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後背寬怎麼計算
擴展閱讀
粉色短皮衣怎麼內搭 2025-05-12 15:46:12
皮衣封底劑怎麼用 2025-05-12 15:10:50

旗袍後背寬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6-10 14:17:00

『壹』 在什麼位置量前胸寬和背寬

按實際1/2袖籠深為參照點'從人體結構上來看'前胸低於後背'從紙型上看'後背比前胸略長'肩點往量。但只是參量'因為肩點是個不確定因素'可以前移後退。

服裝的前胸寬和後背寬相對來說變化程度是比較小的。但也正因如此,其在結構方面的精度要求也就比較高.0.5厘米之差可能會對服裝的合體性和舒適性產生很大的影響。

人體的前胸寬一般都小於後背寬,所以服裝的前胸寬一般小於後背寬l厘米-2厘米。前胸寬一般為1.5/10 B+2.5厘米~3.5厘米,後背寬一般為l.5/10 B+4厘米~4.5厘米。而有撇門結構的前胸寬應從相應的撇門線上量起確定。

(1)旗袍後背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前胸寬與後背寬的關系隨著服裝品種的不同也有著些變化。人體上身的多數活動都會使得背寬量增加,如伏案辦公寫字,手臂的前伸等等·而使得前胸寬量增加的括動相對較少,所以服裝一定要在後背寬處留有適當的餘量。這樣人體活動時,背寬趾才不會產生牽拉感。

寬松的服裝胸圍處的寬松量已經足以滿足人體活動的需要了,所阻背寬處就不必要再另外多加放鬆量;且服裝的離體度比較大,服裝在胸寬處的縱截面呈矩形,所以前胸寬與後背寬的差值較小,一般為0.5厘米~1厘米,甚至為零。

而合體的服裝,胸圍處的活動寬松量比較小,這時一定要在後背寬處適當設置一些松量,才能滿足人體活動時的需要。因此就形成了服裝越舍體後背寬與蒔腳寬的差值越大,其差值一般在1.5厘米以上,服裝在胸寬處的縱截面呈倒梯形。尺解掌握了這一變化規律,就可以針對具體的服裝款式,調整前胸寬和後背寬的數值和關系。

『貳』 旗袍裁剪計算公式

按照臀圍測量的成品尺寸的四分之一加做縫份2cm(100×1/4=25+2cm)=27cm,依照面料從邊沿向中心區測量劃線,按照劃線找直紗向熨出中線印。如果肩寬超過臀圍的寬度,就按照半肩的長度熨出中線印,里料同樣做法。

將兩頭用針固定成一條按旗袍長度加十厘米的綳直線。按照線的長度從左用面料的底擺一端沿粉線向上距離粉線0.2厘米,每10厘米固定一針,一直別至旗袍的後衣長長度。

將後片的後腰節及臀圍線和旗袍的長度線劃好,下擺放出三厘米折邊。在後腰節處進行後腰省處理,計算後腰要歸拔多少量,用別針去固定,再用熨斗去燙平。

從後面的肩線處對折,從上按後片別的位置重合,前後片別在一起,一直別到胸高位置用針固定一側,將胸位折出一個胸省量。

裁剪一定要從肩線向下確定胸高位,腰位,臀圍位,下擺位,確定袖長,袖深,胸圍寬,腰寬及下擺寬,讓整個旗袍看起來更貼身。

『叄』 怎樣挑選旗袍尺寸

1、成衣的話,只需要量自己的三圍,對比一下商家給的尺寸圖再挑選尺碼就好。

2、定製的話,需要測量近二十個數據:做出來的旗袍比較貼合自己的身材。具體的數據要求為:

  1. 身長——赤足站立, 測量從頭頂到腳跟的距離。

  2. 領圍——測量脖子的圓周長度 (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頸部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

  3. 夾圈(袖圈)——測量手臂和肩膀接合處的圓周長度。 (測量方法: 從肩膀上方繞過腋下後, 再回到肩膀上方, 圍成一圈。)

  4. 上手臂——測量手臂上半部二頭肌的圓周長度,也就是上手臂最寬的地方。

  5. 手臂長——手臂自然伸直垂下, 測量肩膀到手腕關節的長度。

  6. 正面胸寬——從左邊腋下與前身結合點水平量至右側腋窩與前身結合點的距離為前胸寬。

  7. 胸圍——穿著內衣, 然後把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 繞過腋下, 然後圍成一圈。 請注意這不是您的內衣尺寸。

  8. 胸距——穿著內衣, 測量兩側胸部最高點 (BP點) 間的距離。

  9.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 通過脖子後面骨頭, 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 布尺不會成直線, 而會有一點微彎。

  10. 後背寬——測量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布尺置於後背測量

  11. 腰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12. 腹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用布尺從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 布尺通常位於臀骨的上方處。

  13. 臀圍——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 通過臀骨, 圍繞一圈。 這時布尺處於臀部最寬的地方。

  14.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 (BP點) 的距離。

  15. 正面腰節——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通過胸部最高點 (BP點),然後到腰部最細處的長度。

