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種植西紅柿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西紅柿種植技術深耕
挑選濃厚、鬆散、肥沃、排水優良的土壤栽培番茄。為推動番茄根莖向深度發展趨勢,務必深耕細作;冬天的地快,可在封凍前深耕細作25~30cm,翻後不耙,便於土壤風化層。番茄可選用平畦或高畦栽培。北方地區較為旱災的地域或高寬比稀植的成熟栽培以平畦為宜,一般畦寬1.2~1.5m、畦長8~10m。南方地區及水資源充裕的地應選用高畦栽培。
施底肥
深耕細作應融合追施底肥,一般667m2施有機肥料5000~7500kg。在施底肥的與此同時,最好是將磷肥與有機肥料混合使用,每667m2施磷肥30~40kg。
品種挑選
應挑選耐寒、耐暗光、抗病力強的成熟增產品種。
採摘
大棚春番茄的收獲期伴隨著氣候條件、溫度管理方法、品種不一樣而有差別,一般從盛開到果子完善,成熟品種40—50天,中熟品種50—60天,果子定下泛白後(白熟期)可開展人力催熟,一般在果子脫袋期採摘發售。
❷ 如何種植西紅柿
西紅柿是大家種植最多茄果蔬菜之一,西紅柿屬於水果型蔬菜,不僅可以生吃,還可以涼拌和做菜,很多人都喜歡種。下面一起來了解西紅柿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
1、*壤要求
西紅柿對*壤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有一定的肥沃性,可以是保持濕潤性,疏鬆點既可以。西紅柿是喜濕的蔬果,不耐澇,雨水較多的季節要注意排水,因此種植田要修建排水渠。
2、種子處理
西紅柿種子用清水浸泡1-2個小時,然後在把種子放在20-60攝氏度的溫水中,不斷的攪拌。保持種子在溫水中15分鍾左右。然後再繼續浸泡5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播種了,大部分的種子露白後即可進行播種育苗。。另外為了預防西紅柿種苗期的病蟲害,可以將種子用10倍的磷酸三鈉浸種或1000倍的高錳酸鉀浸種15-20分鍾左右。
3、播種管理
種子處理好以後就可以播種,播種後3-4天左右就可以出芽,幼苗長出2-3片真葉就可以定植,定植施足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可以每畝施3000-4000公斤腐熟農家肥+30-40公斤過磷酸鈣,或者是鈣鎂磷肥+15-20公斤硫酸鉀肥用量使用。在西紅柿移栽定植時澆足定植水、緩苗水的基礎上,只要苗勢正常、*壤不旱,到苗株顯蕾開花前就應當盡量少澆水、少施肥,以防幼苗旺長影響開花坐果。
4、水肥管理
在西紅柿進入到開花結果期後,此時植株對水肥營養的需求量比較大,可以結合澆水追肥2-3次,第一次追肥在第1穗果長到雞蛋大小且第2、第3穗果坐住果後進行,此後每隔10-15天追肥1次或每採收果樹1次追肥1次,追肥時應當以鉀肥和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每次追施高鉀型復合肥15-20公斤左右或用高鉀型水溶肥6-8公斤進行沖施。
除此之外,從西紅柿開花結果的生長中後期時,用0.3%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或硼酸溶液、1000-1500倍螯合鈣以及氨基酸等葉面肥進行噴施,可以促使西紅柿更高的開花結果,一般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即可。
5、修剪枝葉
西紅柿的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側枝,這些側枝會消耗過多的養分,導致整株的優質西紅柿很少,需要進行枝葉修剪,一部分多餘的枝葉修剪掉,只保留主幹部分和一部分側枝,在結果處的比較茂密的葉子也需要摘除,有利於植株光合作用,果實更加優質。
6、疏花疏果
