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倒大袖旗袍需要多少布料
做一件旗袍需要一米五左右的布料
沒有袖子的旗袍,你可以購買1.5布料就可以了。
如果你要袖子長一點的,比如袖子長度40厘米的。那1.3米長度+0.4米=1.7米,那你就要購買2米布料。
如果你臀圍95厘米的, 加8就是113厘米。113厘米已經超過110厘米布料的寬度了。旗袍長度是130厘米的,你就要購買2倍長度的布料。就是2.6米,加上縮水率,就購買3米布料。這3米布料可以做任何長度袖子的旗袍款式。
❷ 旗袍太長能改短唄
當然可以了。個人建議最好的旗袍就是量身定做。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是當今最為被世人所認可和推崇的中國服飾之代表,所以旗袍對身材的要求極為高
1、旗袍必須准確地測量出自己的「三圍」,即胸圍、腰圍、臀圍,並與旗袍:「三圍」相適或略有餘。
2、然後,在更衣室試穿觀其「三圍」是否貼體舒適,
3、其次還要觀領子、衣身、袖子的長短與肥瘦等。
旗袍尺寸大小的選購不同於連衣裙等服裝,要求十分嚴格,否則將會失去其風格和獨到之處。
❸ 旗袍袖子太短怎麼加長
如果旗袍袖子太短,建議找專業的裁縫進行修改。旗袍袖子變長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如果有同色的布料,可以先拆下現有的7分袖,然後用同色布料重新裁剪成9分袖進行縫制。這種方法可以保持旗袍整體顏色的統一,增加美觀度。另一種方法是在7分袖處用拼色布料進行拼接,同樣可以達到延長袖子長度的目的。
在裁縫進行改造時,需要確保新舊布料的質地、顏色和紋理盡可能保持一致,以達到最佳效果。如果旗袍袖子較短,影響整體美觀或穿著體驗,建議及時進行改造。通過專業的裁剪和縫制,旗袍可以更好地展現女性的優雅與氣質。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旗袍袖子加長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破壞原有的旗袍結構,以免影響整體美觀和穿著舒適度。同時,選擇有經驗的裁縫進行改造,可以確保旗袍改造後的效果更加理想。
對於喜歡旗袍的女士來說,旗袍袖子的長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通過專業的裁縫改造,可以讓你的旗袍更加符合個人的身形和喜好,展現出更加迷人的風采。
旗袍袖子太短,可以通過專業的裁縫改造來延長。選擇合適的布料和方法,可以讓你的旗袍更加美觀,也更加符合個人的穿著需求。專業的裁縫會根據旗袍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進行改造,以確保旗袍在延長袖子長度的同時,保持原有的美觀和舒適度。
❹ 旗袍改短需要移高開衩嗎
中國年輕女性的身材較之西方年輕女性,一般更顯纖細、秀麗的曲線美,而線條簡潔流暢、風格單純又雍容華貴的旗袍,其最大優點正在於它能恰如其分地呈現出這種中國女性胴體的曲線美。它在符合中國年輕女性的審美需求同時,也因製作上省工省料,著裝又很方便的優點,從而顯出蓬勃的生命力。
那麼,這種富有生命力的旗袍是怎樣發展而來來的呢?
旗袍之名,源於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滿族被稱為「旗人」,他們的著裝就被稱為「旗袍」。最早的旗袍其基本款式是圓口領,窄袖,向右側捻襟。下擺四面開衩,帶扣絆,束腰帶。」一年四季就這一個樣式,僅有布科不同之分。這種男女均穿的袍褂服裝,因在窄小的油口處,還接有一截止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狀似馬蹄,所以又稱「馬蹄袖」,也叫「箭袖」。平時
綰起來,冬季行貓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可保暖又不影響拉弓射箭。四面開衩是為了便於上下馬。束腰,一則可增加暖意卧;二則出獵時,可將干糧等裝入前襟;三則隨身帶的小刀、匙子、箸努,以及放火鐮、火石、火絨的小口袋和皮製煙荷包,都可掛在腰帶上。
滿族干1644年人主中原後,游豬變為農耕,加以與漢族文化如大領大油等的交流,原有作為民族文化表象特徵的旗袍,也自然發生變化。如:不宜於農耕的窄袖油馬蹄袖,就變成了喇叭袖;不常騎馬、四開衩就改變為兩開衩,甚至不開衩;旗袍就成了直筒式的寬袖大袖長袍樣式。用料也有變化。以前定都東北盛京後,已由以皮抱為主改為多用棉布,這時,不但仍多用棉布,綢緞料也多起來。男人旗袍雖仍以藍、黑二色為主,但讀書人卻有相當一部分人穿白、紅、紫色的。至於黃色,因是皇家獨尊之色,若用就會被砍頭,且可株連九族,所以,民眾是忌用的。
婦女的旗袍變化就更大,如圓口領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領制工也精巧得多,不僅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且認為越多越美。清末北京地區還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用料等花色品種就更是多樣,雖仍為寬袍大袖,但較男式旗袍(後發展為長袍馬褂)就顯得遠為俏麗。
辛亥革命後的改良旗袍,特別五四前後直到 30年代,女學生們常穿的藍布旗袍,款式又有較大變化:寬松直筒式改為緊腰身;長度改短;兩側開衩的長短不一。30年代以後,旗袍的領子、袖子等處又多有變化,時而高領、時而低領、時而省去領子,袖子又由寬袖變窄袖,長度則有時可及手腕處,有時又短到上臂全裸露。而緊身貼腰顯示曲線美的優點則一直保留。再加下擺回收,長及踝骨,就顯得十分爽身合體。至於男性的直筒長袍,到40年代,已逐漸被新式服裝潮流取代。
80年代以來,這種能顯示中國女性曲線美和風格美,既融滿漢文化於一體,又注意吸收外來養料的旗袍,人們對它的熱度又進一步上升。那開衩甚高,最高可至大腿根部的新式旗袍,隨著女性步履的輕移、袍衩的時開時合,大腿的隱而不露,更顯出一種既含蓄又開放的飄逸悠然的動態美。隨著現代化離不開傳統文化觀念的進一步深入人心,在我國百花爭艷的服苑中,旗袍這朵絢麗的香花,必將更吐馨香。