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故事中穿旗袍女人叫什麼名字
擴展閱讀
大雨後穿什麼睡衣 2025-08-28 15:21:28
上班不能帶皮帶怎麼處理 2025-08-28 15:21:28
旗袍底襟怎麼做 2025-08-28 14:52:58

故事中穿旗袍女人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5-08-28 11:29:28

❶ 旗袍的起源

旗袍的起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
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閑生活。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為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從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較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界,此時的清王朝正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在中國學生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始。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這時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❷ 電影《花樣年華》中,女主角蘇麗珍的多套旗袍有什麼作用

在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現力的就是主人公蘇麗珍身上的旗袍。蘇麗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斷變化間接的映射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心情的變化。導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用旗袍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就整個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著的旗袍顏色,比如搬家時、在孫太太家裡看丈夫打麻將時、和孫太太他們試電飯鍋時、囑咐丈夫給她老闆帶皮包時,或是去公司上班時,還是其他時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藍色和淡黃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這幾種顏色搭配的旗袍是蘇麗珍貫穿的。這種幾種素色的衣服於影片的灰暗色調、周圍環境是相協調的。但是片中好幾次出現蘇麗珍提著飯盒去小面攤買飯時,她都是一身顏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和內心的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發生婚外戀時蘇麗珍去賓館里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這一反她穿衣的一貫風格,與她一向喜歡的衣服顏色形成鮮明反差。這里其實是隱喻了她們之間愛情的產生。蘇麗珍趁著房東不在去周慕雲家時,一襲黃色的旗袍,象徵了他們在一起的愉快和溫馨。而當蘇麗珍決定要跟周慕雲走時,她身上的衣服變成了綠色。綠色是富於生機、象徵生命的。這就隱喻了蘇麗珍下定決心要和周慕雲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當它趕到賓館時,周慕雲已經走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在紅色的窗簾、紅色的床、暗紅色的牆壁映襯下,讓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而且增強了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抒情意味。
不斷變化的旗袍顏色與暗淡的畫面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灰暗色調的映襯下旗袍的色彩變化更加具有了表現力,隱喻作用更加明顯。通過色彩的變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題。暗淡的畫面色調,映襯了主題。使得影片的主題表現更加含蓄朦朧。

❸ 宋美齡的御用裁縫,他用了一輩子的時間,詮釋了什麼的精神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程程說歷史時間,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近代史,相信大家都聽過宋美齡的大名吧,咱們都知道宋美齡是咱們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咱們也知道蔣介石跟宋美齡的愛情故事,今天咱們不來談那些所謂的愛情,咱們今天來談一談旗袍,咱們都知道宋美齡基本上穿的都是旗袍,而據說在宋美齡的衣櫥里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旗袍,咱們都知道宋美齡自小便留學在美國,生活方式自然也非常的洋派,甚至她回國後還有氣質保持著西式的飲食習慣,但是唯獨旗袍是她無法割捨的東西,那麼究竟為什麼呢?



可能有很多人會瞧不起一個男人做針線,也會覺得他只是個小人物,不值得掛齒,但是咱們今天想說的是他身上的這種精神,張瑞香身上的這種精神是咱們當代社會非常缺少的一種精神就是咱們所說的匠人精神,可能他做旗袍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他卻做了一生,一生他只做一件事,就是做旗袍,這種精神就是咱們現在非常缺乏的,一件事情你做一年兩年沒什麼十年二十年也沒什麼,可貴的是你一生都在實踐這件事,那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不管是出於熱愛還是什麼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好了今天的民國小故事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諸位的觀看,歡迎大家踴躍留言。

❹ 功夫電影中警察馮小剛老婆,那個穿旗袍的女人是誰

任珈銳,1982年5月15日出生於浙江溫州,中國內地女演員。

2002年2月,出演由肖鋒執導,林海鷗編劇,央視出品的青春偶像劇《青春的童話》,劇中飾演莫南的妹妹莫北。2003年,出演由楊海波執導軍旅題材電視劇《太陽滴血》,劇中飾演麗娜。