  16. 後肩到後腰長度——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後腰部最細處長度。

  17. 裙長 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及膝裙)——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18. 後腰到腳跟長度——測量從後腰圍線到後腳跟的長度。

『肆』 一件旗袍用多少米線

做旗袍要多少米布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1)布料寬度
絲綢布料一般幅寬110厘米,也有130厘米的。
仿絲綢布料幅寬一般145厘米。
標準的縮水率應該是小於3%。但市場上的東西都不好說。
你需要放10%的縮水空間。
2)三圍尺寸
以最寬的凈尺寸加上8厘米的餘量作為計算基數。
比如胸圍84厘米,腰圍70厘米,臀圍90厘米。
加上8厘米後按照98厘米為計算基數。
3)旗袍款式結合旗袍長度計算
一片式旗袍的計算是以布料寬度為基準。
比如110厘米寬的布料,你雙手水平舉平。
從後背水平量110厘米,看開始和結束在二邊手臂的哪裡?
這開始和結束就是你旗袍袖口的位置。
一般110寬的布料不適合做一片式平裁旗袍,因為袖子太短。
古法平裁旗袍一般布料寬度以130厘米寬度合適。
要購買幾米布料看你做旗袍的長度,你要做130厘米長的。
2倍數量就是260厘米,加上10%縮水率。就買3米布料。
非一片式旗袍,按照以上98厘米基數。
98厘米在110厘米寬度內,這個寬度只夠你旗袍前後整體。
沒有袖子的。 如果你要有袖子,購買的布料還要加上袖子長度。
要購買幾米布料,比如旗袍長度130厘米。
沒有袖子的旗袍,你可以購買1.5布料就可以了。
如果你要袖子長一點的,比如袖子長度40厘米的。
那1.3米長度+0.4米=1.7米,那你就要購買2米布料。

『伍』 服裝製版中用公式計算前胸寬,前肩寬和後背寬、後肩寬畫出線以後沒有沖肩量

我不知道你的肩寬39CM是依據什麼數據得來的?按照國標數據,女子中間體 160/84 總肩寬為為 39.4CM,108 胸圍要什麼什麼型號的衣服?可以做 175/96 型號,但這型號的肩寬是多少?國標數據為42.4CM,實際操作中,起碼要 42.6cm 以上。
要是男裝就更不對!男子衣服可稍寬松,108 胸圍完全 可做 175/92 型號的衣服。175/92 型號肩寬是多少?按照國標數據是 45.6CM,也就是說,男裝這個型號的衣服,肩寬數據最小也要45.8以上。
39CM的肩寬,只能做童裝用,實用於 150/72 型號!
你說按照公式,你到那裡去找到所謂的沖肩量?
還有要告訴你的就是,前胸及後背寬用什麼胸圍1/5或者胸圍 1/6來加調整數字都是不科學的!人體胸圍橫切面,女人是一個接近圓形,男人是個稍微有點橢圓,也就是說,女裝的胸寬檔差是接近 1,而男裝也就是稍大於 1。
肩寬檔差國標採用數據是 1.2,你用胸圍 1/5,那前胸寬檔差就是1.6CM,比肩寬還大。
二十多年服裝製版經驗說出來的話,相不相信就隨你了

『陸』 旗袍尺碼怎麼看

1、領圍

領圍是指頸部的圓周長度(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脖子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當布尺繞頸部一圈後,需要留一根食指尖可伸進去的寬度。從側面看,布尺會從頸部後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傾斜,並非是水平著繞一圈。

2、胸圍

旗袍的胸圍測量並非廣義上的胸圍尺寸。由於旗袍完美修飾身條,旗袍胸部的測量包括五個尺寸:胸圍、胸距、正面胸高、後肩寬、後背寬。

胸圍測量:穿著內衣,然後將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繞過腋下,然後圍成一圈。值得注意的是,它與日常內衣尺寸有所區別。

胸距測量:穿著內衣,測量左右兩側胸部最高點間的距離。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的距離。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通過後頸的骨頭,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這時,布尺不會成直線,稍微有些富餘的弧度。

後背寬測量:布尺置於後背,測量左右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3、腰圍

旗袍腰圍的測量其實是指腰部尺寸的測量,包括兩個尺寸,腰圍和腹圍。

腰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腹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用布尺從胯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布尺通常位於臀部上方。

4、臀圍

臀圍測量: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通過臀骨,圍繞一圈。布尺處於臀部最豐滿之處。

5、衣長

衣長的選擇通常與身高有關。挑選及膝裙時,裙尾若在膝蓋以上,但又不能太短。或者裙尾完全遮住膝蓋,但必須在小腿肚以上才好看。所以需要測量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挑選長款旗袍時,旗袍裙尾要在小腿肚以下,否則會顯小腿粗,太長又會顯得拖沓。

所以需要正面腰到腳踝的長度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腳踝的長度。穿著高跟鞋,裙尾也不及腳背,才是完美的長度。