一般西紅柿疏花疏果,主要是疏除植株上的畸形、無效、密生、發育不良、個頭弱小的花果。對於肥力足、長勢壯的西紅柿植株,每一棵可以留5-6個果,肥力不足的植株可以每棵留3-4個果,但是注意第一穗果要盡量留好。
7、病蟲害防治
西紅柿常見的病害有早疫病,也叫斑點病,另外還有晚疫病,治療方法是通風,發病的話是及時用相對應的葯物噴灑。此外西紅柿還容易出現病毒病,這類病一般是有害蟲傳播的,防治辦法是從源頭上消滅害蟲,然後在用相應的葯物來治療已經患病的植株。總之對於病蟲害防治,要做好田間管理,發現及時用葯。
❸ 西紅柿種植用白模好還是
西紅柿種植用白模好。
西紅柿(番茄)栽培技術
地塊選擇
應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性好、通風透氣性好,2至3年內未種植茄果類蔬菜,切忌選擇沒有灌溉設施的地區進行栽培。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如金鐵王等。
播種育苗
播種時間在3月上旬到4月上旬為宜,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播種時間,採用肥球的方式進行地膜加小拱棚育苗,並用腐熟的農家肥混土均勻後捏成5厘米左右的肥球,並放入一顆種子,排列均勻後用營養土覆蓋,同時施一次稀便水,覆蓋上地膜。最後再使用1.3米寬、長8米的小拱棚將其覆蓋。
當有3片子葉生長時,還要及時揭膜通風降溫,進行練苗,一周後再進行定植。
定植管理
整地施基肥:定植前15至20天,每畝施用腐熟的優質圈肥7至8方,或5至6方畜禽便與等量作物秸桿堆積發酵後施入,再施腐熟餅肥100至150公斤,採用東西向高壟。如果採用大棚栽培於定植前20天,大棚覆蓋薄膜,扣膜後,開溝灌底水,將土壤灌透。
定植時間:定植時間一般在4月上旬到5月上旬。
定植方法及密度:株距保持在50至60厘米,行距保持在1.2米至1.3米,每畝定植2000株番茄苗為宜。同時,在晴天下午4點後或陰天定植較好,定植後要及時澆透定植水,3至5天後再澆1次緩苗水。
田間管理
搭架與整枝:番茄植株高約30厘米時,應及時搭架綁蔓,搭架多採用「人」字形支架,打好支架後,將番茄主幹用塑料繩呈倒8字形固定於支架上,採用單稈整枝,每株保留5至6穗花穗,每穗保留4至5個果。特別強調的是,需要及時摘除多餘的側枝,去除畸形果、病果、多餘果。生長後期及時摘除下部的老葉、病葉,減少養分消耗和病害傳播,增強通風透光性。
中耕除草培土:番茄緩苗後即可中耕除草,中耕要做到須淺不傷根,同時,記得番茄整個生長期內還要培土2至3次。
肥水管理
採用滴灌或暗灌進行澆水,定植後應及時澆水,3至5天後澆緩苗水。土壤相對濕度春季節保持60%至70%,夏秋季節保持75%至85%。根據生育季節長短和生長狀況及時追肥。扣除基肥部分後,分多次隨水追施。值得注意的是,要堅決杜絕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以油餅和各種生物菌肥為宜。
❹ 西紅柿怎麼種植和管理
西紅柿對土壤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通常只要有充足光照的水田之類的地方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但是有些地方還是需要注意的,首先就是通風性比較好,但是不能在風口出,然後就是土壤要有很高的肥沃性,最好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土壤保持充足的濕潤性,地勢要比較平坦,坡度小,最後就是對土壤的通透性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稍微的疏鬆一點就可以了。
西紅柿喜歡比較濕潤的環境,但是不耐澇,所以西紅柿的排水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種植地的土壤含水量比較高的話,在耕地的時候最好翻的淺一些,如果比較乾旱就需要翻深一點,比較有利於西紅柿的紮根生長。如果西紅柿種植的比較密集的話就需要多挖幾條排水渠道,不密集就不用挖那麼多排水渠道了,每塊種植地的寬度最好是在1米左右,排成長方形分布,比較方便管理採收。