2003年,出演由張紀中製片於敏執導古裝歷史電視劇《永樂英雄兒女》,劇中飾演柳夢如。2004年,出演由都曉執導的古裝電視劇,《大宋驚世傳奇》,劇中飾演百合。

2004年12月,出演由周星馳執導,周星馳、曾謹昌、霍昕、陳文強編劇,的動作喜劇類電影《功夫》,任斯璐飾演鱷魚幫大佬的夫人。2005年2月,出演由唐大年執導的都市新型情感劇《動什麼,別動感情》,劇中飾演小柳。

Rose_Chanel寫真Rose_Chanel寫真(18張)2005年5月,出演由張多福導演的歷史喜劇《縣令黃馬褂》,劇中飾演馮小月。2009年8月,出演湖南衛視推出的青春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劇中飾演俆麗麗。

(4)故事中穿旗袍女人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參演過的電視劇

1、《親愛的》飾演呂欣欣

香港愛情懸疑電影,新晉導演葉念琛繼「愛情三部曲」後又一力作,由一眾人氣偶像楊愛瑾、安志傑、關楚耀、曾愷玹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位女生與男友分手後,男友卻不幸在一場交通意外中離開人間,而不久之後,他又回來了。

2、《非緣勿擾》飾演丁娟

該片匯聚蘇有朋、秦嵐、傅藝偉、熊乃瑾、譚俊彥、肖光奕、吳華新、王宣予等兩岸三地明星,該劇用詼諧輕松的手法表現時下年輕人的婚姻觀、人生觀。講述了當下青年男女在愛情和婚姻上的選擇與救贖。

3、《一起來看流星雨》飾演徐麗麗

由湖南衛視和天娛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青春勵志偶像劇,沈怡、丁仰國、宋洋、柯翰辰執導,鄭爽、張翰、俞灝明、魏晨、朱梓驍等主演。該劇講述了一段青年人追求愛情、友誼和夢想的勵志故事。

