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對旗袍節有什麼想法
擴展閱讀
123童裝是什麼標簽 2025-09-07 23:17:51

對旗袍節有什麼想法

發布時間: 2025-09-07 20:06:34

⑴ 旗袍的文化內涵及象徵意義是什麼

1. 旗袍的文化內涵:旗袍不僅是服飾,更是一種文化象徵,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理念。它以簡約而不失優雅的設計,體現了東方女性的含蓄美和端莊氣質。旗袍的的製作工藝精細,如盤花扣和滾邊等細節,不僅展現了手工藝的精湛,也反映了中華民族對美的追求和創造力。
2. 旗袍的象徵意義: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典型代表,其設計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象徵。盤花扣的編制,借鑒了中國古老的「中國結」工藝,象徵著歷史和文化的傳承。旗袍的材料和圖案設計,如錦、緞、縐、綢以及吉祥如意的圖案,都富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體現了民族精神和審美觀念。
旗袍不僅僅是服裝,它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符號,在國際舞台上展示著中國風采。旗袍的設計和製作,反映了中國傳統工藝的卓越和民族文化的獨特性,使得穿著旗袍的女性顯得高貴而典雅,符合中華民族的內斂和溫和的審美心理。

⑵ 弘揚傳統文化之「旗袍秀

華南區: 孔榮  報道

        旗袍作為最能體現東方女性美的經典服飾,是中國優秀民族文化中一個璀璨的明珠。將女性賢淑、典雅、柔美、清麗、嫵媚、高貴的氣質和風韻表現得淋漓盡致。旗袍秀,是弘揚傳統文化活動,秀出中老年人獨特韻味,展示優雅幸福的活動。

      2020年11月21日下午,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東望廣東深圳寶安寶田課堂志願者,與尚德子課堂的志願者計20多人,應邀來到深圳龍崗五和社區,參加由五和社區黨委主辦的中國紅「旗袍秀藝術節」大型公益活動。

        志願者們來到社區就開始忙碌起來,化妝的化妝、換衣的換衣,然後由社區黨委張書記集合綵排。此次活動群英薈萃,應邀參加的有黑玫瑰旗袍隊、紅舞鞋旗袍隊、雅韻夕陽旗袍隊、淸英旗袍隊、古典傘舞隊、旭景旗袍隊、木古風華旗袍隊和媽媽旗袍隊,還有五和新村合唱團,以及東望志願者合唱團。

         舞台上,各路旗袍隊表演者,將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分別以《紅古韻》《我的祖國》《好一朵女人花》《心戀》《又見雨夜花》《秋水伊人》《秋蝶紅》《中國贊》等中國傳統旗袍秀節目,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中國紅大舞台,就是讓普通老百姓展示生活多姿的舞台,表演台上中老年人邁著優雅的台步,盡顯成熟、優雅,大方的古典和妙曼,紅色艷麗又不失妖嬈,黑色神秘又顯性感,白色男士的襯托更顯女性的風姿卓越。

        此次旗袍藝術節,不僅展示了女性的獨特氣質魅力,更展示出旗袍作為具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已出現在各種禮儀場合,在國際舞台上也是頻頻亮相。而東望志願者合唱團帶來的合唱《五和歡迎你》,唱出改革開放以來五和社區的發展成果,一片欣欣向榮景象。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共享、共建、共治的時代,志願者們積極響應配合社區黨群,營造和諧家園。東望志願者別樣的演出,贏得到社區領導和市民的高度贊揚!

        群眾的口碑是東望志願者不斷向前的動力和源泉,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時代呼喚。她們不但是一群傳統文化愛好者,也是毛澤東思想的傳播者,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她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自我奉獻精神!志願者助力此次中國紅旗袍秀藝術節,在公益付出的路上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⑶ 中國什麼時候設立旗袍節

一直以來都非常嚮往巴西的狂歡節,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站在里約的狂歡人群中感受桑巴女郎的迷人魅力,象普通的巴西人那樣盡情地釋放內心的能量。我有幸也親身感受過泰國潑水節的激情,更被那全民參與的熱烈場面所感動……與巴西狂歡節及泰國潑水節的全民參與性相比較,感覺中國人的節日參與性還不夠,而很多時候「過節」更多地還是圍繞著「吃」而大做文章。 在過去那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對節日的想往似乎也總是物化到了吃的上面-尤其是小孩子,盼望過節的第一理由還是因為有好吃的可吃吧。再後來,國人對節日的要求不再僅限於滿足嘴巴的快樂而對精神層面的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電視得到了極大普及的近二三十年,全家圍坐在一起看電視似乎成為了過節時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以至於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了全世界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欣賞水平以及欣賞口味的分化,人們對電視節目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對節目的滿意度卻越來越低。吃(節日飯)和看(電視節目)的形式再難以滿足人們對節日的要求,再加上各地對燃放煙花爆竹的限制等原因,我們終於發現節日的氣氛與人們心底對它的期待就變得愈加遙遠了。實際上這種心理落差的產生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電視節目再豐富,節日的聚餐再豐盛也無法為我們營造滿意的節日氛圍,要想讓節日更加快樂、讓過節的氣氛更加濃烈必須要由人們的共同參與來完成。尤其是隨著家庭結構的日益縮小,兩三口人實在無法在自家的房檐下營造什麼熱烈的節日氣氛,人們到了必須走上街頭的時候了。換句話說,我們是否也應該創造一個能讓全民參與的大眾節日呢?基於這個想法,我想到了這樣一個主題:旗袍節。 以中國人含蓄的性格我們不大可能引入巴西那樣的狂歡節,而旗袍節的設想正是充分考慮了中國人這種較為含蓄內斂的性格以及能讓盡可能多的人前來參與的考量。旗袍是中國獨具魅力的民族服裝,它的風采即使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受到推崇的。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中國女性擁有旗袍的越來越少,穿旗袍上街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為了弘揚寶貴的民族文化培養年輕一代女性的古典氣質乃至推動旅遊業的發展等等,我們完全有必要設立這樣一個全民參與的節日,讓更多的女性穿上旗袍走上街頭,讓滿街的旗袍在七月流火中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景,讓中國女性在全世界面前盡情展示東方的魅力和韻味,套用一個時髦的詞彙來形容,這也是增強軟實力的一種絕好方式吧。 上個星期,本人在北京電視台《天下天天談》節目中已經提出了關於在每年七月的第一個周末(周六周日兩天)設立旗袍節的設想並受到了節目組以及部分觀眾的充分肯定。我建議全國的婦女同胞們在七月第一個周末到來的時候請穿上你們已經壓在箱底很久的旗袍吧,穿著它去你們所在城市的步行街、商業區乃至代表性的古典建築周圍,用你們優雅的身段和端莊的氣質妝點你們所在的城市和鄉鎮,有可能的話再推舉出穿得最美的女性或是選出最佳旗袍設計師作為這個新興節日的高潮。我想,到時候男同胞們一定也不會閑在家裡,他們可以端著相機為你們拍攝、甚至穿起馬褂與你們呼應,而這樣的風景必然也會引起世界的好奇和注意,說不定幾年以後到中國觀看旗袍節會變成一個時髦的旅遊項目,這樣的話旗袍節豈不又變成帶動旅遊業的一步好棋了嗎? 世界盃快結束了,就讓我們期待著旗袍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