種植地選擇完並且整好地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種植了,現在很多人種植西紅柿的方法都是先育苗在定植,通常幼苗在培育1到2個月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定植了,這個時候的幼苗已經生長到了10到20厘米左右,正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定植之後很容易成活,我們在定植的時候需要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定植,每株之間的間隔需要在40到50厘米,如果是大株的品種我們可以適當的增加10到20厘米,定植之後我們要用泥土把西紅柿的根部完全的覆蓋住,然後輕輕的壓實土壤。
定植的時候還需要施足基肥,西紅柿的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每株的用量在100到150g左右,並且搭配5到10g的磷鉀肥,來保證西紅柿在生長初期對養分的需求,西紅柿的追肥時間隨著西紅柿的生長程度來滿滿的縮短,第一次追肥是在開花期,然後第二次是在果實的生長期,第一次採收之後的追肥就更加的頻繁,我們在西紅柿開花、結果、膨大這幾個時間段里都可以進行追肥,以滿足西紅柿母株對養分的需求。
定植的時候澆少量的水,賈逵啊幼苗對土壤的適應。定植一個星期之後開始第一次澆水,這次澆水要澆透,讓西紅柿的根部能夠有充足的水分補給,澆水的時候我們需要順著根部進行澆水,後期的澆水工作需要根據土壤的干濕程度來決定,通常澆水時間的間隔在2個星期左右,西紅柿在每次結果期的時候所需要的水分會更多,我們就需要更加頻繁的進行澆水,讓果實生長的更好。
❺ 如何移栽番茄
一、育苗
1、品種選擇 根據秋番茄前期高溫多雨,後期又急劇降溫的氣侯特點,應選用耐熱、抗病、耐貯藏的中、晚熟品種,如L—402、斯洞雙田、佳粉15等。
2、播種育苗 我縣一般7月上中旬播種,早播易得病毒病,晚播則後期低溫,影響果實成熟,產量低。育苗期間,為防止雨澇、曝曬和病毒病為害,應將苗床設置在高燥處,並做高畦、搭陰棚、用營養紙袋或營養缽育苗。育苗期間不移苗,苗齡20—25天,秧苗有3—4片葉為定植適期,大苗定植傷根重,病毒病重。苗期如有徒長現象發生,應及時噴1—2次(500—1000)×10-6矮壯素。
二、整地定植
大棚秋番茄定植早,外溫高,定植前要扣好遮陰型棚膜,掀開四周只留上部防雨、防強光。扣好棚膜後,將定植畦做成100厘米寬的高平畦或50厘米寬的壟,結合做畦施好底肥,灌水滿墒。將來留兩穗果時,定植株距為25厘米;留3穗果時株距為30厘米,667米定植4500株左右。
三、定植後的管理
1、溫度管理 定植後晝夜大放風,放底風,關閉大棚四周,只在中上部放風。外溫降到15℃以下時,夜間停止放風,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15—17℃。10月下旬全棚扣嚴後,在中午於棚頂通風排濕。
2、肥水管理 定植後2—3天,土壤墒情適宜時要及時中耕鬆土,結合鬆土進行培壟。緩苗後可澆1水,以後為防徒長少澆水。直到出現大花蕾時澆一透水,隨後淺耕、蹲苗,直到第一穗果長到核桃大小時追肥澆水,每667米施磷酸二銨25公斤。10月中旬以後,為減少棚內濕度,停止澆水。果穗膨大期再噴施一些葉面肥。
3、植株調整 採用單干整枝,每個果穗上留3—4個果形較正的果實,小果型品種可留4—5個果,除去其餘果實。
4、生長素處理 開花期採用2,4—D番茄靈處理,以利保花保果。因花期溫度較高,使用的濃度應比春番茄低些。
5、病蟲害防治 秋番茄栽培應注意病毒病、晚疫病的防治。前期注意防治病毒病,除通過選用抗病品種、適期播種、營養缽育苗和選用無病苗定植外,還可提前扣棚,能使蚜蟲量明顯減少。若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並用肥皂水洗手後補栽。中後期注意防治晚疫病,栽培上要加強通風降低溫度,摘除病葉病果,並全面噴施代森鋅、百菌清等。