❺ 司藤的旗袍,太美了

旗袍 ,是為數不多的

歷經歲月變遷後,

流傳到現代 社會 依舊

飽含生命力的傳統服飾,

看似束縛的版型,

實際是自我的嘗試和表達。


由景甜主演的網劇《司藤》,

將旗袍這種典雅的美,

從民國延伸到現代,

為我們帶來一場旗袍盛宴。


各式各樣的緊身旗袍,

勾勒出司藤的玲瓏曲線,

配上一雙柳葉彎眉、

一抹艷麗的紅唇,

清冷中帶著幾分性感妖冶,

淋漓盡致地表現了

她骨子裡的傲嬌嫵媚。



01

民國旗袍,彰顯東方之美


民國的故事中,

司藤穿的旗袍就是傳統款式,

發型也符合民國時的裝扮。


她一出場,

穿了件白色真絲旗袍,

看似簡單樸素,

行動處卻落落大方,

做工考究,極為重視細節。




搭配珍珠白的小披肩,

上面還有藤紋刺綉和流蘇,

穿一雙同色的小皮鞋,

一步一婀娜,踏在了心上,

超級有復古名媛的感覺。


還有復古的手推波發型,

半隱半露的嬌俏臉龐,

舒揚的遠山眉、發梢的弧度

與旗袍勾勒的身材曲線相得益彰,

層層疊疊,含蓄卻又嫵媚。



同樣是白色旗袍,

披上 粉色軟呢連帽斗篷

頭發編成大麻花辮,

配上粉嫩的發飾,

呈現出一種嬌弱的美感,

靜坐湖邊的司藤,

完全就是懷春的少女。



她的一顰一笑間,

都是那個年代的感覺,

將想像中搖曳生姿的

民國旗袍美人帶進了現實,

讓我們領略到旗袍的韻致,

端莊、靈動、嫵媚,

展現了東方含蓄式的美。


02

現代旗袍,融合傳統與現代的 時尚


在復活後的現代,

她的旗袍不只是傳統款式,

而是 結合現代審美做出了改良


發型上也有很大改變,

從盤發變成披發,

黑長直,或波浪卷,

這些現代流行的發型,

搭配上旗袍也甚是美艷。



復活後的第一件旗袍,

薄荷綠 襯托她出塵的氣質,

胸口手臂上的鏤空設計,

加上珠綉和蕾絲的點綴,

黑發如瀑,即使不施粉黛,

也顯得貴氣、有風情。



最讓人喜歡的,

還是那件 姜黃色旗袍

絲絨材質,植物紋刺綉,

裙身設計中暗藏巧思,

領口處精緻的鏤空拼接,

典雅時髦又不失性感。


配上司藤海藻般的長發,

以及精美的珍珠發箍,

高貴冷艷中透露著嫻靜之美。



司藤雖是妖精,

卻不曾少了仙氣。

這件 淡綠色的真絲旗袍

裙身上滿是藤繞蝴蝶紋樣,

外搭了件淡青色的雲肩紗披,

刺綉流珠更添華美,

與鬢邊的蝴蝶發卡相呼應,

讓人不禁贊嘆仙女下凡!



這些現代的旗袍,

既保留了傳統服飾的美感,

又增添了新穎的元素,

日常中穿著也不覺突兀,

盡顯東方女子的溫婉大方。


03

日常著裝,以舒適為主


除了符合時代的特徵,

司藤在不同情況下,

也會穿上合適的旗袍,

更深刻地展現人物的性格。


生活中的司藤更加柔美,

輕柔的絲綢、淺淡的顏色,

最能體現這種溫和。


香檳色的緔袖旗袍,

帶有蕾絲綴珠綉的藤紋,

遠看素雅,近看貴氣,

手執書卷坐於樹下靜讀,

美成了一道風景。



除旗袍以外,

司藤還穿了幾件 改良漢服

都是 以舒適為主

不過分在意形制和花紋。


在照顧瓦房時,

一身白色藤紋喬其紗內袍,

罩了件淡藍色的真絲紗披,

輕松又舒適。



練字、看書、喝茶時,

一件刺綉 長大襟

搭配絲絨鏤空拼接外套,

戴上適配的發卡和珍珠耳環,

將人帶入悠閑、安適的時光中。


材質柔順、顏色素雅,

穿著簡單不復雜,

同樣也是日常的穿衣之法。



04

顏色深、質感重,更添氣場


溫柔只是司藤的保護色,

在需要展現力量與氣場時,

她會穿得很霸氣。


宴請七大懸師時,

她選擇了 紫羅蘭色 的衣服,

爛花絨旗袍、絲絨斗篷,

穩重又不失氣場,

霸氣中還帶著點冷艷,

震懾了全場。



去黑背山山洞救秦放時,

司藤穿了 藏青色的旗袍和外裳

簡單搭配上金屬項鏈,

披散的頭發中,

還編了幾綹小麻花辮,

成熟穩重里還有一股俠氣。



之後的一套 深藍色絲絨旗袍

搭配了綉有金絲花紋的雲肩,

發飾與樹葉耳飾突出金屬感,

更為她增添質感與氣場。


較深的顏色,厚重的質感,

還有與之搭配的精緻配飾,

在十足的女人味中,

彰顯著沉穩氣質。



整部劇從服飾到妝發,

司藤展示了真正的

「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

旗袍上的每個細節,

都能映襯出她的性格特點。


此時的旗袍已不僅僅是一種服飾,

更代表著傳統文化的延續創新,

將傳統的美毫無保留地演繹出來。



旗袍之美,

美在其形、色、紋,

讓中國女子變得風姿卓越;

更美在於其骨和魂,

不同於時下硬邦邦的審美標准,

敢於穿旗袍的女人,

都是大方從容、自信盎然的,

是那樣的鮮活靈動,

令人心生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