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旗袍的製作工藝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旗袍的製作工藝和注意事項是確保成品美觀與舒適的重要環節。
製作工藝:
裁剪:
裁剪前需核對尺寸、式樣,注意有無體型特徵記錄和其他要求。
檢查衣料有無油污、水漬、跳紗、色澤深淺不勻等,在裁剪時盡可能避讓。
一般衣料有正反面區別,應細心分辨。裁剪時畫粉要畫在衣料的反面,並選用淺色畫粉。
有的衣料,如羊絨、燈芯絨等原料有順毛、倒毛的特徵,裁剪時上下的方向必須順排,不能顛倒。
裁剪時要先裁主件,後裁副件。按順序先裁前後片,後裁大袖、小袖和領面,最後裁零件。
裁剪時畫線一定要保持橫平豎直,要注意衣料經紗緯紗(縱橫)的方向,不要縱、橫、斜亂用。
縫制:
在縫制前對面、里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緝省燙省,盡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歸拔衣片,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盡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
敷牽帶,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凈縫居中。
裝飾:
鑲邊、滾邊、嵌邊、盪條、盤扣、刺綉等都是旗袍常用的裝飾工藝。
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
綉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綉花工藝及國畫藝術。
注意事項:
噴水預縮定型:由於旗袍的面料很多都採用真絲面料,而真絲的縮水率較高,在裁剪前必須對面料進行預縮水處理。
刮漿處理:對裁剪好的衣片四周進行傳統的刮漿處理,使面料四周不容易脫絲。
熨燙技巧: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
綜上所述,旗袍的製作工藝和注意事項涵蓋了從裁剪到縫制再到裝飾的每一個環節。只有嚴格按照這些步驟和注意事項進行操作,才能製作出既美觀又舒適的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