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古法旗袍裁剪腋窩不齊為什麼
擴展閱讀
黑皮帶有劃痕怎麼辦 2025-08-22 16:04:42
一個皮帶扣頭重量是多少 2025-08-22 16:02:55

古法旗袍裁剪腋窩不齊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8-22 13:03:21

Ⅰ 古法旗袍的放鬆量

旗袍臀圍放鬆量3公分。胸圍放鬆量為4至6cm,確定衣長從模特頸肩點起,過胸高點量到需要長的尺寸,確定胸圍因為是從模特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松緊度以能放進兩個手指為宜,然後放20厘米,確定腰節長度從頸肩點起到人腰部最細處的長度。

旗袍放鬆量的尺寸特點

所謂服裝的加放鬆量,說簡單點就是當你量出一個人的個部位的凈尺寸之後,在製作紙樣時應增加大的尺寸,但也受到服裝款式的影響而有區別,一般胸圍按凈尺寸加放4至6厘米放鬆量,定製旗袍尺寸測量方法身高。

最好使用花素全棉府綢或滌棉面料,腰圍加放4至5厘米,做旗袍以劃橫線的方式定位,確定腰圍量取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放兩厘米的量,確定臀圍領取模特臀部最寬處,一周加七厘米,我領取的臀圍是103厘米確定領圍,圍量頸部一周加兩厘米。

Ⅱ 古法旗袍的裁剪與製作教程

在遵循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我們來詳細了解古法旗袍的裁剪與製作過程:
**面料選擇**:本教程選用的是透明真絲雪紡30D厚度,以確保旗袍的輕盈與飄逸。
**里料准備**:搭配真絲雙縐18姆米厚度,這樣的里料親膚且具有一定的光澤感。
**蕾絲裝飾**:為了增加視覺效果,選用氨綸彈力蕾絲作為細節裝飾。
**扣子挑選**:扣頭選擇鳳眼琉璃珠,既有傳統韻味又不失精緻。
**緄邊材料**:真絲素縐緞18姆米厚度,用於包裹旗袍邊緣,增添一抹亮麗。
**裁剪前的准備**:首先需要將選定的面料、里料和其他配件進行整燙,以提高其穩定性,確保後續裁剪和縫制的准確性。
**裁剪環節**:參照《中便服縫制教材》1959年北京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方法,基於量取的身材數據進行平面式裁剪,得到旗袍的外面料和里料輪廓。
**匹配里料**:根據裁剪好的外面料,製作同樣大小的里料,確保兩者形狀和尺寸一致。
**定型側縫**:將旗袍的側縫縫合,接著縫合衣領,使旗袍的外輪廓固定,為後續的緄邊工序做准備。
**緄邊工藝**:完成緄邊後,對旗袍的外輪廓進行整燙,使其成型並保持優雅的輪廓線條。
**盤扣製作**:縫制盤扣,扣頭可以選擇古代套扣的形式,搭配適宜的玉石或金屬,增添復古氣息。
**收尾工作**:在所有縫制工作完成後,對旗袍進行最後的整燙處理,確保每一處細節都達到完美的狀態。
通過這樣的步驟,即便是在現代,我們也能重新復現傳統旗袍的經典魅力。傳統旗袍製作工藝精妙絕倫,它不僅要求裁縫具備高超的手工技藝,還體現了匠心獨運的設計理念,讓每一件旗袍都如同藝術品般令人贊嘆。

Ⅲ 自己做旗袍裁剪圖步驟

自己做旗袍裁剪圖步驟如下:

基礎准備
  1. 量體與畫基準線:測量衣長、領寬、領深、肩寬、胸圍、腰圍、臀圍、袖長等尺寸。在紙上畫橫線(基線),確定領寬(中線左右各4cm)、領深(前片8cm,後片無領深),標記衣長和寬度(身圍放20cm,下擺可各加2cm增加活動量)。
  2. 處理袖子與弧線:袖寬按手臂圍加15 - 20cm,袖口至側身畫圓順弧線;若面料幅寬不足,袖子需拼接。前後片基本一致,前片多側衣襟(裝紐扣),裁剪時需放出縫份。
分步驟裁剪
  1. 主體裁剪:前片含斜襟(預留6cm弧線用於卷邊),領深8cm,側縫裝紐扣;後片無領深,對折裁剪,後腰節處收省。下擺兩側各放2cm,袖口與側身用弧線連接。
  2. 領子與細節:直領寬度為1/2領寬,對折布料後,下端上提1cm,上端連線0.5cm畫弧線,領微上翹以貼合頸部。標注胸省、腰省位置,裁剪時需放出縫份(普通縫份1 - 1.5cm,隱形拉鏈留1cm)。
  3. 兒童旗袍簡化版:前片開襟可直接分割或預留內襟布,領子不宜過高;後片袖籠深比前片多1cm,袖口寬度根據兒童手臂圍調整。
裁剪注意事項
  1. 面料處理:真絲等易縮水面料需噴水預縮,經緯紗定型;條紋/格子面料需對齊圖案方向。
  2. 對稱與標記:前後片對折裁剪,肩點、胸高位、腰節位打剪口,斜襟處標出6cm弧線用於固定盤扣。
  3. 工具與精度:使用直尺畫直線,弧線需圓順,裁剪後檢查裁片數量(前片、後片、袖子、領子等)及縫份是否齊全。
進階技巧(傳統工藝參考)
  1. 歸拔處理:後腰節、胸位通過歸燙調整版型,無需省道即可貼合身形(傳統一片式裁剪法)。
  2. 提緯法:折布時上提前片大襟,或拉斜緯紗獲取掩襟量,避免面料變形(適用於古法旗袍)。

繪制裁剪圖後,可根據版型需求調整寬松度或裝飾細節,新手建議先製作紙樣再裁剪面料。

Ⅳ 請問,你說的古法旗袍究竟是啥

突然有一天,有位朋友問我,我口中所說的古法旗袍是什麼?

我一愣,原來還有這么多身邊的朋友不知道古法旗袍,看來我還需要努力呀!

古法旗袍,和現在每個人心中的旗袍,唯一不同的是「古法」二字,但就因為這兩個字,帶個人的感受卻是又天壤之別。

簡單來說,古法旗是區別於當代的製版裁剪與工藝,以及審美的旗袍。

古法旗袍,講究一片式裁剪,真正符合人體工學,精湛的手工工藝,讓真絲面料保留最柔軟舒適的感覺。

一片式連袖的樣式,可以方便每個人360°擺臂,不會有緊綳的不適感受;腰部無省道的設計,降低了對人體的捆綁,在修身合體狀態下,也不會影響到坐卧(卧就算了,容易有褶皺,穿家居服更佳。)

同時,古法旗袍的裁剪版型設計,流暢的線條感,更講究中國東方韻味含蓄、優雅之美,不過於苛求身材的玲瓏曲線,回歸到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靈魂。

其實「古法」二字只是相對而言,我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保留祖先流傳下來的精湛的技法和審美創意,也可以借用現代的科技設備,呈現出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需要。

說到這里,我很想表達,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傳統服飾,追求古法,崇尚中國的漢服形制,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對幾千年中國文化的有著深深的嚮往和熱愛,當我們追溯歷史,學習經典,便是我們文化復興的時代,也是讓未來文明更加提升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