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旗袍是怎麼穿上去的
第一步:先確認拉鏈或開襟的位置,分清前後,接下來像穿褲子一樣由下往上拉起來,切忌套頭穿旗袍,因為傳統旗袍不論長短,都是鞘型為主,所以衩口的尺寸一定比臀圍小,由上往下穿會卡住,很容易損壞旗袍。
第二步:先把左手套進袖口中。
第三步:右手套進袖口,同時把旗袍向上拉起,請留意自己的長指甲,不要刮傷旗袍。
第四步:整理旗袍,找准盤扣的位置。
第五步:把旗袍的拉鏈拉好,一般來說,傳統旗袍的拉鏈在右邊,當然改良旗袍的拉鏈也可能是在後邊,可能需要旁人幫忙拉上。
第六步:很耐心地系扣子,不管是暗扣還是盤扣,一定要有耐心。
第七步:系盤扣的時候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巧勁兒,雙手配合好就會很輕松。
⑵ 古代女人旗袍走姿
古代女人不穿旗袍
古代這個詞的定義,起碼是1911年滿清覆滅以前了,而旗袍,是在1911年滿清覆滅後才發明的。
旗袍真正的發明原因實際上並不那麼光彩。1911年民國建立,滿清八旗沒有了鐵桿莊稼(固定的每月下發的生活補助)。
沒有任何勞動技能的滿清八旗子弟迅速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為了謀生,八旗女子們不得不將自己的家改裝成窯子,開門接客。
但是,旗人女子普遍並不像滿清辮子戲裡面那麼漂亮,大多數旗人女子的相貌實際上很一般。為了招徠客人,旗人女子們於是設計製造出了旗袍。
旗袍確實是偉大的時裝發明,穿上旗袍再加上一雙高跟鞋,能夠輕易的將普通女子裝扮成美女,美女裝扮的國色天香---------於是,旗人的窯姐們成功的招徠了生意。
不過,其實這也算不得什麼丟臉的事情,事實上,胸罩、三角蕾絲褲、女用高跟鞋、晚禮服這些現代主流服裝,全部來自於19世紀歐美高級妓院的發明。
最後,在中國歷史方面,古代、近代、現代的分別如下:
1840年以後一般被稱為近代(國際歷史上則大多以法國大革命為分界線);
1911年以後一般被稱為現代;
1949年以後一般被稱為當代;
而古代一詞,起碼是指1840年以前。
而1911年後才發明並推廣的旗袍,肯定在古代沒有女人穿著的。
⑶ 穿旗袍做禮儀應該注意什麼
1.要根據自己的身材、氣質去選旗袍
肩膀圓溜,腰細,臀部豐滿,脖子長,胸部大小要合適,個頭適中1.60-1.70米,是穿旗袍的最佳身材。當然手臂粗的,可以穿中袖旗袍;腿粗,穿過膝的。脖子短的選短領。
2. 根據自己的膚色挑選顏色,皮膚白皙的可選范圍很廣
膚色偏黃色:適宜穿粉紅、桔紅等柔和的暖色調衣服。
皮膚黃棕色:適宜穿藍調或淺藍色服裝。皮膚黝黑:宜穿白色、淺灰色、淺紅色。
3.穿旗袍場合
比如日常生活,就不要穿長旗袍,最好是及膝蓋的。
其次,年紀長或出席隆重的場合,穿過膝,長一點的旗袍。
年紀不大,平常的話,短一點無所謂。
4. 穿上旗袍後,女人言談舉止要溫雅,要不然就很煞風景
5. 發型、絲襪、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配件,都要與旗袍搭配
⑷ 連肩袖旗袍做完袖子為什麼往上翹
摘要 溜肩適合的旗袍袖子建議是無袖或者短袖,如果不單穿旗袍,可以在外面加上一個罩衫或者外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⑸ 旗袍怎麼穿的步驟
大家都認為旗袍很美,面料好,做工好,剪裁也好,穿在身上氣質立現,可是,小編驚訝地發現身邊的一些女性朋友根本不會穿旗袍!!!