(6)旗袍後背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1、開襟方式

中國袍服從商、周開始就習慣使用開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種多樣,包括單襟、雙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長襟、如意襟、大圓襟、雙圓襟等。在製作旗袍上,雙襟比單襟復雜,雙襟旗袍在視覺上更顯美觀、高貴。

2、袖型變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型、窄袖型、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等。袖型的花樣常隨潮流而變化,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這些都體現了女性對美的孜孜以求。

『柒』 1.5B/10+2.5這是一個服裝製版計算公式該怎麼計算

這個公式是計算前胸寬:1.5B/10+2.5

後背寬公式是:1.5B/10+4.5

前胸寬,後背寬公式推導:已知:B/2-龍門寬=前胸寬+後背寬。84/2-11.5cm=30.5,30.5/2=15.25(平均分配)。

按前胸後背差1cm,前胸寬等於15.25-0.5=14.75≈15cm;後背15.25+0.5=15.75≈16cm,代入1.5B/10公式,胸84cm,1.5B/10=12.6cm。

距15cm相差2.4cm,可採用2.5cm計算,即1.5B/10+2.5cm。後背寬比前胸寬大1cm,可推導出公式為1.5/10B+3.5cm。將36cmAH代入HB,約毛病地0.85HB。

凈胸圍84cm,HB-42cm,0.85HB×42=35.7cm≈36cm。內衣類可得出0.88HB,基礎推算完全可得到0.85HB。

(7)旗袍後背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基本BL線公式推導,我們在人體上取得計算可簡化為BL=2B/10+2cm。各類服裝可加系數變化及放鬆量變化,每類服裝袖窿應加深1.5-3cm,AH不小於5cm較科學。因為5cm除以2π等於0.8cm是可以看成是另一類服裝變化的。

小於0.8cm可以認為是同一類款式放鬆量在做變化。

A.緊身類、無袖類、針織類:2B/10=2=x,x=0。

B.緊身適體類、唐裝、旗袍類:2B/10+2+x,x=1~1.5cm。

C.適體類、正裝類:2B/10+2cm+x,x=2~3cm。

D.較寬松類、襯衣、風衣、休閑類:2B/10+2cm+x,x=3~5cm。

E.寬松類:風衣、大衣、茄克類:2B/10+2cm+x,x=6~8cm。

『捌』 服裝打版後背寬和後胸圍大分別是哪條線拜託各位大神

你現在是什麼情況啊,這些最基本的線條都還分不清?是跟師傅學的還是自學呢?後背寬是指後中心線到袖窿寬的距離,後胸圍大指的是後中心線到側縫線的距離. 詳細圖解可參考高鴻老師專著,你所問的問題在《服裝結構設計及其應用》第143頁有.高鴻老師的《服裝結構設計及其應用》基礎入門工具書,實用為主,139元.如果這本書能消化,那麼《服裝廠紙樣大全》可以作一個更好的鞏固.也是139元.貴在實用,不是那些幾十元東拼西湊的理論書。對你以後的正式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都比較有實用性的幫助。詳細介紹你可以上這兩本書的網路了解.

『玖』 定做旗袍怎樣量尺寸

傳統純手工定製的旗袍需要測量全身36處的尺寸,而現代手工定製旗袍則相對簡化了,但也需要量出至少16個重要部位的尺寸才可將旗袍做的完全貼身。
一、定製旗袍尺寸測量方法:
1、身高(代表旗袍的「號」):從頭頂部垂直到腳後跟的距離。
2、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胸部最高點)到旗袍末端的距離。
3、套裝旗袍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套裝旗袍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5、旗袍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一般在3~5cm之間);
6、旗袍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7、旗袍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8、旗袍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9、旗袍胸圍: 在襯衫外沿腋下,通過胸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這是緊胸圍尺寸,還應按品種要求加放所需松度。
10、旗袍總肩寬:由左肩外端經後脖根量至右肩外端,(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肩寬尺寸)。
11、旗袍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量至手腕,(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長)。
12、旗袍袖口圍:短袖款式:量手臂圍一周,長袖款式:量手腕圍一周(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圍)。
13、旗袍腰節:由前身左側脖根處(肩領點)通過胸部最高處量至腰間最細處。
14、旗袍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5、旗袍腰圍:在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並按款式要求放出松度。
16、旗袍臀圍:沿臀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並按要求放出松度。
二、定製旗袍尺寸測量小貼士:
1.測量時最好穿緊身內衣
2.測量時保持自然放鬆,端正的姿態
3.測量"圍度"時保持皮尺水平,松緊適當,不易過松,也不易過緊
4.如自己無法測量准確,可下載以上需測量的部位,去裁縫店請專業裁縫幫忙測量。

『拾』 您好,按照製版標准前胸寬、後背寬的尺寸怎麼求

我不知道你的肩寬39CM是依據什麼數據得來的?按照國標數據,女子中間體 160/84 總肩寬為為 39.4CM,108 胸圍要什麼什麼型號的衣服?可以做 175/96 型號,但這型號的肩寬是多少?國標數據為42.4CM,實際操作中,起碼要 42.6cm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