❻ 番茄種子攜帶病菌,都會有哪些影響呢
在我們豫南地區,正是冬春茬大棚番茄的果實成熟期,農戶們一季的辛苦付出就要得到回報了,可最近有一些農戶反應,大棚內的番茄出現了果實內部潰爛的現象,並伴有惡臭,番茄到底是感染了那種病害呢?據我判斷這是番茄軟腐病在作怪,這種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莖和果實,果期發病會造成番茄減產,給種植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對於這種病害要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減產損失。
番茄果實成熟期易發生軟腐病,一旦發病就會造成番茄大量腐爛,給種植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要做好提前預防,避免該病害的發生。如果番茄已經發生了軟腐病,我們要及時治療,防止病害的進一步發展蔓延,避免造成嚴重的損失。
❼ 無土栽培番茄定植之前需要哪些准備
番茄營養液膜栽培是無土栽培的一種,它是不用土壤而讓番茄生長在間歇流動的淺層營養液中的一種種植方式,稱為純的水培法。試驗表明:667m2產量高達16000kg,667m2效益在32000萬元以上,667m2純收入15000元左右。
1栽培設施及自控系統
番茄營養液膜栽培一般在日光溫室中進行。栽培設施由栽培槽(長30~50m)、貯液池(3~6m3)、微型泵、管道系統及自控系統組成。輸液系統是在溫室內順自然坡降的1/25~1/80比降,挖成寬30cm、深10cm栽培土槽,上面用寬60cm黑塑料膜鋪墊,底部用兩根20號鐵絲撐開,中間用一根8號鐵絲拉起,用木夾將黑膜夾在8號鐵絲上,形成一剖面三角形栽培槽。貯液池設在溫室的一頭,由微型泵將營養液輸送到槽的最高處,然後再使其因重力緩緩流回池內。微型泵可選用220V、370W或550W的泵,自控儀可按預定時間以循環程序啟動微型泵向槽里的番茄輸送可控流量的營養液,輸液時間為5~20min(可調),間隔時間為5~30min(可調),供液量為1.08L/h·株,營養液流量為4.5L/min。
2品種、育苗和定植
2.1品種
選用荷蘭溫室番茄專用品種卡魯索,作為我國溫室番茄無土栽培首選品種,經比較試驗,表現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種子質量好、投入產出高等優良性狀。
2.2育苗
一般分秋延遲和春提前兩季栽培。秋延遲育苗期在8月上中旬,春提前育苗期在11月中下旬,育苗時可用岩棉塊、蛭石等。種子經過消毒、浸種後,置於24~29℃下催芽,將發芽的種子播於岩棉塊或蛭石中,在適宜條件下供給適當營養液,所用營養液濃度小苗適當稀些,大苗直接澆灌。育苗時若自然光不足,應增加人工光照;在低光照下,幼苗營養液濃度加倍,但微量元素不加倍,幼苗期要保證硼的供應;增施3倍量的CO2,可促進幼苗發育良好。
2.3定植
秋延遲栽培定植時間為9月上中旬,春提前定植時間為翌年2月上中旬。定植時營養液溫不得低於13℃,若低於13℃,要用電熱線加溫至13℃以上,方可間歇供液,供液溫度保持在15~26℃。定植密度每667m2達到2800株。
3營養液與灌溉
3.1灌溉
番茄定植後,即可開始用營養液滴灌。如果基質中已混合肥料,定植後的第1周只灌清水。開始時1d灌300~400ml營養液,植株長大後,結果多、葉面積大時,最多1株1d灌營養液1.5L。定植後營養液電導度控制在2.0~2.5mS/cm,實際應用中營養液酸鹼度控制在5.8~6.0。
4日光溫室環境控制
4.1光照
番茄正常生長發育對光照強度的要求是30000~5000lx。
4.2溫度
番茄生長期間,白天室內溫度保持21~24℃,超過27℃開始通風,夜間18~16℃。夜間溫度管理可以日落後5h保持較高溫度,後半夜保持較低溫度。
4.3濕度
番茄定植後,維持較高空氣濕度;進入生殖生長期,維護空氣相對濕度在75%~80%。另外,陰天時1d只澆1次水,晴天時1d澆水2~3次。