你可以忍受把一件高級定製的旗袍當做毛衣一樣套頭穿嗎?很尷尬的一幕就是旗袍卡在臀部,使勁兒拽才能拽下來,而原本這件熨燙好的旗袍就被蹂躪的皺皺巴巴,好生廉價。
看到這里,也許你才會發現自己穿旗袍時的失儀和不雅,沒有告訴大家正確穿旗袍的步驟,所以,今兒個,梓辰就為大傢伙兒找到一組穿旗袍的圖解,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正確的示範作用,做一個真正的旗袍愛好者。
第一步:先確認拉鏈或開襟的位置,分清前後,接下來像穿褲子一樣由下往上拉起來,切忌套頭穿旗袍,因為傳統旗袍不論長短,都是鞘型為主,所以衩口的尺寸一定比臀圍小,由上往下穿會卡住,很容易損壞旗袍。
如果旗袍特別合身的話,可以嘗試雙腳交叉後再拉上,會容易很多。
第二步:先把左手套進袖口中。
第三步:右手套進袖口,同時把旗袍向上拉起,請留意自己的長指甲,不要刮傷旗袍。
第四步:整理旗袍,找准盤扣的位置。
第五步:把旗袍的拉鏈拉好,一般來說,傳統旗袍的拉鏈在右邊,當然改良旗袍的拉鏈也可能是在後邊,可能需要旁人幫忙拉上。
第六步:很耐心地系扣子,不管是暗扣還是盤扣,一定要有耐心。
第七步:系盤扣的時候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巧勁兒,雙手配合好就會很輕松。
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的做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其中的要領卻不曾改變,那就是精細。首先,旗袍面料的選擇很有講究,真絲的柔軟貼身,織錦的硬挺大方,全棉的舒適價廉,選擇合適的面料是做旗袍的首要步驟。
其次是做工。老早做旗袍,最講究的是師傅的手工。就說盤扣,纏好一個經常要2、3個小時,盤扣的花色很多,要根據客人的年齡、穿著的時節以及出席的場合進行搭配:春節配如意扣、鳳尾扣,老太太過生日配壽字扣,年輕女人喜歡簡單柔美的蘭花扣、盤香扣。講究的客人,會要求隨月份不同搭配旗袍上盤扣的花型,一年12變。一件全手工的旗袍,往往需要製作一個多星期。
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領而低擺,開衩至膝,袍身緊窄修長且無袖,更顯穿著者的婀娜身段,兩道滾邊十分細巧精製。
電影里那種6、7厘米的高領其實現實生活中做的人很少,「8·13事件前,高領流行過一段時間。不過高領穿起來實在不舒服,轉個頭人要跟著一起轉過去。一般人平時都穿低領,一粒扣子就夠了。到了現在有的旗袍連這個扣子都省去,為了穿得更舒服。」
做一件旗袍要量26個尺寸,一點也馬虎不得。「旗袍一般都是必須做得正正好好,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給人量身要非常仔
⑹ 旗袍步為什麼會顛著走∽感覺
穿旗袍需要露出修長的腿才顯得更美,大多數女同胞會穿高跟鞋來搭配旗袍,同時旗袍較窄修身會約束步幅,所以會覺得有顛著走的感覺。
⑺ 穿旗袍時的站姿,坐姿,走姿應是怎樣的
一、正確的站姿:
1、頭正、頸挺直、雙肩展開向下沉,人體有向上的感覺。
2、收腹、立腰、提臀。
3、兩腿並攏、膝蓋挺直、小腿往後發力,人體的重心在前腳掌。
4、穿旗袍時,可站丁字型或「V」字型,頷略收,雙手交叉置於肚臍位置上。
5、站立時應保持面帶微笑。
二、正確的坐姿
坐姿的原則是「坐如鍾」給人以端正、大方、自然、穩重之感。
1、入坐時要輕、穩,走到座位前輕穩地坐下。
2、女士的雙膝應並攏,任何時候都不能分開,更不要說穿旗袍時了。
3、坐在椅子上,一般坐滿椅子的2/3,一般情況下,不要靠背,休息時可輕輕靠背。
三、正確的走姿:
1、以站姿為基礎,面帶微笑,眼睛平視。
2、雙肩平穩,雙臂前後自然地,有節奏地擺動,擺幅以300~350為宜,雙肩、雙臂不應過於僵硬。
3、重心稍前傾,行走時,兩腳兩側行走的線跡為一條直線。
4、步幅要適當。女士穿旗袍和高跟鞋時,步幅應小些。
5、走路時應有一定的節奏感,走出步韻來。
日常里雖然不必用「走秀」的標准要求自己,畢竟穿旗袍也是要以舒適為准,其實挺直腰背,氣質自然也就出來了。
⑻ 旗袍走步和時裝走步有什麼根本的區別
摘要 1、穿著旗袍在舞台上或是路上走的時候,在邁開步子的同時,也就是走步起點時,腿的發力點應該要在股直肌,也就是我們大腿前面的肌肉。發力以後大腿帶動著小腿向前緩緩邁出。穿旗袍最大的誤區之一就是發力點不要在胯部,這樣走起路來非但姿態不夠優雅挺拔,而且過於搔首弄姿,顯得很不端莊。
⑼ 如何防止絲絨旗袍往上跑
摘要 秋冬季節比較乾燥,衣服和肌膚摩擦容易產生靜電,有的衣服面料它就會這樣往上跑
⑽ 穿旗袍時的站姿,坐姿,走姿應是怎樣的
一、正確的站姿:
1、頭正、頸挺直、雙肩展開向下沉,人體有向上的感覺。
2、收腹、立腰、提臀。
3、兩腿並攏、膝蓋挺直、小腿往後發力,人體的重心在前腳掌。
4、穿旗袍時,可站丁字型或「V」字型,頷略收,雙手交叉置於肚臍位置上。
5、站立時應保持面帶微笑。
(10)旗袍穿上往上走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穿上旗袍後,人的姿態會得到適度修正,比如習慣弓背的人就自然趨向於挺直身板;不願意看到小腹凸出則會自覺地去收腹,站立的時候,除卻衣服的緊身度不讓自己弓背塌腰外,主觀上也一定要有挺胸直腰的意識,雙手比較自然地合搭在胃的高度或者小腹前。
坐下時,首先應該撂一撂後裙擺,給身體彎曲以足夠的空間。旗袍正因為是連體的緊身設計,如果不騰出空間,很容易引起面料的輕微撕扯。出於同樣道理,坐也只能坐在椅子的前端,不可坐滿。更不能因為坐下就又習慣性弓背塌腰,否則,背後的縫紉和線頭等同樣會遭受牽引撕扯。
雙腿不能隨性擺放,盡量以優雅的姿勢掩藏在裙擺內。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雙臂都應該緊貼身體,需要做任何動作時,也最好只是文雅地使用肘之前的小臂,避免因為幅度過大而露出下腋,這在穿無袖旗袍時更要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