫龍點睛之筆點出屠戶「乃悟前狼之假寐,蓋以誘敵」的道理,與上層緊相呼應。這使屠戶也使讀者領悟到:只知狼兇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詐一面,那就要受騙上當;只看到眼前的狼,卻不注意暗藏的狼,滿足於一時的勝利,到頭來還會遭到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