4.4氣體
從第1穗花開始坐果到收獲結束,番茄對CO2需要量持續增長,故要加強通風換氣,或人工增施CO2。
5植株調整與授粉
5.1吊蔓整枝
番茄開花結果後,採用塑料繩吊掛法支撐植株;整枝方式採用單干整枝,以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
5.2疏果
一般第1穗果留3~4個,第2、第3穗果也不宜留的太多。此外,應及時疏去發育不良的畸形果。
5.3摘葉
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和成熟果穗下方的葉片,並帶出室外處理。
5.4掐尖
一般秋茬留6~7穗果掐尖,春茬留8~10穗果掐尖。秋延遲掐尖時間最好在10月份進行,春提前盛果期安排在5~6月份,並在7月上旬拉秧,掐尖要在5月中旬完成,以提高番茄產量和質量。
5.5授粉
番茄授粉方式主要有激素處理、機械授粉和昆蟲輔助授粉等。
5.5.1激素處理
常用的激素有2,4-D、番茄靈、防落素和番茄通等。處理方法可用毛筆蘸葯液抹花柄,還可用小型噴霧器噴花。最好選晴天處理,以防產生葯害。處理後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早熟豐產
5.5.2機械授粉
有人工震盪粉和利用震盪器授粉。開花後每天上午10~11時進行。
5.5.3昆蟲輔助授粉
現代化、規模化番茄無公害生產,利用昆蟲授粉不失為上策。
6採收
番茄果實的採收,最少應在綠熟期,此時果實不再膨大。比較合適的時期是轉色期,即果實頂端開始變為橙黃色時採收。
❽ 怎樣種植西紅柿
種植西紅柿非常簡單,先需要進行播種育苗,等到幼苗長出3到4片的葉子時,就可以把幼苗栽到地里(如果是在自家陽台栽種就栽到盆里),然後定期澆水、施肥、打杈、整枝修剪就可以了。
❾ 確定番茄定植時期的方法及常用的定植方法是什麼
(1)番茄的定植期 根據栽培方式而定。春露地番茄應在春季晚霜結束以後定植。一般是地溫穩定在10℃以上,夜間氣溫穩定在15℃以上。秋番茄的定植期宜在立秋以後,同時還需計算好在冬季來臨前果實可以全部採收,以免受凍。春季塑料大棚早熟栽培番茄的定植期應根據大棚內的小氣候條件確定。當10厘米地溫穩定在10℃以上,並能穩定5~7天時,即可定植。如果用臨時加溫或其他保溫措施,如大棚內套小棚、圍草氈、增加二層膜或熱風爐等,定植期可提前7~10天。日光溫室冬春茬在華北地區,一般在1月中旬至2月上中旬定植,東北地區多在2月定植。定植時一般要求室內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3℃。日光溫室秋冬茬一般8~9月定植。
(2)常用的定植方法
①挖坑澆水定植。按株、行距定點,坑內栽苗並澆水,水滲下後封坑。
②座水栽。按垵或溝先澆水,水未完全滲下時按一定株距栽苗,水滲下後封垵。
③明水栽。按垵或溝先栽苗,封土後澆垵水或順著壟溝灌水。
④開溝栽苗。按一定的行距開溝,深10~12厘米,按一定株距在溝中栽苗、灌水,水滲下後覆土封溝。
❿ 番茄常用的定植管理方法
番茄定植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四種:
挖窩點水定植
按株、行距定點窩內栽苗並澆水,水滲下後平窩或叫封穴。若再蓋上肥料效果更好。此栽法地溫高,土面不板結,省水。但當栽培密度大時,比較費工,一般適合春季中小棚番茄生產。行距0.5~0.6米,株距25~30厘米比較適宜。
坐水栽
按垵或溝先澆水,水未完全滲下按一定株距將擺苗,水滲下後封垵。適當時可以在上面覆地膜。此方法地溫上升快,緩苗快,土面不板結。適合春季中、小棚或溫室內的番茄栽培。
明水栽
按垵或溝先栽苗,封土後澆垵水或順著壟溝灌水。此方法省工,但需水量大,地溫上升慢。定植後覆土在子葉下1厘米左右為宜,要及時覆蓋地膜,以利保水、保肥。
開溝栽苗
按一定的行距開溝,深10~12厘米比較合適,按一定株距在溝中栽苗,灌水,水滲去後覆土封溝。這種方法較簡便,省水、省工,適合番茄大面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